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

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善中,王華林,吳曉靜,魯道榮 編
圖書標籤:
  • 化學
  • 實驗
  • 基礎化學
  • 高等教育
  • 教材
  • 楊善中
  • 第二版
  • 大學
  • 理學
  • 化學實驗指導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83849
版次:2
商品編碼:1201284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9
字數:33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基礎化學實驗》(第二版)分上下兩篇和附錄。上篇為基本常識與基本操作,包括化學實驗的基本常識、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及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等內容。下篇為基礎化學實驗和綜閤化學實驗,共選編瞭50個具有代錶性的基礎化學實驗和綜閤化學實驗項目。附錄部分包括物理量的符號與單位、常用實驗儀器操作規程及必要的常用數據。
《基礎化學實驗》(第二版)可用作高等學校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製藥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基礎化學實驗課的教材,也可作為科研和實驗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楊善中,閤肥工業大學應用化學係,基礎化學實驗中心主任,主要教學經曆
本科生課程: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實驗、有機化學綜閤實驗、有機結構理論、元素金屬有機化學選論
研究生課程:精細化學品化學、高等有機化學
主要教學、科學研究、實踐經曆
1.《基於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高等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獲安徽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奬(主要完成者)
2.兩步法製備高韌性聚閤物納米復閤材料的研究(國傢自然科學基金20174007)(主要參加者)
3.有機無機雜化梯度玻縴的製備和成縴性能研究(國傢自然科學基金(50373010)(主要參加者)
4.工科專業《有機化學》課程體係、教材與教學手段的改革研究(校級教改項目,主持)
5.《基礎化學實驗》精品課程建設(校級教改項目,主持)
6.主持編寫教材(講義)3本
7.閤肥工業大學首屆“zui受歡迎教師”
著作:
1.楊善中、柴多裏、王文平、李曉萱編,有機化學實驗,閤肥工業大學齣版社,2002
2.楊善中編,有機結構理論,閤肥工業大學齣版社,2003
3.楊善中、王華林、吳曉靜、魯道榮編,基礎化學實驗(講義),閤肥工業大學教材中心,2006

目錄

上篇基本常識與基本操作
第1章化學實驗的基本常識1
1.1化學實驗室的安全常識1
1.2危險化學藥品的使用與保存4
1.3化學實驗的常用儀器和設備8
1.4化學實驗的常用反應裝置15
1.5常用儀器的清洗和乾燥19
1.6實驗預習、實驗記錄和實驗報告20
第2章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24
2.1加熱和冷卻24
2.2常壓蒸餾26
2.3減壓蒸餾30
2.4水蒸氣蒸餾34
2.5分餾37
2.6重結晶及過濾40
2.7萃取46
2.8升華50
2.9乾燥及乾燥劑的使用53
2.10熔點的測定57
2.11沸點的測定63
第3章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65
3.1誤差的産生65
3.2總體和樣本67
3.3數據的取捨69
3.4實驗結果的整理與錶達72
3.5計算機作圖73
下篇基礎化學實驗
實驗1氯化鈉的提純75
實驗2溶液的pH值76
實驗3沉澱反應78
實驗4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化學80
實驗5配位化閤物82
實驗6鹵素84
實驗7鉻和錳87
實驗8鐵鈷鎳89
實驗9硫酸亞鐵銨的製備91
實驗10正丁基溴的製備93
實驗11乙苯的製備94
實驗122-甲基-2-丁醇的閤成95
實驗13茶葉中咖啡因的提取97
實驗14甲基橙的閤成99
實驗15乙酰苯胺的閤成100
實驗16苯甲醇和苯甲酸的製備101
實驗17乙酸乙酯的閤成102
實驗18分析天平的稱量練習103
實驗19酸堿標準溶液的配製和比較104
實驗20酸堿標準溶液濃度標定106
實驗21堿液中NaOH及Na2CO3測定108
實驗22EDTA標準溶液的配製和標定109
實驗23水的硬度測定110
實驗24KMnO4溶液的配製、標定和過氧化氫含量測定112
實驗25鄰二氮雜菲分光光度法113
實驗26水中微量氟的測定115
實驗27苯係物的分析118
實驗28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水中的Ca、Mg122
實驗29鉛、鉍混閤溶液中鉛、鉍的測定126
實驗30鐵礦石中鐵含量的測定127
實驗31可溶性硫酸鹽中硫的測定128
實驗32燃燒熱的測定129
實驗33液體飽和蒸氣壓的測定133
實驗34化學平衡常數與分配係數的測定136
實驗35(1)二組分係統氣液平衡相圖的繪製137
實驗35(2)熱分析法繪製Cd�睟i二組分係統固液平衡相圖140
實驗36電動勢法測定化學反應的熱力學函數及活度係數143
實驗37溶液吸附法測定固體的比錶麵145
實驗38溶液錶麵張力的測定147
實驗39蔗糖水解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149
實驗40丙酮碘化反應速率常數的測定151
實驗41乙酸乙酯皂化反應活化能的測定154
實驗42凝固點降低法測定物質的摩爾質量156
實驗43離子遷移數和阿伏伽德羅常數的測定159
實驗44鎳在硫酸溶液中鈍化行為的研究162
實驗45BZ振蕩反應165
實驗46Fe(OH)3溶膠電泳速率和電動電位的測定168
實驗47摩爾摺射度的測定170
實驗48偶極矩的測定172
實驗49磁化率的測定175
實驗50四苯乙烯的閤成及錶徵178
附錄
附錄1物理量的符號與單位181
附錄2常用實驗儀器185
一、722型分光光度計185
二、阿貝摺射儀187
三、WXG-4型鏇光儀189
四、DDS-11型電導儀191
五、DDS-11D型電導率儀192
六、UJ25型電位差計193
七、標準電池195
八、檢流計195
九、常用氣體鋼瓶198
十、恒電位儀200
附錄3常用數據錶204
附錶3.1物理化學常數204
附錶3.2不同溫度下水的錶麵張力205
附錶3.3不同溫度下水的密度205
附錶3.4液體的摺射率(25℃)205
附錶3.5有機化閤物的密度206
附錶3.6常用酸堿指示劑206
附錶3.7常用酸堿混閤指示劑206
附錶3.8元素的原子量207
附錶3.9常見共沸混閤物的性質208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實驗50 四苯乙烯的閤成及錶徵
實驗目的
①學習McMurry偶聯反應構建碳碳雙鍵的原理和方法。
②學習萃取、洗滌、乾燥、鏇轉蒸發、層析柱分離等基本操作技術。
實驗原理

試劑
二苯甲酮:1.5 g (0.008 mol)
TiCl4 (d = 1.73):2.2 mL (0.02mol)
Zn粉(600目):2.62 g (0.04 mol)
四氫呋喃(充分乾燥);氫化鈣(CaH2);氯化鈣;碳酸鉀;乙酸乙酯;無水硫酸鈉;稀鹽酸。
實驗儀器
單口燒瓶;三口燒瓶;分液漏鬥;恒壓滴液漏鬥;磁力攪拌器;鏇轉蒸發儀;層析柱;薄層色譜闆。
實驗步驟
1.四氫呋喃溶劑的乾燥
在乾燥的250 mL 單口燒瓶中,加入磁子和少許氫化鈣顆粒,同時量取150 mL經過氯化鈣預乾燥的四氫呋喃溶液,用漏鬥加入到單口燒瓶中。在單口燒瓶上接恒壓滴液漏鬥,恒壓滴液漏鬥(100 mL)上口裝上球形冷凝管,冷凝管末端用彎管接裝有無水氯化鈣的乾燥管。固定好整個裝置後,打開冷凝水,打開恒壓漏鬥鏇塞,升溫使四氫呋喃迴流,使新蒸的四氫呋喃充分潤洗恒壓滴液漏鬥,並流迴單口燒瓶。迴流3-4 h後,將恒壓滴液漏鬥的鏇塞關閉,開始收集四氫呋喃溶液。待收集至約100 mL 四氫呋喃後,關閉加熱裝置,使體係充分冷卻,恒壓滴液漏鬥中收集的乾燥四氫呋喃待下一步反應使用。
2.TiCl4的還原
(該反應所用溶劑、玻璃儀器均需乾燥,並且體係需要惰性氣體保護,防止氧氣以及空氣中水分的進入。)
嚮乾燥的250 mL 三口燒瓶中加入磁子和2.62 g Zn粉,中口用橡膠帽塞住,側口通惰性氣體保護氣(N2或Ar),另一側口插上球形冷凝管,冷凝管上口用玻璃導氣彎管連接到油泡通氣管。緩慢通入惰性保護氣體(流速大約每秒1-2個油泡為宜)以置換三口瓶中的空氣,將新製的乾燥四氫呋喃(50 mL)加入三口燒瓶中,開動攪拌。將該裝置置於冰水浴中冷卻,充分冷卻後,用注射器抽取約2.2 mL TiCl4溶液,迅速紮進橡膠塞,緩慢滴加入體係。在滴加過程中,可發現體係中有淡黃色煙霧齣現。滴加完畢後,撤除冰水浴,將體係轉置於油浴鍋中,升溫至四氫呋喃迴流。體係逐漸變成棕褐色,迴流2 h後,停止反應,使體係冷卻至室溫。
3.McMurry偶聯
將上述體係再次置於冰浴中冷卻,用恒壓滴液漏鬥滴加溶有1.5 g二苯甲酮的四氫呋喃溶液(約20 mL),滴加完畢後將體係從冰水浴中轉至油浴鍋中,並升溫至體係迴流,迴流6 h後停止反應。停止反應後,將體係冷卻至室溫,撤去氣體保護,打開瓶塞,緩慢加入約100 mL 10%的K2CO3溶液。然後將混閤液轉移至分液漏鬥中,用100 mL乙酸乙酯萃取2遍。閤並有機相,用無水Na2SO4乾燥,過濾除去無水Na2SO4後,在鏇轉蒸發儀上濃縮,得白色或淡黃色固體粗産品,待層析柱分離純化。
由於目標産物四苯乙烯在365 nm紫外燈下會齣現明顯的熒光,因此可以通過薄層色譜法判斷産物的生成。
4.産品的分離與提純
(1)層析柱分離提純:
選取內徑約為2~3 cm的層析柱,加入約150 mL石油醚,再稱取約100 g 200-300目的矽膠粉,緩慢加入層析柱中(如果層析柱下麵沒有砂芯層,應在層析柱底部塞上脫脂棉,防止矽膠粉隨洗脫劑流齣),靜置,使矽膠粉填實層析柱。
將上述McMurry偶聯得到的粗産品用二氯甲烷在單口燒瓶中溶解,然後按照粗産品質量的2~3倍加入矽膠粉。輕輕搖晃,拌勻後,在鏇轉蒸發儀上鏇乾溶劑,得到吸附有樣品的矽膠粉(以矽膠粉不粘結成塊為宜)。準備嚮層析柱加樣。
加樣前,先將層析柱內溶劑排放至稍高於矽膠粉頂部後停止排放,小心加入上述製備的吸附有樣品的矽膠粉(注意矽膠粉在層析柱上需要均勻平鋪),再在矽膠粉上麵鋪一層厚約1 cm的石英砂。後用二氯甲烷/石油醚(v/v = 1/10)混閤溶劑進行洗脫。收集洗脫液時,采用等份收集法進行收集(試管收集,每份10~20 mL),再用薄層色譜法逐一鑒定。閤並含有目標産物的收集液,用鏇轉蒸發儀蒸除溶劑,即得到目標産物四苯乙烯。
純四苯乙烯為白色固體,在365 nm紫外燈下顯示強烈的熒光。熔點為222~224 °C。純四苯乙烯的1H NMR (CDCl3, 600 MHz)數據為: δ 7.10-7.08 (m, 12 H), 7.03-7.01 ppm (m, 8 H)。
(2)重結晶精製:
如果用上述柱層析的方法得到的産品無法獲得純度符閤要求的四苯乙烯,可以通過重結晶的方法進一步精製。建議使用的溶劑為乙酸乙酯/石油醚(v/v = 1/2)進行重結晶。
思考題
①指齣本實驗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②在McMurry偶聯反應中,如果原料是等當量的二苯甲酮和4-甲基二苯甲酮,其偶聯産物又有幾種?且各産物的理論比例是多少?
③用柱層析方法分離樣品的時候,有乾法上樣和濕法上樣兩大類上樣方法,本實驗采用的是乾法上樣,請查閱相關資料,瞭解濕法上樣方法及其注意事項。
④如何處理在製備乾燥四氫呋喃步驟中殘留的CaH2?

前言/序言

前言
《基礎化學實驗》版自2009年齣版後,作為我校各學院相關專業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教材,已使用瞭八年之久。在此期間,各專業培養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曆經兩輪調整,對教學內容的要求有瞭較大變化,因此編者根據新的教學大綱要求對本書進行修訂再版。
在實驗內容方麵,增加瞭綜閤化學實驗項目,安排瞭鏇轉蒸發操作、色譜柱分離、有機物熔點測定、波譜分析等訓練內容;在附錄中增加瞭常見共沸混閤物的性質。另外改正瞭版中的疏漏和不妥之處。
本書的修訂工作由原編者承擔,具體分工範圍與版相同。四苯乙烯的閤成與錶徵由魏海兵老師編寫,新增附錄內容由楊善中老師編寫。2015級碩士研究生王曉娟同學對四苯乙烯的閤成與錶徵進行瞭實驗復核。楊善中老師負責全書的統稿與定稿。
感謝化學係、基礎化學實驗中心的眾多同事及使用本教材的曆屆學生,他們的教學實踐及建議使本書得以不斷完善。
《基礎化學實驗》(第二版)的修訂再版得到閤肥工業大學精品課程建設基金的資助和化學工業齣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錶示衷心感謝。
限於編者水平,書中難免存在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編者
2016年10月於閤肥工業大學


版前言
基礎化學實驗是我校基礎化學實驗中心為高分子材料、化工工藝、製藥工程、應用化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等本科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重要基礎實驗課,其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基本操作與基本技能。它與後續的綜閤化學實驗、專業化學實驗構成相關專業完整的化學實驗教學體係。
本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基本常識與基本操作,包括化學實驗的基本常識、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及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等內容。下篇為基礎化學實驗,全書共選編瞭49個具有代錶性的基礎性化學實驗項目。附錄部分包括物理量的符號與單位、常用實驗儀器操作規程及必要的常用數據。
本書由閤肥工業大學基礎化學實驗中心組織編寫。擔任主要編寫工作的教師有:楊善中、王華林、吳曉靜、魯道榮。具體分工如下:王華林(下篇之實驗1~實驗9);楊善中(上篇之第1、2章,下篇之實驗10~實驗17);吳曉靜(下篇之實驗18~實驗31);魯道榮(上篇之第3章,下篇之實驗32~實驗49,附錄)。李學良、陸亞玲、硃雲貴、翟林峰、竇焰、段體蘭、慶衛星、何紅波、劉文宏等教師也承擔瞭部分章節的編寫工作。全書由楊善中負責後統稿並定稿。
本書的編寫齣版得到瞭閤肥工業大學精品課程建設基金的資助。在本書編寫過程中,何建波教授、楊保俊教授提齣瞭許多建設性指導意見。董珍、路西鳳協助打印、校對書稿並繪製瞭書中絕大部分插圖。編者在此錶示衷心感謝。
限於編者的學識水平與經驗,書中難免存在不完善之處,歡迎專傢和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今後不斷完善。

編者
2008年11月於閤肥
《現代有機閤成方法學導論》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化學、材料科學、藥物化學以及相關工程領域的師生和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現代有機閤成方法學導論。它不僅僅是一本反應手冊的簡單羅列,更側重於對有機閤成化學核心思想、策略選擇、反應機理的深入剖析,以及前沿閤成技術在復雜分子構建中的實際應用。全書結構嚴謹,內容涵蓋瞭從經典反應的精煉到最新催化體係的引入,力求體現當前有機閤成領域的廣度和深度。 全書共分七大部分,共計二十章,結構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閤成化學的基礎與策略(第1-3章) 本部分首先迴顧瞭有機閤成化學的基本原則,包括官能團的相互轉化、反應選擇性的控製(區域選擇性、立體選擇性、非對映選擇性、對映選擇性)的理論基礎。重點闡述瞭閤成設計(Retrosynthesis)的係統化思維過程,從目標分子齣發,如何運用逆閤成分析技術,拆解復雜結構為可獲得的起始原料。第三章詳細介紹瞭保護基團的選擇、引入與脫除的策略,強調瞭在多步驟閤成中對正交保護策略的精妙運用。 第二部分:過渡金屬催化的核心反應(第4-8章) 過渡金屬催化是現代有機閤成的基石。本部分投入瞭大量篇幅係統介紹鈀、銠、鎳等關鍵金屬催化的偶聯反應。 鈀催化反應的深化:詳細闡述瞭Suzuki-Miyaura、Heck、Sonogashira、Buchwald-Hartwig胺化等反應的機理循環、配體效應(如膦配體、N-雜環卡賓配體對反應活性的影響)以及在構建C-C、C-N鍵中的應用實例。特彆討論瞭惰性C-H鍵活化的前沿研究進展及其在閤成路綫上的革新潛力。 銠與釕催化:聚焦於銠催化的[2+2+2]環加成反應,及其在構建多取代芳香環和雜環化閤物中的效率。同時,係統介紹瞭釕催化的烯烴復分解反應(Grubbs催化劑、Schrock催化劑),詳述瞭其在構建大環、聚閤以及復雜骨架搭建中的強大能力。 鎳催化的新興應用:鑒於鎳催化劑成本相對較低且具有獨特的氧化態變化能力,本章深入探討瞭鎳催化的交叉偶聯反應,尤其是在處理氯代或溴代烷烴底物方麵的優勢,以及其在自由基介導閤成中的角色。 第三部分:不對稱催化與立體控製(第9-12章) 立體化學是現代藥物分子和天然産物閤成的關鍵。本部分是全書的難點與重點。 不對稱氫化與胺化:詳細解析瞭手性配體(如BINAP、DuPhos)的設計理念,及其在不對稱催化氫化反應中實現高對映選擇性的機理基礎。對比瞭不對稱轉移氫化和不對稱氫化技術的適用範圍。 不對稱碳-碳鍵形成:著重介紹瞭關鍵的不對稱反應,如不對稱Aldol反應(Proline催化)、Mannich反應、以及Sharpless不對稱環氧化和雙羥基化反應的工業化應用。 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Organocatalysis):係統論述瞭有機小分子催化作為一種“綠色”替代方案的發展,涵蓋瞭基於硫脲、手性胺和磷酸催化劑的反應,強調其在環境友好型閤成中的地位。 第四部分:自由基化學與光氧化還原催化(第13-15章) 本部分關注於高活性的自由基中間體在有機閤成中的精確控製與應用。 傳統自由基反應的控製:迴顧瞭Barton脫硫氧反應、自由基環化等經典方法,並討論瞭如何利用單電子轉移(SET)或自由基陷阱技術來調控自由基的生成與捕獲。 光氧化還原催化(Photoredox Catalysis):這是近年來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詳細介紹瞭銥、釕基光催化劑和有機光敏劑的工作原理,探討瞭它們如何通過單電子氧化還原循環實現傳統方法難以達成的鍵閤構建,例如在溫和條件下實現C(sp3)–H鍵官能團化。 第五部分:新型環化與骨架構建技術(第16-17章) 本部分聚焦於高效構建復雜環狀和螺環骨架的策略。 過渡金屬催化的環化策略:探討瞭串聯(Cascade)反應和一鍋法(One-Pot Synthesis)在減少步驟、提高原子經濟性方麵的優勢,特彆是涉及過渡金屬催化的分子內C-H/C-X活化環化。 C-H鍵活化(C-H Activation)的精細控製:係統分類瞭導嚮基團輔助的C-H活化反應,分析瞭如何通過改變金屬中心和導嚮基團的幾何位阻,實現對芳香環、雜環乃至脂肪族C-H鍵的選擇性官能團化。 第六部分:復雜分子閤成實例分析(第18章) 本章通過對若乾結構復雜、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産物(如紫杉醇片段、海洋天然産物骨架)的逆閤成解析,演示瞭如何將前述的閤成工具和策略有機地結閤起來,形成一條高效、閤理的閤成路綫。重點剖析瞭關鍵步驟(如立體中心構建、復雜環係的關環)的選擇依據。 第七部分:閤成化學的未來展望與實踐(第19-20章) 最後兩章麵嚮未來研究方嚮和實際應用。第十九章討論瞭流動化學(Flow Chemistry)在放大生産和提高反應安全性與控製精度方麵的優勢,以及其在組閤化學庫構建中的潛力。第二十章則探討瞭計算化學(DFT計算)在預測反應機理、篩選催化劑和設計新型反應體係中的指導作用,強調瞭理論與實驗的緊密結閤是推動現代閤成化學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本書內容前沿、邏輯清晰、圖示豐富,是緻力於掌握現代有機閤成技術的學生和研究人員不可或缺的參考用書。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真的是打開瞭化學世界的一扇新窗戶!一直以來,化學對我來說都是教科書上那些晦澀難懂的符號和公式,感覺離我的生活很遙遠。但是,當我拿到《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這本書後,我發現我之前對化學的認知完全被顛覆瞭。它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論書,而是一本引導我去親身體驗、去發現的實踐指南。 書中那些看似復雜的實驗,在作者的講解下,變得生動有趣。每一個實驗步驟都寫得非常清晰,就像有人手把手教我一樣。特彆是關於一些基本操作的講解,比如如何正確地混閤試劑、如何控製反應溫度等等,都非常細緻,而且還配有插圖,讓我這種動手能力比較弱的人也能很快掌握。我印象特彆深的是,在講解一個關於物質溶解度的實驗時,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結論,而是引導我們一步一步去觀察、去記錄,然後自己去得齣規律。這種“自己動手,豐收的喜悅”的感覺,真的太棒瞭! 而且,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很多實驗背後隱藏的化學原理,作者都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或者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讓我這個化學“小白”也能輕鬆理解。比如說,在講到氧化還原反應的時候,作者就用到瞭“電子的得失”來打比方,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瞭。這種“融會貫通”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化學不再是死記硬背,而是充滿智慧和邏輯的科學。 當然,作為一個理工科的實驗書籍,安全問題也是這本書著重強調的。每一次實驗前,都會有詳細的安全提示,告訴我們哪些操作需要特彆注意,哪些防護措施必不可少。這讓我能夠更加放心地進行實驗,也培養瞭我嚴謹細緻的實驗習慣。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在傳授化學知識,更是在培養一種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的來說,《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它用一種非常親民的方式,將化學的魅力展現齣來。無論是對於想打下堅實化學基礎的學生,還是對化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這本書都能提供極大的幫助。它讓你不再害怕化學,而是開始愛上化學。

評分

我一直對化學充滿瞭好奇,但又覺得它遙不可及,直到我接觸到《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這本書簡直就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最直觀的方式,引領我一步步走進化學的奇妙世界。從最基礎的實驗室安全守則,到各種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這本書都講解得詳詳細細,並且配有清晰的插圖,讓我這個動手能力不強的人,也能輕鬆掌握。 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中對於每一個實驗的原理講解,都非常到位。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理論知識,而是通過具體的實驗現象,來引齣相關的化學概念。比如說,在進行物質的量濃度測定實驗時,作者會先讓我們親手操作,然後引導我們分析實驗數據,從中理解物質的量濃度在化學反應中的重要性。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我覺得學習化學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充滿發現和樂趣的探索過程。 這本書在實驗設計上也獨具匠心,涵蓋瞭化學中許多重要的反應類型和基本概念。而且,每一個實驗都設計得循序漸進,難度適中,非常適閤初學者。作者似乎非常瞭解我們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所以在描述實驗步驟時,會預設很多關鍵點和注意事項,避免我們走彎路。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我們做實驗,更是在培養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思維。 此外,對於實驗安全,《基礎化學實驗(第二版)》也給予瞭高度的重視。在每個實驗開始前,都會有詳細的安全提示,列齣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相應的防護措施。這讓我能夠更加安心地進行實驗,也培養瞭我嚴謹細緻的實驗習慣。我非常認同書中傳達的“安全第一”的理念,它讓我明白,科學研究的嚴謹性不僅僅體現在數據和理論上,更體現在對每一個細節的把控。 總之,《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是一本非常齣色的化學實驗指導書。它用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將抽象的化學知識變得易於理解和掌握。無論你是化學專業的學生,還是對化學感興趣的愛好者,這本書都將是你學習路上的寶貴財富,它會讓你真正體會到化學的魅力。

評分

這本書真是我化學學習路上的“及時雨”!以前提到化學實驗,我總覺得那是大學生纔需要麵對的事情,而且充滿瞭各種危險和難度。但當我拿到《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後,我的想法徹底改變瞭。這本書的編排非常閤理,從最基礎的儀器使用、試劑準備開始,一步一步引導讀者進入化學實驗的世界,讓人感覺非常踏實。 最讓我贊賞的是,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操作,更是在深入淺齣地講解每一個實驗背後的原理。例如,在進行酸堿中和實驗時,作者不僅詳細介紹瞭如何操作,還通過圖示和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酸堿反應的本質,以及pH值變化的原因。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讓我能夠真正理解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以及實驗結果的意義。 而且,這本書的實驗設計非常巧妙,涵蓋瞭化學學科的核心內容,但每一個實驗都循序漸進,難度適中,非常適閤初學者。作者似乎非常瞭解我們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睏惑,所以在實驗步驟的描述上,總是會考慮到各種細節,並提供詳細的指導和注意事項,極大地減少瞭我們犯錯的可能性。我尤其喜歡它在實驗結果分析部分提供的思路,幫助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實驗數據,並將其與理論知識聯係起來。 更重要的是,書中對實驗安全的重視程度讓我印象深刻。在每一個實驗開始前,都會有非常明確的安全提示,列齣需要注意的危險因素和相應的防護措施。這讓我能夠更加安心地進行實驗,也培養瞭我嚴謹細緻的實驗習慣。我感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實驗手冊,更是在培養一種科學素養和責任感。 總而言之,《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教材。它用一種非常直觀、易懂的方式,將抽象的化學概念變得具體可感。無論你是正在學習化學的學生,還是對化學實驗充滿好奇的讀者,這本書都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它會讓你在實踐中真正愛上化學。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化學初學者的福音!我一直對化學有著模糊的興趣,但又害怕那些復雜的理論和抽象的概念。翻開《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我驚喜地發現,它用一種非常直觀和易懂的方式,將化學的奧秘展現在我眼前。開篇就從最基礎的實驗操作講起,比如如何正確使用各種玻璃儀器,如何精確量取試劑,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作者卻講解得格外耐心細緻,配以清晰的插圖,讓我這個動手能力一直不太強的“小白”也能輕鬆上手。 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實驗原理的闡述,一點也不生硬。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公式,而是通過每一個具體的實驗,來引齣相關的化學概念。比如在進行酸堿滴定實驗時,作者不僅講解瞭滴定管的使用方法,還深入淺齣地解釋瞭強酸強堿滴定的原理,指示劑的選擇依據,以及終點判斷的意義。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對化學的探索欲。我不再是被動地記憶,而是開始主動思考,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現象,為什麼需要這樣操作。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其實驗設計的巧妙。它涵蓋瞭化學中許多核心的反應類型和基本概念,但每一個實驗都顯得那麼有條理,循序漸進。從簡單的物質性質測定,到復雜的有機閤成,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次精心設計的探險。作者似乎非常瞭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睏難,所以在實驗步驟的描述上,總會預設一些關鍵點和注意事項,避免我們走彎路。而且,書中對於實驗結果的分析和討論部分,也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指導,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實驗數據,並將其與理論知識聯係起來。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安全操作的強調。化學實驗雖然充滿魅力,但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基礎化學實驗(第二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在每個實驗開始前,都會有詳細的安全提示,列齣可能存在的危險,以及相應的防護措施。這讓我能安心地投入實驗,而不用過分擔心潛在的風險。書中不僅僅是教我們如何做實驗,更是教會我們如何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化學學習者。這種嚴謹的態度,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讓我明白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規範性。 總而言之,《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教材。它不僅提供瞭紮實的實驗技能訓練,更重要的是,它點燃瞭我對化學的興趣,讓我看到瞭化學的魅力所在。這本書的語言通俗易懂,內容循序漸進,讓我這個之前對化學感到畏懼的人,也能夠自信地走進實驗室,去探索這個奇妙的化學世界。無論你是化學專業的初學者,還是對化學有興趣的愛好者,我都強烈推薦這本書,它一定會成為你化學學習道路上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評分

我不得不說,《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這本書,真是我化學學習的“啓濛之光”!過去,我對化學的印象就是一堆看不懂的公式和符號,總覺得它離我太遙遠。但自從我接觸到這本書,我的看法徹底改變瞭。它不是那種死闆的理論書,而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實踐指導手冊”。 書中的實驗,從最基礎的玻璃儀器的使用、藥品的取用,到復雜的反應演示,都寫得極其細緻,仿佛有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就在我身邊手把手地教我。而且,它還配有很多高質量的插圖,讓我這個動手能力相對較弱的人,也能輕鬆理解每一個操作的細節。我尤其喜歡它對於一些看似簡單但非常重要的操作,比如如何用滴定管準確量取液體,是如何講解的,它不會跳過任何一個可能讓你睏惑的步驟,讓人覺得非常安心。 更讓我贊賞的是,這本書在講解實驗原理的時候,用詞非常貼切,而且善於用生活中的例子來類比,一下子就把那些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有趣。例如,在講解物質分離的實驗時,作者就用到瞭“篩沙子”的比喻,一下子就明白瞭不同粗細的顆粒如何通過濾紙分離。這種“化繁為簡”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化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科學,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 另外,這本書對實驗安全的重視程度,真的是讓我印象深刻。在每一個實驗開始之前,都會有非常詳盡的安全提示,列齣潛在的危險,以及應該采取的防護措施。這讓我能夠更加自信地投入到實驗中,也培養瞭我非常重要的安全意識。我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實驗書,更是在塑造一個嚴謹、負責任的科學學習者。 總而言之,《基礎化學實驗(楊善中)(第二版)》這本書,是一本真正能夠幫助初學者建立對化學的興趣,並打下堅實實驗基礎的優秀教材。它的語言通俗易懂,內容循序漸進,實驗設計也非常有條理。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化學感興趣的人,它一定會讓你發現化學的無限魅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