大家小书 金石书画漫谈(精装本)

大家小书 金石书画漫谈(精装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启功 著
图书标签:
  • 金石书画
  • 艺术史
  • 中国艺术
  • 文化
  • 鉴赏
  • 历史
  • 传统文化
  • 收藏
  • 精装本
  • 大家小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2009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2592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跟随书画大家启功,进入中国书画的世界


内容简介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对书法艺术以及书法史上的许多问题,更是别具只眼。《金石书画漫谈》收录启功先生有关书法创作、法帖考辨、书画鉴定多篇,并附作者书画作品二十幅,便于读者对照临摹,十分珍贵且实用,可借此管窥一代宗师的书画世界。《金石书画漫谈》是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启功(1912-2005),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北京人。字元白,也作元伯。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从贾羲民、吴镜汀习书法丹青,从戴姜福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增湘先生推介,受业于陈垣,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后聘为辅仁中学国文教员;1935年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1938年后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从事故宫文献馆审稿及文物鉴定工作;1949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病逝于北京。其主要著作《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启功絮语》、《启功赘语》、《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

目录

书法入门二讲

论书随笔

《论书绝句》(选)

书画碑帖题跋(选)

金石书画漫谈

关于法书墨迹和碑帖

从河南碑刻谈古代石刻书法艺术

谈诗书画的关系

晋代人书信中的句逗

《兰亭帖》考

旧题张旭草书古诗帖辨

山水画南北宗说辨

书画鉴定三议

鉴定书画二三例

我心目中的郑板桥

记齐白石先生轶事


精彩书摘

  鉴定中有“世故人情”

  鉴定工作,本应是“铁面无私”的,从种种角度“侦破”,按极公正的情理“宣判”。但它究竟不同于自然科学,“一加二是三”,“氢二氧一是水”,即使赵政、项羽出来,也无法推翻。而鉴定工作,则常有许许多多社会阻力,使得结论不正确、不公平。不正不公的,固然有时限于鉴者的认识,这里所指的是“屈心”作出的一些结论。因此我初步得出了八条:一皇威、二挟贵、三挟长、四护短、五尊贤、六远害、七忘形、八容众。前七项是造成不正不公的原因,后一种是工作者应自我警惕保持的态度。

  1.皇威。是指古代皇帝所喜好、所肯定的东西,谁也不敢否定。乾隆得了一卷仿得很不像样的黄子久《富春山居图》,作了许多诗,题了若干次。后来得到真本,不好转还了,便命梁诗正在真本上题说它是伪本。这种瞪着眼睛说谎话的事,在历代最高权力的集中者皇帝口中,本不稀奇;但在真伪是非问题上,却是冤案。

  康熙时陈邦彦学董其昌的字最逼真,康熙也最喜爱董字。一次康熙把各省官员“进呈”的许多董字拿出命陈邦彦看,问他这里边有哪些件是他仿写的,陈邦彦看了之后说他自己也分不出了,康熙大笑(见《庸闲斋笔记》)。自己临写过的乃至自己造的伪品,焉能自己都看不出。无疑,如果指出,那“进呈”人的“礼品价值”就会降低,陈和他也会结了冤家。说自己也看不出,又显得自己书法“乱真”。这个答案,一举两得,但这能算公平正确的吗?

  2. 挟贵。贵人有权有势有钱,谁也不便甚至不敢说“扫兴”的话,这种常情,不待详说。最有趣的一次,是笔者从前在一个官僚家中看画,他首先挂出一条既伪且劣的龚贤名款的书,他说:“这一幅你们随便说假,我不心疼,因为我买的最便宜(价最低)。”大家一笑,也就心照不宣。下边再看多少件,都一律说是真品了。

  3.挟长。前边谈到的那位前辈,误信伪题,把清人画认为元人画。王畅安先生和我惹他生气,他把我们叫去训斥,然后说:“你们还淘气不淘气了?”这是管教小孩的用语,也足见这位老先生和我们的关系。我们回答:“不淘气了。”老人一笑,这画也就是元人的了。

  4. 护短。一件书画,一人看为假,旁人说他真,还不要紧,至少表现说假者眼光高、要求严。如一人说真,旁人说假,则显得说真者眼力弱、水平低,常致大吵一番。如属真理所在的大问题,或有真凭实据的宝贝,即争一番,甚至像卞和抱玉刖足,也算值得,否则谁又愿惹闲气呢?

  5. 尊贤。有一件旧仿褚遂良体写的大字《阴符经》,有一位我们尊敬的老前辈从书法艺术上特别喜爱它。有人指出书艺虽高但未必果然出于褚手。老先生反问:“你说是谁写的呢?谁能写到这个样子呢?”这个问题答不出,这件的书写权便判归了褚遂良。

  6. 远害。旧社会常有富贵人买古书画,但不知真伪,商人借此卖给他假物,假物卖真价当然可赚大钱。买者请人鉴定,商人如果串通常给他鉴定的人,把假说真,这是骗局一类,可以不谈。难在公正的鉴定家,如果指出是伪物,买者“退货”,常常引鉴者的判断为证,这便与那个商人结了仇。曾有流氓掮客,声称找鉴者寻衅,所以多数鉴定者省得麻烦,便敷衍了事。从商人方面讲,旧社会的商人如买了假货,会遭到经理的责备甚至解雇;一般通情达理的顾客,也不随便闲评商店中的藏品。这种情况相通于文物单位,如果某个单位“掌眼”的是个集体,评论起来,顾忌不多;如果只有少数鉴家,极易伤及威信和尊严,弄成不愉快。

  7. 忘形。笔者一次在朋友家聚集看画,见到一件佳品,一时忘形地攘臂而呼:“真的!”还和旁人强辩一番。有人便写给我一首打油诗说:“独立扬新令,真假一言定。不同意见人,打成反革命。”我才凛然自省,向人道歉,认识到应该如何尊重群众!

  8. 容众。一次在外地收到一册宋人书札,拿到北京故宫嘱为鉴定。唐兰先生、徐邦达先生、刘九庵先生,还有几位年轻同志看了,意见不完全一致,共同研究,极为和谐。为了集思广益,把我找去。我提出些备参考的意见,他们几位以为理由可取,就定为真迹,请外地单位收购。最后唐先生说:“你这一言,定则定矣。”不由得触到我那次目无群众的旧事,急忙加以说明,是大家的共同意见,并非是我“一言堂”。我说:“先生漏了一句:‘定则定矣’之上还有‘我辈数人’呢。”这两句原是陆法言《切韵序》中的话,唐先生是极熟悉的,于是仰面大笑,我也如释重负。颜鲁公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会,微有振矜,叛者九国。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节末路之难也。”这话何等沉痛,我辈可不戒哉!

  ……

前言/序言


《山海之间: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探微》 作者: 林 远 著 出版社: 翰墨轩文化出版公司 装帧: 典藏精装,附赠全彩园林摄影图集 定价: 人民币 188.00 元 开本: 16 开 --- 内容简介 《山海之间: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探微》并非一部简单的园林建筑图录,而是深入探究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成为“可游、可居、可赏、可思”的独特精神载体的学术力作。本书立足于深厚的中国哲学、美学及文学传统,以独特的“意境生成论”为核心框架,细致剖析了亭台楼阁、假山流水、花木配置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密码与审美取向。 本书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分为“源流”、“形制”、“意象”、“哲思”四大篇章,层层递进,力求展现中国园林从魏晋的玄远空灵到宋代的精巧写意,再到明清的集大成与程式化过程中的精神流变。 第一部分:源流——从自然摹写到人文寄托 本部分追溯了中国园林思想的早期萌芽,探讨了《诗经》、《楚辞》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何为后世园林设计提供了最初的文学母题。重点分析了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对山水田园的向往,以及道家“天人合一”思想对园林选址和布局产生的根本性影响。我们辨析了皇家苑囿与私家园林在功能与精神追求上的差异,指出私家园林才是真正承载文人雅士“托物言志”情怀的最佳载体。 第二部分:形制——空间叙事的建筑语言 本章聚焦于构成园林的基本元素及其组织逻辑。详细解读了“移步换景”、“框景”、“借景”等核心造园手法。不同于侧重于结构描述的传统书籍,本书更侧重于阐释这些手法如何共同构建起一个动态的、充满叙事性的空间序列。例如,亭的设置不仅是休息之处,更是“观景的焦点”与“情感的驻留点”;漏窗与月洞门不仅是分隔空间的构件,更是将外部景色“裁剪”入内部意境的“画框”。书中配有大量手绘图解,辅以历代名家记述,帮助读者理解结构背后的空间哲学。 第三部分:意象——物我交融的审美范畴 这是全书最具文学性和美学深度的部分。作者提炼并归纳了中国园林中反复出现的关键“意象”,如“水之韵”、“石之骨”、“花之魂”。 石的哲学: 深入探讨太湖石、英德石等赏石文化,分析“皱、透、漏、瘦”的审美标准如何对应于禅宗的空性与个体的孤傲。岩石不再是单纯的堆砌,而是被赋予了“山之精髓”、“凝固的哲学”。 水的哲思: 剖析活水、死水、池塘、溪涧在园林中的功能与象征意义。水如何从自然界的流动,转化为园中“镜鉴”与“生命力”的象征,以及其在营造幽静与灵动之间的微妙平衡。 花木的暗示: 对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及松、柏等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行细致梳理,探讨园主如何通过植物的生长状态来投射自身的情操、学识与际遇。 第四部分:哲思——心游万仞的归隐之道 本书的落脚点在于园林精神的终极指向——“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本章回归哲学思辨,探讨园林如何成为古人应对官场倾轧、实现精神自洽的“容器”。我们深入分析了园林空间中的“静”与“动”、“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它们如何共同导向一种“清欢”的审美境界。园林的设计理念,从根本上体现了儒家入世与道家出世思想的完美融合,提供了一种在有限空间内无限延展精神世界的可能。 --- 本书特色与价值 1. 跨学科的综合视角: 本书融合了建筑史学、古典文学、哲学美学和园林艺术史,提供了远超一般园林鉴赏书籍的深度和广度。 2. “意境生成论”的理论建树: 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构建中国园林意境的内在机制,为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价值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工具。 3. 精美的图文匹配: 收入了多位当代著名摄影师拍摄的经典园林影像,以及著名园林学家绘制的结构分析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4. 适宜读者群体: 适合于中国古典园林研究者、建筑设计专业人士、传统美学爱好者,以及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探究兴趣的读者。 阅读《山海之间》,读者将不再仅仅是欣赏一处处精美的景观,而是能够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体会那份“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非凡创造力与归隐情怀。本书旨在引导读者,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中,重新发现并激活那份根植于山水之间的东方诗意与生命哲学。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对特定文化领域的一种持续探索欲。我不是专家,但对传统艺术和人文精神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想找到一个既能普及知识又不失专业深度的桥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可靠的向导,它应该能够清晰地界定一些核心概念,同时又不吝笔墨去描绘那些微妙的、难以言传的艺术感受。很多时候,最难能可贵的是对“意境”的捕捉和表达,这需要作者极高的文字驾驭能力。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对传统美学更深层次的理解,让我不只是“看”到了,而是真正“体会”到了那些美学背后的哲学意蕴。

评分

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适中,这对我来说是个优点。我非常不喜欢那种为了凑字数而注水的内容,那样会极大地削弱阅读的效率和乐趣。我倾向于“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都应该承载信息量和美感。如果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好,能够张弛有度地引导读者的注意力,那么即使内容相对专业,也能保持很高的可读性。我个人对语言的节奏感要求很高,好的文字就像音乐的旋律,有起伏,有高潮,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希望这本书在保持深度的同时,也能在阅读体验上做到流畅和引人入胜。

评分

哇,这本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精装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非常舒服。我一向偏爱这种有分量的实体书,纸张的触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油墨的淡淡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味道,瞬间就把我带入了一种阅读的仪式感之中。我个人认为,对于经典或者需要反复品味的著作来说,精装本的耐用性和收藏价值是无可替代的。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却不失格调,即便只是放在书架上,也是一件不错的装饰品。不过,我更期待的是内容本身能够匹配得上这份精美的外壳,希望能带给我一些全新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总的来说,从外在包装来看,它无疑是一本值得拥有的好书,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翻开看看里面的乾坤了。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让心灵沉静下来的读物,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味,很符合我目前的心境。我特别欣赏那种能够带领读者慢下来,细细品味事物本质的文字风格。我希望作者的笔触是温润而有力的,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泛泛而谈,而是能真正触及事物深处的肌理,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宁静和满足感。我关注的重点在于文字的“味道”,是否能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学养,而不是冷冰冰的知识堆砌。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成功了一大半。我期待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与智者的对谈,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深刻的启迪。

评分

我对这类题材的书籍一直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市面上很多同类作品往往是把一些耳熟能详的概念重新包装一下,缺乏真正具有洞察力的见解。我更看重作者是否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观察框架,或者用一种非常新颖的方式来重新阐释一些看似陈旧的主题。我希望看到的是逻辑上的严密性和论证过程的丰富性,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如果作者能够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得天衣无缝,并且在行文中展现出扎实的学识背景,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我追求的是那种读完后,能够立刻在脑海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并且对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冲击和重塑的感觉。

评分

双十一的预热活动京东就已经这么给力!大赞京东!

评分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高山仰止 景行景止

评分

大家小书 金石书画漫谈(精装本),很精彩的书,排版合理,字迹清晰,纸质精良,很好的阅读体验,好评。

评分

东西不错,买了好多,就不一一发图了,京东买东西基本上第二天都能到,这个很赞,再接再厉

评分

真正的大家写的书,不是现代的砖家,以后有闲了再一本一本研究。

评分

物美价廉,不错不错。

评分

评分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高山仰止 景行景止

评分

很好的书,值得收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