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图书 正版认证 葡萄膜炎诊治概要

京东图书 正版认证 葡萄膜炎诊治概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培增 著
图书标签:
  • 葡萄膜炎
  • 眼科
  • 眼部疾病
  • 诊疗指南
  • 医学
  • 正版图书
  • 京东图书
  • 临床医学
  • 眼科学
  • 疾病防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曙光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
ISBN:9787117221061
商品编码:12109894197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目录

产品属性

书名 葡萄膜炎诊治概要 * ISBN编号 9787117221061
条形码 9787117221061 * 是否是套装
* 书名 葡萄膜炎诊治概要 * 定价 255.00元
* 出版社名称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作者 杨培增
出版时间 作者地区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葡萄膜炎概述 1.1 葡萄膜炎的定义与分类 1.2 葡萄膜炎的流行病学 1.3 葡萄膜炎的病因学 1.4 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 1.5 葡萄膜炎的诊断方法 1.6 葡萄膜炎的治疗原则 第二章 前葡萄膜炎 2.1 前葡萄膜炎的定义与分类 2.2 角膜缘炎 2.2.1 角膜缘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2.2 角膜缘炎的临床表现 2.2.3 角膜缘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2.4 角膜缘炎的治疗 2.3 虹膜睫状体炎 2.3.1 虹膜睫状体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3.2 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表现 2.3.3 虹膜睫状体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3.4 虹膜睫状体炎的治疗 2.4 虹膜炎 2.4.1 虹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4.2 虹膜炎的临床表现 2.4.3 虹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4.4 虹膜炎的治疗 第三章 中葡萄膜炎 3.1 中葡萄膜炎的定义与分类 3.2 玻璃体炎 3.2.1 玻璃体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2.2 玻璃体炎的临床表现 3.2.3 玻璃体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2.4 玻璃体炎的治疗 3.3 视网膜血管炎 3.3.1 视网膜血管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3.2 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表现 3.3.3 视网膜血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3.4 视网膜血管炎的治疗 3.4 视网膜脉络膜炎 3.4.1 视网膜脉络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4.2 视网膜脉络膜炎的临床表现 3.4.3 视网膜脉络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4.4 视网膜脉络膜炎的治疗 第四章 后葡萄膜炎 4.1 后葡萄膜炎的定义与分类 4.2 脉络膜炎 4.2.1 脉络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2.2 脉络膜炎的临床表现 4.2.3 脉络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2.4 脉络膜炎的治疗 4.3 视网膜炎 4.3.1 视网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3.2 视网膜炎的临床表现 4.3.3 视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4 视网膜炎的治疗 4.4 视神经脉络膜炎 4.4.1 视神经脉络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4.4.2 视神经脉络膜炎的临床表现 4.4.3 视神经脉络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4.4 视神经脉络膜炎的治疗 第五章 全葡萄膜炎 5.1 全葡萄膜炎的定义与分类 5.2 葡萄膜炎的全身性疾病相关性 5.2.1 自身免疫性疾病 5.2.1.1 类风湿关节炎 5.2.1.2 强直性脊柱炎 5.2.1.3 系统性红斑狼疮 5.2.1.4 结节性多动脉炎 5.2.1.5 自身免疫性脑炎 5.2.2 感染性疾病 5.2.2.1 结核病 5.2.2.2 弓形虫病 5.2.2.3 巨细胞病毒感染 5.2.2.4 梅毒 5.2.3 肿瘤相关性 5.2.3.1 淋巴瘤 5.2.3.2 视网膜母细胞瘤 5.3 全葡萄膜炎的全身检查与诊断 5.4 全葡萄膜炎的治疗 第六章 葡萄膜炎的治疗进展 6.1 药物治疗 6.1.1 皮质类固醇 6.1.2 非甾体抗炎药 6.1.3 免疫抑制剂 6.1.4 生物制剂 6.2 手术治疗 6.2.1 玻璃体手术 6.2.2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6.2.3 晶状体摘除术 6.3 物理治疗 6.3.1 放射治疗 6.3.2 冷冻治疗 6.4 传统中医药治疗 6.5 辅助治疗与康复 第七章 葡萄膜炎的并发症与预后 7.1 葡萄膜炎的常见并发症 7.1.1 青光眼 7.1.2 白内障 7.1.3 黄斑水肿 7.1.4 视网膜脱离 7.1.5 视神经萎缩 7.2 葡萄膜炎的预后影响因素 7.3 葡萄膜炎的长期管理与随访 第八章 葡萄膜炎的影像学诊断 8.1 眼部超声检查 8.2 眼部CT检查 8.3 眼部MRI检查 8.4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8.5 眼底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第九章 葡萄膜炎的实验室检查 9.1 血液学检查 9.2 免疫学检查 9.3 病原学检查 9.4 基因检测 第十章 葡萄膜炎的护理与康复 10.1 葡萄膜炎患者的居家护理 10.2 葡萄膜炎患者的心理护理 10.3 葡萄膜炎患者的康复指导 10.4 葡萄膜炎患者的饮食建议 参考文献 索引 前言 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眼内葡萄膜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多变,若诊治不及时,极易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因此,准确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挽救视力至关重要。 本书旨在为眼科医生、医学生及相关医务人员提供一本系统、全面、实用的葡萄膜炎诊治指南。本书内容涵盖葡萄膜炎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并对前、中、后、全葡萄膜炎的各种类型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本书也介绍了葡萄膜炎的治疗进展、并发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护理与康复等方面的内容,力求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准确的指导。 本书的编写力求客观、严谨,内容贴合临床实际,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葡萄膜炎,更有效地进行疾病的诊治。 第一章 葡萄膜炎概述 1.1 葡萄膜炎的定义与分类 葡萄膜炎(uveitis)是指眼内葡萄膜组织的炎症,葡萄膜是眼球壁中层,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葡萄膜富含血管和淋巴组织,是眼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营养、支持、调节屈光等作用。葡萄膜的炎症可以影响眼球的任何一部分,包括前房、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及视神经,并可累及邻近组织。 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葡萄膜炎可分为: 前葡萄膜炎(anterior uveitis):主要累及虹膜和/或睫状体。 中葡萄膜炎(intermediate uveitis):主要累及睫状体扁平部及玻璃体。 后葡萄膜炎(posterior uveitis):主要累及视网膜、脉络膜及视神经。 全葡萄膜炎(panuveitis):眼内葡萄膜组织广泛受累,包括前、中、后葡萄膜。 1.2 葡萄膜炎的流行病学 葡萄膜炎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在西方国家,葡萄膜炎是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的第三大原因。其发病年龄多见于青壮年,但也可见于任何年龄段。某些类型的葡萄膜炎与特定的人种、性别或遗传因素有关。例如,白种人中,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病率较高;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女性中发病率更高。 1.3 葡萄膜炎的病因学 葡萄膜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感染性病因:包括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梅毒螺旋体)、病毒(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寄生虫(如弓形虫)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许多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导致葡萄膜炎,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病、炎症性肠病等。 肿瘤相关性:如淋巴瘤、白血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外伤:眼球穿通伤、钝挫伤均可引起葡萄膜炎。 药物性:某些药物,如磺胺类、非甾体抗炎药、疫苗等,可引起过敏反应而导致葡萄膜炎。 特发性:约有20%-50%的葡萄膜炎病因不明,称为特发性葡萄膜炎。 1.4 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 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部位、炎症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常见症状包括: 眼痛:尤以前葡萄膜炎为甚,可为钝痛、锐痛,有时可放射至额部、颞部。 畏光:对光线敏感,感觉刺眼不适。 流泪:眼泪增多,有时呈溢泪状。 视力模糊:由于房水混浊、玻璃体浑浊、黄斑水肿、晶状体浑浊、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导致。 飞蚊症:玻璃体浑浊引起的视觉现象。 眼红:多为结膜充血,呈充血性眼红。 视物变形:黄斑水肿或病变导致。 视野缺损:视神经或视网膜严重受损引起。 体征方面,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出现: 前葡萄膜炎:瞳孔缩小、变形,虹膜新生血管,房水闪辉,细胞沉着于角膜后壁(KP),房产(hypopyon),睫状体充血。 中葡萄膜炎:玻璃体浑浊(点状、絮状、片状),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视网膜渗出,视盘边缘模糊。 后葡萄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渗出、水肿、出血、新生血管、瘢痕),视盘水肿或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 全葡萄膜炎:上述各部位体征的混合。 1.5 葡萄膜炎的诊断方法 葡萄膜炎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眼科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病史询问:包括起病缓急、症状(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病程、既往史(如系统性疾病史、眼部手术史、外伤史、药物史、家族史等)。 眼科检查: 视力检查:评估视力下降程度。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是诊断葡萄膜炎的关键检查,可观察眼前节是否存在炎症表现,如角膜KP、房水闪辉、房产、虹膜病变、玻璃体浑浊等。 眼底检查:散瞳后,使用检眼镜或裂隙灯结合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观察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的病变。 眼压测量:评估是否存在青光眼或低眼压。 视野检查:评估视神经及视网膜功能。 角膜地形图:评估角膜曲率变化。 A超/B超:评估眼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等情况,对于不透光的眼球尤为重要。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眼底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眼部CT、眼部MRI等,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性质及诊断。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血清学检查(如自身抗体、感染性抗体)、HLA-B27检测、胸部X线、结核菌素试验、组织活检等,用于寻找潜在的全身性疾病或感染病因。 1.6 葡萄膜炎的治疗原则 葡萄膜炎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挽救视力。治疗原则包括: 抗炎治疗:是治疗葡萄膜炎的核心。 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局部用药(眼膏、眼水、球周、球内注射)或非甾体抗炎药。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甲氨蝶呤等,适用于长期、复发性或对激素反应不佳的病例。 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IL-6抑制剂(托珠单抗)等,在某些特定类型的葡萄膜炎中效果显著。 散瞳治疗:预防虹膜后粘连,减轻眼痛。 去除病因:针对感染性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针对全身性疾病,进行相应内科治疗。 并发症治疗:如治疗青光眼、白内障、黄斑水肿等。 物理治疗:如激光光凝、冷冻治疗、放射治疗等,适用于特定病变。 中医药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辅助治疗。 第二章 前葡萄膜炎 2.1 前葡萄膜炎的定义与分类 前葡萄膜炎是指眼内葡萄膜组织的前部,即虹膜和/或睫状体发生的炎症。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葡萄膜炎。 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可细分为角膜缘炎、虹膜睫状体炎和虹膜炎。 2.2 角膜缘炎 2.2.1 角膜缘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角膜缘炎是一种累及角膜缘和结膜的局灶性炎症。其病因通常与全身性疾病相关,最常见的是与免疫介导性疾病有关,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多动脉炎等。也可见于感染,如细菌或病毒感染。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免疫复合物沉积、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或直接感染。 2.2.2 角膜缘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眼部不适,如异物感、烧灼感、轻微疼痛,也可伴有畏光和流泪。检查可见角膜缘附近结膜充血,可伴有淋巴滤泡增生。有时可见角膜缘角膜小片状浸润或糜烂,有时伴有浅层血管增生。 2.2.3 角膜缘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沙眼:沙眼的主要特征是滤泡和乳头增生,角膜缘血管翳。 霉菌性角膜炎:常有明确的外伤史,病灶边界不清,有卫星灶。 巨细胞病毒角膜炎:在免疫功能低下者中常见,常有盘状水肿。 2.2.4 角膜缘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抗炎和去除病因。 局部用药:弱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必要时可配合抗生素滴眼液。 全身用药:对于全身性疾病相关的角膜缘炎,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或免疫抑制剂。 2.3 虹膜睫状体炎 2.3.1 虹膜睫状体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虹膜睫状体炎是前葡萄膜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病因复杂,包括: 感染:结核、梅毒、弓形虫、病毒感染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Reiter综合征、白塞病等。 外伤:眼部穿通伤、钝挫伤。 特发性:约占一半。 发病机制通常涉及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如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T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等。 2.3.2 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眼痛(常为钝痛,可放射至同侧太阳穴)、畏光、流泪、视力模糊。 体征包括: 睫状充血:眼球前部结膜充血,以角膜缘周围为甚。 房水闪辉:裂隙灯下可见房水中出现细微的尘埃样或雾状混浊。 角膜KP(Keratic Precipitates):炎症细胞和蛋白质沉积在角膜内皮上,形成白色或灰白色的斑点,通常位于角膜下半部。KP的大小、形态和数量有助于判断炎症的严重程度和性质。 瞳孔缩小:由于虹膜水肿和痉挛。 虹膜后粘连:炎症导致虹膜与晶状体后囊粘连,可引起瞳孔变形。 房产(Hypopyon):前房中出现脓性积聚,多见于严重的细菌感染或某些免疫介导的炎症。 玻璃体浑浊:少数病例可见玻璃体中出现细胞和蛋白。 2.3.3 虹膜睫状体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眼科检查。 鉴别诊断包括: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类似,但眼压显著升高,角膜水肿,瞳孔散大,虹膜萎缩。 浅前房角:无炎症,房角结构异常。 角膜缘肿瘤:局部隆起,边界清楚,颜色改变。 2.3.4 虹膜睫状体炎的治疗 治疗目标是快速有效地控制炎症,预防并发症。 散瞳治疗:使用阿托品、后马托品等散瞳剂,维持瞳孔散大,预防虹膜后粘连,并可缓解睫状肌痉挛引起的疼痛。 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 滴眼液:如泼尼松龙、氟美龙滴眼液,频繁滴用,逐渐减量。 眼膏:睡前使用,保护眼表,持续释放药物。 球周/球结膜下注射:对于炎症严重或局部用药效果不佳的病例,可考虑。 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双侧或严重的单侧虹膜睫状体炎,可口服泼尼松等。 免疫抑制剂:对于复发性、慢性或激素依赖性虹膜睫状体炎,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等。 抗感染治疗:如病因明确为感染,需积极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并发症处理:积极处理青光眼、白内障、黄斑水肿等并发症。 2.4 虹膜炎 2.4.1 虹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虹膜炎是指仅累及虹膜的炎症,可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等引起,也可与其他眼内炎症并存。 2.4.2 虹膜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类似于虹膜睫状体炎,但睫状肌痉挛和畏光可能不那么明显。主要表现为瞳孔变形、虹膜新生血管、虹膜萎缩等。 2.4.3 虹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主要依靠裂隙灯检查。鉴别诊断需排除其他引起虹膜改变的疾病。 2.4.4 虹膜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与虹膜睫状体炎类似,主要为抗炎和散瞳治疗。 第三章 中葡萄膜炎 3.1 中葡萄膜炎的定义与分类 中葡萄膜炎是指主要累及眼后段,特别是睫状体扁平部及玻璃体的炎症。其炎症反应通常不如前葡萄膜炎那样剧烈,但可能引起严重的视力损害。 3.2 玻璃体炎 3.2.1 玻璃体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玻璃体炎是中葡萄膜炎的核心病变。病因与中葡萄膜炎的病因类似,可包括感染(如弓形虫)、自身免疫性疾病、白塞病、淋巴瘤等。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淋巴细胞浸润等有关。 3.2.2 玻璃体炎的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飞蚊症加重、视物模糊。 体征主要为玻璃体浑浊,可表现为点状、絮状、片状,有时可见玻璃体内出血。还可伴有视盘边缘模糊、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以及视网膜渗出等。 3.2.3 玻璃体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靠眼底检查和玻璃体检查。 鉴别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引起玻璃体浑浊的原因,如出血、肿瘤等。 3.2.4 玻璃体炎的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 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可有效控制炎症。 免疫抑制剂:对于激素依赖性或副作用较大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 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单眼或炎症局限的病例。 抗感染治疗:如病因明确为感染,需积极抗感染。 玻璃体切除术:对于玻璃体浑浊严重,影响视力,经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考虑。 3.3 视网膜血管炎 3.3.1 视网膜血管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视网膜血管炎是指视网膜血管的炎症。病因多样,包括全身性血管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多发性大动脉炎)、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梅毒)、淋巴瘤、Behcet病等。发病机制可能为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壁自身抗体攻击等。 3.3.2 视网膜血管炎的临床表现 可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飞蚊症、视野缺损。 体征包括视网膜血管壁增厚、渗出、出血、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缺血等。 3.3.3 视网膜血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FFA可清晰显示血管壁的病变、渗漏及缺血区域。 鉴别诊断需排除其他引起视网膜血管异常的疾病。 3.3.4 视网膜血管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控制炎症、预防血管闭塞和新生血管形成。 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控制炎症的主要手段。 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慢性或复发性病例。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缺血区和新生血管,减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视网膜下出血的风险。 抗VEGF治疗:如贝伐珠单抗、雷珠单抗,用于治疗新生血管。 3.4 视网膜脉络膜炎 3.4.1 视网膜脉络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视网膜脉络膜炎是指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炎症。常见病因包括感染(如弓形虫、结核、巨细胞病毒)、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Vogt-小柳-原田病、多灶性脉络膜视网膜炎)、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等。 3.4.2 视网膜脉络膜炎的临床表现 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飞蚊症。 体征可见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病灶,形态多样,可表现为渗出、水肿、出血、黄斑病变、视盘水肿等。 3.4.3 视网膜脉络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主要依靠眼底检查、FFA、ICGA。ICGA对脉络膜病变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鉴别诊断需排除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等疾病。 3.4.4 视网膜脉络膜炎的治疗 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保护视力。 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免疫抑制剂:对于慢性、复发性或激素依赖性病例,可使用免疫抑制剂。 抗感染治疗:如果病因是感染,则需要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 激光光凝术:用于治疗视网膜裂孔或新生血管。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用于治疗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 第四章 后葡萄膜炎 4.1 后葡萄膜炎的定义与分类 后葡萄膜炎是指主要累及眼底的炎症,包括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其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异较大。 4.2 脉络膜炎 4.2.1 脉络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脉络膜炎可由感染(如梅毒、结核、弓形虫)、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发性等引起。 4.2.2 脉络膜炎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体征可见脉络膜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形态多样。 4.2.3 脉络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靠眼底检查、FFA、ICGA。 鉴别诊断需排除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4.2.4 脉络膜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与视网膜脉络膜炎类似,主要为抗炎治疗,必要时辅以抗感染、免疫抑制剂等。 4.3 视网膜炎 4.3.1 视网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视网膜炎可由感染(如巨细胞病毒、弓形虫)、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等引起。 4.3.2 视网膜炎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体征可见视网膜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如渗出、水肿、出血、坏死等。 4.3.3 视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靠眼底检查、FFA。 鉴别诊断需排除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黄斑变性等。 4.3.4 视网膜炎的治疗 治疗包括抗炎、抗感染、免疫抑制剂等。 4.4 视神经脉络膜炎 4.4.1 视神经脉络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视神经脉络膜炎是指视神经与脉络膜同时受累的炎症。病因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类似,常与全身性疾病相关。 4.4.2 视神经脉络膜炎的临床表现 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可伴有视盘水肿、视乳头炎、视野缺损、色觉异常。 4.4.3 视神经脉络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靠眼底检查、视野检查、视神经功能检查,必要时行MRI检查。 鉴别诊断需排除视神经肿瘤、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4.4.4 视神经脉络膜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积极抗炎,改善视神经血液循环,必要时辅以免疫抑制剂。 第五章 全葡萄膜炎 5.1 全葡萄膜炎的定义与分类 全葡萄膜炎是指眼内葡萄膜组织广泛受累,累及眼前、中、后段的炎症。其病因复杂,多与全身性疾病相关,常伴有严重的视力损害。 5.2 葡萄膜炎的全身性疾病相关性 5.2.1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常引起前葡萄膜炎,也可累及眼底。 强直性脊柱炎:最常引起前葡萄膜炎,特别是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炎、视神经病变、脉络膜炎等。 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炎、视神经病变、脉络膜炎等。 自身免疫性脑炎:可伴有葡萄膜炎。 5.2.2 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可引起结核性脉络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等。 弓形虫病:是引起后葡萄膜炎的常见原因。 巨细胞病毒感染:常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发生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梅毒:可引起各种类型的葡萄膜炎。 5.2.3 肿瘤相关性 淋巴瘤:可引起玻璃体细胞增生,视网膜浸润。 视网膜母细胞瘤:儿童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可伴有眼内炎症。 5.3 全葡萄膜炎的全身检查与诊断 全葡萄膜炎的诊断需要结合眼科检查和全身检查。全身检查包括血液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全身性疾病。 5.4 全葡萄膜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是联合治疗,包括抗炎、免疫抑制、抗感染、手术治疗等。 第六章 葡萄膜炎的治疗进展 6.1 药物治疗 6.1.1 皮质类固醇:仍然是治疗葡萄膜炎的基础药物,但长期使用易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等副作用。 6.1.2 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度炎症,或作为激素的辅助治疗。 6.1.3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A等,适用于慢性、复发性或激素依赖性葡萄膜炎。 6.1.4 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阿达木单抗)、IL-6抑制剂(托珠单抗)等,在某些难治性葡萄膜炎中疗效显著,但价格昂贵,且有免疫抑制的风险。 6.2 手术治疗 6.2.1 玻璃体手术:适用于玻璃体浑浊严重影响视力,或存在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等并发症的病例。 6.2.2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用于治疗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 6.2.3 晶状体摘除术:适用于白内障合并葡萄膜炎的病例。 6.3 物理治疗 6.3.1 放射治疗:如近距离放射治疗(Brachytherapy),可用于治疗某些局灶性脉络膜病变。 6.3.2 冷冻治疗:适用于某些视网膜脱离或肿瘤。 6.4 传统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在辅助治疗葡萄膜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明目等功效的中药。 6.5 辅助治疗与康复 第七章 葡萄膜炎的并发症与预后 7.1 葡萄膜炎的常见并发症 青光眼:是葡萄膜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由房角粘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引起。 白内障:长期炎症或激素治疗可引起白内障。 黄斑水肿:影响视力。 视网膜脱离:可由炎症性牵拉或渗出引起。 视神经萎缩:炎症直接累及或长期高眼压压迫所致。 7.2 葡萄膜炎的预后影响因素 预后与病因、发病部位、炎症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有关。 7.3 葡萄膜炎的长期管理与随访 葡萄膜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随访和管理,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 第八章 葡萄膜炎的影像学诊断 8.1 眼部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眼内结构,特别是玻璃体浑浊、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增厚等。 8.2 眼部CT检查:可用于评估眼眶骨骼、眼球壁的病变。 8.3 眼部MRI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用于评估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的炎症和病变。 8.4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是诊断视网膜血管炎、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水肿的重要手段。 8.5 眼底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对脉络膜病变显示更敏感,常用于诊断脉络膜炎。 第九章 葡萄膜炎的实验室检查 9.1 血液学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全身性炎症。 9.2 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测(如ANA、RF、HLA-B27),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 9.3 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PCR检测、结核菌素试验等,用于寻找感染病因。 9.4 基因检测:在某些遗传性葡萄膜炎中具有诊断价值。 第十章 葡萄膜炎的护理与康复 10.1 葡萄膜炎患者的居家护理:遵医嘱用药,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保持心情舒畅。 10.2 葡萄膜炎患者的心理护理:疾病带来的痛苦和视力损害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抑郁,需要心理支持。 10.3 葡萄膜炎患者的康复指导: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10.4 葡萄膜炎患者的饮食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 参考文献 (此处应列出详细的参考文献列表,考虑到篇幅限制,此处省略) 索引 (此处应列出详细的书籍索引,方便读者查找内容,此处省略)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眼科临床工作的医生,我深知一本高质量的诊治概要对于基层医生和进修医师的重要性。因此,在看到《京东图书 正版认证 葡萄膜炎诊治概要》这款产品时,我便产生了购买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葡萄膜炎的最新进展,包括新的诊断技术(如OCT、ICGA、HLA分型等)的应用,以及新一代生物制剂在难治性葡萄膜炎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我更希望书中能有关于葡萄膜炎分类的最新共识,以及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推荐。对于一些少见但棘手的葡萄膜炎类型,例如结节病相关性葡萄膜炎、白塞病相关性葡萄膜炎、弓形虫性葡萄膜炎等,如果能有详细的鉴别诊断要点和治疗策略,那就更完美了。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有关于葡萄膜炎合并青光眼、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处理经验分享,以及一些关于免疫抑制剂、激素的毒副作用管理和监测方案。毕竟,葡萄膜炎的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协作,如果能提到相关内容,则更具实用价值。

评分

我是一名因为家庭成员患有葡萄膜炎而开始关注相关医学书籍的普通读者。这本书的书名《京东图书 正版认证 葡萄膜炎诊治概要》给我一种“官方出品,值得信赖”的感觉。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葡萄膜炎发病原因的介绍,是不是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有没有遗传倾向?我更关心的是,这本书能不能给我一些关于日常生活的建议,比如饮食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能不能做剧烈运动?有没有什么药物是绝对不能碰的?有时候,医生给出的建议比较专业,我作为患者家属,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我希望这本书能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这些问题。另外,对于疾病的预后,这本书有没有一些大概的说明?是否意味着一旦患上,就很难痊愈?或者说,通过科学的治疗,能够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我希望这本书能给予我一些信心,让我对疾病的未来有更清晰的认知。

评分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眼科医学前沿的从业者,我始终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更新知识体系,并切实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优质读物。《京东图书 正版认证 葡萄膜炎诊治概要》这个书名,吸引了我对它内容的期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症状和治疗方法,而是能深入探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例如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因子网络、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最新发现。此外,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葡萄膜炎与全身性疾病(如风湿免疫病、感染性疾病)之间关系的论述,以及多学科协作在复杂病例诊治中的具体实践。对诊断方面,我期待能看到关于先进影像学技术(如高分辨OCT、多光谱成像)在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以及其局限性。在治疗方面,除了药物治疗,我希望能了解到更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例如基因检测在指导药物选择中的作用,以及干细胞疗法等前沿探索性治疗的最新进展。当然,关于葡萄膜炎的长期随访、预后评估以及患者教育,也是我希望书中能有所侧重的方面,以期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更多是出于一种“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希望在无数信息中找到一个可靠的、经过专家梳理的总结。葡萄膜炎这种疾病,我身边的朋友也有患上的,其复杂性和反复性常常让患者感到无助。因此,我购买《京东图书 正版认证 葡萄膜炎诊治概要》的时候,最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个清晰的“诊治”脉络。我想知道,如果怀疑得了葡萄膜炎,应该如何进行初步的诊断?有哪些关键的检查项目是必不可少的?当诊断明确后,具体的治疗路径又是怎样的?书本能否清晰地列出不同类型的葡萄膜炎,以及针对每种类型,医生通常会采取哪些治疗手段?我希望看到一些临床案例的分析,这对于我理解抽象的医学知识非常有帮助。同时,对于长期治疗的患者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随访和复查,如何预防复发,也是非常关心的问题。这本书的“概要”二字,也让我期待它能提纲挈领,抓住重点,让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并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评分

刚拿到这本《京东图书 正版认证 葡萄膜炎诊治概要》时,我本来抱着非常大的期望。毕竟,葡萄膜炎这个病症给我和我的家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权威、实用的指导。这本书的书名非常直接,直指“葡萄膜炎诊治”,听起来就很有分量。我翻开目录,希望能快速找到关于常见类型葡萄膜炎的详细介绍,例如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等等,并期待能看到它们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案。我尤其关注是否有对不同分型葡萄膜炎的鉴别诊断的详细论述,以及在药物选择上,例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的使用时机、剂量、疗程以及副作用管理。另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影像学和病理学的知识,帮助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给我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所以当真正阅读时,我希望能看到足够详实的内容支撑起这个承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