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

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晓波 著
图书标签:
  • 会计学
  • 实证研究
  • 会计理论
  • 研究方法
  • 计量会计
  • 财务会计
  • 管理会计
  • 经济学
  • 统计学
  • 数据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ISBN:978754295231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071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1
字数:30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实证会计是鲍尔和布朗、比弗等在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一个会计理论研究流派,已经成为国内外财务、会计研究的主流。《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对实证会计的哲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以及财务学基础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对实证会计的研究框架,以及实证会计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通过专题研究阐述了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具体应用。
  《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旨在为实证会计的初学者提供一个入门向导,并为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作者简介

  黄晓波,男,湖北天门人,出生于1967年7月,管理学(会计学)博士。湖北大学商学院教授。在《会计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审计与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财务、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论文60多篇,已出版著作5部。曾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获得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篇 理论篇
第1章 实证会计概述
1.1 实证会计的产生
1.2 实证研究法的特点
1.3 对实证会计的评价
第2章 实证会计的哲学基础
2.1 实证主义
2.2 逻辑实证主义
2.3 批判理性主义(证伪主义)
第3章 实证会计的经济学基础
3.1 现代契约理论
3.2 委托代理理论
第4章 实证会计的管理学基础
4.1 公司制企业及其治理问题
4.2 公司治理模式
4.3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4.4 公司外部治理机制
第5章 实证会计的财务学基础
5.1 有效市场假说
5.2 证券组合投资理论
5.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5.4 资本结构理论
5.5 期权定价理论
5.6 行为财务理论
第6章 实证会计理论研究框架
6.1 基于市场效率理论(股东)和契约理论(经理人员)的实证研究框架
6.2 基于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实证会计研究框架
6.3 实证会计研究领域的拓展

第2篇 方法篇
第7章 实证会计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7.1 描述性统计指标
7.2 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7.3 相关分析
7.4 回归分析
第8章 实证会计中常用的计量经济学方法
8.1 理论或假说陈述
8.2 理论的数学模型设定
8.3 计量经济学模型设定
8.4 数据的获取与数据处理
8.5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估计
8.6 假设检验
8.7 预报或预测
第9章 实证会计研究入门向导
9.1 现象与问题
9.2 理论假说
9.3 计量经济学模型
9.4 样本数据
9.5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9.6 研究结论
9.7 实证会计论文写作有关注意事项

第3篇 专题篇
第10章 资本市场效率理论专题研究
10.1 实证会计研究的信息观与计价观
10.2 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与股价变动关系研究
10.3 收益报告的信息含量研究
10.4 证券市场过度反应实证研究
10.5 股票投资的“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实证研究
10.6 股票市场的规模效应和时间效应实证研究
10.7 基于股票内在价值的证券市场效率指数研究
第11章 现金持有现象专题研究
11.1 引言
11.2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及其变化趋势
11.3 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理论解释
11.4 国内外有关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
11.5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实证检验
11.6 现金持有异象及其解读
11.7 研究结论¨
第12章 公司信用行为专题研究
12.1 引言
12.2 文献述评
12.3 中国上市公司信用行为的基本特征
12.4 信用供求的相互关系及其市场反应
12.5 研究结论及其局限性
第13章 客户集中度的财务效应专题研究
13.1 引言
13.2 文献述评
13.3 理论假说
13.4 实证研究设计
13.5 实证研究结果
13.6 进一步的讨论
13.7 研究结论及其应用价值
第14章 债务融资的资产替代效应专题研究
14.1 引言
14.2 文献述评
14.3 资产替代效应的统计分析
14.4 资产替代效应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第15章 会计信息质量专题研究
15.1 引言
1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15.3 模型设定、变量计量与数据来源
15.4 统计分析
15.5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的讨论
第16章 会计信息利用专题研究
16.1 引言
16.2 中国经济(企业)景气指数研究与应用述评
16.3 基于会计信息的企业景气指数及其编制方法
16.4 基于会计信息企业景气指数编制方法的应用
16.5 基于会计信息的企业景气指数的相关性
16.6 结论及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实证会计是鲍尔和布朗、比弗等在20世纪60年代开创的一个会计理论研究流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实证研究方法逐步在西方会计学术界获得了主流地位。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会计界开始介绍和引进实证会计研究方法。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在中国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并很快成为中国会计学术研究的主流。会计学术期刊的版面越来越多地被实证研究论文占据,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越来越多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湖北大学商学院为会计学专业研究生开设了选修课“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本书就是这门课程的讲稿,主要为实证会计的初学者提供一个入门向导,并为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本书共3篇,由16章构成。第1篇是理论篇,共6章;第2篇是方法篇,共3章;第3篇是专题篇,共7章。
  第1章对实证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进行简要评价。实证研究的结论是以特定时期或时点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得到的,因而总是或然性的,而不具有必然性。
  第2章介绍了两个主要哲学流派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什么是科学知识?如何发现真理?这是每一个科研人员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哲学问题,不同的哲学流派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回答。逻辑实证主义主张可证实原则,认为科学知识的基础是可由公认的实验证实的经验感觉,反对形而上学;认为科学知识来源于对现象的观察,观察现象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主张采用归纳法。批判理性主义反对逻辑实证主义把归纳法当作科学发现的工具,认为普遍有效的科学理论并不来自经验归纳;主张采用演绎法,认为科学发现的模式是“猜想与反驳”。
  第3章介绍实证会计的经济学基础,包括现代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现代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思想和框架在财务会计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很多财务会计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很多财务会计问题根源于契约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
  第4章介绍实证会计的管理学基础,主要讲公司治理问题。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的典型形式,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财务会计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个方面,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环节,对财务会计现象的解释离不开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机制分为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治理机制包括所有权安排、激励制度、业绩评价、雇佣制度、薪酬制度、晋升制度等;外部治理机制包括产品市场竞争、资本市场竞争、经理人市场竞争、信誉机制等。
  第5章介绍实证会计的财务学基础。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财务理论研究空前繁荣,群星璀璨,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财务学成果,比如有效市场理论、证券组合投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M理论等。正是这些财务学成果,为实证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推动着实证会计研究向前发展。事实上,实证会计已经与财务理论研究融为一体。
  第6章介绍实证会计研究理论框架,包括基于市场效率理论(股东)和契约理论(经理人员)的实证研究框架、基于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实证会计研究框架和基于制度分析的实证会计研究框架,为实证会计研究课题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方向性的指引。
  第7章介绍实证会计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指标、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管理会计前沿:战略、技术与实践》 图书简介 随着商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和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席卷,传统管理会计的职能正面临深刻的变革与挑战。本书《管理会计前沿:战略、技术与实践》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面向未来的管理会计视野。我们摒弃了对基本理论的冗余阐述,而是聚焦于当代企业在追求可持续竞争优势过程中,管理会计所必须扮演的核心角色及其前沿应用模式。 本书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共分为六大部分,旨在构建一个从战略高度理解管理会计,到具体技术工具应用,再到组织实践转型的完整知识体系。 --- 第一部分:管理会计的战略转型与价值重塑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在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职能如何从传统的“成本核算与报告”向“战略驱动与价值创造”中心转变。 第一章:超越财务: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制定中的角色 我们探讨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框架,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基于活动的成本法(ABC)的深化应用——战略性成本分析(SCA),用以识别价值链中的关键驱动因素和潜在的成本优势来源。本章强调了管理会计师不再仅仅是数据提供者,而是必须成为参与战略对话、量化战略假设可行性的关键伙伴。具体内容包括如何将市场定位、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与内部成本结构进行动态耦合分析。 第二章:绩效衡量的范式转移:从短期指标到长期价值驱动 本章聚焦于平衡计分卡(BSC)的现代化演进。我们详细分析了如何超越经典的四个维度,融入可持续发展目标(ESG)和数字化转型成熟度作为新的关键绩效领域。重点剖析了驱动因素模型(Driver-Based Modeling)的构建,该模型强调识别和追踪那些直接影响长期财务结果的非财务绩效指标,以及如何建立这些指标间的因果链条,确保运营活动与股东价值的长期增长保持一致。 第三章:业务流程优化与价值流管理 本部分引入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应用。我们详细介绍了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 VSM)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如何识别和量化非增值活动(Muda)的隐性成本。此外,本书探讨了如何利用吞吐量会计(Throughput Accounting, TA),特别是在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指导下,优化瓶颈资源配置,实现最大化现金流和利润的决策。 --- 第二部分:技术赋能:大数据、自动化与决策支持 本部分是本书的前沿核心,聚焦于信息技术如何重塑管理会计的流程、数据处理能力和决策支持的即时性。 第四章:管理会计与商业智能(BI)的融合 本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商业智能(BI)工具构建实时、交互式的管理信息仪表板(Dashboards)。我们超越了传统的报表制作,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成本变动、盈利能力分析转化为管理层可以快速理解和行动的洞察。案例分析集中于如何利用钻取(Drill-down)功能,从宏观盈利能力快速定位到具体的产品线或客户群的成本异常点。 第五章:流程自动化(RPA)在财务共享服务中的应用 本书探讨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在管理会计基础职能中的落地实践,如发票处理、间接费用分摊、月末结账流程的自动化。重点分析了实施RPA后,管理会计师的时间如何从重复性数据输入和核对中解放出来,从而将精力投入到更高价值的预测分析和敏感性测试中。 第六章:预测分析与“假设情景规划”(What-If Scenarios) 本章深入讲解了如何运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模型等基础统计工具,结合企业内部管理数据,构建更为精准的运营预测模型。我们强调了在不确定性下,管理会计决策支持的重点在于情景模拟:通过快速调整关键假设(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量化不同决策路径对未来现金流和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三部分:成本管理的深度挖掘与创新 本部分专注于对成本结构的精细化分析,特别关注现代制造和服务业的复杂成本形态。 第七章:作业基础管理会计(ABM)的深化应用 我们审视了传统ABC方法的局限性,并探讨了作业基础管理(ABM)如何从成本计量延伸至流程改进和资源分配的决策工具。重点内容包括如何设计和实施“需求驱动”的成本分配机制,确保资源投入与产出活动(而非仅仅是传统工时)的关联性,特别是在混合型(产品与项目并行)的业务环境中。 第八章:产品与服务盈利能力的精细化衡量 本章批判性地评估了边际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在不同决策场景下的适用性。本书提出了客户盈利能力分析(CPA)的完整框架,包括识别客户的各项成本驱动因素(如订单处理复杂度、售后服务频率、物流要求),从而实现基于利润贡献而非仅仅是销售额的客户分级管理。 第九章:研发与创新成本的管理 面对技术快速迭代的挑战,本章讨论了如何有效地管理和评估研发投入。内容涵盖了知识产权资本化与费用化的会计处理对管理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真实期权定价模型(Real Options Valuation)来评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创新项目的潜在价值,帮助决策层更科学地决定项目的进退时机。 --- 第四部分:预算编制与财务规划的敏捷化 本部分旨在解决传统年度静态预算的僵化问题,提出适应快速变化市场的敏捷规划方法。 第十章:超越传统预算:滚动预测与零基预算(ZBB)的结合 我们详细分析了滚动预测(Rolling Forecast)的实施细节,强调其如何取代年度固定预算,提供持续的财务指导。同时,本章对零基预算(ZBB)进行了深入剖析,尤其关注如何在服务业和间接部门中,应用ZBB来强制性地重新审视每一项开支的合理性,而非简单地基于上一年度的基数进行调整。 第十一章:弹性预算与变动成本分析 本章回归基础但强调其实用性,讲解如何构建弹性预算(Flexible Budget)以适应实际业务量的波动。重点是成本性态分析(Fixed vs. Variable Cost Separation)的稳健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盈亏平衡分析(Break-Even Analysis)的高级变体,计算所需的利润目标或在不同风险水平下的安全边际。 --- 第五部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的管理会计视角 管理会计在识别、量化和管理企业内部运营风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第十二章: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分析 本章讨论了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强调管理会计如何进行控制成本的量化。内容包括设计最优的内部控制点,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来判断过度或不足的控制措施可能带来的风险暴露或效率损失。 第十三章:反舞弊与异常检测的管理会计指标 本章侧重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管理会计数据中识别潜在的财务异常和舞弊信号。通过分析费用报销模式、采购订单的集中度变化、以及特定成本对象间的异常关联,为内部审计提供前瞻性的风险预警。 --- 第六部分:管理会计师的未来角色与能力模型 第十四章:向价值顾问转型:未来管理会计师的核心素养 本书最后总结了数字化时代对管理会计专业人士提出的新要求。这不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商业敏锐度、跨部门沟通能力和数据叙事能力。本章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能力模型,指导专业人士如何从“记账员”和“报告员”成长为驱动业务变革的价值顾问(Value Advisor)。 --- 本书《管理会计前沿:战略、技术与实践》专为企业高层管理者、财务总监、高级财务分析师、寻求职业升级的CPA/ACCA/CMA专业人士,以及对现代企业管理决策流程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商学院高年级学生设计。本书的深度和前瞻性,将确保读者能够掌握在新商业范式下,管理会计的最新工具和思维方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构建坚实的决策基础和持续的竞争优势。 字数统计: 约 1500 字。

用户评价

评分

《莎士比亚全集》,这绝对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朝圣。手捧这厚厚的卷帙,我仿佛看到了伊丽莎白时代的伦敦,听到了悠扬的诗歌和激昂的戏剧。从《哈姆雷特》的深邃悲剧,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浪漫誓言,再到《仲夏夜之梦》的奇幻童话,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颗璀璨的宝石,散发着永恒的光芒。我被莎士比亚那精湛的人物塑造所折服,无论是高贵的王子,还是卑微的仆人,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活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对话充满了智慧、情感和人性的洞察。他的语言更是如诗如画,那些经典的比喻和意象,即使流传至今,依然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读《李尔王》时,我感受到了权力的腐蚀和亲情的撕裂;读《奥赛罗》时,我体验了嫉妒的可怕和爱情的脆弱。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伟大的灵魂对话,在人性的海洋中遨游。虽然有些古英语的表达方式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但那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以及对人类情感和境遇的深刻理解,是任何现代作品都难以比拟的。

评分

我最近刚啃完《宇宙简史》,这本书绝对是我今年读过最让我震撼的非虚构作品。作者以宏大的视角,从宇宙的起源讲到人类的出现,再到我们对宇宙的探索,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奇和想象力。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描绘,不仅仅是科学上的解释,更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考,让我们不禁反思我们自身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书中对恒星的演化、星系的形成、黑洞的奥秘以及暗物质、暗能量的推测,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简洁的语言呈现出来,即使是对天文学毫无基础的读者,也能被深深吸引。我尤其着迷于关于生命起源的章节,作者结合了化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的知识,勾勒出地球上生命诞生的漫长而奇妙的过程。而当我读到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部分时,更是感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未来的无限可能。这本书不仅传授了知识,更点燃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让我开始关注更多关于宇宙的最新发现,甚至会在晚上抬头看看星空,想象着那些遥远的光芒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评分

《现代汉语语法》这本书,简直就是我多年来寻找的汉语“教科书”。作为一名对语言文字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汉语的博大精深感到好奇,但总是在细节上感到模糊不清。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系统地梳理了现代汉语的声、韵、调,以及词的构造、句子的成分和结构,甚至连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都讲解得一丝不苟。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大量引用了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能理解的例子,而不是枯燥的学术术语。比如,在讲到动词的各种搭配时,作者列举了很多生动的短语,让我立刻就能分辨出哪些是通顺的,哪些是别扭的。它还解释了很多我们平时说句子时可能忽略的细微之处,比如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变化,以及一些副词、介词的准确用法,这使得我写出来的句子不仅 grammatically correct,而且更加地道、更加流畅。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一下子“聪明”了很多,跟人交流或者写文章的时候,也更有自信了,不会再因为一些语言上的小问题而感到纠结。

评分

终于有机会读完了《经济学原理》,这本书真不愧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宏观经济学部分,作者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将复杂的经济现象剖析得淋漓尽致。从GDP的计算到通货膨胀的成因,再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机制,每一个概念的讲解都循序渐进,配合着图表和数据,让我在理解理论的同时,也能看到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应用。我尤其喜欢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描述现象,而是深入分析了导致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各种因素,以及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工具来熨平周期波动,这让我对国家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的很多观点,比如“看不见的手”如何引导市场资源配置,以及保护产权的重要性,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有些章节涉及的数学模型比较抽象,但作者通过大量的文字解释和类比,尽量降低了阅读门槛,使得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也能有所收获。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了经济学的广阔天地,让我对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

评分

《图解机器学习》这本书,对我这个对人工智能一直充满好奇,却又觉得门槛很高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这本书的特色非常明显,那就是“图解”。大量的流程图、示意图、对比图,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比如,在讲解“决策树”算法时,作者不是堆砌枯燥的公式,而是用一个循序渐进的决策过程示意图,让你瞬间明白它是如何工作的。讲解“神经网络”时,更是通过清晰的网络层级图和神经元激活过程的动画示意(尽管是静态图,但想象空间很大),让你不再觉得它只是一个神秘的黑箱。书中还用了很多实际案例来辅助说明,比如如何用机器学习来识别猫狗图片,或者预测房价,这些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更容易理解算法的应用场景。虽然书中涉及了一些数学概念,但作者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甚至连一些初学者也能跟上思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机器学习不再是“只闻其名”,而是有了初步的、形象的认识,甚至跃跃欲试想要去尝试一些简单的模型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