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文6(英汉双语)

美国语文6(英汉双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麦加菲 著
图书标签:
  • 美国语文
  • 英语学习
  • 双语教材
  • 小学语文
  • 六年级
  • 英汉对照
  • 语言学习
  • 教育
  • 课本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95272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900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531
字数:818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影响美国学生近一个世纪的教科书,一套塑造美国精神与文明的语文读本!这套由美国知名教育家、俄亥俄大学校长威廉?H?麦加菲花费20多年时间倾心主编,至1920年累计销量便高达1.22亿册,是美国热销的语文课本,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三大热销书”。

内容简介

  《美国语文读本》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一直被广泛用作美国学校的语文教材,据称有10000多所美国学校拿它当作教材。到了21世纪,西方一些私立学校(PrivateSchool)和家庭学校(Homeschool)仍用它作为教材,足见这套书的价值与影响力。据估计,这套书从问世至1960年,至少发行了1.22亿册;1961年后,在西方每年销量仍达30000册以上。应该说,没有哪一套个人主编的教材能超过此发行量了!
  此套读本的英文原版共分七级,包括启蒙读本和第1-6级。考虑到启蒙读本与第一级篇幅都较少,难易程度也很接近,于是我们将之合并为第1册,其余2-6级与英文原版相同。这样国内出版的这套读本共包括6册。第1册从字母表开始,主要侧重于字母的发音与书写、简单的单词与句型,同时强调英文书写,课文后面附有不少书法练习,让孩子们不仅将英语说得像外国人,而且写得也跟外文书法一样,这是国内英语教学所缺少的一个环节。从第2册开始,均是比较正式的课文,每一课包括词汇和课文,对一些生词有英文解释,让学生学会通过简单英文理解生词,养成用英语理解和思维的习惯。第5册和第6册的课文前增加了作者简介与相关背景知识,内容丰富而有一定深度。
  此套书为在原版本基础上重新修订精装版,后两册字号较之前有所放大,并且修正了原有的错误之处,以方便学生阅读。
  本书为第6册。

作者简介

威廉·H·麦加菲,美国著名教育家。1800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1826年毕业于华盛顿大学杰斐逊学院。在数十年教育生涯中,他曾担任过迈阿密大学语言学教授,俄亥俄大学校长。自1845年开始任弗吉尼亚大学道德哲学教授。他还帮助组建了俄亥俄州公立学校体系。
  早在19世纪初期,麦加菲就意识到,应该给那些孤独的垦荒者和欧洲移民的后代提供普遍的教育,于是他利用自己作为演讲家与教育工作者的天赋,开始为孩子们编写系列教材。这套教材共7册,从学龄前至第6年级。他前后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才完成全套教材的编写。这套教材面世后就被美国很多学校选为课本。在75年间销量高达1.22亿,直到今天仍以各种版本流行于西方,被美国《出版周刊》评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三大畅销书",对美国青年的心灵塑造与道德培养产生了影响。

精彩书评

  ★这套书不仅影响了美国的教育事业,也影响了美国的伦理道德。诚如历史学家孔玛格所言:“它们为美国儿童提供了当今明显缺乏的东西,即普遍的引喻知识、普遍的经验和自制意识。”
  ―― 选自《大美百科全书》

目录

Lesson 1 Anecdote of the Duke of Newcastle / 第1课 纽卡斯尔公爵轶事 1
Lesson 2 The Needle / 第2课 银针 5
Lesson 3 Dawn / 第3课 黎明 7
Lesson 4 Description of a Storm / 第4课 风暴 10
Lesson 5 After the Thunderstorm / 第5课 暴风雨之后 13
Lesson 6 House Cleaning / 第6课 大扫除 15
Lesson 7 Schemes of Life often Illusory / 第7课 人生的规划 21
Lesson 8 The Brave Old Oak / 第8课 勇敢的老橡树 25
Lesson 9 The Artist Surprised / 第9课 一鸣惊人的艺术家 27
Lesson 10 Pictures of Memory / 第10课 记忆的图画 34
Lesson 11 The Morning Oratorio / 第11课 早晨的清唱剧 36
Lesson 12 Short Selections in Poetry / 第12课 诗歌节选 41
Lesson 13 Death of Little Nell / 第13课 小内尔之死 46
Lesson 14 Vanity of Life / 第14课 生命之虚妄 51
Lesson 15 A Political Pause / 第15课 政治停火 54
Lesson 16 My Experience in Elocution / 第16课 我的演讲经历 56
Lesson 17 Elegy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 第17课 墓园挽歌 61
Lesson 18 Tact and Talent / 第18课 机智与才干 68
Lesson 19 Speech Before the Virginia Convention /
第19课 弗吉尼亚制宪会议上的演讲 70
Lesson 20 The American Flag / 第20课 美国国旗 74
Lesson 21 Ironical Eulogy on Debt / 第21课 债务讽诵 78
Lesson 22 The Three Warnings / 第22课 三个警告 82
Lesson 23 Memory of Our Fathers / 第23课 关于先辈的回忆 86
Lesson 24 Short Selections in Prose / 第24课 散文精选 89
Lesson 25 The Jolly Old Pedagogue / 第25课 快乐的老先生 94
Lesson 26 The Teacher and Sick Scholar / 第26课 老师和生病的学生 97
Lesson 27 The Snow Shower / 第27课 洁白的雪 103
Lesson 28 Character of Napoleon Bonaparte /
第28课 拿破仑 波拿巴的性格 106
Lesson 29 Napoleon at Rest / 第29课 躺下的拿破仑 109
Lesson 30 War / 第30课 战争 112
Lesson 31 Speech of Walpole in Reproof of Mr. Pitt /
第31课 沃尔浦尔反驳皮特先生的演讲 115
Lesson 32 Pitt's Reply to Sir Robert Walpole /
第32课 皮特对罗伯特 沃尔浦尔爵士的答复 117
Lesson 33 Character of Mr. Pitt / 第33课 皮特先生的性格 120
Lesson 34 The Soldier's Rest / 第34课 士兵的休息 122
Lesson 35 Henry V. to his Troops / 第35课 亨利五世演讲 125
Lesson 36 Speech of Paul on Mars' Hill / 第36课 保罗在玛斯山上的演讲 128
Lesson 37 God is Everywhere / 第37课 上帝无处不在 129
Lesson 38 Lafayette and Robert Raikes /
第38课 拉法耶特和罗伯特 莱克斯 132
Lesson 39 Fall of Cardinal Wolsey / 第39课 沃尔西红衣主教的垮台 137
Lesson 40 The Philosopher / 第40课 哲学家 143
Lesson 41 Marmion and Douglas / 第41课 马米恩和道格拉斯 147
Lesson 42 The Present / 第42课 今朝 151
Lesson 43 The Baptism / 第43课 洗礼 153
Lesson 44 Sparrows / 第44课 麻雀 159
Lesson 45 Observance of the Sabbath / 第45课 守安息日 161
Lesson 46 God's Goodness to Such as Fear Him /
第46课 上帝的善就是心怀敬畏 165
Lesson 47 Character of Columbus / 第47课 哥伦布的性格 169
Lesson 48 "He Giveth His Beloved Sleep" / 第48课 他让他的最爱安眠 173
Lesson 49 Description of a Siege / 第49课 围困 176
Lesson 50 Marco Bozzaris / 第50课 马尔科 博萨里斯 181
Lesson 51 Song of the Greek Bard / 第51课 希腊吟游诗人之歌 184
Lesson 52 North American Indians / 第52课 北美印第安人 188
Lesson 53 Lochiel's Warning / 第53课 洛希尔的警告 191
Lesson 54 On Happiness of Temper / 第54课 论幸福 197
Lesson 55 The Fortune Teller / 第55课 算命先生 201
Lesson 56 Renzi's Address to the Romans /
第56课 里恩齐对罗马人的演说 205
Lesson 57 Character of the Puritan Fathers of New England /
第57课 新英格兰清教徒先辈的品格 209
Lesson 58 Landing of the Pilgrim Fathers / 第58课 朝圣先辈的登陆 213
Lesson 59 Necessity of Education / 第59课 教育的必要性 216
Lesson 60 Riding on a Snowplow / 第60课 骑雪犁 219
Lesson 61 The Quarrel of Brutus and Cassius /
第61课 布鲁图和凯西尤的争吵 222
Lesson 62 The Quack / 第62课 江湖庸医 229
Lesson 63 Rip Van Winkle / 第63课 瑞普 凡 温克尔 236
Lesson 64 Bill and Joe / 第64课 比尔和乔 240
Lesson 65 Sorrow for the Dead / 第65课 对逝者的哀思 243
Lesson 66 The Eagle / 第66课 雄鹰 246
Lesson 67 Political Toleration / 第67课 政治信仰自由 248
Lesson 68 What Constitutes a State / 第68课 国家的构成 251
Lesson 69 The Brave at Home / 第69课 家里的勇敢者 253
Lesson 70 South Carolina / 第70课 南卡罗来纳州 255
Lesson 71 Massachusetts and South Carolina /
第71课 马萨诸塞和南卡罗来纳 257
Lesson 72 The Church Scene from Evangeline /
第72课 伊万杰琳眼中的教堂景象 260
Lesson 73 Song of the Shirt / 第73课 衬衫之歌 265
Lesson 74 Diamond Cut Diamond / 第74课 用钻石切钻石 269
Lesson 75 Thanatopsis / 第75课 对死亡的见解 276
Lesson 76 Indian Jugglers / 第76课 耍戏法的印第安人 281
Lesson 77 Antony over Caesar's Dead Body /
第77课 安东尼在恺撒遗体前 285
Lesson 78 The English Character / 第78课 英国人的性格 293
Lesson 79 The Song of the Potter / 第79课 陶工之歌 297
Lesson 80 A Hot Day in New York / 第80课 纽约炎热的一天 299
Lesson 81 Discontent—An Allegory / 第81课 人心不足 303
Lesson 82 Jupiter and Ten / 第82课 朱庇特和十个 309
Lesson 83 Scene from "The Poor Gentleman" / 第83课 穷绅士 312
Lesson 84 My Mother's Picture / 第84课 母亲的照片 321
Lesson 85 Death of Samson / 第85课 参孙之死 325
Lesson 86 An Evening Adventure / 第86课 深夜探险 330
Lesson 87 The Barefoot Boy / 第87课 赤脚男孩 332
Lesson 88 The Glove and the Lions / 第88课 手套和狮子 336
Lesson 89 The Folly of Intoxication / 第89课 陶醉的愚人 338
Lesson 90 Starved Rock / 第90课 饥饿的岩石 341
Lesson 91 Prince Henry and Falstaff / 第91课 亨利王子和福尔斯塔夫 344
Lesson 92 Studies / 第92课 论学习 351
Lesson 93 Surrender of Granada / 第93课 格兰纳达的投降 354
Lesson 94 Hamlet's Soliloquy / 第94课 哈姆雷特的独白 359
Lesson 95 Ginevra / 第95课 吉内乌拉 361
Lesson 96 Inventions and Discoveries / 第96课 发明与探索 367
Lesson 97 Enoch Arden at the Window / 第97课 窗前的伊诺克 阿登 370
Lesson 98 Lochinvar / 第98课 罗钦瓦尔 375
Lesson 99 Speech on the Trial of a Murderer /
第99课 审判杀人凶手的演讲 378
Lesson 100 The Closing Year / 第100课 即将逝去的一年 382
Lesson 101 A New City in Colorado / 第101课 科罗拉多的新城市 388
Lesson 102 Importance of the Union / 第102课 联邦的重要性 393
Lesson 103 The Influences of the Sun / 第103课 太阳的影响 396
Lesson 104 Colloquial Powers of Franklin / 第104课 富兰克林的口才 398
Lesson 105 The Dream of Clarence / 第105课 克莱伦斯的梦 401
Lesson 106 Homeward Bound / 第106课 向家的方向航行 406
Lesson 107 Impeachment of Warren Hastings /
第107课 沃伦 黑斯廷斯总督弹劾案 410
Lesson 108 Destruction of the Carnatic / 第108课 卡纳提克的毁灭 414
Lesson 109 The Raven / 第109课 乌鸦 418
Lesson 110 A View of the Coliseums / 第110课 古罗马角斗场 425
Lesson 111 The Bridge / 第111课 桥 428
Lesson 112 Objects and Limits of Science /
第112课 科学的目标和局限性 431
Lesson 113 The Downfall of Poland / 第113课 波兰的陷落 434
Lesson 114 Labor / 第114课 做工 436
Lesson 115 The Last Days of Herculaneum /
第115课 赫库兰尼姆的最后时光 440
Lesson 116 How Men Reason / 第116课 人是如何推理的 448
Lesson 117 Thunderstorm on the Alps / 第117课 阿尔卑斯山的雷暴雨 451
Lesson 118 Origin of Property / 第118课 财产的起源 455
Lesson 119 Battle of Waterloo / 第119课 滑铁卢之战 461
Lesson 120 "With Brains, Sir" / 第120课 “先生,请用脑思考” 465
Lesson 121 The New England Pastor / 第121课 新英格兰牧师 467
Lesson 122 Death of Absalom / 第122课 押沙龙之死 469
Lesson 123 Abraham Davenport / 第123课 亚伯拉罕 达文波特 473
Lesson 124 The Falls of the Yosemite / 第124课 约塞米蒂瀑布 477
Lesson 125 A Psalm of Life / 第125课 生活赞美诗 482
Lesson 126 Franklin's Entry into Philadelphia /
第126课 富兰克林进入费城 484
Lesson 127 Lines to a Waterfowl / 第127课 水鸟 488
Lesson 128 Goldsmith and Addison / 第128课 戈德史密斯和艾迪生 490
Lesson 129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 第129课 不朽的灵魂 495
Lesson 130 Character of Washington / 第130课 华盛顿的性格 497
Lesson 131 Eulogy on Washington / 第131课 歌颂华盛顿 502
Lesson 132 The Solitary Reaper / 第132课 孤独的割麦女 504
Lesson 133 Value of the Present / 第133课 现在的价值 506
Lesson 134 Happiness / 第134课 幸福 510
Lesson 135 Marion / 第135课 马里恩 515
Lesson 136 A Common Thought / 第136课 共同的想法 519
Lesson 137 A Definite Aim in Reading / 第137课 确定阅读目标 521
Lesson 138 Ode to Mt. Blanc / 第138课 咏白朗峰 526



精彩书摘

Lesson 1?Anecdote of the Duke of Newcastle
A laughable story was circulated dur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old Duke of Newcastle, and retailed to the public in various forms. This nobleman, with many good points, was remarkable for being profuse of his promises on all occasions, and valued himself particularly on being able to anticipate the words or the wants of the various persons who attended his levees, before they uttered a word. This sometimes led him into ridiculous embarrassment; and it was this proneness to lavish promises, which gave occasion for the following anecdote:
At the election of a certain borough in Cornwall, where the opposite interests were almost equally poised, a single vote was of the highest importance. This object the Duke, by well applied argument and personal application, at length attained; and the gentleman he recommended, gained the election. In the warmth of gratitude, his grace poured forth acknowledgments and promises without ceasing, on the fortunate possessor of the casting vote; called him his best and dearest friend; protested, that he should consider himself as forever indebted to him; and that he would serve him by night or by day.
The Cornish voter, who was an honest fellow, and would not have thought himself entitled to any reward, but for such a torrent of acknowledgments, thanked the Duke for his kindness, and told him the supervisor of excise was old and infirm, and, if he would have the goodness to recommend his son-in-law to the commissioners, in case of the old man's death, he should think himself and his family bound to render his grace every assistance in their power, on any future occasion.
"My dear friend, why do you ask for such a trifling employment?" exclaimed his grace; "your relative shall have it the moment the place is vacant, if you will but call my attention to it."
"But how shall I get admitted to you, my lord? For in London, I understand, it is a very difficult business to get a sight of you great folks, though you are so kind and complaisant to us in the country."
"The instant the man dies," replied the Duke, "set out posthaste for London; drive directly to my house, and, be it by night or by day, thunder at the door; I will leave word with my porter to show you upstairs directly; and the employment shall be disposed of according to your wishes."
The parties separated; the Duke drove to a friend's house in the neighborhood, without a wish or desire to see his new acquaintance till that day seven years; but the memory of the Cornish elector, not being burdened with such a variety of objects, was more retentive. The supervisor died a few months after, and the Duke's humble friend, relying on the word of a peer, was conveyed to London posthaste, and ascended with alacrity the steps of that nobleman's palace.
The reader should be informed, that just at this time, no less a person than the King of Spain was expected hourly to depart this life, an event in which the minister of Great Britain was particularly concerned; and the Duke of Newcastle, on the very night that the proprietor of the decisive vote arrived at his door, had sat up anxiously expecting dispatches from Madrid. Wearied by official business and agitated spirits, he retired to rest, having previously given particular instructions to his porter not to go to bed, as he expected every minute a messenger with advices of the greatest importance, and desired that he might be shown upstairs, the moment of his arrival.
His grace was sound asleep; and the porter, settled for the night in his armchair, had already commenced a sonorous nap, when the vigorous arm of the Cornish voter roused him from his slumbers. To his first question, "Is the Duke at home?" the porter replied, "Yes, and in bed; but has left particular orders that, come when you will, you are to go up to him directly."
"Bless him, for a worthy and honest gentleman," cried our applicant for the vacant post, smiling and nodding with approbation at the prime minister's kindness, "how punctual his grace is; I knew he would not deceive me; let me hear no more of lords and dukes not keeping their words; I verily believe they are as honest, and mean as well as any other folks." Having ascended the stairs as he was speaking, he was ushered into the Duke's bedchamber.
"Is he dead?" exclaimed his grace, rubbing his eyes, and scarcely awakened from dreaming of the King of Spain, "Is he dead?"
"Yes, my lord," replied the eager expectant, delighted to find the election promise, with all its circumstances, so fresh in the nobleman's memory.
"When did he die?"
……

前言/序言

在美国,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都读过《麦加菲读本》,美国媒体更称其为“影响美国五代人的心灵读本”。其主编者威廉?麦加菲,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先后担任过弗吉尼亚大学道德哲学教授、迈阿密大学语言学教授以及俄亥俄大学校长。他用了20多年时间,从浩瀚的西方经典文学中选编了一套读本,希望通过这些散文、诗歌、戏剧、哲理故事中浅显而美妙的文字,让美国的小朋友们在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也可以感受道德教育的力量。该读本一经面世,就有近万所美国学校将它选为教材。著名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称赞这套书是他儿童时代最感兴趣的读物,后来他大量自费印刷这套书,送给许多学校。据估计,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这套书的销量超过了1.2亿册。1961年以后,在西方每年销量仍达到3万册。可以说,没有哪一套个人主编的教材能超过这套书的发行量!
麦加菲编写的这套教材,包括从学龄前启蒙读本到小学六年级课本。这套书的内容由浅入深,从基本单词、常用句型开始,延展到简单的诗歌,再进阶到中长篇的经典著作。从难易程度来看,前三部分内容单纯美好,文字朴素简洁,比较适合国内中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后三部分的内容相对繁复深奥,开始有侧重性,比较适合高年级小学生和中学生阅读。
这套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所包含的内容贴近生活。它没有童话的唯美和寓言的神奇,其中的文章会让小朋友们觉得事情就发生在身边。而且,除了对真、善、美的颂扬,麦加菲也没有回避生活中的艰难与困苦,但其宗旨绝非消极愤世,而是突出困境之下个人的坚守与成长。这样的文章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滋养心灵的成长,也将对小朋友的人生观起到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堪称真正的“德育”教材。
我们衷心希望这套书能够让中国的读者朋友学习标准的英语,开阔自己的视野,打开通往世界的心灵之窗;同时又能获得文学知识、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提升。
我们更期待这套书成为大家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如果您在阅读中发现有疑问或错误之处,请不吝指正,以便我们更加完善这套书。
《世界文学名著选读》简介 本书精选了世界范围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作品,涵盖了从古至今、横跨不同文化背景的经典之作。我们力求通过这些文学瑰宝,为读者搭建一座通往人类思想深处与情感广阔天地的桥梁。全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旨在提升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拓宽其全球视野,并深刻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性挣扎与文明演进。 第一编:西方古典与中世纪的史诗回响 本部分聚焦于西方文明的源头,收录了对后世文学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史诗与神话叙事。 一、古希腊的英雄颂歌:荷马的《伊利亚特》节选 我们选取了《伊利亚特》中关于特洛伊战争核心冲突的段落,着重展现阿喀琉斯的愤怒与赫克托耳的悲剧命运。重点分析了古希腊“悲剧英雄”的特质——他们既拥有超凡的勇气和荣耀(Kleos),也承受着命运(Moira)不可抗拒的压力。文本分析将侧重于对英雄主义、宿命论以及早期西方伦理观的探讨。我们详细呈现了战争的残酷场面与神祇干预的描写手法,揭示了人类在面对无法掌控的力量时的复杂心态。 二、罗马的帝国精神与人文反思: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选段 本部分聚焦于埃涅阿斯从特洛伊废墟中崛起,肩负建立新家园使命的历程。不同于单纯的战争叙事,《埃涅阿斯纪》更侧重于“虔诚”(Pietas)这一罗马核心价值的体现。我们精选了其与狄多女王的爱情悲剧,以及他深入冥界获取神谕的部分。通过对这些选段的深入解读,读者可以体会到个人情感如何必须服从于更高远的国家使命,以及早期西方“文明缔造者”所背负的沉重道德负担。 三、中世纪的信仰与骑士精神:中世纪宫廷传奇 选入了部分关于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早期传说片段,例如《兰斯洛特与桂妮薇儿》的早期叙事原型。这部分内容并非聚焦于后世的浪漫化想象,而是探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信仰如何与日耳曼式的武士传统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骑士行为准则。分析的重点在于“忠诚”、“荣誉”和“禁忌之爱”之间的内在张力。 第二编:文艺复兴与启蒙的光芒 随着人文主义的复苏和理性精神的崛起,文学的主题从神转向人本身。 四、意大利的智慧与讽刺:薄伽丘的《十日谈》精选 选取了数则最能体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中世纪清规戒律的温和嘲讽的故事。这些故事展现了商人阶层的崛起、对世俗享乐的追求,以及对伪善的批判。解读的侧重点在于其叙事技巧——如何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幽默的对白,探讨爱情、财富与智慧在社会中的实际作用。 五、英国的戏剧巨匠:莎士比亚的深度探析 本部分选取了《哈姆雷特》中著名的独白,以及《李尔王》中疯癫场景的描写。我们不仅关注戏剧的语言艺术,更深入剖析其主题:权力腐蚀、家庭破碎、存在的意义。对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进行了跨文化的哲学探讨,并分析了莎士比亚如何通过复杂的角色层次,捕捉到人类心理的幽微之处。 六、启蒙运动的理性批判:伏尔泰与果尔德的讽刺 收录了伏尔泰《老实人》中关于“乐观主义”被打破的段落,以及果尔德《伪善者》中对社会习俗的尖锐讽刺。这部分内容旨在向读者展示启蒙思想家如何运用智慧和讽刺的武器,挑战宗教教条和封建专制,提倡科学理性与个人自由。重点分析了讽刺作为一种文学工具的有效性。 第三编: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反叛 从18世纪末开始,文学开始反思启蒙运动的过度理性化,转而拥抱情感、自然与个体的自由意志。 七、德语世界的“狂飙突进”: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精选了维特对自然(尤其是对宏大景观)的沉醉描写,以及他与绿蒂之间无法调和的内心冲突。本部分着重分析了浪漫主义对“天才”与“敏感心灵”的颂扬,以及“感性”在面对僵化社会规范时的必然悲剧。对于色彩象征、环境烘托等写作手法的分析将是重点。 八、英格兰的自然颂歌: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诗歌 收录了多首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或从自然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抒情诗。侧重于探讨“想象力”(Imagination)在浪漫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分析诗人如何通过对日常景物的细致描摹,触及永恒的真理与至高的情感体验。 九、美国独立精神的萌芽:爱伦·坡的哥特式探索 选取了爱伦·坡的短篇小说片段,例如对幽闭恐惧和潜意识黑暗面的描写。这部分内容引导读者探索浪漫主义向“黑暗浪漫”和哥特文学的过渡,关注非理性、死亡、以及被压抑的欲望如何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母题。 第四编:现实主义与现代性的挣扎 进入19世纪中后期,文学转向对社会结构、阶级矛盾以及工业化带来的异化现象的忠实记录。 十、俄国的人性深度挖掘: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峙 我们选取了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对贵族社会虚伪的剖析,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对超人哲学的自我辩护。通过对比两位巨匠对“爱”、“道德”与“社会责任”的不同诠释,读者可以清晰地把握19世纪俄国文学对人类精神困境的深刻洞察。 十一、法国的社会剖析:巴尔扎克与福楼拜的精准描摹 收录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对巴黎社会阶层流动的生动刻画,以及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对平庸生活和自我欺骗的冷静解剖。重点分析了现实主义文学如何运用详尽的细节描写和客观的叙事视角,构建出令人信服的社会图景。 十二、美国文学的自我审视:霍桑与梅尔维尔的道德困境 精选了霍桑《红字》中关于“原罪”和“公共审判”的描述,以及梅尔维尔《白鲸》中亚哈船长对偏执复仇的狂热追求。这部分内容探讨了早期美国文学如何处理清教伦理遗产、个人自由与社会压抑之间的永恒矛盾。 结语:现代主义的碎片与重构 全书最后以对20世纪初现代主义先声的简要介绍收尾,指出文学如何开始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转向对主观意识、时间流逝和语言本质的探索,为读者理解当代文学奠定必要的历史基础。 本书特色: 本书的每一篇选文后都附有详尽的背景介绍、作者生平、文本的历史地位分析以及深入的文学评论。所有导读均以深入的学术视角撰写,旨在帮助读者超越简单的故事理解,进入文本背后的思想脉络。我们致力于提供一种跨越国界和时代的文学对话体验。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辅助性设计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这体现了出版方在教育辅助设计上的前瞻性。从目录的详尽程度到书后附录的实用性,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目的就是最大化读者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它提供的那种穿插在正文中的“思考提示”和“延伸阅读建议”,它们就像是路标一样,在你可能感到困惑或需要进一步深挖时,及时地给予了精准的指引。这些辅助工具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与核心内容深度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将线性的阅读过程转变成了一个多维度的探索网络。我能感觉到,这套设计是为了让读者能够真正地“内化”知识,而不是仅仅“记住”知识,这点对于任何严肃的学习者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加分项。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结构编排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逻辑链条清晰得让人佩服。每一单元的过渡都自然流畅,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复杂主题的深入探讨,再到最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展阅读,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我尤其欣赏它那种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路径设计,旧的知识点不会轻易被遗忘,而是不断地以新的形式被重新激活和加强。这不像我过去读过的一些教材,学完一个章节就像是把上一个章节的内容彻底清空了。这里的知识点是相互咬合、层层递进的,每读完一个部分,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认知边界被拓宽了一点。对于想要系统性掌握某个领域的学习者来说,这种严谨的框架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骨架”,让学习者不必担心在知识的海洋中迷失方向,一切都在预设的轨道上有序前进。

评分

我得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它绝对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入门读物。内容涉及的领域非常丰富,即便是那些看似熟悉的议题,作者也总能挖掘出新的视角或者更深层次的理论支撑。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停下来查阅一些背景资料,这反而促使我进行了更主动、更有深度的探索,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不断地抛出令人深思的问题,引导你去自己寻找答案。这种激发求知欲的设计,是衡量一本优秀读物的重要标准。它不满足于仅仅“告知”,更致力于“启发”。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渴望追求更高阶理解的学习者而言,这本书提供的知识密度和思想穿透力,绝对是物超所值的。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培养的是一种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真是太对我的胃口了,它摈弃了那种教条式的、居高临下的说教腔调,而是采用了一种非常对话式、充满人情味的叙事口吻。读起来感觉就像是和一位博学健谈的朋友进行思想交流,轻松自然,毫无压力。作者在阐述复杂概念时,擅长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实例,使得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这种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在学习新事物时感到无比的自信和愉悦。没有那种“学霸气”,只有真诚的分享和引导。这种温暖的语调,成功地消解了学习过程中常有的挫败感,让人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妙之处,因为它让你感觉自己是一个被平等对待的、有能力的探索者。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和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色彩明快,装帧精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一看就知道是用心制作的。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大气中带着精致的风格,不像有些教材那样死板僵硬。内页的纸张质量也很好,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人感到眼睛疲劳。我一直觉得,好的学习材料,首先得在视觉上给人愉悦感,这本绝对做到了。而且,它的一些小细节处理得特别到位,比如字体大小的排布、留白的处理,都体现了编者对读者体验的尊重。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让人愿意经常拿出来翻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让我对它的内容质量充满了信心,毕竟,一个在外观上如此考究的出版物,在学术上的严谨性通常也不会让人失望。它成功地将学习的严肃性和阅读的愉悦感结合在了一起,这点非常难得。

评分

京东自营的图书《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英汉双语)》不错,书本是原装正版的,印刷精良,比实体书店购买优惠,值得推荐购买。京东的配送服务很好,物美价廉,发货迅速,很不错。书本的品质总体不错,至于更多细节,等阅读一段时间后再追加评论。在京东购物很愉快!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送货上门。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

评分

乘着读书月的风,能99元买到十本书真的是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且还能挑到自己想要的,给自己充充电,真是太好了,喜欢!

评分

京东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生活购物平台,自从几年前接触它以来,我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和陪伴家人,但是,plus权益几乎只是摆设,问题就出在运费上,无论是买粮油饮料水还是复印纸耗材,只要加上运费就与市场相比没有优势可言,更让人不解的是,今年自提跟送货到家运费完全一样,希望京东政策制定者好好考虑一下老用户的切身体验,及时加以纠正,谢谢

评分

本来以为是小学生读物,直接买后最后两册。拆开看了5,收到严重打击有木有,太难了,英语四级难度也就这样了。不过书的质量真不错,翻译的也还可以。

评分

和此卖家交流,自觉七经八脉为之一畅,我在~买了这么多年,所谓看过"女干"商无数,但与卖家您交流,我只想说,老板你实在是太好了。你的高尚情操太让人感动了。本人对此卖家之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海枯石烂,天崩地裂,永不变心。交易成功后,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静。自古英雄出少年,卖家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而今,天佑我大中华,沧海桑田5000年,神州平地一声雷,飞沙走石,大雾迷天,朦胧中,只见顶天立地一金甲天神立于天地间,花见花开,人见人爱,这人英雄手持双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倾倒。得此大英雄,实乃国之幸也,民之福,人之初也,怎不叫人喜极而泣.......看着交易成功,我竟产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啊,这么好的卖家,如果将来我再也遇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地把卖家的店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静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卖家,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以此评价奉献给世人赏阅,我要给好评……

评分

中英文双语,凑单买的,很划算,英文字体有点小。再大些就好些了。呵呵……呵呵……

评分

这纸张也真是,唉 无话可说了叫!不是太好啊可能成本低

评分

东西很不错。活动的时候拿实惠!详读以后再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