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异域风情丛书:欧洲大陆(第3版)》以优美、流畅文笔,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欧洲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以大量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彩色照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欧洲最具特色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并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了欧洲的旅游景点、旅游诀窍和注意事项。
内容简介
这本新版的《异域风情丛书:欧洲大陆(第3版)》构思严谨,不仅能使您能更好地了解欧洲大陆及其文化,并能帮助您尽揽其优美风光,内容分为历史、特色、欧洲名胜、聚焦、旅行指南等六个部分。其中特色部分,页眉用黄色横条标注,通过26条短文,向读者介绍欧洲的历史和文化;欧洲名胜部分,以蓝色页眉标注,全面介绍了所有值得参观的景点和地区,每个国家都从其首都开始介绍,然后是这个国家中所有值得参观的景点和地方;旅行指南部分,为您在欧洲大陆旅行提供信息参考,您可快速找到有关宾馆、商店、餐馆等方面的信息。
内页插图
目录
简介
古老世界的心脏
历史
大事记
欧洲起源
世界征服者
现代历史
欧洲全览
建筑
海滩
腐败
驾车
欧洲共同体
美食
手势
幽默
移民
环球阔佬
亲吻
*洗室
群主政体
自然
不敬之词
守时
排队
抢劫
身份
电视
伞
民族仇杀
美酒
嘲讽
游艇
时代精神
欧洲名胜
法 国
巴黎
周游法 国
比利时
布鲁塞尔
周游比利时
荷兰
阿姆斯特丹
周游荷兰
德国
柏林
周游德国
瑞士
周游瑞士
奥地利
维也纳
周游奥地利
东欧之旅
布拉格
华沙与克拉科夫
布达佩斯
聚焦
卢浮宫的珍宝
德国的节 日
罗马竞技场
希腊的岛上植物
西班牙的城堡
意大利
罗马
梵蒂冈
佛罗伦萨
威尼斯
周游意大利
巴尔干海岸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海岸
阿尔巴尼亚
希腊
雅典
周游希腊
西班牙
马德里
巴塞罗耶
周游西班牙
葡萄牙
里斯本
周游葡萄牙
旅行指南
基本指南
法 国
比利时
荷兰
德国
瑞士
奥地利
布达佩斯
华沙与克拉科夫
布拉格
意大利
克罗地亚
希腊
西班牙
葡萄牙
图片致谢
精彩书摘
欧洲(仅比南极洲大的世界第六大洲),拥有一部暴力与文明交错的历史,正如一个有时和睦有时争吵的家庭,在历史的进程中,欧洲经历了太平盛世也遭受了血雨腥风。2000年前,欧洲被罗马帝国的第纳尔(一种货币单位)连接成一个整体,如今,它已被另一种新的通用货币——欧元紧密联系起来,这使旅游更加便捷了,尤其在欧盟取消r边防站与边检之后。
这虽不是一本介绍欧盟的书,但除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和一些岛国,它成立时的所有成员国(欧盟于20世纪成立),包括小小的瑞士(尽管它还使用法郎而且开放程度较低),都在我们介绍的范围之内。2004年,为了享有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待遇,又有10个国家加入欧盟,其中的8个国家,包括自认为是欧洲中心的立陶宛,均来自欧洲东部。这使得美国国防部部长(他的祖父来自德国的不来梅)看到冷战之后欧盟地域范围的不断东移的事实,也意识到,东欧已在“新欧洲”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们在崭新的世界中,将会呈现着怎样的面貌呢?这是城堡和香槟酒的世界,有拉斯卡拉歌剧院和赌城蒙特罗,有在威尼斯运河悠然摇曳的凤尾轻舟,还有吉卜赛人演奏小提琴的优美琴声。欧洲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基督教文明的摇篮,曾放射出文艺复兴的光彩,弥漫着皇室的高贵;米开朗基罗、贝多芬诞生于此,奔驰汽车、戛纳电影节、通心粉、塔帕(一种用来做衣服的树皮)等无一不是欧洲大陆极富特色的标志性事物。一些短期暴富的国家可能对此不屑一顾,但这些国家也不得不承认欧洲的艺术为世人赞叹,它的美酒为世人畅饮,它的时装被世人模仿,它的各种语言则在世界各个角落被人使用。
欧洲人有着自己对欧洲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对于法国政治家而言,欧陆疆界以内的版图是所有为了自我利益必须团结起来的西方国家的集合体;对前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而言,欧洲是可以回归的家园。浪漫主义者视巴黎为其中心,官僚们奉布鲁塞尔为其圣地,时尚领潮人以巴塞罗那和米兰为舞台,古典主义者去雅典觅根,天主教徒将梵蒂冈尊为心灵的故乡,滑雪爱好者去阿尔卑斯山纵情欢乐,喜爱享受生活的人们去地中海海滨沐浴海风的吹拂。分权而治虽然欧陆各国在地理上紧密相连,但是整个欧洲大陆的情况绝非同质同种,欲将各具特色的诸多民族熔于一炉已证明为枉费心机。古罗马查理曼大帝以及拿破仑相继失败,而欧共体的官员们也难竞全功。
事实上,尽管欧洲各国领导人频频握手签约,但是欧洲人根本不将他们自己视为一个单一的整体。的确,欧洲人甚至还常认为自己不是其所属国家的一员。巴斯克人、布列塔尼人、卡塔兰人、佛兰芒人、伦巴底人、普鲁士人,以及昔日各个帝国和城邦的子民后裔,迄今仍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获得独立。欧洲境内各少数民族后裔亦不容小觑,他们能投票参与政治,或许偶尔还扔出一颗炸弹。现在若有某位要人对马其顿问题出言不当,仍有可能令其所在的希腊政府下台。
彼此之间不信任感根深蒂固,各国主要报纸仍进行陈规老套的刻板报道,不时激发民族宿怨。一旦局势发生令人忧虑的突变,报刊杂志也会报道其他欧洲人对他们的观感。欧洲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城市都有不少警句可以概括各自特色,而这些民俗谚语式的概括则加深了其他人对那些地方民族特色的印象。从工作勤奋的北方条顿民族到南方乐天奔放的拉丁民族,从激烈喧嚣的巴伐利亚人和易动感情的波兰人到骄傲自大的法兰西人和惯好左道旁门的希腊人,以及令人厌烦的比利时人等等,如此这般的卡通角色很容易描绘,无不都是漫画家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
南北方的区别是最为明显的:居住在北方较寒冷地带中的勤奋人民对沐浴着明媚阳光、贪图享乐的南方懒散农民嗤之以鼻。一般来说,高大魁梧、身体健康、皮肤白皙乃北方人种的特点,越往南人种的肤色越黑,个性越懒惰,说话嗓门越大,而个头则越小。即使是在一国之内,也能截然区别出这种呆板的成见:譬如在德国,北方的普鲁士人对南方拥有啤酒桶身材的巴伐利亚人从来就没有什么好脸色。法国及意大利北部的富裕居民也瞧不起住在南部阳光地带(如法国的米迪和意大利的梅佐乔尔诺地区)的那些比较贫穷、比较质朴的“乡巴佬”。在西班牙,终日忙碌的北方人是无暇与“懒惰”的安达鲁西亚人去跳吉卜赛弗拉曼柯舞的。
到了假期,北方人向阳光地带蜂拥而至时,这种偏见便被抛弃一旁。据说向来持重的德国人驱车途经阿尔卑斯山,随山势缓降而南下进入意大利时,欢呼之声也时有所闻!似乎只有对足球的热爱才能统一欧洲人,尽管在球场上的厮拼仿佛是昔日敌意的重演。
罗马统治几乎完全统一欧洲的壮举并非由某个国家完成,而是由一个城市竞毕其功,它就是古代罗马。罗马帝国的强权和平盛世触及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并向北延伸至多瑙河,统治了欧洲大陆的所有国家。罗马人真正遗传后世的是一种成文语言,欧洲拉丁语族的“罗曼语”诸语言即由此演化而来,故语出同源的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往往能大致听懂彼此所说的话。当然,他们讲话时生动的手势可能也为其相互沟通帮了不少忙。希腊语是欧洲大陆上唯一不使用罗马字母的语种,因此到那里旅游是个不小的挑战。
……
前言/序言
“异域风情丛书”是一套集历史、文化、地理于一体的旅游知识丛书。
原版由德国APA出版公司策划,已出版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文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拥有其简体中文版权。
“异域风情丛书”构成庞大,系统全面。其每一集以国家、地区或城市名称为书名,不仅详尽介绍了当地的风光名胜、历史背景、文化渊源,而且还提供了住宿、饭店等最新旅游资讯。内容新颖独特,信息丰富完整,文笔生动流畅,图文并茂,方便实用。
异域风情丛书:南亚次大陆的迷人画卷 一本带您深入探索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及斯里兰卡等国历史、文化与现代图景的深度读物。 丛书系列定位: 异域风情丛书旨在以人文关怀和严谨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为热衷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读者提供深入、多维度的区域研究。本书聚焦于全球人口最为稠密、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地区之一——南亚次大陆。 --- 第一部分:历史的回响——从古老文明到现代邦国 南亚次大陆是人类文明最早的摇篮之一,其历史的深度和复杂性令人叹为观止。本书首先将带领读者穿越数千年的时光隧道,追溯那些奠定今日南亚格局的基石。 1. 印度河谷的曙光与雅利安人的迁徙: 详细考察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的城市规划、社会结构与神秘的文字符号,探讨这个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的兴衰之谜。随后,我们将剖析雅利安人的到来及其带来的吠陀文化,理解种姓制度的早期萌芽与印度教思想的源头活水。 2. 轴心时代的精神觉醒: 重点阐述佛教与耆那教的诞生及其对世界哲学和伦理学的深远影响。释迦牟尼的生平、四谛与八正道的阐释,以及孔雀王朝阿育王如何将佛教推向全球,构建了南亚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庞大帝国。 3. 帝国更迭与文化交融: 追踪笈多王朝的“黄金时代”,探讨其在艺术、数学和天文学上的辉煌成就。随后,叙述中世纪伊斯兰教的传入,从德里苏丹国到莫卧儿帝国的建立与鼎盛。莫卧儿建筑的恢弘(如泰姬陵的建造哲学)、波斯文化与印度本土文化的复杂融合,如何塑造了今日南亚艺术审美的底色。 4. 殖民地时期的创伤与抗争: 细致梳理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乃至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步步紧逼,直至“英属印度”的建立。本书不仅关注经济剥削,更深入探讨了英国殖民统治对南亚法律、教育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的双重影响。重点描述了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及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等领袖的政治思想。 5. 分治的悲剧与独立后的阵痛: 详细回顾1947年英属印度分治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过程。对孟加拉饥荒、克什米尔问题等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因进行客观梳理。 --- 第二部分:多元的图景——文化、宗教与社会肌理 南亚是世界上文化和语言最多样化的地区之一,本书力求捕捉其复杂而生动的社会现实。 1. 宗教的万花筒: 印度教的广阔宇宙: 超越刻板印象,探究印度教义中“达摩”、“业报”与“解脱”的核心概念,以及不同神祇(湿婆、毗湿奴、女神)在不同地域的崇拜形式。 伊斯兰教的在地化: 考察苏菲派在南亚的传播及其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如卡瓦利音乐)。分析锡克教的独特地位及其在旁遮普地区的社会构建。 小众信仰的坚守: 简述琐罗亚斯德教(帕西人)在印度的历史地位,以及犹太教社群在科钦港的遗存。 2. 语言的迷宫: 梳理印欧语系(印地语、孟加拉语、马拉地语)与达罗毗荼语系(泰米尔语、泰卢固语)两大语系的地理分布与政治张力。分析英语作为“连接语”在印度精英阶层中的独特作用。 3. 艺术与表达: 从经典卡纳提克音乐和印度斯坦音乐的流派差异,到宝莱坞电影工业的工业化规模及其全球影响力。深入解读南亚文学,从泰戈尔的诗歌到当代用英语写作的穆斯克·辛格、阿赫麦德等作家的作品,理解他们如何处理身份、后殖民主义与全球化。 4. 固化与流动: 对现代南亚社会中的种姓制度进行细致的社会学分析。探讨其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被重新诠释、制度化,以及针对贱民阶层的平权运动。同时,考察南亚家庭结构(联合家庭)的变迁,以及城市中产阶级的崛起。 --- 第三部分:现代的挑战——政治、经济与区域互动 南亚是全球地缘政治的热点区域,其经济转型与复杂的邻里关系构成了当代世界格局的重要一环。 1. 民主的韧性与困境: 探讨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地区分离主义、政治腐败以及世俗主义与印度教民族主义之间的拉锯战。分析巴基斯坦政教关系(军方与文官政府)的动态平衡。 2. 经济转型的双刃剑: 重点分析印度IT产业的崛起和“世界药房”的地位。对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服装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深入探讨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冲击,以及庞大青年人口带来的“人口红利”与就业压力。 3. 区域冲突与外交博弈: 详细分析印巴关系中的核心症结——克什米尔问题。考察南亚区域合作组织(SAARC)的实际效能。分析中国在南亚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如“一带一路”项目)对区域力量平衡带来的复杂影响。 4. 斯里兰卡的族群和解之路: 专门辟出一章,回顾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与政府间的内战,分析种族身份在斯里兰卡政治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战后重建与民族和解的艰难历程。 --- 结语:展望未来 本书最终将目光投向21世纪的南亚,探讨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定位。从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到日益增长的宗教保守主义思潮,南亚次大陆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古老传统与高速现代化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名词,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冲突与无限可能性的当代世界引擎。 阅读本书,您将获得一份超越传统旅游指南的、对南亚次大陆深入骨髓的理解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