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传

元好问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东润 著,陈尚君 整理
图书标签:
  • 元好问
  • 宋元明清文学
  • 文学传记
  • 历史人物
  • 文学家
  • 传记
  • 中国古典文学
  • 元代文学
  • 文化
  • 人物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27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0130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元好问传》是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漫长学术生涯的绝笔之作。本传的第二次整理本由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先生主持出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稿的内容,较上一整理本增加万余字。

内容简介

  《元好问传》是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漫长学术生涯的绝笔之作。经始于八四八五年,完稿于八七年,此传不仅写出元好问的一生,写出他的追求和坚持、妥协和经营、委曲和痛苦,更写出从靖康之变到崖山覆亡一百五十年间重大关键史事,以及在辽、金、夏、蒙古环伺恶斗中,金、宋王朝的最后失败,中华民族经历了史上惨烈的苦难。作者不回避元好问为崔立撰碑、投书耶律楚材、依附严实、谀颂张柔等行为之可圈可议,更以同情立场对身处乱世之诗人无从主导命运有所理解,对元好问文学成就有充分揭示。
  文稿毛笔手写于毛边纸上,字迹苍劲,早年由朱先生弟子王羿群先生整理,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考虑到原整理稿有删节、不完整之处,如元好问早年经历部分缺如,本传的第二次整理本由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先生主持出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稿的内容,较上一整理本增加万余字。

作者简介

  朱东润(1896-1988),江苏泰兴人。1916年英国伦敦西南学院肄业。曾任武汉大学教授,上世纪50年代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全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著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国文学论集》、《史记考索》、《杜甫叙论》、《梅尧臣传》、《陆游传》、《张居正大传》、《梅尧臣集编年校注》等。

  陈尚君,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乱世孤影,词心不灭:一位宋末文人的风骨与绝唱 这本传记,并非是关于“元好问传”这部特定书籍的介绍,而是将目光投向一个更广阔的历史图景,聚焦于那位名叫元好问的北宋末、金代初的伟大词人,以及他所处的那个风云激荡、王朝更迭的时代。我们试图通过梳理这位文学巨匠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他所经历的时代变迁、个人命运的起伏,以及他在乱世之中,如何以其坚韧不拔的文人风骨,留下了不朽的词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生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101年),卒于金世宗正大八年(1257年),历经北宋末年的繁盛、靖康之变的惨痛、金朝的统治,以及元朝的建立。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的缩影。他的童年,沐浴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的文化昌盛之中,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根基。然而,好景不长,女真族南下,北宋王朝土崩瓦解,繁华的都城汴京沦陷,家国破碎,亲人离散。这样的巨变,给年幼的元好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灵深处,成为他日后创作中挥之不去的主题。 少年时期,元好问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但对知识的渴望却从未减弱。他刻苦读书,博览群书,尤其是在文学方面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他与金代同样才华横溢的文人如蔡珪、王庭筠等人结交,共同切磋诗文,在逆境中寻找精神的寄托。金朝统治者对汉文化的尊重,为元好问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创作和仕宦环境。他曾担任金朝的官职,参与编撰《金史》,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征服者的服务,但对于身处乱世的文人而言,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乱世忠良”,以文人的方式维系着一个行将就木王朝的体面,或是在历史的洪流中,为后人留下客观的史料。 元好问最为人称道的,无疑是他作为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数量众多,风格多样,既有对故国之思的深沉哀婉,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慨叹,更有对世事变迁的冷静观察。他的词,以“沉郁顿挫”为主要特色,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无论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彩”的怀古伤今,还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唱(虽然此句为李煜所作,但其意境与元好问对故国的思念有相通之处,可以引申为类比),都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词人的深邃思想和高超艺术技巧。 在元好问的词作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一种“亡国之痛”和“伤时之感”。他以笔为刀,记录下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记录下文明的破碎,记录下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他的词,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集体记忆的载体,是历史真实的一面镜子。他写战乱的残酷,写百姓的流离失所,写曾经繁华景象的凋零,字字句句都浸透着血泪。 除了词,元好问在诗歌、散文、金石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歌,同样继承了北宋以来诗坛的优秀传统,风格雄浑,题材广泛。他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反对空洞的辞藻,主张诗歌应反映现实,表达真情。他在金石学上的贡献尤为突出,对于古代青铜器、石刻文字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亲手考订、收集了大量金石资料,并撰写了《金石录》,这对于后世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然而,元好问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经历了被异族统治的屈辱,经历了政治上的起伏。在金朝末年,他更是经历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甚至有一次差点被兵士误杀。这些经历,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也塑造了他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文人风骨。他深知“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责任,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从未放弃对文学和学术的追求。 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以史为鉴,以人为鉴”的智慧。他撰写《金史》,并非只是简单地记录历史事件,而是试图从中寻找规律,理解朝代的兴衰更替,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的关系。他的这种思考,也体现在他对前朝(北宋)遗民的关注和同情之中。他曾撰写《论诗三十首》,对历代诗歌进行评价,其中不乏对前代优秀诗人的推崇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元好问的晚年,生活相对安定,他退居故里,继续他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他将自己一生所学所思,倾注于笔端,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人生,是那个时代无数文人命运的缩影,他们或在乱世中坚持,或在夹缝中求生,或在悲愤中呐喊。元好问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韧的品格,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本传记,旨在通过对元好问生平的细致描绘,展现他作为一个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所展现出的非凡魅力。我们不只是讲述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希望通过他的人生,让读者得以窥见那个风起云涌、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对元好问词作和诗歌的解读,让读者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所背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使命。 元好问的一生,是一曲乱世中的悲歌,更是一首不灭的绝唱。他的词,他的诗,他的学术,都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阅读他的故事,就是在触摸一段鲜活的历史,就是在感受一位伟大灵魂的温度。他用他一生的创作,证明了即使在最黑暗的年代,文学的光芒也能够穿透一切,照亮前行的道路,并成为永恒的激励。他如同一位孤寂的守望者,用他的笔,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兴衰,用他的心,吟唱着对民族文化的不朽眷恋。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元好问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本书把一个曾经遥远的历史人物,拉近到了我面前,仿佛他就在我身边,鲜活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一些关键的事件和人物片段,层层剥茧地展现了元好问的生平。这让我感觉像是自己在一点点地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画面,非常有参与感。书中有大量的篇幅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金国的衰亡,蒙古的崛起,这些宏大的历史背景被作者描绘得惊心动魄,而元好问先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艰难地跋涉,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他诗歌创作的解读,那种将文学作品与作者心境、时代背景紧密结合的分析,让我对元好问的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些曾经只是文字的诗句,如今在我看来,都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这本书让我明白,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生命体验最真挚的写照。

评分

说实话,“元好问传”这本书,是我近几年读过的最让我感到震撼的传记之一。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人的生平,更是在讲述一个时代的变迁,以及一个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抉择与坚守。作者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梭于历史的迷宫。书中对于元好问的童年、青年、壮年、晚年,以及他的人生轨迹,都有着非常详尽的刻画。我尤其关注书中对元好问在国破家亡之际的心理描写,那种内心的纠结与痛苦,那种对故国的眷恋与无奈,都被作者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读来感同身受。同时,书中也展现了元好问作为一名学者,他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巨大贡献。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成就,更在于在逆境中永不放弃的精神。

评分

“元好问传”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作者以一种非常冷静而又充满深情的笔调,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金末元初的文学巨匠的生动画像。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元好问与其他文人雅士的交往的描写,那些充满智慧的对话,那些惺惺相惜的情谊,都让我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之间的独特魅力。同时,书中也毫不避讳地展现了元好问人生中的一些挫折与困境,这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也让我看到了他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品格。我从中汲取了很多关于人生哲学和文学创作的灵感。这本书让我明白,文学的力量,不仅仅在于文字的美,更在于它能够穿越时空,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共鸣。这本传记,让我对元好问先生这位历史人物,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元好问传”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发现的,起初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但翻开之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作者对于元好问的描绘,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的。除了文学成就,书中还着重刻画了元好问作为一名官员,在乱世中如何坚守原则,如何为民请命,以及他与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的互动。这些细节的描写,让元好问的形象不再是冰冷的历史符号,而是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我尤其欣赏作者的文字功底,那种古朴而典雅的风格,与书中描绘的时代氛围恰到好处地契合。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纷乱却又充满魅力的时代,感受着那个时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怀。这本书让我对“风骨”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元好问先生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大家,肃然起敬。

评分

“元好问传”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其实对这位金末元初的文学大家了解并不多,只隐约知道他是个大文豪,写过不少流传千古的诗词。但读完之后,我才真正领略到元好问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以及他那颗在乱世中依旧闪耀着智慧与悲悯的心。书中的笔触非常细腻,不仅仅是陈述史实,更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他在面对国家倾覆、故国沦丧时的痛苦与挣扎,也能体会到他在创作的道路上,那种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尤其是一些关于他与友人交往的细节,描绘得极为生动,读来令人心头一暖,也更觉得这位历史人物立体而鲜活。作者对于史料的考证也非常严谨,但又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而是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命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阅读过程流畅且引人入胜。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像是一次与古人的深度对话,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元好问先生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有了全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评分

好书,价格便宜,内容经典,值得慢慢细读的

评分

元好问,必须得了解一下。。。

评分

不错的书,新入的坑,且买切珍惜。

评分

朱东润先生的作品,现在的书真是越来越贵了

评分

我现在吧 把一些想看的书 或者一些作者的书 尽量买来 免得哪天性情上来 想看那谁谁的书 结果手边没有 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所以 很多书 很多时候是备着的 读书 本来就是一件雅事 总不能自己扫自己的兴吧

评分

京东自营商品质量过硬!

评分

不错的书,帮朋友买的。

评分

非常好看发出声音好几次就不想好几次考虑考虑

评分

京东自营商品质量过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