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和星宿:译文集(吴兴华全集4)

石头和星宿:译文集(吴兴华全集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兴华 著
图书标签:
  • 译文集
  • 诗歌
  • 散文
  • 外国文学
  • 吴兴华
  • 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文化
  • 艺术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8712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8456
品牌:理想国(imaginist)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2
字数:20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Ø 他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却被掩埋得像一个传说——吴兴华,继陈寅恪、钱锺书之后的第三代兼通中西之大家,20世纪中国人文知识分子高学养之代表。他通晓英、法、德、意多种语言,31岁已荣任北大西语系英语教研室主任,在诗歌、学术、翻译三个领域齐头并进,学贯中西,成就非凡。

Ø 他是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介绍进中国的第1人。译作《亨利四世》颇受推崇,并曾校译朱生豪所译《莎士比亚全集》、杨宪益所译《儒林外史》,而已佚失的《神曲》译稿,更被誉为译林神品。他的导师谢迪克教授追忆说,吴兴华“是我在燕京教过的学生中才华较高的一位,足以和我在康乃尔大学教过的学生、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相匹敌”。

Ø 本书自期刊中增补吴译的詹姆斯·乔易士的《友律色斯》(即尤利西斯)插话三节、选译自《汉堡剧评》的《雷兴自论》(雷兴即莱辛)、哲学家休谟的《论趣味的标准》、知名文艺复兴艺术研究者乔基欧·瓦萨里的《达·芬奇轶事》以及节译了意大利戏剧理论家卡斯忒尔维特洛知名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疏证》。译诗方面则补入了当时吴兴华为中德学会做的《黎尔克诗选》(现通译为里尔克)中德对照本所选译的二十七首里尔克诗作。


  

内容简介

  


  

留下你说完全属于哪个也不行,

说像那沉默的屋子,还不那样暗,

说像那每夜幻化而腾上的明星,

又不是如此确定的呼召起永远;

留给你(不可言喻的自己去解悟)

你的生命,恐惧而巨大的,将完成,

片刻被禁制,片刻又像无所不容,

交替在你心里化为石头和星宿。

——里尔克《夕暮》

吴兴华的作品集曾于2005年初版,但遗漏错讹较多,本次通过家人及学界支持,全面增补修订,重新整理为包含诗集、文集、致宋淇书信集、译文集及《亨利四世》在内的“吴兴华全集”共五卷,增补一百五十余篇诗文。

其中译文集《石头和星宿》从过往期刊中寻找到了吴译的英国散文家E.V.卢卡斯的《捡东西、选译詹姆斯·乔易士的《友律色斯》(即尤利西斯)插话三节、选译自《汉堡剧评》的《雷兴自论》(雷兴即莱辛)、里尔克的《述罗丹》、哲学家休谟的《论趣味的标准》、知名文艺复兴艺术研究者乔基欧·瓦萨里的《达·芬奇轶事》以及节译了意大利戏剧理论家卡斯忒尔维特洛知名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疏证》。译诗方面则补入了当时吴兴华为中德学会做的《黎尔克诗选》(现通译为里尔克)中德对照本所选译的二十七首里尔克诗作以,以及《雪莱诗抄》、《旦尼生诗抄》、《穆尔诗抄》、《司高托诗抄》等。

这些译作从幽默散文到剧评、画家小传、美学理论到译诗、剧本摘译。根据其家人所述,他自1962年开始以“三韵格”翻译《神曲》,几年后完成大半,却在“文*”开始后被他自己毁掉,其妻子保留了一节(第一部第二节),从这余留的译文,已能领略吴兴华遣词酌句的功底。他翻译的里尔克诗也被认为“用词精要、独具意境。”


  

作者简介


吴兴华(1921—1966),原籍浙江杭州,诗人、学者、翻译家,笔名梁文星、钦江等。

他被誉为继陈寅恪、钱锺书之后,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第三代*高学养之代表。几可完成中国文学的转折与新趋向,却最终未能竟业。

他16岁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在诗歌、学术、翻译三个领域齐头并进,学贯中西,成就非凡。

他年少成名,以一首《森林的沉默》轰动诗坛,当时年方十六,被周煦良誉为“中国新诗的转折点”。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梁文星”为笔名,由宋淇代为刊载诗歌于香港《人人文学》、台湾《文学杂志》,对当时港台新诗发展,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他通晓英、法、德、意大利多种语言,也精通拉丁文、希腊文,是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介绍进中国的*一人。译作《亨利四世》颇受推崇,并曾校译朱生豪所译《莎士比亚全集》、杨宪益所译《儒林外史》,而已佚失的《神曲》译稿,更被誉为译林神品。他在31岁时,已荣任北大西语系英语教研室主任,“领导”朱光潜、赵萝蕤、杨周翰、李赋宁等一众著名教授。

1966年8月,他惨死于文*初期的暴虐之中,年仅45岁。


精彩书评

  

其学力、眼力之高,想四十年代诗人无人可及。——夏志清

陈寅恪、钱锺书、吴兴华代表三代兼通中西的大儒,先后逝世,从此后继无人。——宋淇

吴兴华是我在燕京教过的学生中才华较高的一位,足以和我在康奈尔大学教过的学生、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相匹敌。——谢迪克,燕京大学英藉教授

如果吴兴华活着,他会是一个钱锺书式的人物。——王世襄


  

目录

[译文]

城市里的一周/003

运命 /009

危机 /013

捡东西 /018

园丁的一年(选译) /022

生命的火焰 /029

詹姆斯·乔易士:友律色斯插话三节 /040

危急时期的祈祷(选译) /053

雷兴自论 /059

述罗丹 /069

论趣味的标准/074

达·芬奇轶事 /102

富兰克林散文书简选/127

檀塔琪儿之死(选译) /156

阑入者 /165

帕克尔泰德夫人猎虎记/186

马克 /193

亚里士多德《诗学》疏证(节译) /201

[译诗]

拜伦诗钞 /245

济慈诗钞 /253

雪莱诗钞 /262

叶芝诗钞 /266

但尼生诗钞 /274

穆尔诗钞 /279

司高脱诗钞 /283

但丁:神曲 /285

朗费罗:伊凡吉琳(选译) /295

康拉德·艾肯:而在那高悬的园中/308

里尔克诗选译/312




精彩书摘

亚里士多德《诗学》疏证(节译)

第三章

.

戏剧体和叙事体

如上所述,戏剧体是原来有事物的地方就用事物来表现,原来说话的地方就直接用说话来表现。它和叙事体有如下的不同: (一) 戏剧体用事物和语言来代替原来的事物和语言;叙事体则只用语言来代替事物,对于说话也是用转述来代替直述。(二) 在地点上,戏剧体不能像叙事体一样绰有余裕,因为它不能同时表现出几个相距很远的地方,叙事体则可以将海角天涯连在一起。(三) 戏剧体的时间局限也比较大,因为叙事体可以把不同时间串连起来,戏剧体就做不到这点。(四) 叙事体能处理可见和不可见的、可闻和不可闻的事物,而戏剧体只能处理可见、可闻的事物。(五) 叙事体在有关情感方面不能像戏剧体那样强烈地“打动”听者。(六) 叙事体对许多事物,甚至于和情感有关的事物,讲述起来,也比戏剧方法的表现更好、更充分。

戏剧的真实感

由于很难在舞台上表现某些行动并使其有真实感,因此像谋杀和其他一些不易庄严表现的事物,都不该出现在舞台上,正确的方法是让它们在场外发生,然后由一个信使来说明。二者之间还有这样一个差别: 叙事体可以在几小时里讲述许多小时里发生的许多事件,也可以用许多小时来讲述几小时里发生的少数事件。这都是戏剧体做不到的,因为戏剧应该是原来的行动需要多少小时,就应用多少小时来表现。因此既然悲剧和喜剧都属于戏剧体,它们演出的时间当然不能超过观众的方便,表现的事件也不应多于演出所需的时间里可能发生的事件。同时,正如我所说的,永远需要照顾观众的舒适,因为在几小时之后,观众总得离开剧院去进行一些诸如吃、喝、睡和其他人类生活必需的事情……

第五章 喜剧的骗局

第二类

能使我们发笑的有趣事物是骗局。我指的骗局是这种情况:某人说出或者做出或者遭到一些假设他没有受骗就决不会说出或者做出或者遭到的事来。看到别人受骗,能使我们非常高兴、非常愉快,迫使我们因喜悦而发笑。原因在于我们的天性,受到我们先祖罪恶的沾染,乐于看别人遭殃,仿佛我们自己可以从中取利一样,特别是这类祸殃来自人所特有的天然理性;因为本身没有受骗的人,看见别人受骗,就以为自己比别人强,在这一特征上超过他们: 这一特征就是使人最接近上帝并远胜于其他一切动物的理性。这点可以从下面的事实得到证明: 假使一位邻居在强力威胁下或者由于偶然的机缘被迫说出、做出或遭到某些他所不情愿的事情,即使因此受到很大的损害和屈辱,只要看出他的理性或智慧没有削弱,人就不会发笑或感到高兴—至少不会那么厉害。提供笑料的骗局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来自昧于人们日常习用和一般了解的东西,像在喝醉了、睡着了或神智不清的时候。第二类来自昧于技能、知识和体力或者脑力,例如一个不自量力的人,夸耀自己事实上不能做到的事。第三类来自事物向意外的方向发展,或者捉弄别人而自己反被捉弄。最后一类来自诡计或者偶然的机缘……

喜剧的邪恶和缺陷

第三类能使我们发笑的有趣事物是精神方面的邪恶和身体方面的缺陷以及二者的后果。有时候以隐蔽的方式表现出来,仿佛使我们发笑的不是上述的邪恶、缺陷和行为,而是其他的东西;因为,正如上文所说的,我们的天性受到我们先祖遗留下来的“原始罪”的败坏,乐于看出别人有缺点—或者是由于相同的天性多,自己天性中的缺点就变得不那么显著了;或者是由于自以为没有这些缺点,从而自鸣得意,感到高兴和骄傲。但是如果不加掩饰,就把这些缺点暴露出来,使任何人都不可能有所借口或作伪,仿佛他所笑的是其他事物的话,它们也确实不会让我们发笑。因为没有人愿意显出来他在为别人的邪恶和缺点而高兴,不管他实际高兴到什么程度;理由很简单,我们心里多少总还有一点上帝的光明,因此把这种高兴看成罪恶。举例来说,艾密诺·葛列马地先生请葛利摩·波西厄尔对他讲些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给家里作壁画题材,葛利摩果真举出一件艾密诺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对他说:“把慷慨画在府上吧。”当然,可以就字面理解这句话,因为慷慨确实不是肉眼可以看到或观察的对象,所以艾密诺也确实没有看见过慷慨;但也可以作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他一向为人贪婪,从来没有慷慨过……



 《疏证》依《诗学》原文逐章逐节加以评述。这里的“章”即指《诗学》原来所分的章,应对照原文参看。

前文谈到非属于喜剧性质的欢笑,以母亲看到子女时的喜悦为例,译文略去。

 薄伽丘:《十日谈》,第一日故事第八。

译文略去第四类(也是最后一类)有关色情的研究以及隐秘的暴露等等笑料。



石头与星宿:译文集(吴兴华全集4) 本书简介 《石头与星宿:译文集(吴兴华全集4)》是著名学者吴兴华先生思想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集中呈现了吴先生在文学、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广泛而深入的译介与评论活动。这并非仅仅是一部简单的译著选集,更是一次以“翻译”为媒介,对人类文明精粹进行的深刻对话与重塑。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时代文本的精心遴选与解读,吴兴华先生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学术视角,为我们搭建了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展现了其作为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的广阔胸襟与非凡魄力。 本书的缘起,可以追溯至吴兴华先生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这一宏大命题的持续关注。他深信,任何一种文明的繁荣与发展,都离不开对外来思想的吸收与内化。而翻译,作为这种思想交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承载着传递真理、启迪民智、促进理解的重任。吴先生以其近乎虔诚的态度对待翻译事业,他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者,更是思想的耕耘者。他所选择的译文,无一不是经过他审慎考量的、能够代表人类智慧结晶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涵盖了从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思辨,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觉醒;从东方古国的诗歌智慧,到现代科学精神的萌芽。它们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宿,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而吴兴华先生则以其渊博的学识,将这些零散的光点汇聚成璀璨的银河,让我们得以窥见人类思想史的壮丽图景。 “石头”与“星宿”,这两个意象在书名中巧妙地并置,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本书的内在气质。这里的“石头”,象征着坚实、永恒、源远流长的文明基石,是那些经过时间淘洗,依然闪耀着智慧之光的思想与观念。它们可能是柏拉图的对话,可能是孔子的论语,也可能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它们构成了人类文明的根基,沉淀着历史的厚重。而“星宿”,则代表着探索、超越、永无止境的追求,是那些在各自领域内熠熠生辉的杰出思想家和他们的作品。他们如同夜空中指引方向的星辰,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拓展认知的边界。吴兴华先生正是通过对这些“石头”与“星宿”的深刻理解与译介,将它们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的养分,点亮前行的道路。 本书的内容编排,并非简单的按年代或学科分类,而是遵循着吴兴华先生内心深处的思想逻辑与学术关怀。他试图在不同文明、不同思想体系之间找到共鸣与对话的契机。因此,读者在本书中,可能会发现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在某些层面上的呼应;可能会看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解放与东方文学作品中对个体情感的细腻描绘相互辉映。这种跨文化的对话,正是吴兴华先生翻译思想的核心体现。他认为,真正的理解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建立在深刻洞察不同文化共性与独特性的基础之上。通过他的译介,那些原本可能因为语言障碍或文化隔阂而被忽视的深刻见解,得以重获生命力,在新的语境下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哲学领域,吴兴华先生的译介尤为引人注目。他精选了那些对人类理性、伦理、存在等根本问题进行深刻追问的文本。例如,他对古希腊先哲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译介,不仅是对其思想的忠实呈现,更是对其思想方法的继承与发展。他试图通过梳理这些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与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对话,探寻人类思想共通的智慧。同时,他对近代以来西方哲学思潮的译介,如现象学、存在主义等,也展现了他对现代人类处境的深刻关切。他关注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焦虑与对意义的追寻,并将这些通过译介的文本,转化为读者反思自身处境的深刻镜子。 在文学领域,吴兴华先生展现了他非凡的鉴赏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他选择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无论是史诗般的叙事,还是短小精悍的诗歌,亦或是精妙绝伦的戏剧,他都能以其精准的笔触,传达出原作的韵味与意境。他不仅关注文本的字面意义,更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张力。读者可以通过他的译介,领略到不同民族文学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人类情感的共通性与丰富性。例如,他可能翻译了某个古代民族的英雄史诗,让你体会到普世的勇气与牺牲;也可能译介了某位近代作家的细腻情感描写,让你感同身受人类细腻的内心世界。 历史文本的译介,则是吴兴华先生展现其宏大历史观的另一重要窗口。他关注那些能够揭示人类社会演进规律、文明兴衰轨迹的著作。他并非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复述,而是试图从中提炼出深刻的历史教训与哲学思考。他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历史文献的译介,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同时也揭示了那些贯穿古今的普适性原则。他引导读者跳出狭隘的民族视角,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审视人类历史的宏大进程。 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其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示范。吴兴华先生的翻译,不是僵化的文字对应,而是充满创造力的思想重构。他能够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前提下,用最贴近当代读者理解的语言,赋予古老思想新的生命。他对于词语的选择、句式的安排、篇章的组织,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力求达到“信、达、雅”的最高境界。他的译文,本身就是一篇篇独立的、富有艺术魅力的散文或评论,既能传达原文的思想,又能展现译者自身的学养与文采。这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翻译作品集,更是一部集合了深刻思考与精湛文笔的学术专著。 《石头与星宿:译文集(吴兴华全集4)》对于每一个渴望拓展视野、深化思考的读者而言,都是一份珍贵的馈赠。它如同一个巨大的宝库,里面收藏着人类文明的光辉,等待着你去挖掘。通过阅读本书,你不仅能够领略到不同文明的思想精髓,更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吴兴华先生以其毕生之力,将这些沉睡的智慧唤醒,并以最动人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功绩无疑是深远而持久的。本书将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纽带,激励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知识,去探索未知,去理解那个既坚实如石头,又璀璨如星宿的广阔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总而言之,《石头和星宿:译文集》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吴兴华先生不仅为我们引进了一批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精湛的翻译,让这些作品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本书所包含的智慧、情感和思想,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深入研究。 它不仅仅是一本“译文集”,更像是一个思想的宝库,一个文化的熔炉。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发现新的亮点,获得新的启示。对于那些渴望拓宽视野、提升思想深度,同时又热爱文学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它将带领你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精神世界,让你与伟大的灵魂进行对话。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吴兴华先生的译文,可以说是既有西方文学的严谨和力量,又融入了东方文化的含蓄和韵味。这种融合,使得他的文字既有冲击力,又不失细腻和美感。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被一些优美的句子所打动,它们如同散落在文字间的珍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他对于节奏的把握也相当出色,长短句的交错使用,使得文章的韵律感十足。有时候,读起来行云流水,丝毫没有翻译腔的生硬感;有时候,又显得沉稳有力,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情感张力。这种语言上的游刃有余,展现了他作为一名翻译家的高超技艺,也让读者能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评分

最近读了吴兴华先生的《石头和星宿:译文集》,真是让人惊喜连连。虽然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者,但作为一名热爱文学的普通读者,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深刻而丰富的。开篇的几篇译文,便展现了吴兴华先生非凡的语言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对于异域文学的理解,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搬运,更是精神层面的挖掘与重塑。读他的译文,我常常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仿佛那些遥远的文化和思想,就在我眼前鲜活起来。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吴兴华先生在翻译时,并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而是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使得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几分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处理长句和复杂概念时,既能保持原文的逻辑清晰,又能让中文读者读来朗朗上口,毫不费力。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他写的中文,比原文本身更具表现力,更能触动人心。这种“化境”般的翻译,绝对是值得反复品味和学习的。

评分

不得不说,吴兴华先生在《石头和星宿:译文集》中展现出的思想深度,是这本书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他挑选的这些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都蕴含着对人类生存状态、社会伦理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读这些译文,我常常会停下来,陷入沉思。他所引导的思考方向,并非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故事本身,引发读者自己去探索和体悟。 我尤其欣赏他对于那些哲学思辨的翻译,很多复杂的概念,在他的笔下变得清晰易懂,却又不失其原有的深度和广度。这需要极其深厚的哲学功底和语言驾驭能力。读完这些译文,我感觉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对世界的认知也更加多元和深刻。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启迪,也是一本好书最应该给予读者的东西。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所呈现出的那种宏大叙事和细腻情感的完美结合。吴兴华先生的译文,往往能将个体命运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伟大。即使是那些看似平凡的故事,在他的笔下也充满了令人动容的力量。我特别喜欢其中几篇关于个体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选择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关怀,让我深受感动。 他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尤为精妙,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波澜。这些人物仿佛就活在我的眼前,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迷茫与坚定,都让我感同身受。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很多书中难以获得的。而且,吴兴华先生的译文,在细节的处理上也非常到位,那些充满时代感的词汇和意象,都经过了他的精心打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引人入胜。

评分

吴兴华先生全集 译作卷

评分

羡慕已久的书,爱不释手,打开书就不舍得放下,好评,推荐给大家。

评分

终于出全集了,等了很多年。

评分

非常好的书活动入手超值推荐。

评分

其学力、眼力之高,想四十年代诗人无人可及。这是夏志清先生的话,我想这位吴先生应该是高人。

评分

活动买的,不错,便宜又实惠,京东就是好

评分

活动买的,不错,便宜又实惠,京东就是好

评分

东西不错!京东物美价廉!快递给力!

评分

译文是中西样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