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上有水吗?金星上会下雪吗?地球是宇宙中的“独苗”吗?我们能成为火星人吗?木星是地球的守护神吗?土星能浮在水上吗?《经典行星的故事》以“行星随笔”的风格讲述太阳系内六大经典行星的故事,语言生动风趣,内容严谨翔实,使读者在享受阅读愉悦的同时体会科学的严谨与激动人心,并学到丰富的知识。
《经典行星的故事》可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也可供天文爱好者参考。
第1章 给天文学家出难题的行星——水星
1.水星的公转与自转
2.水星“一日游”
3.水星的结构与起源
第2章 堕入地狱的姊妹——金星
1.天堂般的想象
2.地狱般的现实
第3章 天堂是怎样炼成的——地球
1.从到处存在到适度存在
2.稀有地球假设
3.稀有地球之争
第4章 探寻生命的踪迹——火星
1.“血”与“火”的行星
2.我们是火星人吗?
3.我们能成为火星人吗?
第5章 太阳系行星的老大哥——木星
1.并非气态的气态巨行星
2.狂暴的木星大气
第6章 最美丽的行星——土星
1.能“浮”在水上的行星
2.土星的光环和卫星
参考文献
后记
《经典行星的故事》:
2.地狱般的现实
关于金星的种种想象自1956年起受到了严重挑战。那一年天文学家们开始注意到金星会发射大量的微波辐射。与针对水星的微波研究显示出水星背着太阳那一面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的寒冷相类似,针对金星的微波研究显示出金星表面比想象中的热得多,使“不停息的雨”“覆盖整个金星的海”“丰富的水生动植物”的存在变得岌岌可危,“新国王加冕时居民点燃森林的风俗”就更甭提了。1962年,与通过雷达波测定水星自转周期的方法相同,天文学家们也测定了金星的自转周期,结果表明此前针对金星自转周期的名为“测定”实为“想象”的结果通通都错了,而且错得特别没面子:不仅数值错了,连方向都搞反了。
如今我们知道,金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逆向自转——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的行星。除此之外,它的自转周期本身也在太阳系行星之中占据了一个“最”字,即自转周期约为243天,是太阳系行星之中最长的。由此不难计算出(请读者仿照前一篇对水星的计算自己试试),金星上的“平均太阳日”——金星上的“一天”——若用地球上的“天”来衡量的话,约为117天。由于金星的逆向自转,假如有人能在金星表面观看太阳的话(事实上起码用肉眼是不能的),金星的逆向自转将意味着太阳从西边升起,往东边落下。而金星上的“平均太阳日”约为117天则意味着白天和黑夜各长达58天左右。假如金星大气层的保温能力类似于地球大气层的话,如此漫长的白天和黑夜所导致的昼夜温差几乎铁定会使液态水无法长期存在,而假如金星大气层的保温能力比地球大气层强得多的话,金星表面的温度又会太高,这些无疑是给有关金星的想象又泼了一瓢冷水。
不过人们已无需再用这种冷水来清醒自己了,一类更可靠的探测手段——行星探测器很快给出了更直接、更明确的结论。
金星自古以来给人们留下的迷人印象,加上与地球的距离最近,且又不像水星那样因离太阳太近而有太高的公转运动速度(金星的公转运动速度约为每秒35km,只比每秒30km左右的地球公转运动速度略快),使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行星探测器造访的首个行星。1961年,距人类迈入航天时代才不过4年,美国与苏联这对无处不争的冷战死对头就开始竞相往金星发射行星探测器。
……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标题《经典行星的故事》给我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行星是天文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对象,陌生则是因为“故事”这个词,预示着它并非一本纯粹的科学报告。读完之后,我发现我的预感是对的,这本书充满了惊喜。 作者在处理科学内容时,有着令人惊叹的平衡感。他没有回避复杂的科学概念,但也没有让它们成为阻碍阅读的障碍。他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将复杂的科学食材,用恰到好处的调味,烹饪出了一道道美味可口的精神大餐。 比如,在讲解海王星时,他会提到它的发现过程,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数学计算预测它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时,他又会细致地描述海王星那深邃的蓝色外观,以及它那狂暴的大气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冰冷而又充满力量的特质。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经典”二字的解读。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些行星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不仅因为它们是我们最熟悉的天体,更因为它们承载了人类数千年来的探索和想象。每一个行星的故事,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缩影。 从古代的占星学到现代的天文观测,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一直在不断深化。这本书就像一条时间轴,串联起了这些历史进程,让我看到了人类智慧的闪光点。 《经典行星的故事》是一本能够激发思考的书。它不仅仅是对行星的描绘,更是对人类探索精神的赞颂。它让我明白,每一次对星空的凝望,都可能是一次新的故事的开始。
评分坦白说,起初我拿到《经典行星的故事》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充斥着各种数据和公式。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能够抓住每一个行星最核心的特征,并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加以展现。我尤其被他对地球的描述所打动。他并没有将地球仅仅看作是一个普通的行星,而是将其描绘成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生命绿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他对地球形成、演化以及孕育生命的过程的讲解,既科学严谨,又充满人文关怀。我仿佛看到了亿万年前的地球,在混沌中逐渐成型,生命从微小的单细胞开始,一步步发展出惊人的多样性。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有了更深的敬畏之情。 同时,作者也探讨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独特性,以及它在维持生命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让我更加珍惜地球的宝贵,并思考我们作为地球居民应有的责任。 这本书的结构也设计得非常巧妙,它循序渐进,从太阳系内的行星一一讲起,让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太阳系的整体构成。作者还时不时地会跳出太阳系的范畴,将我们所了解的行星与其他宇宙中的天体进行对比,这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 《经典行星的故事》是一本集科学性、艺术性和哲学性于一体的杰作,它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让我对宇宙和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真的非常独特,它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一个宏大的叙事之中。我通常不是一个对科普书籍特别狂热的人,但《经典行星的故事》改变了我对这类读物的看法。 作者的叙事角度非常有意思,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在娓娓道来那些关于行星的古老传说。他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让那些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物理定律和天文现象,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 我特别喜欢作者对每一个行星的“性格”的刻画。比如,火星在书中被描绘成一个充满野性与探索精神的星球,它的红色表层和潜在的生命迹象,让读者充满了神秘感和对未知的好奇。而金星则被赋予了一种“烈焰焚身”的炽热而又充满魅力的形象,它的高温和厚重的大气层,都让这个星球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作者在描述每一个行星时,都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相关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这让阅读的过程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看到了人类是如何从古至今,一直仰望星空,并赋予这些天体各种意义的。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夜空中的那些点点星光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们不再是冰冷的、遥不可及的星球,而是承载着无数故事和可能性的宇宙存在。《经典行星的故事》是一本真正能够触及心灵的书,它用最美的语言,讲述了宇宙最动人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尤其对那些在夜空中闪耀的行星们。当我拿到《经典行星的故事》这本书时,简直欣喜若狂。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流畅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深深吸引住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穿越时空的旅行者,亲身经历着每一个行星的诞生、演变和它们在宇宙中的传奇故事。作者并没有枯燥地罗列科学数据,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将那些遥远而神秘的星球呈现在我的眼前。 例如,当读到关于土星的章节时,我仿佛看到了它那令人屏息的环,那些冰晶和尘埃组成的壮丽景象,让我惊叹不已。作者甚至描述了土星周围可能存在的各种卫星,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环境,这让我对这个“带环之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而关于木星的部分,更是精彩绝伦。我脑海中浮现出它那巨大的漩涡,以及被称为“大红斑”的超级风暴,仿佛能感受到它强大的引力场在宇宙中翻涌。作者还讲述了木星上那些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的猜想,虽然只是科幻的想象,却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思考。 总而言之,《经典行星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本介绍行星的书,更是一次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宇宙探险。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星空、渴望了解宇宙奥秘的朋友们,这本书一定会带给你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评分读完《经典行星的故事》,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科学也可以如此富有诗意和想象力。这本书没有我预想中的那种刻板的科学论述,反而像是一场在浩瀚宇宙中的奇幻漂流。 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善于营造氛围。当他描述水星时,我仿佛能感受到它离太阳最近的炙热,以及它那崎岖不平、布满陨石坑的表面。他用生动的比喻,将水星的特性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清晰而鲜活的画面。 而对于冥王星,虽然它已经被降级,但在书中,作者依然保留了它曾经的“行星”地位,并赋予了它一种孤独而又充满魅力的色彩。这种处理方式,让我看到了作者在科学严谨性之外,对人类情感和历史认知的尊重。 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每一个行星的“个性化”塑造。他不仅仅是在介绍一个天体,更像是在讲述一群性格迥异的朋友的故事。这些“朋友”各自拥有独特的经历、外貌和命运,他们的故事共同构成了太阳系的壮丽画卷。 这本书也让我对“经典”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指那些在历史上被广泛认知和研究的行星,更代表着它们在人类文明和科学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 《经典行星的故事》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引路书”。它用最引人入胜的方式,为我打开了探索宇宙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它是一本我愿意反复阅读,并且每次都能从中获得新感悟的书籍。
评分图片少了点!读起来比较生涩
评分挺好的书
评分凑单买的,还可以。
评分第一时间拜读
评分图片少了点!读起来比较生涩
评分很不错哈 专门为书屋购置的
评分凑单买的,还可以。
评分儿子初二,自己挑的书,一直喜欢在东哥家买买买~
评分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