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传至今的记录南朝齐代历史的重要典籍
2. 集合学界四十年研究,《南齐书》原点校本全新修订升级本
《南齐书》是记载南朝齐王朝二十四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是入梁的南齐皇族萧子显。该书初名《齐书》,北宋曾巩等校定诸史,为区别于李百药所撰《北齐书》,始以《南齐书》之名通行后世。原书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是流传至今的唯yi一部南北朝时期所撰南齐史书。
萧子显《南齐书》主要依据齐史官所修国史,对前人相关史著也有吸收。据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和《廿二史札记》的说法,萧子显《南齐书》应是沿用了檀超、江淹等所定的国史条例,而对其所立诸志与类传则有调整修改。全书含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一般认为原有《序录》一卷,现已失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南齐书》,由王仲荦先生点校,宋云彬先生编辑整理,1966年前基本完成点校和编辑工作,1972年出版。点校本以商务印书馆百衲本影印宋大字本为底本,参校了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和金陵书局本等版本,同时亦参校《宋书》各志、《南史》、《通典》、《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和《通鉴考异》等典籍,对前人的校勘成果,则主要采用了周星诒、张元济和张森楷的三种《南齐书校勘记》稿本,以及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等书。点校本比较广泛地参校了各种版本,综合前人著述,对清代以来学者的校勘成果汲取尤多,在标点、分段、校勘订误等方面都有不少创见,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为目前zui为通行的整理本。
此次修订以原点校本为基础,遵循《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作总则》和工作程序,纠正原点校本中的错讹遗漏,统一体例,弥补不足,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在充分尊重原点校本成果的前提下,清理复核了原点校本的全部校勘记。原校勘记无误者,保留沿用;可补充新的文献证据者,适当补充改写;有误者加以订正并另拟校勘记;确实无必要者则予以删除。原点校本对底本有重要改动而未出校记以及少数失校之处,酌情补加校勘记。
《南齐书》点校本原有校勘记1756条。修订本删去旧校勘记340条,新增校勘记近1000条,修订本校记增加到了2400余条。此外,改写旧校660余条,沿用旧校(含依体例改动)660余条。同时遵照《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标点分段办法》,修改完善标点,对个别分段进行了适当调整。
此次修订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为底本,此本系百衲本《南齐书》的底本。选择此本为底本,既弥补了百衲本因修润描改有失古本原貌的不足,又较好地保持了与点校本的一致性。通校本则另选与底本系统不同,且版本较早、卷目较完整的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以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刊宋、元、明嘉靖递修本(即“三朝本”)、百衲本为参校本。充分利用版本和相关文献资源,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充分运用本校、他校,审慎使用理校。凡底本有误者,据校本改正,并出校记说明;义可两通者,保留底本文字,异文写入校勘记;校本误字,一般不予列出;底本及各通校本、参校本皆误者,保留底本原貌,于校勘记中说明。
此次修订高度重视古今学者的学术成果,对清代以降尤其是点校本南齐书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和采纳吸收。
原点校者:
王仲荦(1913-1986),浙江余姚人。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史学会理事长。专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持“南朝五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南史》)的点校整理工作。著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等。
《南齐书》修订主持人:
景蜀慧: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和中山大学历史系,1999年晋升教授,2003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师从文史专家缪钺先生研治魏晋南北朝历史与文学,并得到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教授指导,继承业师文史并重风格,力求通过潜心读书,精核史实而深入探赜历史的本质和文化的真义。近年来较多致力于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与思想学术、中古疾病医药史及南朝史籍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主要代表著作有《魏晋诗人与政治》《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魏晋南北朝卷》(合撰,第yi作者)《魏晋诗人与政治》(修订本)等。
《南齐书一》:
第一册
卷一 本纪第一、高帝萧道成上
卷二 本纪第二、高帝下
卷三 本纪第三、武帝賾
卷四 本纪第四、郁林王昭業
卷五 本纪第五、海陵王昭文
卷六 本纪第六、明帝鸞
卷七 本纪第七、东昏侯寶卷
卷八 本纪第八、和帝寶融
卷九 志第一、礼上
卷十 志第二、礼下
卷十一 志第三、乐
卷十二 志第四、天文上
卷十三 志第五、天文下
卷十四 志第六、州郡上
卷十五 志第七、州郡下
第二册
卷十六 志第八、百官
卷十七 志第九、舆服
卷十八 志第十、祥瑞
卷十九 志第十一、五行
卷二十 列传第一、皇后、宣孝陳皇后、高昭劉皇后、武穆裴皇后、韓藺英、文安王皇后、鬱林王何妃、海陵王王妃、明敬劉皇后
卷二十一 列传第二、文惠太子
卷二十二 列传第三、豫章文献王嶷、子子廉、子操、孫元琳
卷二十三 列传第四、褚渊、子賁、蓁、弟澄、徐嗣、王俭、弟遜
卷二十四 列传第五、柳世隆、张瑰
卷二十五 列传第六、垣崇祖、张敬儿
卷二十六 列传第七、王敬則、陳顯達
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刘怀珍、子靈哲、李安民、王玄载、徒子瞻、瞻兄宽、玄载弟玄邈、族人文和
卷二十八 列传第九、崔祖思、宗人文仲、刘善明、徒弟僧副、苏侃、弟烈、垣荣祖、子閎、徒弟歷生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吕安国、全景文、周山图、周盘龙、子奉叔、世雄、王广之
卷三十 列传第十一、薛渊、戴僧静、陈胤叔、桓康(尹略)焦度、曹虎
……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二
卷三十二 列传第十三
卷三十三 列传第十四
卷三十四 列传第十五
卷三十五 列传第十六
卷三十六 列传第十七
卷三十七 列传第十八
卷三十八 列传第十九
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
第三册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一
卷四十一 列傳第二十二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卷四十三 列傳第二十四
卷四十四 列傳第二十五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二十六
卷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七
卷四十七 列傳第二十八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
卷五十 列傳第三十一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二
卷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三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卷五十四 列傳第三十五
卷五十五 列傳第三十六
卷五十六 列傳第三十七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三十八
卷五十八 列傳第三十九
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
治平二年牒文
主要參考文獻
《南齐书二》
《南齐书三》
入手这套《南齐书》,主要还是出于对二十四史系列修订本的信任。我之前已经收藏了几部,这套《南齐书》的装帧和纸张一如既往地保持了高水准,阅读体验非常舒适。翻开来,我首先关注的是点校本的质量。看到那些细致的校勘记,就知道编纂者花费了多少心血。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能够读到经过专家反复考证、修正后的文字,大大减少了因版本差异而产生的困惑。我尤其对书中对于人物传记部分的处理感到满意。作者的叙事风格比较客观,既有对人物功过的评价,也有对其行为动机的探究,这种多维度的视角,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评分收到《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这套书,确实是近期收到最让我欣喜的图书之一。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史书抱有特别的喜爱,而二十四史更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南齐书》作为其中之一,记录了南朝齐这一短暂而又充满戏剧性的王朝,其历史价值自然不言而喻。这套点校本的质量让我十分满意,印刷清晰,排版考究,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一种厚重感,非常适合细读。我个人比较偏好这种经过学界反复审订、校勘的版本,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文本的准确性,让我能够更专注于历史内容的理解,而不是纠结于文字的讹误。
评分迫不及待地翻开《南齐书》,映入眼帘的是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字体,这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对历史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认为阅读史书最关键的是能否吸引人并有效传达信息。这套点校本《南齐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史书堆砌,而是通过详实的记载,生动地展现了南齐政权的兴衰历程。那些鲜活的人物,复杂的政治斗争,以及社会风貌,都在字里行间徐徐展开。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政治事件的细致描写,例如权力斗争的策略、朝廷的决策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都让我对当时的政治格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次入手的是《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整体感觉非常棒。我一直认为,阅读史书,尤其是对历史细节有深入了解时,一个可靠的版本至关重要。这套修订本在校勘方面做得非常扎实,大量的注疏和考证,为理解原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当时社会风俗、文化习尚的描述,这些细节往往是理解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关键。通过阅读,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南齐时期士族的风采,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书中的史料引用也非常严谨,很多时候还能看到作者对不同史料的权衡和取舍,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让阅读过程更具启发性。
评分刚刚收到《南齐书》这套书,真是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的品质一直让我很放心,这次拿到手更是惊喜。书的装帧精美,纸张细腻,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股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打开第一卷,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遥远时代的门。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史学研究者,但对中国古代史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南北朝这段风云变幻的时期,《南齐书》无疑是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窗口。点校本的优势在于,它梳理了历代学者的校勘成果,使得文字更为准确可靠,阅读起来也少了许多困扰。我尤其欣赏它附带的详细注释,对于一些生僻的词汇、典故,都解释得十分到位,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相对顺畅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评分压花哈哈哈哈哈话哈哈哈哈哈话哈哈哈哈哈
评分中华书局这套二十四史是要收全的,这套编号还不错
评分不错,活动200减100加上80圆的券很便宜。
评分这套慢慢收吧、活动时差不多就收、不赶着大促也有好价,速度还快。
评分此次修订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为底本,此本系百衲本《南齐书》的底本。选择此本为底本,既弥补了百衲本因修润描改有失古本原貌的不足,又较好地保持了与点校本的一致性。通校本则另选与底本系统不同,且版本较早、卷目较完整的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以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刊宋、元、明嘉靖递修本(即“三朝本”)、金陵书局本为参校本。充分利用版本和相关文献资源,以版本对校为基础,充分运用本校、他校,审慎使用理校。凡底本有误者,据校本改正,并出校记说明;义可两通者,保留底本文字,异文写入校勘记;校本误字,一般不予列出;底本及各通校本、参校本皆误者,保留底本原貌,于校勘记中说明。
评分宝贝还可以,比超市买便宜
评分这书太好了,赶快买吧吧
评分总的来说,支那历史的大趋势通常是北方统治南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支那相对于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南支那来说,一直保有相当大的政治优势。
评分京东的快递不用我再盛赞了,中华的书也不用我盛赞了,我要赞的是活动,逢大活动必会大出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