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读书》人送给读书人的礼物
上世纪80年代,一套与《读书》杂志有关的白色小书,映入读书人的眼帘。其封面往往是几道简单的工笔,或是似明似暗的作者手迹,却精致可人,书卷气十足,从此在图书市场和读书人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它就是三联书店的“读书文丛”,日后被誉为“读书人写的书,写给读书人看的书,读书人做的书”。
在这个评价中,可谓作者、读者、编者,“三位一体”。看看这些名字:黄裳、董桥、吕叔湘、丁聪、董鼎山、柯灵、王佐良、王蒙、陈乐民、张隆溪、赵一凡……策划与设计:叶雨(范用)。如此强大的编著阵容,难怪这套书会一直记挂在读者的心里。
进入到90年代,“读书文丛”又有了新的发展。宁成春先生设计的小书,封面主打色块与线条元素,开本虽然还是32开,但不再瘦长,与封面元素搭配后,更显扎实稳重。作者队伍也发生了变化,除于光远、许渊冲、何兆武、唐振常等先生外,当时的中生代学者更是占据了丛书的主流,如周振鹤、厉以宁、刘小枫、陆建德、罗志田、葛剑雄、高希钧等,皆是一时翘楚。选题结构延伸到历史地理、经济学、宗教学等,其实也暗含了当时一些潜在的思想变化。
在三联书店的选题结构中,既不同于传播西方学术理论、文化生活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和“文化生活译丛”,也不同于启迪新知、趣味阅读的“新知文库”,“读书文丛”立足本土,在与《读书》杂志充分互动的前提下,强调学养与才情兼备,努力打造原创著述中的文化精品。单独一本书,可能未必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这些书放在一起,就像著名的“读书服务日”一样,圆桌雅集、众声喧哗,更由于超yue了具体专业的界限,而体现其人文精神与现实关怀,即使深刻,也不失感性与生动。
当然,这样一套过于追求内容品质的丛书,在日后市场化的浪潮中难免有所沉寂。但在图书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包装也日见繁复的今天,显得格外令人怀念。十年前,三联书店另有一套大开本的“读书书系”,做出了延续的尝试;今天,“读书文丛”再度正式起航。在年内推出新版五种,分别是:江弱水《湖上吹水录》、汤双《三汤对话》、李庆西《老读三国》、王一方《该死,拉锁卡住了》、卢冶《倒视镜》。
江弱水是《读书》的老作者,文笔细腻,见识通达,他谈中外文学,一直有一批“粉丝”在追看;汤双是汤一介先生的公子,他们祖孙三代曾在《读书》开展关于“科学与人文”的对话,再加上汤双其他科普文章,既是科学人文的小品,也是对汤一介先生的某种纪念;李庆西重读《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在历史与文学、政治与权谋中串连叙事,构成新的文本解释;王一方从事医学哲学研究,探讨医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人文关怀何在,关注社会的生死观、疾苦观、健康观、医疗观,希望在普遍焦躁焦虑的氛围中引入一些哲学的智慧与思想启迪;卢冶是近年来活跃文坛的才女,文笔清新,对日本文学、电影、文化生活有细腻的体察与理解,在《读书》这两年异军突起后,备受关注。
我们相信,这样一套新版的“读书文丛”,会是新的传承与接续,会成为读书人喜爱的书籍。同时,我们还即将推出“读书文丛精选”七种,对过往丛书进行精心的遴选,以“纪念版”的形式问世,也是对老版丛书和前辈编辑的致敬。
内容简介
作者在美国工作生活,深感科学普及之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因此,作者多年来致力于科普文章的中文写作,就是希望“不但让没有理、工科背景的读者对所涉及的科学问题能有些感性的认识,而且尽可能地讲一讲每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多多少少了解一点其所以然,特别是其较新动向”。在书中,既有进化论、熵与黑洞、反物质、上帝粒子等耳熟能详却也一知半解的科学理论,也有希尔伯特、爱因斯坦、图灵、伽莫夫等颇具个性和意趣的科学家形象。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与父亲汤一介、儿子Brady组成的“三汤对话”,在《读书》多期连载,引入物理、生物学的视角讨论哲学问题,不但让读者领略跨学科视角下的思想魅力,更是对汤一介先生的某种怀念。
作者简介
汤双,1957年生于北京,汤用彤之孙,汤一介之子,1957年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曾任职于近代物理研究所。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物理学博士,马里兰大学、俄勒冈大学博士后。现为美国某公司首席工程师。
精彩书评
哥德尔是数学界公认的天才,也是众所周知的大怪物。他生性怕羞,据说他di一次讲课时整整一节课全都是面对黑板,没朝学生看一眼。……而他的一大乐趣就是与他的一个朋友共同策划如何误导医生,以使其无法判断他到底有什么病。
——《闲话希尔伯特问题》
什么是拓扑学?简单地说,拓扑学就是研究有形的物体在连续变换下,怎样还能保持性质不变的学问。比如,把面团揉成一个圆球(其表面叫做球面),或压扁成一个烧饼,或拉成一根面条,它们的几何形状是完全不一样的,可它们的拓扑性质却相同(拓扑等价)。但如果在烧饼上挖个洞,变成一个甜甜圈(其表面叫做环面),则拓扑性质就变了。
——《佩雷尔曼与庞加莱猜想》
一篇附录就具有如此水准,马约拉纳的抽屉里不知还有多少“宝贝”?只可惜我们无缘见到。马约拉纳有一句名言“物理已入歧途,我们都已入歧途”。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单纯讲物理学,也就是说马约拉纳觉得整个物理学的研究方向错了,而他可能已看到了通往真理的道路。
——《马约拉纳:物理学界的一只独狼》
目录
1.三汤对话(读书)
2.进化论与创世论之争(读书)
3.闲话希尔伯特问题(读书)
4.信息、熵与黑洞(读书)
5.反物质之谜(读书)
6.佩雷尔曼与庞加莱猜想(读书)
7.暗物质与薇拉?鲁宾(读书)
8.沙堆模型的启示(读书)
9.发生在德国的反爱因斯坦运动(读书)
10.马约拉纳:物理学界的一只独狼(读书)
11.红气球挑战(读书)
12.样式雷的屋顶与悬链线(万象)
13.图灵测试引发的联想(万象)
14.宇宙常数与暗能量(万象)
15.找寻上帝粒子(万象)
16.古往今来话扭结(万象)
17.奇才伽莫夫(万象)
18.杨-米尔斯理论六十年(社会科学报)
19.改变人类认识的一座里程碑——纪念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场发现五十年(中国科技财富)
20.中微子趣史(博览群书)
21.哥白尼原则之争(博览群书)
22.准晶体:从纸上谈兵到诺贝尔化学奖(博览群书)
23.量子计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博览群书)
前言/序言
在牛顿的时代,数学和物理几乎是不分家的,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领域掰着手指头大概就能数得过来。而如今,学科越分越细,再加上各种跨学科,真是数不胜数。隔行如隔山,一般人对其专业之外的学科的掌握通常是比较有限的。然而,对本专业之外的学科的了解又往往有助于发现新的突破口,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再者,民众对科学知识的普遍了解,从大的方面讲,不仅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可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从小的方面讲,起码可以增加见识,多一些茶余饭后比较有意义的谈资。这些都说明科学普及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美国在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每年都会出版许多各种各样的科普读物,涵盖范围很广,对象不仅是少年儿童,也包括成年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科普作家队伍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仍然工作在第一线的科学家,这使得不少最新的科学成果能够很快且准确地介绍给公众。我在美国学习、工作了三十多年,对此有切身的体会。长久以来,自己一直希望能为国内的科普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直到最近五、六年才打起精神开始写些东西。我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不但让没有理、工科背景的读者对所涉及的科学问题能有些感性的认识,而且尽可能地讲一讲每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多多少少了解一点其所以然,特别是其最新动向。至于是否做到了,当然得由读者来评判。
书中“三汤对话”这篇文章非我一人之功,是父亲汤一介、儿子Brady和我一起完成的。本来还想一直写下去,也酝酿了几个挺好玩的题目,比如“人类发明了数学还是发现了数学?”、“真空与空、无”等等,可惜父亲在去年过世,对话无法继续,只好画上永久的句号了。书名定为《三汤对话》也算是对父亲的一个纪念吧。
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卫纯编辑,没有他的积极推动和精心策划,这本小书是不会存在的。
读书文丛:三汤对话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东西不错,值得购买!
评分
☆☆☆☆☆
三联的书看起来不错。有质感。
评分
☆☆☆☆☆
不错
评分
☆☆☆☆☆
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过几篇三汤对话,感觉挺有意思。在这本书里面,三汤对话只是前面几篇,后面的就有些乏味,而且跟前面的几篇内容都有些重复。
评分
☆☆☆☆☆
不错
评分
☆☆☆☆☆
三联书,质量很好,不错的,值得拥有。京东物流很给力。
评分
☆☆☆☆☆
一本科普小册子,作者写得很好,文笔一流,许多数学物理知识讲的很通俗,很好懂。
评分
☆☆☆☆☆
三联的书看起来不错。有质感。
评分
☆☆☆☆☆
绝对值得学文史哲的买的好书。送货快。每本都有薄薄的塑料加了一层防护膜。很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