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辽兹回忆录》是一部首开西方音乐家自传之先河的作品,六十万字的长篇记述,记载了一个时代及其心灵。
☆柏辽兹不是那种典型的音乐家,因此会以文学回忆录的形式表达一生。他以感性而热烈的语言写道,他如何自小对旋律和文字有着双重的敏锐,如何经历坎坷和荣耀,如何像浮士德、哈罗尔德一样在大地上浪游,结识各种各样的人。柏辽兹不经意地就把时代的样貌编织进了个体的生命中,他是那个艺术与文学紧密结合时代的真正代表。
☆封面装帧采用内藏玄机的折叠设计,三款随机发送,展开书封,即可看见柏辽兹三种人生样态之一,或大写加粗、清晰醒目,或深广绵长、如同河流,或平铺直叙而又无限延展——你展开的或许也是你的人生。
在本书中,柏辽兹回忆了自己作为艺术家的一生,从童年的艺术启蒙、青年时代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到中晚年对艺术创作的坚持,其中也穿插了他的家庭生活和爱情经历等等,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艺术家传记,也是一部永不止息的生命之书;另外,柏辽兹讲述了他与许多文艺界友人的交往,以及他在欧洲各地的游览经历,因此本书又可说是一部时代文艺的见闻录。
埃克托尔·柏辽兹(Hector Berlioz,1803—1869),十九世纪法国音乐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同时具有文学天赋,将文学与音乐融合,创作出《幻想交响曲》《浮士德的沉沦》《罗密欧与朱丽叶》《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等著名乐曲。柏辽兹为配器法和标题音乐奠定了基础,影响了李斯特、瓦格纳、门德尔松等大师,与雨果、德拉克洛瓦一起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三杰。
序言
前言
柏辽兹生平简介
正文
附言
后记
读这本书,让我对“天才”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柏辽兹的天赋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他对音乐不懈的探索、对情感的深刻体验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之上。他不仅仅是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乐章,更重要的是,他用一种近乎燃烧生命的方式去追求艺术的极致。书中关于他早年学习经历的描述,以及他如何突破传统束缚,开创了音乐表现的新纪元,都充满了传奇色彩。我被他身上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所打动,也为他在音乐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感到由衷的敬佩。 这本书的魅力还在于它那如诗如画的文字。柏辽兹的文笔与其音乐一样,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他擅长运用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将抽象的音乐理念和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常常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他笔下那些鲜活的人物,听到了他脑海中那些奔腾的旋律。这种文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得《柏辽兹回忆录》不仅仅是一本音乐家的自传,更是一部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它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艺术世界。
评分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在聆听一场宏大的交响乐。有激昂的乐章,有低沉的叙述,也有细腻的情感流露。柏辽兹的叙事方式,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回婉转,仿佛他的笔尖也在随着他的思绪而舞动。我沉浸在他对音乐的热爱之中,也感受着他作为一个人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书中所描述的那些他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情感纠葛,也为这个音乐巨匠的形象增添了许多人性的光辉,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对他创作过程的详细剖析。他如何构思乐句,如何运用和声,如何为不同的乐器赋予生命,这些内容对于一个非音乐专业读者来说,也充满了趣味和启发。他不仅仅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更是在传授一种艺术创作的哲学。通过他的回忆,我仿佛看到了音乐是如何从无形的心灵转化为有声的旋律,又如何触动和改变着人们的情感。这种对创作过程的深入解读,让我对音乐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让我对柏辽兹这位大师的才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往往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超越时代。柏辽兹的音乐,他的思想,都深深地烙印着十九世纪西欧的印记,然而,他对音乐的探索和创新,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他对音乐的理解,他对节奏、旋律、和声的驾驭,以及他对交响乐表现力的极致追求,都为后来的音乐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柏辽兹对戏剧性音乐的强调。他不仅仅满足于创作纯粹的音乐,而是希望通过音乐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情感。这种对音乐戏剧化的追求,在当时的音乐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让音乐摆脱了单纯的装饰作用,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叙事媒介。读完这本书,我对于“浪漫主义”的理解也更加具体和生动,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艺术流派,而是与柏辽兹这样一位充满激情和才华的艺术家紧密相连。他的回忆录,是了解那个时代音乐史不可或缺的一部杰作。
评分初读《柏辽兹回忆录:狂飙之子与十九世纪西欧文艺》,我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仿佛被一股来自遥远时代的洪流裹挟。柏辽兹,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叛逆和激情的色彩,而“狂飙之子”更是精准地概括了他音乐生涯中的那份不羁与磅礴。书的开篇,我就被他那如同烈火般炽热的文字所吸引,他笔下的巴黎,不是我今日所熟知的宁静都市,而是一个充满了活力、色彩斑斓,却也暗藏着阶级冲突与艺术革新的舞台。 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十九世纪西欧社会文化氛围的描绘。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浪漫主义思潮如火山般喷发,席卷着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角落。柏辽兹,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位核心人物,他的回忆录不仅仅是个人经历的梳理,更是一面折射出整个时代精神风貌的镜子。书中对当时沙龙文化、艺术评论的描写,以及他与同时代艺术家、作家之间的交往,都让我如同置身其中,感受着那股思想碰撞的火花。我仿佛能听到他创作《幻想交响曲》时内心的澎湃,也能感受到他在追求艺术独立时所遭受的误解与挫折。
评分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阅读《柏辽兹回忆录:狂飙之子与十九世纪西欧文艺》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自己对于十九世纪欧洲社会运作方式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书中不仅仅局限于艺术的探讨,更是将音乐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审视。柏辽兹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都与当时的社会结构、赞助人制度、音乐教育体系等因素息息相关。他对当时音乐界内部的斗争、评论界的虚伪以及公众的品味变化所表现出的批判,都相当尖锐,也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艺术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柏辽兹在歌剧创作方面的尝试和遇到的困难印象深刻。那时的歌剧界,似乎仍然被一些传统观念所束缚,而柏辽兹的革新性思维,无疑是打破常规、挑战权威的。他对于戏剧性与音乐性的融合,对于管弦乐色彩的运用,都展现了他超前的艺术眼光。尽管他在歌剧领域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坚持探索的精神,以及他作品中蕴含的巨大能量,都足以证明他是一位伟大的创新者。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抗争,也让我思考,究竟是什么在塑造着艺术的进程。
评分不送货上门,服务态度不好。
评分通过骄傲之塔了解到这个人,主要是理查德施特劳斯
评分阅读和购买此书,对于理解柏辽兹的音乐作品。
评分好评。。。。。。。。。。。。。。
评分通过骄傲之塔了解到这个人,主要是理查德施特劳斯
评分物流师傅很给力很棒,我谢谢他!
评分买书的速度永远跟不上读书的速度,囤书是一种病。
评分通过骄傲之塔了解到这个人,主要是理查德施特劳斯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