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正文注音注释
☆ 声律知识讲解
☆ 对联对句梳理
内容简介
中小学传统文化必读经典丛书根据中小学生的阅读实际需求,收录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经典”的书目,包括必读故事经典、必读蒙学经典、必读思想经典、必读历史经典、必读古诗经典、必读古文经典和必读小说经典等,涵盖了思想、历史、文学、语言文字等多个领域,是中小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阅读书目。
内页插图
目录
上 卷
一 东 ……………………………………………………3
二 冬… …………………………………………………9
三 江… ……………………………………………… 15
四 支… ……………………………………………… 22
五 微… ……………………………………………… 29
六 鱼… ……………………………………………… 35
七 虞… ……………………………………………… 42
八 齐… ……………………………………………… 49
九 佳… ……………………………………………… 55
十 灰… ……………………………………………… 62
十一 真… …………………………………………… 68
十二 文… …………………………………………… 75
十三 元 ……………………………………………… 83
十四 寒… …………………………………………… 91
十五 删 ……………………………………………… 99
下 卷
一 先… ……………………………………………… 111
二 萧… ……………………………………………… 118
三 肴… ……………………………………………… 125
四 豪… ……………………………………………… 132
五 歌… ……………………………………………… 138
六 麻… ……………………………………………… 145
七 阳… ……………………………………………… 152
八 庚… ……………………………………………… 159
九 青… ……………………………………………… 165
十 蒸 ………………………………………………… 172
十一 尤… …………………………………………… 178
十二 侵 … …………………………………………… 183
十三 覃 ……………………………………………… 192
十四 盐 ………………………………………………200
十五 咸… ……………………………………………208
阅读方案
古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声律”… ……………………… 216
《 声律启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218
神童对联故事五则… ………………………………… 222
前言/序言
致敬经典,亲近经典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历久弥新,就像岁月打磨的一颗颗光亮的钻石,等待我们去探索其中的奥秘。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浩如烟海,那么,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哪些是现阶段“必读”的,哪些是可以暂时放一放,留待以后再读的呢?为此,我们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指导精神,参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传统文化的推荐阅读书目,并结合小学、初中和高中教材以及中高考涉及的传统文化著作,编辑了这套“中小学传统文化必读经典”丛书。具体来说,丛书又可分为以下几组“必读”小系列:
必读故事经典:《中华成语故事》《中华神话故事》《中华历史故事》《中华民间故事》
必读蒙学经典:《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幼学琼林》
必读思想经典:《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老子》《庄子》
必读历史经典:《史记》《战国策》
必读古诗经典:《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千家诗》
必读古文经典:《古文观止》《世说新语》
必读小说经典:《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以上几组“必读”经典,收录了中华传统文化著作中的“最经典”,涵盖了思想、历史、文学、语言文字等多个领域,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已经是“蔚为大观”了。
考虑到不同学段以及经典本身的内容特点,丛书在体例上不求统一。如“必读故事经典”,在保留故事精髓的前提下,改编为更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内容,并且在故事后附经典原文,链接相关故事或知识。“必读蒙学经典”,添加了拼音、注释、译文和解读,方便小学生诵读和理解。“必读小说经典”,对书中不易理解的字词进行了注释,使读者能够无障碍阅读。其他系列的经典则根据情况,有的收录原著全文,有的选录最经典的章节或篇目,主体内容包括正文、注释、译文和解读四个部分。所有经典原文,皆选用中华书局的权威版本作为底本,注释精准,讲解深入浅出,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阅读实际。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适当阐发新思路、新观点,激发中小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每本书的最后,设置了独特的“阅读方案”,有的对经典的内容进一步讲解和拓展,有的对经典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刻阐述,有的对如何阅读经典给予阅读指导,有的梳理了与经典相关的知识或趣闻……总之,我们希望提供一套真正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让中小学生读得懂,读得有收获,读得有趣味,对经典既存有崇高的敬意,又不敬而远之,而是乐于亲近经典,体会到与经典相伴的快乐。
本套丛书由富有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根据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协力编写而成。在此向所有参与编写的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书和读书人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少年时代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少年读书有着自身的特点,古人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这是由少年的阅历所限。我们也许不能拓宽这个小小的缝隙,但我们可以在这一隙之外,为读书的少年拂去眼前的云雾,展现书海中的明月和几颗灿烂的星。
中华书局编辑部
《声律启蒙》:吟诵千年之韵,启迪智慧之光 浩瀚的中华文海,孕育了无数璀璨的瑰宝,而《声律启蒙》无疑是其中一颗温润而闪耀的明珠。这本流传千年的启蒙读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教育价值,穿越时空,至今仍是无数孩童开启文学之门、滋养文化根脉的必选经典。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声韵学习手册,更是一部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情趣、逻辑思维和文化底蕴的精巧之作。 精巧结构,韵律天成 《声律启蒙》的精巧之处,首先体现在其别出心裁的结构设计上。全书共计二卷,每卷又细分为十个章节,每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联句形式展开。这种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如同精心编排的乐章,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第一卷以“一东”、“二冬”等声韵为纲,从最基础的声母、韵母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领略汉字声韵的无穷奥妙。每一章都围绕一个或几个相近的韵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单字或词语,进行巧妙的对仗。例如,在“一东”一章中,作者以“天”对“年”,“云”对“门”,“花”对“家”等,这些简单的字词,在声韵的引导下,瞬间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随着章节的深入,对仗的词语也逐渐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从简单的名词、动词,扩展到形容词、副词,乃至成语、典故。作者巧妙地将自然景物、生活场景、人文情感融入其中,使得学习声韵的过程,不再是枯燥的机械记忆,而是一次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文化体验。 更值得称道的是,《声律启蒙》在对仗的严谨性上做到了极致。不仅要求平仄相对,更注重词性、意境的契合。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展现了古人对语言文字的敬畏与热爱,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树立了典范。 内容丰富,意蕴深远 《声律启蒙》的内容之丰富,绝非一般启蒙读物可比。它以孩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中华文化中的诸多精髓融入其中,可谓“寓教于乐”的典范。 语言艺术的启蒙: 作为一本声韵启蒙的书,其最直接的价值在于对语言文字的精细梳理。通过反复诵读,孩童不仅能熟悉汉字的声母、韵母,更能掌握对仗、押韵等基本的诗歌创作技巧。这为他们日后学习古诗文、进行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精妙的对仗,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白话解释,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自然科学的认知: 《声律启蒙》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从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到花鸟鱼虫、山川草木,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例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孩子们在朗读中,便能感知到不同天气现象的差异;“莺对燕,蝶对蜂,草绿对花红”,又让他们认识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灵。这些看似随意的组合,实则蕴含着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归纳总结。 人文历史的熏陶: 除了自然,书中也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人文历史知识。《声律启蒙》中出现的许多词语,都可能涉及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古代习俗等。例如,“山对海,壶对国,人烟对歌管”,歌管(古代一种乐器)的出现,便可能引发孩子对古代音乐和宴饮场景的联想。虽然初学者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深层含义,但在反复的诵读和教师的讲解下,这些知识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孩子们文化素养的一部分。 道德情操的培养: 优秀的启蒙读物,往往承载着道德教育的使命。《声律启蒙》虽然不直接说教,但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以及对真善美的暗示,也在无形中培养着孩童的品德。例如,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是对天地万物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描绘,是对生活的热情。这些积极向上的情感,能够滋养孩子纯净的心灵,塑造健康的人格。 适用人群与学习方法 《声律启蒙》是一本老少皆宜的读物,但其最主要的受众仍然是处于启蒙阶段的儿童。对于他们而言,以下学习方法最为适宜: 朗读为先,熟读成诵: 《声律启蒙》最核心的学习价值在于其声韵之美。因此,熟练地朗读是掌握其精髓的第一步。鼓励孩子们大声、清晰地朗读,反复诵读,直到能够脱口而出。在诵读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理解为辅,循序渐进: 在熟读的基础上,可以逐渐引导孩子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含义。不必急于求成,可以将学习过程分解,每一章、每一联都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着重于字面意思和形象的描绘;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则可以引导他们发散思维,联想相关的知识和故事。 引导思考,激发兴趣: 教师或家长在引导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提问,激发孩子们的思考。例如,“为什么‘日’要对‘月’?”,“‘花’为什么会‘红’?”,“听了这几句,你感觉到了什么?”。这种互动式的学习,能够让孩子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将书中的内容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学习到与天气相关的句子时,可以观察当天的天气;学习到与动植物相关的句子时,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或动物园。此外,还可以引导孩子尝试用书中的句式来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穿越时空的价值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依然将《声律启蒙》奉为经典,其价值可见一斑。 中华文化的根基: 《声律启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最简洁、最生动的方式,将汉字之美、语言之韵、文化之魂呈现给下一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声律启蒙》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思维能力的训练: 《声律启蒙》中的对仗结构,本身就是一种严谨的逻辑思维训练。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框架内,找到意义、词性、音韵都相符的词语,这能够极大地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联想能力。 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言的韵律之美,是最直观的审美体验。《声律启蒙》精妙的对仗和和谐的音韵,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语言审美能力,让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伴随他们一生。 学习方法的范本: 《声律启蒙》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语言学习范本。从模仿到理解,从理解到创造,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结语 《声律启蒙》如同一位温和而智慧的导师,用最纯粹的语言,最动人的韵律,为孩童打开了一扇通往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大门。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启蒙,更是智慧的启迪,是心灵的滋养。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沐浴在《声律启蒙》的春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光芒,是我们共同的期盼。这本经典,必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