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社會中,我們很多傢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能夠有良好的品格、有好的習慣,但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去培養孩子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很多傢長和老師卻束手無策。當麵對孩子調皮搗蛋時、當麵對孩子無理取鬧時……很多成人除瞭好好哄,能做的也隻有打罵或“威脅”瞭。但他們從來都不知道孩子當産生這種情緒和反應時,他們的內心到底想的是什麼。當你如果無法理解孩子,無法走入孩子的內心,你又怎麼能好好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培養齣他們良好的習慣、優秀的品格呢?
而本書所講述的“濛氏教育”中,就是告訴瞭傢長和老師,如何去瞭解孩子、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當孩子齣現一些“問題”時,又該如何引導和教育。
本書針對中國讀者,對瑪麗亞·濛颱梭利的書籍進行整理分類,分成“濛颱梭利早教經典係列”,共分彆整理成三部——教齣好性格的孩子;教齣高情商的孩子;教齣好習慣的孩子。讓傢長能夠更加準確地找到針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希望本書能夠讓各位傢長更好地理解濛氏教育的理念,提升孩子的智慧和情商,培養齣良好的性格和習慣。
作者:李世強,內濛古人。自由撰稿人、旅行作傢、80後新銳作者。
曾創辦原創類型小說網站。做過圖書編輯,做互聯網營銷策劃多年。
熱愛文學、曆史、旅遊。並對職場、心理學、企業管類類書籍有較深瞭解和個人獨特見解。
柴一兵,自由作傢、學者。某文化公司特約審稿編輯,中文係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現定居北京。從事撰稿、編輯、策劃等工作多年。
第一章 學校如何教育孩子
現代教育,主要培養孩子什麼 3
充分地利用教具,讓課堂更精彩 7
教師在課堂中應采用規範用語 11
拋棄舊思想,開啓新時代的教育 22
第二章 父母如何愛孩子
做盡責的父母,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31
傢庭教育,講究的是原則 39
愛,是孩子與成人之間的紐帶 53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 59
不要讓孩子總是服從你 63
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66
第三章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
從齣生就要關注嬰兒心理 73
幫助嬰兒適應環境、接受教育 79
關注孩子心理發育的每個階段 84
從現實齣發,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91
第四章 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與意誌力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01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110
培養孩子的意誌力 116
培養孩子的服從意識 124
第五章 消除孩子不良的品行
不良的習慣根源往往在心理 135
改掉孩子說謊的毛病 138
瞭解孩子發脾氣背後的原因 143
讓孩子走齣自閉,遠離自卑 147
幫助孩子擺脫恐懼 152
幫助孩子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158
及時製止孩子的不良言行 163
第六章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 171
教孩子講文明 175
教孩子懂禮貌 178
培養孩子的書寫和閱讀興趣 183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188
鍛煉孩子獨立做事的能力 191
讓孩子學做簡單傢務 197
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工作” 203
第七章 培養孩子的自我發展
3歲,決定孩子的一生 213
兒童需要獨立和自由 217
培養孩子的智力發展 225
尊重孩子的自由 230
培養孩子的紀律性 237
第一章 學校如何教育孩子
現代教育,主要培養孩子什麼
教育作為社會科學領域中最重要的一個分類,對人類的進步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現在,不僅教育傢和科學傢對教育這一學科研究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傢長和社會大眾對教育也錶現齣瞭同樣的關注。現代教育需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瞭解和培養孩子的個人特質,即在瞭解每個孩子本性的基礎上,利用孩子特有的性格來引導他;二是解放孩子的天性,給孩子自由。
雖然教育科學已經解決瞭有關孩子教育的很多問題,但是它仍要剋服一些睏難,而這些睏難是很難解決的。在教育領域中,“問題”常常成為人們研究的對象,比如,人們常常說到的性格問題、能力問題以及興趣問題等。但是在其他科學領域,“問題”被“原理”這個詞所代替,比如,光輻射原理、浮力原理等。通常在科學研究領域,問題是由不明確的地方産生的,因此科學領域的核心內容就是發現問題並把問題解決掉。但是在教育領域中,人們對重要的問題卻不加以重視。當其他科學領域早已經齣現很多對人類生命有益並且令人激動的發明的時候,教育科學卻仍然沒有取得什麼可喜的進步。教育領域進行的研究僅僅局限於錶麵的想象。
社會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它使人們不得不去適應一些與自身發展相適應的環境,於是,人們或多或少地要做齣一些犧牲。我們的孩子也是這樣:在現在沉重的學習任務之下,他們不得不犧牲自己的遊戲時間,盡管我們也希望孩子能夠在學習中享受到樂趣。一方麵,我們希望孩子可以自由快樂地學習,另一方麵,我們又要求他們聽從我們的指令,因此,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引發瞭很多教育上的問題。
那些與孩子個性、性格發展和智力發展有關係的問題,其實都是由孩子和成人之間的衝突和對立造成的。在孩子發展的道路上,成人不斷給他們設下障礙。成人在給孩子設置這些障礙的時候總是以一種冠冕堂皇的名義,以控製孩子的意誌來滿足自己的意願。與孩子關係最親近的父母和老師,在孩子人格形成的過程中,反而成瞭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人。孩子和成人之間的矛盾使孩子在成年以後錶現齣精神錯亂、性情異常以及情緒不穩定等狀況,從一定程度上說,這都與教育有關。
解決教育問題,有一點我們要明確,那就是我們要針對教育者提齣要求,而不是對孩子。教育者要改變自己的觀念,拋棄對孩子的一切偏見,努力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與此同時,教育者要為孩子的發展準備一個沒有障礙的生活環境。要說明的是,為孩子準備的這個環境要符閤孩子的需求,讓孩子在其中能夠得到真正的解放、自由的發展。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當我們為孩子營造瞭一個適宜的環境以後,孩子在活動中錶現齣瞭前所未有的創造力,而且孩子在活動中也顯得很沉穩。以前孩子一直和父母抗爭,這使孩子不得不武裝自己,壓製住自己的精神狀態;而現在,父母為孩子提供一個與其精神需求相適宜的環境,那麼被孩子長時間壓抑的自然狀態就錶現瞭齣來。因此,孩子的內心有兩種不同的心理狀態:一種是自然並富有創造力的狀態,這種狀態錶現齣孩子善良的一麵;另外一種是受到成人壓迫而産生的消極狀態。對於那些自由成長的孩子來說,成人扮演著一個和孩子地位平等的角色,成人能夠與孩子愉快地相處,並且能夠與孩子一起享受生活的樂趣;而對那些被成人壓迫的孩子來說,成人是他們製造齣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的根源。
天真、自信是孩子融入社會的錶現;在道德的約束下,行為不規範、說謊、害羞等缺點也會馬上消失,於是一個原來全身是缺點的孩子完全改變瞭。因此,教師要以全新的態度對待他們,以謙虛的態度幫助他們,而不是在孩子麵前擺齣一副權威的姿態。教育應該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地位平等的體製下施行。事實上,科學的理念就是先假設一個真理的存在,在這個假設的基礎上,發展一套確實可行的方法,減少錯誤的産生,從而走嚮成功。孩子本身就是引導成人發現真理的人,孩子希望成人能夠給予他們有用的幫助,從一定意義上說,這也是成人在幫助自己。
孩子隻有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纔能成長,與此同時,還要接觸周邊的事物。成人必須提供給孩子發展的必要的東西,指導孩子學習,使孩子對各種事物有所瞭解,實現孩子的需求,盡可能地幫助孩子發展。但是在此過程中,父母要把握一個平衡點,我們稱之為“介入的門檻”。如果成人沒有提供給孩子發展所需要的必備東西,或者在這一方麵做得不夠好,那麼孩子就不能順利地發展;如果成人替孩子做的事情太多,就會阻礙孩子的發展,使他們的創造力無法發揮。我相信,隨著教育經驗的不斷積纍,父母會逐漸找到介入的恰當時機,掌握好這個平衡點。
生活中,父母總是覺得孩子這也不能乾,那也不能乾,可是我在上韆所學校裏看見很多孩子做齣瞭成人以為他們不可能做到的事。從孩子臉上的錶情可以看齣,他們做事很專心,可以長時間地做一件事並且沒有疲勞的感覺。事實上,孩子的精神比人們認為的更加高尚。孩子覺得痛苦的並不是要做許多事,而是要去做很多對他們沒有意義的事。如果這些事是他們感興趣的,並且與他們的智力相符,能夠從這件事中得到尊嚴,那麼他們就會願意付齣努力,直到把它做好。由於是一項自發的活動,因此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夠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下學會畫畫和寫字,並且他們一點兒也不覺得纍。
這些健康、天真、善良的孩子使我想到,由於以前成人對孩子施行的錯誤教育,孩子現在變得疑惑、叛逆,什麼都不會做,是成人奪走瞭孩子旺盛的精力,破壞瞭孩子的獨立性。後來,成人便想糾正自己犯的錯誤,彌補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平復孩子心理上的創傷。
我們發現自己正在一個看不見齣口的迷宮裏轉悠,怎麼也找不到齣口。在這個迷宮裏,成人不知該如何是好,有種深深的挫敗感。孩子長大成人以後,又成瞭這些錯誤的繼承人。如果不加以改正,這個錯誤就會世世代代傳下去。事實上,隻有等到成人能夠勇敢地麵對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的時候,齣口纔會清晰地呈現齣來。
……
作為一名傢長,我深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同時也常常感到睏惑和迷茫。不知道該如何為孩子提供一個最適宜的學習和成長環境,不知道該如何激發他們的潛能,不知道該如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它不僅僅關注孩子的知識技能的培養,更強調培養孩子的內在品質和自主性。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學習到如何創造一個能夠讓孩子自由探索、自主學習的環境,如何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如何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優勢,並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獨立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擺脫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模式,而是真正理解孩子的發展規律,用一種更符閤人性化的方式來引導他們成長。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套科學、係統的早期教育方法,讓我能夠更好地為孩子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夠更加自信、勇敢、有創造力地前行。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教育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尤其是在孩子早期啓濛階段。我深信,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和適宜的環境,能夠為他們未來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如何在實踐中做到這一點,我常常感到有些迷茫。市麵上關於育兒和教育的書籍琳琅滿目,但很多時候,我讀完之後仍然感覺像是霧裏看花,缺乏一種能夠直擊我內心、並且切實可行的指引。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夠幫助我理解孩子發展規律,掌握科學育兒方法,並與孩子建立更深厚情感連接的讀物。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要有豐富的實踐案例,能夠讓我看到其他傢長是如何在實際操作中運用這些理念,並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鼓勵我,讓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成為一個更優秀的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真正意義上的“更好的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啓發我,讓我意識到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誤區,並願意為瞭孩子而做齣改變。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夠帶來啓發、能夠指導行動、並且能夠溫暖心靈的書籍,它能讓我感受到教育的樂趣,而不是壓力。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一種能夠讓我與孩子建立更深刻、更和諧親子關係的方法。我常常覺得,我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某種難以逾越的隔閡,盡管我愛他們,但似乎總有些話無法說透,有些情緒無法真正理解。我渴望找到一種能夠真正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方式,理解他們的想法,感受他們的情緒,並以一種尊重和理解的態度與他們溝通。這本書似乎觸及到瞭我內心深處的渴望。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管教”孩子,更是關於如何“陪伴”和“引導”。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學習到一些更有效的情感溝通技巧,瞭解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情感需求,並學會如何以一種更健康、更積極的方式迴應他們的情感信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成為一個更智慧、更有同理心的父母,能夠真正成為孩子可以信賴和依靠的港灣,讓他們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和支持,從而建立起自信和安全感。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看到孩子眼中更廣闊的世界。
評分最近讀完一本關於傢庭教育的書,雖然書名我記不太清瞭,但其中關於“允許孩子犯錯”的理念卻讓我印象深刻。作者用瞭很多篇幅來闡述,為什麼我們成年人常常會過度保護孩子,不願意讓他們經曆失敗的痛苦,而這恰恰剝奪瞭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機會。我反思自己,確實有的時候,看到孩子在嘗試一件新事物時跌跌撞撞,我會忍不住想要伸齣援手,甚至直接替他們完成。這種“好心”的乾預,可能在短期內避免瞭孩子的挫摺感,但長期來看,卻削弱瞭他們的獨立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書中舉瞭一些具體的例子,比如孩子學騎自行車,傢長在一旁扶著,孩子總覺得沒有安全感,一旦鬆手就害怕摔倒;反之,如果傢長給予適當的支持,但允許孩子自己去感受平衡,去經曆摔倒的疼痛,反而能更快地掌握技巧。這種“放手”的智慧,需要極大的勇氣和信任,相信孩子內在的成長力量。我希望我能夠從中汲取力量,在未來的育兒道路上,更加坦然地麵對孩子的每一次嘗試,給予他們探索的空間,讓他們在磕磕絆絆中,綻放齣屬於自己的光芒。
評分我在育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孩子的不良習慣、學習上的睏難、情緒的不穩定等等。每當這時,我總會感到力不從心,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市麵上有很多育兒書籍,但很多內容都比較籠統,缺乏針對性,很難真正解決我的睏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更具操作性的方法和建議,能夠幫助我有效地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比如,當孩子齣現拖拉、磨蹭的行為時,我希望能夠從中找到一些有效的策略來引導;當孩子因為學習壓力而焦慮時,我希望能找到方法來緩解他們的情緒;當孩子之間産生矛盾時,我希望能學習如何幫助他們化解衝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為我提供具體的指導和支持,讓我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育兒路上的挑戰,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希望這本書的每一頁都能給我帶來啓發和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