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白くて眠れなくなる化学
用钻石能烤蘑菇吗?
饮水过量也会中毒?
可怕的蛇毒真相是什么?
折纸游戏用的银箔纸是金属吗?
欢迎阅读本书,让你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化学知识,以有趣的故事、大胆的想象,让知识不再乏味,轻轻松松爱上化学!
日本畅销科普系列图书:《数学很好玩》《化学很好玩》《物理很好玩》
我为什么要学数学?
我为什么要学物理?
我为什么要学化学?
它们有什么用?
在课堂上学到的理科知识,到底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本系列图书会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这些理科知识无处不在,学好它们非常重要。
本系列图书的作者是来自各个科普领域的专家、教师,通过图文结合、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关于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一系列知识,颠覆对常识的看法,教你如何用枯燥的常识改变生活!小读者们将在阅读的过程中玩到欲罢不能,彻底激活理科潜能!
作者:左卷健男
日本法政大学教职课程中心教授。1949年出生于枥木县,毕业于千叶大学教育学系,后于东京学艺大学研究生院进修研究生课程(物理、化学和科学教育)。在中学、高中任教26年后,于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学术中心担任教授,2004年起任同志社女子大学教授。2008年起任现职。著有《成人复习中学物理》《新高中化学》《新高中物理》《你不知道的水知识》等。
审校:Claire
化学材料博士,博士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员。在世界化学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研究基金、澳大利亚早期职业研究奖(DECRA)获得者。
《化学真好玩》确实名副其实,一旦拿起来,便忍不住一页页看下去,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书中将课本中的化学原理,结合着生活常遇到的种种“怪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瞬间变得有趣生动,让人豁然开朗。
——化学材料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员 Claire
1 惊险无比的化学现象
干冰放到密闭空间里会发生什么?_ 003
什么是爆炸?_ 007
引起煤气爆炸的原因_ 011
安全火药与诺贝尔_ 017
蜡烛熄灭时氧气会有什么变化?_ 024
用钻石烤蘑菇?!_ 028
恐怖的一氧化碳中毒_ 039
2 探究可怕的化学谣言
毒药的代表——氰化物与砷_ 045
饮水过量会发生什么?_ 050
“豪饮酱油致死”的真相_ 057
蝮蛇与章鱼——可怕的生物毒_ 062
开发毒气的犹太化学家_ 068
喝可乐会使牙齿和骨头溶解吗?_ 075
与“温泉”“泡澡”有关的真假传言_ 079
“碱性食品对身体有益”是谣言_ 088
3 不禁想要尝试的化学实验
折纸游戏用的银箔纸是金属吗?_ 095
钙是什么颜色?_ 105
蛋糕上的银色颗粒是什么?_ 109
法布尔笔下的化学魅力_ 115
超简单入门——“酸”与“碱”_ 127
“在红茶中放入柠檬”会变色_ 131
橘子罐头的秘密_ 136
用醋溶解蛋壳做成“醋泡蛋”_ 139
用洗衣浆糊制作“手工太空泥”_ 146
蜂窝糖的化学_ 152
橡皮筋的制作过程_ 162
沉入水中的冰_ 169
后 记_ 176
作者简介_ 178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个人化和富有感染力的,这一点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非常放松和愉悦。它几乎摒弃了学术写作中常见的冗长和故作高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脱口秀的幽默感和亲和力。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敢于自嘲”的态度,比如他会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当初在某个概念上也曾被绕晕过,然后立刻给出简洁明了的破解之道。这种平等对话的姿态,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心理门槛。在描述那些听起来很“高大上”的理论时,作者总能找到一个最接地气的切入点,让人感觉:“原来如此,我早该想到的!”这种‘顿悟’的感觉,是阅读科普佳作最大的回报。更重要的是,这种轻松的语调并没有牺牲内容的准确性,它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你在幽深的化学迷宫中穿梭,既保证了路线的正确性,又让你享受沿途的风景和不时冒出的惊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点睛之笔,那种明亮的黄色和跃动的化学分子结构图,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对化学这种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学科敬而远之,但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化学真好玩》,心里就忍不住好奇,到底能“好玩”到什么程度。拿到手后,沉甸甸的质感和清晰的印刷让我对内容有了更好的期待。我翻开第一页,里面的图文排版非常灵活,不像教科书那样死板,而是充满了活力。那些插图,比如各种奇形怪状的分子模型,用非常卡通和拟人化的方式展现出来,瞬间拉近了我和化学的距离。特别是作者对一些复杂概念的引入,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反面教材”的完美对照组,让人在对比中清晰地理解了知识点。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就在研究那些小小的脚注和旁白,它们里面藏着作者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幽默感和对化学世界的深切热爱,这让我感觉我不是在学习一门课程,而是在听一位极富魅力的老朋友讲述他最痴迷的故事。这本书的物理呈现本身就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体验,从字体选择到留白处理,处处体现着对读者的尊重与友好。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炉火纯青,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很多科普读物要么为了追求深度而显得晦涩难懂,要么为了追求趣味性而过度简化,最终导致知识点失真。但这本《化学真好玩》成功地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它并非那种“一蹴而就”的速成读物,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化学魔术表演。作者非常擅长设置悬念,总是在你感觉快要跟不上的时候,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小实验或一个令人震惊的化学事实,将你重新拽回故事的主线上。我特别喜欢它穿插的历史小插曲,比如某个伟大化学家年轻时犯下的离谱错误,或是某个重大发现背后荒谬的偶然性。这些“人味儿”十足的故事,让冰冷的化学公式瞬间活了起来,仿佛这些化学反应都是由有血有肉的人类情感驱动的。读到中间部分时,我甚至停下来,拿出纸笔,不是为了做笔记,而是忍不住想动手画出那些复杂的反应路径,那种被激发出的主动探索欲,是我很多年没有体验过的学习状态了。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个核心概念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然而,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直接抛出定义,而是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比喻和类推,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可视化框架。比如,在解释晶体结构时,它没有用复杂的晶格点阵图,而是用了乐高积木的搭建逻辑,生动地展示了不同堆积方式对物质宏观特性的影响。更妙的是,作者在阐述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哲学思考,探讨了“规律之美”在无序的原子世界中如何显现。这种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哲学层面的拓展,使得化学不再是孤立的学科知识,而成为了理解世界运行底层逻辑的钥匙。每一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感到一种智力上的满足感,仿佛自己突然获得了某种“透视”的能力,能够看穿日常生活中材料的本质。这种由内而外的认知升级,远比单纯记住几个反应式有价值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我认为在于它成功地将“化学”从一门学科,转化成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思维模式”。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符号,更是一种对物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敏锐直觉。书中的许多案例都带有强烈的“侦探小说”的色彩——从一个微小的现象出发,追溯其背后的分子动力学,最终揭示一个宏大的自然规律。这种侦查和推理的过程,极大地锻炼了我的逻辑分析能力。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用化学的视角去审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什么塑料袋会在阳光下变脆?为什么有些食物加热后颜色会变得更诱人?这些日常的疑问,现在都有了更深入、更令人信服的化学解释。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我对这个由物质构成的世界,多了一层更加尊重和好奇的理解。它无疑是一部成功的科普启蒙作品,足以改变一个人对科学的态度。
评分物流超级的快啊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价格便宜,折上折 买了很多书 够孩子看几年了 科普书
评分买得多,这书非常不错,可以。
评分买了一套,活动很给力,希望宝宝喜欢
评分很好很满意,活动给力,买了好多书,以后继续买买买!
评分比较有意思的书籍,孩子很喜欢。
评分书比较小~小32开,简单塑封包装。孩子喜欢。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