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新手学外贸从入门到精通》适合外贸新手、在职外贸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培训及咨询人员、高等学校对外贸易专业师生以及关注跨境电商的人员阅读和使用。 本书根据国家新的外贸政策、外资政策、进口出口政策及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跨境电商等新政策编写而成。
本书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在日常的进出口外贸和通过互联网做外贸的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以实际操作为范例,从零开始一步步教你完成外贸的整个操作过程。
本书偏重实务,外贸原理亦选择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部分。并且重点讲述了外贸中常见的术语、行话和各类行业经验与小常识,开发客户资源,树立外贸品牌影响力等经典内容,并加入了国家大力倡导的跨境电商的有关内容,有助于外贸小白轻松入门,理清外贸流程,成功转型为外贸高手。
内容简介
《新手学外贸从入门到精通》从外贸人员应知、应会、应懂的知识出发,结合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向外贸新手示范各项外贸业务的处理技巧与方法。全书共分为8章,包括对我国外贸政策和市场的分析,贸易术语,贸易单据,对外贸易流程的介绍,外贸品的策划、推广以及签外贸合同,开发客户资源,收欠款等内容。
《新手学外贸从入门到精通》也加入了国家大力倡导的跨境电商的有关内容,以便外贸新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现查现用”,轻松掌握外贸操作技能,快速胜任外贸工作。
《新手学外贸从入门到精通》适合外贸新手、在职外贸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培训及咨询人员、高等学校对外贸易专业师生以及关注跨境电商的人员阅读和使用。
作者简介
智创文化,综合型的营销策划团队,致力于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方案策划服务。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电子商务的逐步兴起,在延续传统业务的同时,逐步开展了以互联网为特色的营销研究项目。目前,聚集了一大批以大学教授、电商讲师、理财师等专业人士为主要构架的电商团队,努力打造一支专业、有价值的互联网营销服务团队。由周杰、王伟伟、苗李宁、魏丽等营销、管理高手组成。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1)
该书外贸知识介绍全面、操作流程讲解清晰、发展方向紧扣时代,以问题为导向、以思路为目标,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贸易政策、掌握操作技能、提升综合能力。
——李昌奎,深圳港美通跨境电子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2)
该书从外贸新手的角度切入,引导读者了解贸易术语、熟悉交易凭证、理清外贸流程、熟悉签订贸易合同过程、明了国际结算与支付程序,并结合当下实体店转型升级的趋势,探讨了跨境电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陈忠,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开放型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
(3)
该书能引导外贸新手逐步掌握从事国际贸易工作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特别介绍了跨境电子商务这种外贸新业态,紧贴实践。
——宋秀峰,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4)
托马斯·孟在《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告诫他的儿子:作为一个合格的对外贸易商人应该具备十二种基本能力。该书不仅对培养上述能力的知识介绍全面、清晰,而且融入品牌、电商等时代因素,能够使读者快速掌握知识,了解政策、提升技能。
——孙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目录
第1章 Page
新手做外贸四大必知 001
1.1 必知一:做好市场分析 002
1.2 必知二:熟悉国家政策 004
1.3 必知三:摸清行业脉络 007
1.4 必知四:遵守法律法规 010
第2章 Page
了解贸易术语 013
2.1 贸易术语 014
2.2 贸易术语的意义 014
2.3 贸易术语的分类 015
2.4 贸易术语的运用 016
2.4.1 C组 CPT-CFR-CIF-CIP 016
2.4.2 D组 DAT-DAP-DDP 024
2.4.3 E组 EXW 028
2.4.4 F组 FOB-FCA-FAS 031
第3章 Page
熟悉交易凭证 039
3.1 信用证 040
3.1.1 信用证的开通条件 040
3.1.2 在外贸业务中的作用 041
3.1.3 信用证中的银行角色 041
3.1.4 信用证的结算 043
3.2 出口许可证 044
3.2.1 如何申领出口许可证 044
3.2.2 出口许可证主管和颁发机构 045
3.2.3 出口证的修改、延期与补发 046
3.3 产地证明书 047
3.3.1 如何申请产地证明书 048
3.3.2 产地证明书的类型 048
3.3.3 产地证明书在外贸业务中的作用 050
3.3.4 产地证明书的内容 051
3.4 报价单 052
3.4.1 报价单的通用格式 052
3.4.2 报价单的填制要求和形式 055
3.5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 055
3.5.1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作用 056
3.5.2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类型 056
3.5.3 如何填写进出口货物报关单 057
3.6 汇票 060
3.6.1 汇票的通用格式 060
3.6.2 汇票的类型 061
3.6.3 如何签订汇票 062
3.7 发票 064
3.7.1 发票在业务中的作用 064
3.7.2 发票的主要内容 064
3.7.3 发票与本票、支票的区别 066
3.8 提单 068
3.8.1 提单在业务中的作用 068
3.8.2 提单的种类 069
3.9 装箱单 071
3.9.1 装箱单的作用 071
3.9.2 装箱单的类型 072
3.9.3 如何填写装箱单 073
3.9.4 装箱单的电子化趋势明显 074
3.10 出口收汇核销单 075
3.10.1 出口收汇核销单的特点 075
3.10.2 出口收汇核销单的申领和注销流程 077
3.10.3 出口收汇核销单的交单步骤 078
3.11 保险单 079
3.11.1 保险单的概念及内容 079
3.11.2 保险单的分类 080
3.12 检验证书 081
3.12.1 检验证书的申请程序 081
3.12.2 检验证书的类型 082
3.12.3 需要检验的商品 083
第4章 Page
理清外贸流程 084
4.1 磋商:明确买方的合作意向 085
4.1.1 磋商的内容 085
4.1.2 磋商的阶段 085
4.2 备货:下订单进入采购和生产阶段 087
4.2.1 备货前的准备工作 088
4.2.2 对备货进行审查和检验 088
4.2.3 向进口方发送备货通知单 089
4.2.4 筹备资金的途径 089
4.3 商检:到检疫局检验货物 090
4.3.1 商检的作用 090
4.3.2 哪些货物需要商检 091
4.3.3 商检的程序 091
4.3.4 商检的时间、地点 092
4.4 报关:向海关申报出口 093
4.4.1 报关范围 093
4.4.2 报关的步骤 094
4.5 运输:将货物与客户实现交接 096
4.5.1 必须按约定如期交货 096
4.5.2 保证按时交货的4个条件 097
4.6 收汇:从客人那里收钱结汇 099
4.6.1 收汇的方式 099
4.6.2 汇付流程及类型 099
4.6.3 托收流程及类型 101
4.6.4 议付 103
4.6.5 远期支票支付 107
4.7 核销:向外汇管理局申报 109
4.7.1 办理核销手续 109
4.7.2 核销单的申请原则 110
4.8 免税、抵税、退税:有效利用优惠税收政策 111
4.8.1 优惠税收政策的内容 111
4.8.2 优惠税收政策的实施范围 112
4.8.3 退税额度的计算方法 113
4.8.4 我国对出口企业退税资格的认定 113
第5章 Page
树立品牌影响力 115
5.1 出口商品的命名 116
5.1.1 命名的原则 116
5.1.2 如何展现命名 118
5.1.3 名称不一致卖方承担责任 119
5.2 出口商品的包装 120
5.2.1 外贸品必须进行包装 120
5.2.2 包装的类型 121
5.2.3 销售包装 122
5.2.4 运输包装 123
5.2.5 拟定包装注意事项 124
5.3 确定商品的规格 125
5.3.1 了解进货数量 126
5.3.2 准确制定商品数量 126
5.3.3 准确制定商品重量 127
5.4 保证商品品质 130
5.4.1 商品品质的组成及作用 130
5.4.2 判断商品品质的途径 131
5.4.3 商品品质的检测 132
5.5 核算出口成本 133
5.5.1 出口商品成本与费用 133
5.5.2 出口商品成本的计算方式 135
5.5.3 衡量出口成本的两个指标 135
5.6 降低附加价:佣金 137
5.6.1 佣金的种类 137
5.6.2 外贸佣金的计算 140
5.6.3 佣金支付时的注意事项 141
5.7 选择运输方式 143
5.7.1 运输方式的类型 144
5.7.2 选择佳的运输方式 145
5.8 办理保险减少风险 148
5.8.1 合同中的保险条款 149
5.8.2 合同保险条款的拟定 150
5.8.3 货运保险条款有哪些规定 150
第6章 Page
签订贸易合同 154
6.1 订立书面合同 155
6.1.1 国际贸易合同的作用 155
6.1.2 国际贸易合同的内容 155
6.1.3 国际贸易合同的特点 157
6.1.4 签订合同时避免口头协议 158
6.2 甄别合同条款 159
6.2.1 合同条款要全面且详尽 159
6.2.2 注意合同条款的细节 161
6.2.3 合同条款的更改 162
6.3 依法订立和履行合同 163
6.3.1 依法订立合同 163
6.3.2 严格履行合同 165
6.4 谨防合同欺诈 167
6.4.1 什么是合同欺诈 167
6.4.2 外贸合同欺诈的3大手法 168
6.4.3 合同欺诈和合同纠纷的区别 170
6.5 避免FOB合同陷阱 171
6.5.1 谨慎签订FOB条款 171
6.5.2 使用FOB价格条款存在的弊端 173
6.5.3 两大陷阱:单放货和船承运人 174
6.5.4 避免问题发生的3个关键 177
6.6 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 178
6.6.1 估计意外事件 178
6.6.2 如何界定共同海损 179
6.7 保留贸易往来的书面证据 181
6.7.1 注意保留证据 181
6.7.2 留存的证据类型 182
6.8 单提货及其法律责任 182
6.9 迟延交付及其法律责任 185
第7章 Page
开发客户资源 188
7.1 利用企业网站开发客户 189
7.1.1 企业网站的作用 189
7.1.2 建立专业化的企业网站 190
7.1.3 企业网站如何吸引客户 192
7.2 利用B2B平台开发客户 193
7.2.1 B2B平台模式及发展趋势 193
7.2.2 B2B网站的作用 195
7.2.3 B2B平台的类型 196
7.2.4 如何选择优质B2B平台 197
7.3 利用搜索引擎开发客户 199
7.3.1 搜索引擎工具的优势 199
7.3.2 使用搜索引擎的诀窍 200
7.4 参加外贸交易会开发客户 202
7.4.1 外贸交易会,面对面沟通更有效 202
7.4.2 参加外贸交易会的注意事项 204
7.4.3 参展中如何与客户交流 206
第8章 Page
转型跨境电商 208
8.1 跨境电商风起云涌 209
8.1.1 跨境电商的特征 209
8.1.2 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 213
8.2 传统企业转型机遇和挑战 219
8.2.1 制度建设和政策优惠 218
8.2.2 转型要解决的问题:资金和产品 220
8.2.3 转型要解决的问题:流量 221
8.2.4 转型要解决的问题:供应链 224
8.2.5 转型要解决的问题:支付系统 227
8.2.6 转型要解决的问题:平台 230
8.3 跨境电商的发展局限 233
8.3.1 传统的通关机制,加剧了跨境电商的成本 234
8.3.2 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 235
8.3.3 地区发展不平衡 236
8.3.4 服务能力弱,综合竞争力有待提高 236
参考文献 237
前言/序言
即学即用轻松胜出,融集全新外贸知识,精心点拨入门技巧,全面熟悉外贸流程,快速掌握外贸实务。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实用”,本着外贸人员“应知、应会、应懂”的原则,涉及外贸活动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本书共分为8章,包括对我国外贸政策和市场的分析,贸易术语,贸易单据,贸易流程,商品的策划、推广,合同签订,客户拓展以及转型跨境电商等问题(2015年以来国家大力提倡和支持的“跨境电商”)。全方位展示了各项外贸业务的具体处理,是外贸新手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指导工具书。
同时为增强可读性,书中还列举了大量具有实操意义的示例,以便外贸新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现查现用”,轻松掌握外贸操作技能,快速胜任外贸工作。
本书有三大特色:
第一,注重实操。考虑到初学者的客观要求,我们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拆分,化大为小,注重细节,将知识融入实操当中。
第二,通俗易懂。外贸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学科,本书本着让每位初学者都能学好外贸、当好外贸人员的原则,在语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力争做到化繁为简,用简练、通俗的语言去阐述。简单易学,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第三,可读性强。如何让干枯的文字活起来也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本书采用图、表的形式,图文并茂,大大增强了可读性。
本书适合外贸新手、在职外贸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培训及咨询人员、高等学校对外贸易专业师生阅读和使用。
本书的编写获得了魏艳、苗李敏、潘鑫、魏丽、李伟、苗李宁等的大力支持,他们群策群力,或提供资料、或讲述自己的经验。同时,也对丁雨萌、樊冬梅在图表设计、文字编校方面的支持深表感谢。正是集多人之智慧,此书才能编撰而成,在此对各位表示感谢。
编者
2016年7月
跨界视界:全球贸易实操与本土化战略 图书定位: 本书并非针对外贸新手操作流程的入门指南,而是立足于全球化商业环境下的战略思维与复杂操作的深度剖析。它面向的读者是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外贸知识,正处于业务扩张瓶颈期,或希望从传统贸易模式转向更具韧性和创新性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者和企业决策者。 核心主题: 跨文化谈判的艺术、国际供应链的风险管理与重塑、数字时代的贸易合规与税务筹划、新兴市场的深度渗透策略。 --- 第一部分:超越流程:全球贸易战略的基石 本部分旨在帮助读者跳出“下单-生产-发货”的机械循环,构建宏观的全球贸易战略视野。 第一章:地缘政治与贸易壁垒下的动态决策 本章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对贸易路线图的重塑作用。重点探讨了关税战、技术出口管制(如芯片与特定技术领域的限制)如何迫使企业重新布局生产基地和采购来源。 贸易协定解读与利用: 详细解析RCEP、CPTPP、以及欧盟与特定伙伴国签订的双边协定中对原产地规则(Rules of Origin)的细微差异,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则进行合规的税务优化。 “去风险化”(De-risking)战略实践: 探讨企业如何构建“双边或多边”的供应链网络,以应对单一国家政策剧变带来的冲击。案例分析将聚焦于墨西哥、越南、印度等新兴制造中心的承载能力评估与准入标准。 外汇风险的精细化管理: 区别于简单的远期结售汇,本章侧重于利用结构性金融工具(如期权、掉期交易)对冲长期或多币种合同中的汇率波动。 第二章:跨文化谈判的深度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 成功的国际贸易不仅是价格战,更是文化理解的较量。本章着重于高价值、高复杂性合同谈判中的非语言沟通、权力距离认知以及时间观差异对谈判进程的影响。 “面子”与“契约精神”的平衡: 分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东亚、中东、拉丁美洲)如何建立信任,以及何时坚持合同的刚性条款,何时进行灵活的弹性处理。 决策链的识别与渗透: 如何在层级结构复杂的企业(如德国的“合议制”或法国的“集权制”)中,准确识别真正的最终决策者(Decider)和影响者(Influencer)。 谈判中的“锚定效应”与“损失厌恶”应用: 运用行为经济学的原理,设计更有利于己方的初始报价和让步序列。 --- 第二部分:供应链韧性与数字化转型 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供应链的可见性(Visibility)和响应速度,实现从“线性”到“网络化”的转变。 第三章:供应链的“透明度革命”与区块链应用探索 本章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传统贸易中信息不对称和信任成本高昂的问题。 端到端可视性(E2E Visibility): 引入物联网(IoT)和高级分析(Advanced Analytics)在货物实时追踪、温湿度监控以及潜在延误预警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供应链中断(如苏伊士运河堵塞)发生时,企业如何利用实时数据快速调配替代方案。 区块链在可追溯性中的实践: 讨论区块链技术在特定高价值/高监管产品(如医药原料、精密仪器)中应用的可行性,侧重于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在自动执行付款和文件流转中的潜力与当前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供应商关系管理的量化评估: 开发一套基于绩效、合规性、创新贡献度的动态供应商评分系统(Supplier Scorecard 2.0),取代传统的年度审核模式。 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税务筹划与合规前沿 全球税务环境日益趋严,本章不再停留在基础的增值税或关税计算,而是转向更具前瞻性和复杂性的税务架构设计。 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的全球挑战: 深入剖析OECD BEPS(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框架下,跨国关联交易的同期资料准备要求,以及如何论证定价的独立交易原则,以应对各国税务机关日益严格的审查。 数字服务税(DST)与电商税务影响: 针对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企业,解析各国对数字服务收入的征税新规,以及如何准确区分“平台服务”与“货物销售”的税务归属。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关税壁垒: 分析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政策如何转化为新的贸易成本,以及企业如何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披露碳足迹信息来规避或减轻这类成本。 --- 第三部分:新兴市场开拓与风险消化 本部分将目标锁定在那些高潜力但高不确定性的市场,强调深入本地化和风险对冲。 第五章:特定区域的准入壁垒与本地化突破 本章将细致解构进入特定复杂市场的操作壁垒,而非泛泛而谈。 中东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本土化”要求: 分析沙特“2030愿景”驱动下的本地采购比例(In-Kingdom Total Value Add, IKTVA)要求,以及服务贸易准入中的特殊限制。 拉丁美洲的复杂清关与金融监管: 重点解析巴西、阿根廷等国对进口许可证(如ANVISA)、预授权流程的冗长性,以及如何在当地设立合规的资金池和发票管理体系。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的潜在机遇与基础设施挑战: 评估该自贸区对区域内贸易的刺激效应,并对比分析东非与西非在物流、支付基础设施上的显著差异。 第六章:知识产权的全球保护与争议解决实务 在产品全球化的同时,知识产权(IP)的保护是核心竞争力。 “先发制人”的全球IP布局: 探讨在目标市场尚未开始销售前,如何利用《巴黎公约》与《马德里体系》进行基础商标和专利的提前布局,尤其关注恶意抢注的防范策略。 跨境知识产权争议的仲裁选择: 比较国际商会(ICC)、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在处理技术许可和专利侵权纠纷时的程序优势与成本考量。 海关保护与“边境管控”: 讲解如何有效地向目标市场的海关部门提供证据和信息,实现对假冒或侵权货物的有效扣押。 --- 结语:面向未来的贸易生态构建者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成为一个能够驾驭不确定性、整合跨学科知识的全球贸易架构师。它强调的不是“如何做”一个单笔交易,而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在未来十年内持续适应变革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商业生态系统。内容深度聚焦于战略决策、金融工程、法律前沿与技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