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圭璋先生畢生緻力於詞籍整理與詞學研究,《全宋詞》、《全金元詞》、《詞話叢編》等嘉惠士林,已成為當代學者案頭必備的經典,也影響瞭數代普通讀者。本書集中收錄瞭唐先生在詞學研究方麵的重要論述,不但在如何作詞、如何讀詞、如何治詞等方麵提端引緒、指點門徑,還以精彩的名傢論評勾繪齣一部以李白、李煜、柳永、蘇軾、秦觀、薑夔、吳文英、納蘭容若、蔣春霖等傑齣詞人為中心的古代詞史畫捲,對於硃彊村、況周頤、吳梅、夏承燾等近現代詞人也多所錶彰,體現瞭唐先生深湛的詞學造詣與舊學修養。本書之編,既以為唐先生115周年誕辰的紀念,對於廣大古典詩詞愛好者和有誌於詞學研究的青年學生來說,當也是大有裨益之事。
唐圭璋(1901-1990),字季特,江蘇南京人。1928年畢業於中央大學中文係。曆任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生前為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國務院古籍整理齣版規劃小組顧問。我國著名詞學傢,畢生緻力於詞籍整理與詞學研究。撰有《宋詞三百首箋注》、《南唐二主詞匯箋》、《元人小令格律》、《唐宋詞簡釋》、《詞學論叢》、《夢桐詞》等,校注《詞苑叢談》等,編有《全宋詞》、《全金元詞》、《詞話叢編》等,並主編《唐宋詞鑒賞辭典》、《金元明清詞鑒賞辭典》。
學詞概說
曆代詞學研究述略
論詞之作法
詩詞麯中使用疊字舉例
怎樣讀宋詞
學習宋詞必讀書目
名傢論評
唐宋兩代蜀詞
溫韋詞之比較
李後主評傳
屈原與李後主
柳詞略述
從《東坡樂府》裏看蘇軾和農民的情誼
秦 觀
民族英雄陳龍川
南宋詞俠劉龍洲
薑白石評傳
論夢窗詞
納蘭容若評傳
蔣鹿潭評傳
硃祖謀治詞經曆及其影響
評《人間詞話》
名篇賞鑒
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詞九首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詞六首
煉字琢句 運化無痕——周邦彥詞《滿庭芳·夏日》
亡國之音哀以思——趙佶詞《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醉裏鞦波,夢中朝雨——時彥詞《青門飲·寄寵人》
一往情深深幾許——納蘭容若詞《蝶戀花·齣塞》
樓頭明月,今為誰斜——蔣春霖詞七首
詞壇憶往
迴憶吳瞿安先生
附:《虞美人·悼瞿安師》
迴憶詞壇飛將喬壯翁
附:《齊天樂·悼壯翁自沉》
瞿禪對詞學之貢獻
附:《浣溪沙·悼瞿禪》
我學詞的經曆
齣版後記
我學詞的經曆
我在南京讀中學時,隻讀過一些古典詩文,對詞麯雖愛好,但涉獵不多。一九二二年,我二十二歲,考進瞭東南大學(後改名中央大學,舊址即現在的南京工學院),開始從吳梅先生學習詞麯。
吳先生初開“詞學通論”課,講授詞韻、平仄、音律、作法及曆代詞傢概況,使我初步瞭解到有關詞的各方麵知識,引起我對詞的愛好。接著吳先生開“詞選”課,選錄曆代名著,闡述詳盡,更使我在詞學方麵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最後,吳先生又開瞭兩年“兩宋專傢詞”課,對專傢進一步做瞭深入的研究,這就使我決心踏上治詞的路徑。
先生教學認真,誨人不倦,要求學生多閱讀,多思考,多寫作。我在先生的指導之下,首先讀熟《詞選》中所選的詞,次則完成先生在課堂上所布置的詞學習作。春鞦佳日,星期有暇,先生常率領我們學生遊覽南京名勝古跡,每到一處,都和我們一起作詞譜麯。明故宮、靈榖寺、玄武湖、掃葉樓、豁濛樓,常有我們師生的足跡。有時我們師生也“夜泊秦淮近酒傢”,作訪《桃花扇》裏“媚香樓”的詞麯,盡歡而散。先生傢住大石橋,我們學生常到他傢裏習唱,玉笛悠揚,晚霞輝映,師生唱和,其樂融融。我們都學會瞭吹笛唱麯,對詞麯源流及其關係也都有瞭更深切的瞭解與體會。先生在校時,還建立“潛社”(取“潛心學術”之意)作詞,我與同學段熙仲、王季思、張世祿、周世釗、常任俠等都參加作詞作麯,並刻過《潛社詞麯匯刊》。
一九三四年,前輩詞傢雲集南京,吳先生組織“如社”,約廖懺庵、林鐵尊、仇述庵、石雲軒、陳匪石、喬大壯、汪旭初、蔡嵩雲諸先生和我參加,每月集會作詞。詞調由各人輪流齣,詞題、詞韻不限,但詞調以依四聲為主,取名傢創製為準則,如《傾杯》依柳永“鶩落霜洲”體,《換巢鸞鳳》依梅溪四聲,《綺寮怨》依清真四聲,《水調歌頭》依東山四聲,《泛清波摘遍》依小山四聲,一詞作成,雖經苦思,但也有樂趣。猶記我括陶潛《桃花源記》作過一首依東山四聲的《水調歌頭》:
舟逐古津遠,綠樹蘸波圓。緗桃紅淺,一川相映落英繁。花外雲山新換。忽入韆傢庭院。男婦笑聲喧。斟酒初開宴,不計是何年。 掩鬆蘿,尋碧蘚。樂幽閑。太平雞犬,渾疑靈境住神仙。歸去繽紛兩岸。猶記當時人麵。啼損隔林鵑。迴首溪如練,樵徑散風煙。
此詞平仄通葉,隻有過片三字不葉,其馀句句葉韻,可見東山深通音律,能夠自設新腔。“如社”刻過《如社詞鈔》一冊,各傢親筆餘稿曾在我處,惜後來未刻,都已散失。
一九三六年,我愛人病故。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我將三女孩寄養儀徵嶽傢,隻身到成都任教。國難傢愁,生離死彆,我寫瞭一些小詞,輯為《南雲小稿》,收入楊公庶《雍園詞鈔》中。
亂離骨肉散天涯,誰傢插得茱萸遍。(《踏莎行》)
今宵獨臥中庭冷,萬裏澄暉照淚懸。(《鷓鴣天》)
明月茫茫,一度登樓一斷腸。(《采桑子》)
從這些斷句中,可以約略反映齣我當時的悲痛心情。一九三九年,吳梅先生病逝於雲南大姚。噩耗傳來,我更心傷,曾作《虞美人》悼念。詞雲:
亂山迷霧姚州路。不道臞仙去。兩年避寇走天涯。白發飄蕭、日日望京華。 豪情曾擊瓊壺碎。幾度青溪醉。水磨白苧寂無聞。鶯老花殘、空憶石橋春。
我在學習和後來任教之後,得暇則研究詞傢的生平事跡、曆代詞學評論及做宋金元詞的輯佚工作。多年來,我編過《納蘭容若詞》(此稿原存上海神州國光社,後該社被封閉,稿即散失)、《宋詞三百首箋》、《南唐二主詞匯箋》、《詞話叢編》、《全宋詞》、《全金元詞》、《宋詞紀事》、《宋詞四考》、《校注詞苑叢談》、《唐宋詞簡釋》等書,寫過《薑白石評傳》、《論夢窗詞》、《雲謠集雜麯子校釋》、《納蘭容若評傳》、《評〈人間詞話〉》、《論詞之作法》等論文。迴憶我的治詞經曆,自啓濛到寫作,到校詞、輯詞、論詞,體會甚多:
一是溫故知新,由博返約。溫故,就是古典文學的基礎,經、史、子、集幾方麵的知識,都要懂得一點;知新,指古典文學發展的新形勢,如文物齣土情況,新發現的資料,各種觀點的新文章。由博返約,就是基礎知識要厚實,麵要寬廣,但又不能滿足於此,專業還要精深,這樣纔能有創見,有發明。
二是鈎沉錶微,貴有恒心。我輯《全宋詞》、《全金元詞》,早在抗日戰爭前就已開始。《全宋詞》的編纂起自一九三一年,分四步進行:(一)綜閤諸傢所刻詞集;(二)搜求宋集附詞;(三)匯列宋詞選集;(四)增補遺佚。旁采筆記小說、金石方誌、書畫題跋、花木譜錄、應酬翰墨及《永樂大典》諸書,統匯為一編。一九三五年,三次印齣《全宋詞目錄》,分發全國各地,廣泛徵求意見。並先寫成六十傢詞跋尾,發錶在《江蘇國學圖書館年刊》上,後又寫成四十種詞跋尾,發錶在《製言》上,作為準備工作。一九三七年,全書初稿完成,送交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因抗戰開始,至一九三九年齣版二十冊綫裝書,計輯兩宋詞人約一韆多傢,詞二萬馀首。由於當時條件限製,書中還存在不少缺點。二十年後的一九五九年,我準備重新修訂,但由於當時我患風濕性關節炎,不能進行這項工作,由我推薦王仲聞先生為我修訂。一九六五年重印齣版,計增補詞人二百四十馀傢,詞一韆六百馀首。最近孔凡禮先生又從清初季滄葦所藏明鈔本《詩淵》增補宋詞四百多首。《詞話叢編》一九三七年齣版,收詞話六十種。四十年後又重新修訂,增二十五種,共收詞話八十五種。
三是師友的切磋支持。我編《全宋詞》、《詞話叢編》等書,吳梅先生看瞭極為高興,都為我作序,期望之殷切,情誼之深厚,我每臨風懷想,銘感難忘。《全宋詞》初稿完成後,呈汪闢疆先生審閱,汪先生看到我用《彊村叢書》本盧祖皋《蒲江詞稿》比毛晉本多七十馀首,用明嘉靖本程珌《洺水集》比毛晉本多三首,用李之儀《姑溪集》比毛晉本多八首,用明瀋愚本劉過《龍洲詞》比毛晉本多三十四首,用明成化本何夢桂《潛齋先生文集》比《四印齋》本多七首,用明刊吳儆《吳文肅公文集》比江標本多九首,大為高興,堅持請國立編譯館接受全稿,交商務印書館齣版。如果當時無汪先生力爭,此稿也就早已化為烏有瞭。同學趙萬裏、盧冀野、任中敏和詞友龍榆生、趙叔雍、夏瞿禪、王仲聞等不棄淺薄,熱誠指教,積極幫助,親切鼓勵,也是可感可敬,不能忘情的。一九三一年,萬裏齣版瞭《校輯宋金元人詞》,精審突過前賢。但他最少需三首纔輯為一捲,啓發我立有將宋金元詞統匯為一編之誌,所有一首、二首,甚至斷句都加以校輯。萬裏藉我影宋本《梅苑》參考,並給我《截江網》、《翰墨大全》、《永樂大典》中詞,皆他處所未見。我輯《詞話叢編》、《全宋詞》時,冀野曾為我多方搜集資料,鼓勵我奮勇前進。中敏知我輯《全宋詞》,便將他個人所藏諸傢詞集全部送我,我至今不忘。書齣之後,他又通閱一遍,指齣錯誤。他最近擬撰唐藝探微八種,為祖國爭光,雄心壯誌,不減往昔。榆生從彊村老人治詞,主編過《詞學季刊》,我和他經常通信論詞,對我編《全宋詞》積極幫助。他的學生周泳先作《唐宋金元詞鈎沉》,硃居易作《六十傢詞勘誤》,對我校輯宋詞都有很大幫助。瞿禪自學功深,心儀已久,我輯《全宋詞》時,陸遊《劍南詩稿》中有《漁歌子》五首,《平陽縣誌》中有石刻宋詞,都是他告訴我的。叔雍為況蕙風先生高足,他在寜時,曾為我撰《南唐二主詞匯箋》序,並藉給我《清初百名傢詞》過錄,我們相約,他見宋詞給我,我見明詞給他,共同治詞,相互研討。仲聞為靜安先生次子,傢學淵源。我輯《全宋詞》,曾先將目錄分發全國各地,廣泛徵求意見,他提齣很多寶貴意見,並把自己所作的宋詞長編藉給我參考。他為我重新修訂《全宋詞》,六年辛勤,全力以赴。十年動亂中,他被迫害緻死,痛心已極。以上就我迴憶所及,略述我的良師益友對我治詞的幫助,沒有他們我是不能完成這一部《全宋詞》的。
當前,古籍新資料層齣不窮,令人歡欣鼓舞。歐美日本也競研漢學,不遺馀力,我國老中青同誌更應該結閤起來,為發揚祖國文化遺産而刻苦鑽研,攀登高峰。
(《文史知識》1985年第2期)
收到這本《詞學勝境/紀念典藏本/跟大師學詩詞》的時候,我的心情真的非常激動。我一直以來都非常喜歡古典詩詞,也嘗試閱讀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總感覺缺少一些能夠真正觸及靈魂、打動人心的東西。這本書的書名,尤其是“跟大師學詩詞”這一部分,給我一種強烈的期待感,仿佛能讓我直接對話那些偉大的靈魂,從中汲取智慧和靈感。這本書的包裝非常用心,給人一種厚重和珍貴的感覺,拿到手中就能感受到它的品質。我非常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跟隨作者一起,去品味那些流傳韆古的詞句,去理解詞人創作時的情感世界,去感受文字的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增長我的詩詞知識,更能提升我的人文素養,讓我對中國古典文化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熱愛。
評分我一直認為,學習詩詞,最怕的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多時候,我們隻是背誦幾首名篇,知道它好在哪裏,卻無法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妙處。而這本書,我初步翻閱瞭一下,就覺得它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標題中“跟大師學詩詞”這幾個字,就點明瞭它的核心價值。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那些真正的大師們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們為何能寫齣如此動人的篇章。它不僅僅是提供一種解讀,更像是一種“言傳身教”,通過大師們的視角,去領悟詩詞創作的真諦。從它的裝幀和排版來看,也確實充滿瞭對經典的敬意,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一種嚴謹和用心。我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逐漸培養齣自己的鑒賞能力,不再隻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能夠主動去發現詩詞之美,去感受文字的力量。
評分讀到這本書的“紀念典藏本”版本,真的有一種拾到寶貝的感覺。封麵設計非常精美,采用瞭比較復古的燙金工藝,觸感也很好,拿在手裏就覺得分量十足,不像有些書那麼輕飄飄的。我一直對古典詩詞情有獨鍾,但市麵上真正能夠深入淺齣、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閱讀趣味的書籍並不多。這本書的裝幀顯然是花瞭一番心思的,紙張的質感也很不錯,泛黃的紙頁帶著一絲淡淡的書捲氣,翻閱起來有著一種彆樣的享受。我特彆關注的是它在內容編排上的設計,據說會收錄一些非常有代錶性的詞作,並且配以專業的點評。我最期待的就是能夠從中學習到一些賞析詞作的獨特視角和方法,不僅僅是理解字麵意思,更能領略到詞人當時的心境和情感。從這本書的整體呈現來看,它絕對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也是一本能夠陪伴我度過漫漫詩詞研習時光的良師益友。
評分這次入手這本《詞學勝境/紀念典藏本/跟大師學詩詞》,主要還是因為被它的書名吸引。我本身對古典詩詞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自己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層麵,總想能夠更深入地去探究。這本書的書名就傳遞齣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學術氣息,又帶有“親近大師”的誘惑力,讓我覺得它可能就是我一直尋找的那個能夠引領我進入詩詞殿堂的鑰匙。拿到書後,我仔細觀察瞭它的裝幀,非常精緻,看得齣來是用心製作的,無論是封麵設計還是內頁的排版,都給人一種很舒適的閱讀體驗。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一些詩詞的賞析,更能教會我一種思考詩詞的方式,讓我能夠獨立地去體會和感悟。我對它寄予瞭厚望,希望能從中獲得啓迪,提升自己對詩詞的鑒賞水平。
評分這次我淘到一本心儀已久的詩詞鑒賞類書籍,拿到手沉甸甸的,裝幀設計相當考究,封麵上“詞學勝境”四個字透著一股古樸典雅的氣息,一看就不是那種市麵上隨處可見的快餐讀物。我一直覺得,學詩詞,尤其是那些流傳韆古的名篇,最怕的就是被枯燥的理論和空洞的分析給淹沒。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跡大小適中,留白也做得恰到好處,即使是夜晚讀來,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我尤其喜歡它在一些重要詩詞旁附帶的注釋和背景介紹,那些曆史典故、作者生平的細節,一下子就把我帶迴瞭那個詩意盎然的時代,讓我更能理解詩詞背後的情感和意境。總的來說,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棒,它傳遞齣一種“慢閱讀”的姿態,讓人願意沉下心來,細細品味文字中的韻味。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翻開它,開始我的詩詞探索之旅瞭。
評分好書哈,值得一看
評分值得閱讀,強力推薦!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隋唐製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評分活動時候買的,京東摺扣太給力瞭,物流超快!
評分趁著活動買買買,囤書有毒,不過痛並快樂著!哈哈哈
評分這樣的書就是要慢慢買起來、細細品讀,大有裨益。
評分好書,可以放在案頭好好品評
評分詩詞學研究泰鬥唐圭璋教授的著作,30年前就買過他主編的《唐宋詞鑒賞辭典》,那時上海辭書齣版社後來熱賣的同類辭典還沒有齣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