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古诗词全鉴收录了自《诗经》以来数千年间美好的词句,用现代人的情感加以解读。书中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收录了历代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巨大影响的古诗词。有文学史上著名诗人和词人的代表作、有各类题材的作品精粹、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名篇佳句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典诗词的全貌。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编者除了收录原作以外,还增设了相关辅助性栏目:注释和赏析,并对每位作者的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让读者无障碍阅读。可以说,读者一册在手,便可阅尽中国古典诗词的绝妙华章。
中国古代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们风格各异,美不胜收。《古文观止》所选文章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主要面貌。该书分12卷,总计222篇,篇幅长短适中,篇目和分卷比较匀称,衡文标准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本书以时代为经,以历代作家作品为纬编排,便于阅读和理解,是品味优美散文的范本。
国学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传统,不能不知国学。国学有利于重塑现代人的价值观。了解和认识国学,使国学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是当今每位炎黄子孙应尽的光荣义务。《国学知识全鉴》一书的内容非常广泛,伦理道德、礼仪民俗、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它是一部提升人文修养、丰富知识储备的理想读本,是人人都能看懂的国学入门之作。
中华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为了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好成语,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成语中精选了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和时代性的成语,编成《中华成语典故全鉴》,注重内容广泛、准确、精练,力求将精彩绝伦的成语故事再现给读者。
杨敬敬,女,1987年生,汉族,河北邯郸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学士学位,就职于北京鸿图巨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从事中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的作品有《舍得的人富有,放下的人轻松》《越读越好玩的笑话书》等多部作品。
迟双明(署名佳薇),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2004年)、《边读边悟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素书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等。
《最美古诗词全鉴》
无名氏
击壤歌
尧
尧戒
伯夷、叔齐
采薇歌
无名氏
国风周南关雎
国风周南桃夭
秦风蒹葭
郑风风雨
卫风木瓜
王风黍离
屈原
九歌国殇
荆轲
易水歌
刘邦
大风歌
项羽
垓下歌
司马相如
凤求凰
无名氏
上邪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无名氏
长歌行
十五从军征
迢迢牵牛星
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
曹植
白马篇
陶渊明
饮酒结庐在人境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无名氏
敕勒歌
李峤
风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王之涣
凉州词
张九龄
望月怀远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元稹
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
孟浩然
宿建德江
王翰
凉州词
王昌龄
出塞
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崔颢
黄鹤楼
李白
将进酒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长相思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杜甫
赠花卿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
张继
枫桥夜泊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望洞庭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张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崔护
题都城南庄
杜牧
遣怀
寄扬州韩绰判官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钱塘湖春行
长相思汴水流
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
李商隐
锦瑟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梦天
韦庄
章台夜思
冯延巳
谒金门
李煜
虞美人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林逋
山园小梅众芳摇落
范仲淹
苏幕遮碧云天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寓意
梅尧臣
鲁山山行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
八声甘州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
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
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
苏轼
水调歌头中秋
江城子密州出猎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陈与义
观雨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李之仪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朱淑真
蝶恋花送春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陆游
钗头凤红酥手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黄州
僧志南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史达祖
绮罗香咏春雨
葛长庚
水调歌头江上春色远
黄庭坚
水调歌头游览
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
周邦彦
兰陵王柳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杨万里
小池
文天祥
过零丁洋
元好问
摸鱼儿雁丘词
张可久
人月圆山中书事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赵显宏
满庭芳牧
徐再思
折桂令春情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郑燮
题竹石画其一
高鼎
村居
纳兰性德
长相思
木兰词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丘逢甲
春愁
谭嗣同
狱中题壁
《古文观止》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左传》)
周郑交质(隐公三年《左传》)
石碏谏宠州吁(隐公三年《左传》)
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左传》)
郑庄公戒饬守臣(隐公十一年《左传》)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左传》)
季梁谏追楚师(桓公六年《左传》)
曹刿论战(庄公十年《左传》)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僖公四年《左传》)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左传》)
子鱼论战(僖公二十二年《左传》)
介之推不言禄(僖公二十四年《左传》)
展喜犒师(僖公二十六年《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左传》)
蹇叔哭师(僖公三十二年《左传》)
郑子家告赵宣子(文公十七年《左传》)
王孙满对楚子(宣公三年《左传》)
齐国佐不辱命(成公二年《左传》)
楚归晋知罃(成公三年《左传》)
驹支不屈于晋(襄公十四年《左传》)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襄公二十四年《左传》)
晏子不死君难(襄公二十五年《左传》)
季札观周乐(襄公二十九年《左传》)
子产坏晋馆垣(襄公三十一年《左传》)
子产论尹何为邑(襄公三十一年《左传》)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昭公元年《左传》)
子产论政宽猛(昭公二十年《左传》)
吴许越成(哀公元年《左传》)
……
《国学知识全鉴》
常识卷——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一、国学学习知要
什么是国学
国学学什么
国学应该怎么学
二、历史常识
中华文明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三皇五帝”是指哪些人物
为什么说我们是炎黄子孙
尧帝有何主要功绩
舜帝有何主要功绩
大禹有何主要功绩
商汤为何会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
周文王有何主要功绩
管仲有何主要功绩
应如何看待“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功过
李斯有何主要功绩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有何贡献
桑弘羊推行的经济政策主要有哪些
司马迁对中国史学作出了哪些贡献
王莽篡汉是怎么一回事
张道陵为何被尊为天师道祖师
王充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诸葛亮为什么被尊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为何说陶弘景是“山中宰相”
寇谦之对道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何称玄奘是中国佛学界第一人
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朱熹为何被认为是理学集大成者
陆九渊为何被认为是“心学”祖师
王阳明心学有何独到之处
为何说黄宗羲是“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王夫之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何种影响
为何说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改革家
康熙帝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乾隆帝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颜元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章学诚对方志学的突出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慈禧太后对中国历史的走向有哪些影响
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
三、文化常识
什么是“三易”
何谓“三礼”
何谓“春秋三传”
何谓“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中代表性人物及主要思想是什么
中国三大传统宗教是什么
孔子为何有“圣人”之称
孟子为何被尊称为“亚圣”
为何说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对中国文学史有什么深远影响
荀子的思想有哪些特别之处
韩非子最突出的思想理论是什么
为什么说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
汉高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汉武帝对中华文化作出了哪些贡献
五经指哪些著作
十三经指哪些著作
十三经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何谓十三经注疏
《左传》是怎样成为儒家经典的
《四库全书》是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编列的,书中对经部的分类是怎样的
何谓郑学
中国文学是如何分类的
先秦散文的特点有哪些
赋是一种什么文体
古人有何重要的礼俗
四、诗词韵律常识
何谓诗词格律
何谓“平上去入”
何谓“押韵”
何谓古体诗
何谓近体诗
何谓四言诗
何谓五言诗
何谓七言诗
何谓词
何谓词牌
何谓楚辞
何谓骚体
何谓歌行体
乐府诗有何特点
五、官制常识
中国传统的封建官制是什么
怎样看待封建皇权制度的建立
中国传统地方行政制度如何
传统的爵位制度经历了哪些演变
中国古代吏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何谓客卿制度
古代官员的俸禄有哪些形式
……
六、词语典故常识
何谓吴下阿蒙
何谓周公吐哺
何谓糟糠
何谓社鼠
何谓南柯一梦
何谓接舆歌凤
何谓掩袖工谗
何谓箪瓢陋巷
何谓盗泉
何谓坐怀不乱
何谓请君入瓮
何谓退避三舍
何谓曲突徙薪
何谓半部《论语》
何谓结缨
何谓难兄难弟
何谓马齿徒增
何谓祸起萧墙
何谓散木
……
经卷——儒学典籍
《周易》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春秋》是一部怎样的史书
《尚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礼记》主要阐述了什么内容
《礼记》对现代人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孝经》主要阐述了什么内容
《大学》主要阐述了什么内容
《大学》思想精华及其现代价值是什么
……
史卷——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集锦
《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国语》是一部什么样的史书
《战国策》是一部什么样的史书
《史记》是一部什么样的史书
《汉书》是一部什么样的史书
《后汉书》是一部什么样的史书
《三国志》是怎样的一部历史巨著
《晋书》有何特点
《资治通鉴》是怎样的一部史书
《通典》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通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越绝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吴越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贞观政要》是一部什么样的史书
《南齐书》是一部怎样的史书
《梁书》是怎样的一部史书
《陈书》是怎样的一部史书
《魏书》取得的突出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北齐书》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周书》有何主要特点
……
子卷——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老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庄子》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
《墨子》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荀子》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韩非子》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列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集卷——古代诗文词赋著作
《楚辞》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列女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博物志》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玉篇》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玉台新咏》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诗品》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古诗十九首》具有什么样的文学地位
《说苑》有怎样的文学价值
《昭明文选》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
《水经注》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搜神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世说新语》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大唐西域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反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乐府诗集》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花间集》是一个什么样的集子
《容斋随笔》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梅妃传》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
《西厢记》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琵琶记》取得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菜根谭》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随园诗话》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宋词三百首》为何有“文学皇冠上的巨钻”之称
《元曲选》有何特色
《七十家赋钞》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艺概》一书有何特色
《三国演义》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水浒传》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西游记》是一部怎样的神话小说
《金瓶梅》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三言”是什么样的作品
“二拍”是什么样的作品
《长生殿》描写了怎样的爱情故事
《桃花扇》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红楼梦》是一部怎样的巨著
《聊斋志异》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老残游记》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镜花缘》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古文观止》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曾国藩家书》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文苑英华》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
一、琴——正音雅乐
古琴乐器有何特质
瑟乐器有何特质
编钟乐器有何特质
磬乐器有何特质
箜篌乐器有何特质
古筝乐器有何特质
琵琶乐器有何特质
笛子乐器有何特质
洞箫乐器有何特质
二胡乐器有何特质
葫芦丝乐器有何特质
《阳春白雪》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梅花三弄》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广陵散》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平沙落雁》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高山流水》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渔樵问答》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阳关三叠》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秦王破阵乐》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夕阳箫鼓》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汉宫秋月》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胡笳十八拍》主要表现了什么主题
……
《中华成语典故》
A
爱屋及乌
爱鹤失众
哀鸿遍野
哀梨蒸食
安居乐业
安如泰山
安然无恙
安于故俗
安步当车
按兵不动
按图索骥
暗度陈仓
暗箭伤人
暗中摸索
B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面威风
拔帜易帜
拔苗助长
拔山扛鼎
霸陵呵夜
班门弄斧
班荆道故
半途而废
半部论语
伴食宰相
抱薪救火
褒衣博带
暴虎冯河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闭门思过
逼上梁山
笔走龙蛇
百折不挠
百步穿杨
杯弓蛇影
杯水车薪
捕风捉影
补天浴日
不耻下问
不求甚解
不寒而栗
不可救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遗余力
不学无术
不可同日而语
不名一钱
鞭长莫及
博而不精
拨云见日
伯乐相马
宾至如归
背水一战
变名易姓
标新立异
兵贵神速
兵不血刃
冰山难靠
别开生面
C
车水马龙
车载斗量
惩前毖后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乘龙快婿
出尔反尔
出人头地
出类拔萃
初出茅庐
尺璧寸阴
沧海桑田
沧海遗珠
长袖善舞
长门买赋
长城自坏
长驱直入
沉鱼落雁
沉默寡言
乘人之危
宠辱不惊
唇亡齿寒
寸草春晖
才高八斗
才疏意广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重蹈覆辙
梁上君子
D
打草惊蛇
大公无私
大器晚成
大义灭亲
大腹便便
大逆不道
倒行逆施
道听途说
道旁苦李
呆若木鸡
对牛弹琴
对症下药
多多益善
多行不义必自毙
咄咄怪事
咄咄逼人
得陇望蜀
得意忘形
得其所哉
雕虫小技
掉臂不顾
掉以轻心
独当一面
堤溃蚁穴
低首下心
断头将军
断章取义
洞见症结
东施效颦
东山再起
东家之丘
东食西宿
东门黄犬
冬烘先生
党同伐异
当头棒喝
当务之急
点金成铁
点石成金
斗酒学士
E
恶贯满盈
尔虞我诈
二桃杀三士
二竖为虐
……
爱屋及乌
【释义】
因为喜欢一个人而连带着喜欢他屋顶的乌鸦。形容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着喜欢、关心和他有关的每个人、每件事。
【出处】
战国 《尚书大传 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西汉 刘向《说苑 贵法》:“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典故】
西伯侯姬昌从商纣王的囚禁中出来后,开始联络各个诸侯,立志推翻商纣王的无道统治。姬昌去世后,小儿子姬发即位,是为周武王。姜太公为军师,周公和召公为辅政大臣。在各诸侯和各将领的大力拥护下,周武王带兵攻入商王朝的都城朝歌,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
灭掉商朝后,周武王问姜太公:“该如何安置商朝的那些文武百官呢?”太公回答说:“我听说,真正爱一个人,连带着会爱他屋顶上的乌鸦;真正憎恶一个人,也会连带着憎恨他的奴仆。把敌人全部杀掉,一个不留,您看这样如何呢?”
武王认为不妥,召公上前说:“有罪的就杀,无罪的就让他们活。我们应该杀掉有罪的。这样如何呢?”
武王还是认为不妥。周公上前说:“可以让他们各自回家,耕种自己的田地。君主应该用仁政来感化天下人。”
武王认同周公的话,把商纣王的旧臣全部放回家,天下归心,周朝也逐渐强大起来。
第三册的“诗词歌赋”章节,可以说是这套书中最能触动我心灵的部分了。我一直对中国古典诗词情有独钟,但总觉得很多诗句背后的意境难以体会,很多典故也查阅起来很麻烦。这本书简直太贴心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诗词,而是对每一首诗词的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都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也体会到了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书中还讲解了很多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比如月亮、梅花、鸿雁等等,以及它们在不同诗歌中承载的不同情感,这让我对这些意象有了更深的理解。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诗词的赏析,比如如何从诗句的用词、结构等方面去体会诗人的情感,这对我以后自己欣赏诗词有了很大的帮助。读着读着,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唐诗宋词的海洋,与那些伟大的诗人一起吟咏,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不仅仅是诗词的集合,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让我重新燃起了对古典诗词的热情,并且找到了更有效的欣赏和品味它们的方法。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打开我通往中国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以前总觉得国学遥不可及,那些文言文、典故就像一层层迷雾,怎么也看不透。但拿到这套书后,我惊喜地发现,原来学习传统文化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接地气。 第一册的“历史长河”部分,简直把我带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从夏商周的神秘起源,到秦汉的统一帝国,再到唐宋的繁华盛世,每一个朝代都被讲得生动形象,不再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堆砌。作者巧妙地融入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物故事,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历史剧。我还记得讲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些诸子百家的思想碰撞,简直是智慧的火花在飞溅!我以前只知道孔子、老子,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墨家、法家等等,他们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讲得非常透彻。而且,书中穿插了很多精美的插图,不仅有历史人物的画像,还有当时器物的复原图,这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翻阅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想象自己就身处其中,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有时候,我会因为一个故事而捧腹大笑,有时候,又会因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命运而唏嘘不已。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它让我意识到,历史从来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人和事,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感悟的宝藏。
评分第四册的“文学艺术”篇章,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我以前总觉得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离我很遥远,什么书法、绘画、戏曲,都像高高在上的殿堂。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接地气的一面。在书法部分,我了解了不同书体的特点,比如篆隶楷行草,以及它们背后蕴含的审美情趣。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赏析让我惊叹不已,原来寥寥几笔,就能传递出如此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在绘画部分,我被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深深吸引,那种“写意”的表达方式,用最少的笔墨,勾勒出最自然的风光,真是妙不可言。书中还讲到了不同的绘画流派,让我对中国画有了更系统的认识。至于戏曲,我以前只听过京剧,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昆曲、越剧等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色和魅力。书中还分析了一些经典剧目的情节和人物,让我对中国戏曲有了更深的兴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中国的传统艺术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中国人民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它让我对美的追求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让我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沉的热爱。
评分第二册的“哲学智慧”部分,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觉脑子都被打开了!我以前对很多古人的话,比如“道可道,非常道”之类的,总是一知半解,觉得深奥难懂。但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把那些看似高深的哲学概念解释得明明白白。比如讲到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不仅仅是背诵几个词,而是分析了它们在人际交往、社会治理中的实际应用,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些道德准则能够流传千年。讲到道家的“无为而治”,我以前一直觉得是消极避世,但书中解释了“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妄为,这对我理解人生中的许多困境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中庸之道”的解读,它告诉我们,很多事情并非非黑即白,而是要在矛盾中寻求平衡,在变化中找到稳定。这不仅有助于我理解古代的哲学思想,更给了我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智慧。我开始尝试用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再那么焦虑和执着。这本书真的像一个良师益友,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指引和启发,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更加从容和淡定了。
评分总的来说,这套书不仅仅是一套知识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文化体验。我曾经对国学抱有畏难情绪,总觉得那些深奥的道理和晦涩的文字难以接近。然而,这套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循序渐进、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浩瀚的国学知识拆解得条理分明,让每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都能轻松入门。我特别欣赏书中那份严谨又不失趣味的编纂风格,既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又让阅读过程充满乐趣,丝毫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每翻开一页,都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仿佛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旁边耐心讲解,引导我一步步走进国学殿堂。它让我明白,国学并非冰冷的知识点,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智慧和哲学,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根基。这套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购买了一套读物,更是获得了一把开启传统文化宝库的金钥匙,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探索,去感受这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评分最美古诗,提升自己的利器
评分不错的书 偶尔翻翻也有收获
评分比较经典,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大家可以买了看看!
评分12345678
评分不错的书,质量不错,价格实惠
评分收集历代名篇,一眼纵缆古典精华,适合篇篇背诵,注解也不错,之前担心作者是比我还小的毛孩子,错怪你了
评分物美价廉,家人喜欢。
评分这个不错,质量内容都好,虽然注释简单,爱国学的应该问题不大
评分不错的商品,大家可以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