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彆是對高等教育齣版社齣版由楊春貴教授主編的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馬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基本內容的濃縮和重點難點的提煉,增加瞭如何正確理解和評價西方社會科學方法的內容。第三部分是對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介紹,比較詳細地介紹和評述瞭西方社會科學界較有影響的幾大學術流派,包括法蘭剋福學派、分析的馬剋思主義、實證主義、和結構主義等。第四部分是延伸閱讀與思考問題,內容包括一些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相關的經典著作和其他一些名著的摘錄、一些相關方法論問題的研究狀況概括、經典著作與方法論代錶著作的簡介以及案例討論和思考。
作者簡介
吳育林,中山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兼任廣東省馬剋思主義學會秘書長,廣東省倫理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哲學學會會員。主要從事馬剋思主義哲學、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剋思主義發展史等的教育和研究工作。主持國傢社會基金以及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7項,參與各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5項,齣版學術專著一部,主編學術著作一部,參與編寫各類學術著作6部,在《哲學研究》《馬剋思主義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50餘篇。
戶曉坤,復旦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及其當代意義研究、當代俄羅斯馬剋思主義研究,先後主持國傢、教育部、廣東省等社科基金5項,在《馬剋思主義與現實》《教學與研究》等學術期刊發錶論文十餘篇。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馬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內容
一、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
(一)樹立問題意識
(二)對實踐經驗進行理論總結
(三)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
二、社會係統研究方法
(一)社會係統的主要構成
(二)研究社會係統的重要原則
三、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一)社會矛盾的普遍性與矛盾分析方法
(二)社會矛盾的特殊性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
四、社會過程研究方法l
(一)人類社會是一個過程
(二)社會曆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
(三)研究社會曆史過程的若乾重要方法
五、社會主體研究方法
(一)人是社會曆史發展的主體
(二)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
六、社會認知與評價方法
(一)真理與價值_
(二)社會認知的方法與途徑
(三)經驗觀察與事實描述
(四)社會評價及其標準
七、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世界視野
(一)馬剋思的世界曆史理論
(二)經濟全球化及其內在矛盾
(三)世界曆史理論的方法論意義
第二部分 《馬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中的重點、難點
一、馬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
(二)主體性原則
(三)整體性原則
(四)具體性原則
(五)發展性原則
二、實踐方法及其科學運用
(一)什麼是實踐方法
(二)正確運用實踐方法的基本要求
三、社會有機體與社會係統方法
(一)社會有機體理論的提齣
(二)馬剋思的“社會有機體”理論
(三)馬剋思主義的社會有機體理論與社會係統理論
(四)社會有機體理論的方法論意義
四、社會基本矛盾與利益、階級、階層方法
(一)什麼是利益和利益分析方法
(二)利益與社會認識
(三)利益分析方法的指導作用
(四)利益分析方法與中國現階段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矛盾分析
五、曆史主義、邏輯與曆史相統一的方法
(一)曆史主義及其方法論
(二)邏輯與曆史相統一的方法論內涵
(三)邏輯與曆史相統一的方法論原則
六、社會主體研究方法
(一)社會主體的內涵
(二)社會主體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則
七、世界曆史與全球化的研究方法
(一)唯物史觀視閾與世界曆史理論
(二)世界曆史的含義
(三)世界曆史理論的方法論意義
(四)從世界曆史的視野審視“中國道路”
八、如何正確對待當代西方社會科學方法論
(一)實證主義方法論
(二)反實證主義
(三)馬剋斯·韋伯的理解方法論
(四)批判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
(五)正確評價和對待西方社會科學方法論
第三部分 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理論前沿
一、法蘭剋福學派的批判主義方法論
(一)法蘭剋福學派及其主要代錶人物思想
(二)法蘭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研究主題
(三)法蘭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方法論特點
(四)對法蘭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方法論的評價
二、分析學派馬剋思主義的社會研究方法論
(一)分析學派馬剋思主義的基本特徵
(二)埃爾斯特的理性選擇論
(三)科恩為曆史唯物主義辯護
(四)賴特的中間階級理論
三、實證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
(一)經典實證主義
(二)邏輯經驗主義運動
(三)工具實證主義
(四)後實證主義
(五)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實證主義方法論及其特徵
四、結構主義的社會研究方法論
(一)結構主義概況
(二)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
(三)列維一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人類學
(四)阿爾都塞結構主義的“馬剋思主義”
(五)對結構主義社會研究方法論的評價
第四部分 延伸閱讀與問題思考
一、經典著作與名著摘錄
(一)經典著作摘錄
(二)方法論名著摘錄
二、相關方法論問題的研究動態
(一)階級與階層問題及其方法論的研究
(二)社會基本矛盾及其方法論的研究
(三)科學預見方法的研究
三、經典著作與方法論代錶著作簡介
(一)經典著作
(二)方法論代錶著作
四、案例討論與思考
(一)案例討論
(二)思考題
五、閱讀書目
後記
精彩書摘
《馬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導讀》:
(三)馬剋斯·韋伯的理解方法論
源於新康德主義的狄爾泰和李凱爾特,馬剋斯·韋伯理解主義方法論學說解釋學認為社會現象有其獨特的性質和規律,不能盲目效仿自然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科學,而應確立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認為社會科學研究的目的是對社會行動進行詮釋性的理解,對社會行動的過程及結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釋。因此,馬剋斯,韋伯將社會學的任務規定為試圖對社會行動作齣解釋性理解,並由此形成瞭人文的、理解的社會學研究傳統。理解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導緻人們行動的內在意義,它強調人類行為中那種使人類能唯獨進入創造性領域的性質,認為人們應該從日常的、平凡的事物齣發,研究人類對社會現象作齣的解釋以及賦予它們的意義,而不是簡單地還原於自然規律的水平。社會學理論研究的目的在於“理解”而非“說明”。
馬剋斯·韋伯理解主義研究方法的基本思想在他的《社會科學方法論》中得到瞭闡述。這部由包括《社會科學認識和社會政策認識的“客觀性”》《文化科學邏輯領域內的批判研究》 《社會科學與經濟科學的“價值無涉”的意義》等三篇論文在內構成的著作內含價值關聯、移情理解、價值中立、理想類型四個方麵的方法論內容。
所謂價值關聯,是指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選擇總是不能離開研究者的主觀意嚮性。馬剋斯·韋伯認為,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是文化現象,社會科學的任務在於認識(而不是評價)那些“實在”的文化現象。在復雜多樣的社會文化現象中選定研究對象的依據是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價值關聯(主觀個彆性)。
所謂移情理解,是指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應當是受個體主觀意識驅使的個體的社會行動,因為在馬剋斯·韋伯看來,所有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都是作為主體的人行動的結果,所以對社會事物的研究可以轉化為對主體的行動的研究,而對這種行動作齣恰當的解釋和理解,最正當的方法是“神入”(移情),亦即設身處地地去把握被研究者行動的原因。
所謂“價值中立”或“價值無涉”,是指社會科學研究者一旦根據自己的主觀意嚮性選定瞭研究的問題,就必須停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價值觀念,應該遵從他所發現的客觀事實與資料的指引,客觀地分析所麵對的事實材料,同時必須區分“事實領域”和“價值領域”。社會科學研究是事實領域,所要作齣的是事實判斷,而非價值判斷。馬剋斯·韋伯認為,科學的任務不是提齣實踐活動的模式和理想,而是提供客觀知識,嚮人們揭示那些“事實上存在的一類無條件有效的認識”;它得齣的對社會政策的肯定或者否定的意見,是無偏見的科學論證後的客觀結論,它不是告訴人們應該做什麼,而是準確地證明他們能做什麼。
……
馬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導讀 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馬剋思主義理論著作,也不是一本枯燥的社會學方法論教材。它是一場思想的探索之旅,一次對我們理解和改造社會之根本邏輯的深度追問。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清晰、係統且具有啓發性的框架,以理解馬剋思主義如何深刻地重塑瞭社會科學的視角,以及其獨特的方法論如何成為分析和解讀復雜社會現象的有力工具。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變動的世界,社會結構、經濟關係、政治格局以及文化思潮都在持續演變。如何纔能撥開迷霧,洞悉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如何纔能超越錶麵現象,觸及社會現實的本質?麵對這些宏大且緊迫的問題,馬剋思主義提供瞭一套獨具洞察力的分析工具和理論視角。本書將帶您走進這場思想的殿堂,探尋馬剋思主義方法論的精髓,並思考它在當代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意義和價值。 全書共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深入理解馬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內在聯係。 第一部分:馬剋思主義的理論基石與曆史脈絡 在深入探討方法論之前,我們有必要首先建立對馬剋思主義核心思想的紮實認知。本部分將首先迴顧馬剋思主義産生的曆史背景,闡釋其與黑格爾辯證法、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等哲學傳統的淵源,從而理解其思想的源頭活水。我們將重點梳理馬剋思主義的幾個關鍵理論支柱: 唯物史觀: 這是馬剋思主義分析社會發展的根本齣發點。我們將深入探討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辯證統一,以及階級鬥爭在曆史進程中的作用。通過對這一理論的剖析,讀者將理解社會變遷並非偶然,而是由物質生産方式決定的必然結果。我們將辨析“曆史是少數英雄人物的舞颱”的傳統史觀,轉而理解人民群眾在創造曆史中的主體性。 剩餘價值理論: 作為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剩餘價值理論揭示瞭資本主義生産方式的內在矛盾和剝削的秘密。我們將詳細闡釋勞動價值論,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剩餘價值的來源、形式以及資本傢對剩餘價值的榨取過程。這不僅是對資本主義經濟運作機製的深刻剖析,也是理解社會不平等的根源的重要鑰匙。 階級分析理論: 馬剋思主義將階級視為理解社會結構和衝突的關鍵。我們將探討階級的形成、發展及其相互關係,分析不同階級在社會中的地位、利益和鬥爭。本書將超越簡單的二元對立,深入討論階級結構的復雜性以及在現代社會中階級概念的演變和應用。 無産階級革命理論: 基於對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分析,馬剋思主義提齣瞭無産階級革命的必然性和曆史使命。我們將探討革命的動力、形式以及目標,並反思曆史上的實踐經驗。 通過對這些理論基石的梳理,讀者將對馬剋思主義形成一個全麵而深刻的理解,為其後續的方法論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第二部分:馬剋思主義方法論的獨特視角與核心原則 在掌握瞭馬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後,本部分將著重展現其獨特而強大的社會科學分析方法。馬剋思主義的方法論並非一套僵化的公式,而是一種動態的、辯證的思維方式,旨在揭示事物發展的規律和本質。我們將深入探討以下核心原則: 辯證法: 馬剋思主義的辯證法是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揚棄”,它將辯證法從“頭朝上”的觀念世界拉迴到“腳踏實地”的現實世界。我們將重點闡釋“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否定之否定”等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並展示如何運用這些規律來分析社會現象的復雜性和動態性。例如,我們將通過具體案例說明,如何用“對立統一”來理解社會變革中的進步與保守力量的博弈,如何用“量變質變”來分析社會積纍性變化如何最終引發根本性的製度轉型。 曆史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 如何將唯物史觀的理論原則轉化為具體的社會研究方法?本部分將詳細解答。我們將探討如何從社會經濟結構齣發,分析政治、法律、文化、意識形態等上層建築的變遷。我們將強調“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內在邏輯,但同時也會辯證地看待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實踐的觀點: 馬剋思主義強調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檢驗真理的標準。我們將深入理解“實踐”在馬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它如何指導我們進行社會調查、理論建構和社會改造。本書將引導讀者思考,研究者如何將理論研究與社會實踐相結閤,如何從實踐中發現問題、提齣問題並解決問題。 整體性與聯係的觀點: 馬剋思主義反對孤立地、片麵地看待社會現象,強調事物的普遍聯係和整體性。我們將學習如何將社會置於一個宏大的曆史和經濟背景下進行考察,如何分析不同社會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這包括如何理解社會係統內部的動態平衡與衝突,以及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辯證關係。 批判性思維: 馬剋思主義方法論的核心在於其批判性。它不滿足於描述和解釋現實,更緻力於揭示現實中的矛盾、不公和壓迫。我們將探討如何運用馬剋思主義的視角來“解蔽”那些被遮蔽的權力關係和意識形態,如何對現有社會製度和觀念進行深刻的反思和質疑。 曆史研究的方法: 馬剋思主義如何進行曆史研究?我們將探討其對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對曆史進程的階段劃分、以及對曆史趨勢的預測。本書將強調,馬剋思主義的曆史研究並非宿命論,而是建立在對客觀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第三部分:馬剋思主義方法論在當代社會科學中的應用與挑戰 在掌握瞭馬剋思主義方法論的基本原理之後,本部分將目光投嚮當代,探討其在不同社會科學領域的實際應用,以及它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 在經濟學領域的應用: 從宏觀經濟運行規律的分析,到微觀的勞動者權益保護,馬剋思主義經濟學依然提供瞭重要的分析框架。我們將探討如何運用剩餘價值理論來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資本流動、勞動分工以及收入分配不均等問題。 在社會學領域的應用: 馬剋思主義對階級、異化、社會衝突等概念的深刻洞察,至今仍是社會學研究的重要資源。我們將探討如何運用其理論來分析當代社會的社會分層、貧富差距、城市化問題以及社會不平等的代際傳遞。 在政治學領域的應用: 國傢、權力、意識形態、階級鬥爭等概念,是理解政治運作的關鍵。我們將探討如何運用馬剋思主義的視角來分析政治權力結構、政治意識形態的生成與傳播,以及不同政治力量之間的博弈。 在文化研究與哲學領域的應用: 馬剋思主義對意識形態、文化生産以及人的全麵發展的探討,對文化研究和哲學的發展産生瞭深遠影響。我們將探討如何運用其理論來分析大眾文化、消費主義以及人的“異化”狀態。 當代挑戰與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現實變得更加復雜和多元。資本主義形態、全球化進程、科技革命等都帶來瞭新的課題。本書將客觀地討論馬剋思主義方法論在麵對這些新挑戰時所遇到的睏境,例如對後現代思潮的迴應,對非經濟因素的分析,以及如何剋服教條主義的傾嚮。同時,我們也將強調馬剋思主義方法論的生命力在於其與時俱進的自我革新能力,以及它在發展齣新的理論和分析工具方麵的潛力。 作為一種批判性工具的意義: 本書將重申,馬剋思主義方法論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其作為一種深刻的批判性工具。它不僅是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更是一種改造世界的力量。通過學習和運用,讀者將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社會現實的復雜性和不公正性,並為構建一個更公平、更美好的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本書的語言力求清晰、流暢,避免使用晦澀的學術術語,並輔以大量的經典案例和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論概念。我們希望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夠: 建立對馬剋思主義核心理論的係統認知。 掌握馬剋思主義獨特的社會科學分析方法。 學會運用這些方法來分析和解讀當今世界的復雜社會現象。 培養一種深刻的批判性思維,審視我們所處的社會。 認識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重要性,為社會進步貢獻力量。 這不僅僅是一本導讀,更是一次思想的啓濛,一次對理解和改造我們所處世界的新嘗試。讓我們一同踏上這段充滿挑戰與啓迪的思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