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师学国学3:读书指南

跟大师学国学3:读书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启超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读书
  • 传统文化
  • 文化
  • 经典
  • 指南
  • 学习
  • 教育
  • 文化修养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4406
版次:1
商品编码:10347200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9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之合集。前者介绍中国基本典籍,说明各书特点、读法,文字浅显简明。后者为他在清华学校教授“群书概要”的讲稿,印行前就已“各处纷纷函索传钞”,深受青年学生欢迎;对《论语》、《史记》、《左传》、《诗经》等经典进行了系统介绍,对诸书作者、成书年代及过程、内容真伪及篇次、价值及读法、校释书优劣等问题一一细究,予人以翔实有用的指导。梁启超先生谈了许多切身的读书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此次出版,附录收入《治国学的两条大路》等四篇文字,希望有益于读者。

目录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丙)韵文书类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
(戊)随意涉览书类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自序
论语孟子
史记
苟子
韩非子
左传国语
诗经
楚辞
礼记大戴礼记
附录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治国学杂话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精彩书摘

《孟子》之编纂者及篇数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孟子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 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赵岐《孟子题辞》云:“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 ,难疑问答,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 十五字。”据此则汉儒传说,皆谓此书为孟子自撰,然书中称时君皆举其 谥,如梁惠王、襄王、齐宣王、鲁平公、邹穆公皆然,乃至滕文公之年少 亦皆如是,其人未必皆先孟子而卒,何以皆称其谥?又书中于孟子门人多 以“子”称之,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徐子、陈子皆然,不称子者无 几,果孟子所自著,恐未必自称其门人皆日子。细玩此书,盖孟子门人万 章、公孙丑等所追述,故所记二子问答之言最多,而二子在书中亦不以子 称也。其成书年代虽不可确指,然最早总在周赧王十九年(西纪前二九六) 梁襄王卒之后,上距孔子卒一百八十余年,下距秦始皇并六国七十余年也 。 今本《孟子》七篇,而《汉书·艺文志·儒家》云:“孟子十一篇。 ”应劭《风俗通·穷通篇》亦云然。赵岐题辞云:“又有外书四篇——《 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 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人依放而托也。”据此,知汉时所流传者,尚有外 书四篇,与今七篇混为一本。赵邠卿(岐)鉴定为赝品,故所作《孟子章旬 》,惟释七篇。此后赵注独行,而外篇遂废。后人或以为惜,但吾侪颇信 邠卿鉴别力不谬,其排斥外篇,不使斌玞乱玉,殆可称孟子功臣。今外篇 佚文,见于《法言》、《盐铁论》、《颜氏家训》、李善《文选注》…… 等书有若干条,经近人辑出,诚有如邠卿所谓“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 ”也。至明季姚士舞所传《孟子外书》四篇,则又伪中出伪,并非汉时之 旧,更不足道矣。 《孟子》之内容及其价值 孟子与荀卿,为孔门下两大师。就学派系统论,当时儒、墨、道、法 四家并峙,孟子不过儒家一支流,其地位不能比老聃、墨翟,但孟子在文 化史上有特别贡献者二端: 一,高唱性善主义,教人以自动的扩大人格,在哲学上及教育学上成 为一种有永久价值之学说。 二,排斥功利主义,其用意虽在矫当时之弊,然在政治学社会学上最 少亦代表一面真理。 其全书要点略如下: 一,哲理谈。穷究心性之体相,证成性善之旨。《告子》上下篇,《 尽心》上篇,多属此类。 二,政治类。发挥民本主义,排斥国家的功利主义;提出经济上种种 理想的建设。《梁惠王》上下篇,《滕文公》上篇,全部皆属此类,其余 各篇亦多散见。 三,一般修养谈。多用发扬蹈厉语,提倡独立自尊的精神,排斥个人 的功利主义。《滕文公》、《告子》、《尽心》三篇最多,余篇亦常有。 四,历史人物批评。借古人言论行事,证成自己的主义。《万章》篇 最多。 五,对于他派之辩争。其主要者如后儒所称之辟杨、墨,此外如对于 告子论性之辩难,对于许行、陈仲子之呵斥,对于法家者流政策之痛驳等 皆是。 六,记孟子出处辞受及日常行事等。 右各项中,惟第四项之历史谈价值最低。因当时传说,多不可信,而 孟子并非史家,其著书宗旨又不在综核古事,故凡关于此项之记载及批评 ,应认为孟子借事明义,不可当史读。第五项辩争之谈,双方皆持之有故 言之成理,未可偏执一是。第二项之政治谈,因时代不同,其具体的制度 自多不适用,然其根本精神固有永久价值。余三项价值皆极高。P36-44

前言/序言

  梁启超先生(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等,广东新 会人。他的一生横跨政治与学术两个领域,并且都留下了光彩夺目的成就 。他早年以一支健笔横扫专制统治,“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晚年从事 教育学术事业,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先生并列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 大导师,著述宏富。 无论鼓吹变法和启蒙,呼唤“新民”,还是从事学术话动,梁启超都 超越了争权夺利的狭隘境界,孜孜不倦为中国的进步而努力。他曾拒收袁 世凯二十万元的银票,以《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篇雄文痛批袁的野心 ,被誉为有再造共和之首功。梁启超晚年曾这样评价自己:“没有袁世凯 ,中国的历史不是如此;没有梁启超,中国的历史也不是如此。”梁先生 之于近代中国,是辛亥革命的“精神之父”(埃德加·斯诺语),是“珍贵 的灵魂”(伊藤博文语)。今天,我们还不应忘记,他是提出“中华民族” 称谓的第一人,也是国内介绍马克思与社会主义的第一人。有趣的是,他 还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对苏俄社会模式进行反思的学者之一。 民国十二年(1923)春,《清华周刊》记者向梁启超先生约稿。四月下 旬,梁启超先生花了三天时间,写出《国学八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文, 五月十一日于该刊第二百八十一期之“书报介绍附刊”第三期发表。该文 将中国古代基本典籍做了介绍,说明各书特点、读法,文字浅显简明。 同年秋季,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学校教授“群书概要”课程,其讲稿结 集为《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讲稿初刊于当年十月至次年三月《清华周刊 》第二百八十八至三百零五期之“书报介绍副镌”第五至九期,后由清华 周刊丛书社于民国十四年十二月出版单行本。本书对中国最基本的典籍诸 如《论语》、《孟子》、《史记》、《左传》、《诗经》等进行了比较系 统的介绍,对诸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过程、内容真伪及篇次、价值及读 法、校释书优劣等相关问题一一深入细究,予人以翔实有用的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在印行单行本前,就已经“各 处纷纷函索传钞”,深受青年学生欢迎。如今国家图书馆所藏梁启超《群 书概要讲义》,其版心题有“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讲义”字样,应是讲稿 出版前的传抄本。本书出版后曾印行过多次,也说明了它的价值。 梁启超先生在《自序》中说;“我想,一个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中国 人,对于本国极重要的几部书籍……最少总应该读过一遍。但是,生当今 日而读古书,头一件,苦于引不起兴味来;第二件,苦于没有许多时间向 浩如烟海的书丛中埋头钻研;笫三件,就令耐烦费时日勉强读去,也苦难 得其要领。……想救济这种缺点,像‘要籍解题’或‘要籍读法’一类书 ,不能不谓为适应于时代迫切的要求。我这几篇虽然没有做得好,但总算 在这条路上想替青年们添一点趣味,省一点气力。”正是出于帮助青年读 者的目的,梁启超先生在讲稿中谈了许多切身的读书经验。这些经验,直 到今天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三月,中华书局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含三篇附录文字)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合为《国学指导二种》出版。现 在我们将之重新整理标点推出,定名为《读书指南》,以飨读者。此次出 版,新增梁启超先生的一篇讲演《治国学的两条大路》,与原书三篇附文 一并置于书后,希望有益于读者。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整理尽量保存原貌 ,但对个别字词及引文之讹误,如“邵雍”误为“邵雄”、《鲒埼亭集》 的“埼”误为“琦”、“诗经”一节所误引诗句等,皆予以订正。 梁启超先生的作品还有:《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 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等 。
与古贤对话,照亮求索之路——《国学经典入门指南》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洪流中,我们时常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迷失与彷徨。古老的智慧,犹如沉睡的巨人,蕴藏着穿越千年的力量,指引着我们认识自我、理解世界、安顿心灵。然而,浩瀚的国学海洋,又常常让人望而却步,不知从何处扬帆起航。正因如此,一本能够引领我们走进国学殿堂,领略先贤风采,汲取精神养分的指南,显得尤为珍贵。 《国学经典入门指南》正是这样一本精心打造的著作。它并非简单罗列国学经典的书目,也不是对某一学派进行艰深论述的学术专著。相反,它是一份真诚的邀请,一场与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深度对话,一次照亮我们精神求索之路的温暖启迪。本书旨在为所有对国学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其精髓的读者提供一份清晰、实用、且充满人文关怀的阅读向导。 为何要读国学?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人们或许会质疑,为何还要费时费力去研读几千年前的古籍?《国学经典入门指南》将首先回答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国学,并非陈腐的遗物,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所在。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对人生、社会、宇宙的深刻洞见。 认识自我,安顿心灵: 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教导我们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则启示我们顺应天性,减少不必要的纷争,寻求精神的自由与解脱。佛家的慈悲与智慧,更是为我们提供了超越生死烦恼、获得心灵解脱的路径。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我是谁”,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喧嚣浮躁的社会中找到精神的锚点。 理解中国,洞察当下: 许多当代的社会现象、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都可以在国学经典中找到其深层根源。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识中国社会的特质,更深刻地理解当下的中国。这对于身处全球化时代、需要回应民族文化自信的我们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提升思维,丰富智慧: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兵家的“孙子兵法”不仅是军事智慧,更是战略决策的经典;《易经》的变易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的深刻洞察。学习国学,能够极大地拓展我们的思维边界,培养我们辩证分析、融会贯通的能力。 传承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深入了解国学,就是深入了解我们民族的根基与血脉。这不仅是对祖先智慧的继承,更是建立文化自信,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前提。 《国学经典入门指南》——你的贴心向导 本书的写作宗旨,是让国学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学术象牙塔,而是触手可及的智慧宝藏。它将以一种亲切、易懂、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读者踏上国学探索之旅。 一、 精心挑选的经典: 本书不会贪多求全,而是精挑细选了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且适合入门的国学经典。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儒家思想的基石: 《论语》是学习儒家思想的必读之作。《国学经典入门指南》将深入浅出地解读《论语》中关于仁爱、孝悌、忠恕、礼仪等核心概念,以及孔子关于君子之道、为政之道、教育之道的深刻论述。我们将帮助读者理解孔子思想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的指导意义。 道家思想的精髓: 《道德经》和《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本书将引导读者领略老子“道”的玄妙,理解“上善若水”、“无为而治”的智慧,以及庄子“逍遥游”的超然境界。我们将探讨如何从道家思想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生活的智慧,学会顺应自然,减少执念。 兵家智慧的启示: 《孙子兵法》不仅仅是兵书,更是关于战略、策略、竞争的智慧宝典。本书将解析《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击虚”等经典思想,并阐述其在商业竞争、人际关系乃至个人成长中的应用。 史学经典的精神: 《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人物的画廊和智慧的宝库。我们将从《史记》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展现司马迁的历史观和文学魅力,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与启示。 文学经典的璀璨: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国学经典入门指南》将精选其中的佳作,带领读者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审美情趣,领略汉语的韵律之美。我们将关注诗歌的意境、象征,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哲学思辨的入门: 《墨子》、《荀子》等先秦诸子的思想,虽然风格各异,但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哲学思考。本书将选取其中的代表性观点,帮助读者初步了解早期中国哲学的多元面貌。 二、 科学的学习方法: 仅仅知道读什么还不够,《国学经典入门指南》更关注“如何读”。本书将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背景知识的铺垫: 在介绍每一部经典之前,我们将简要介绍其作者、成书年代、历史背景以及在国学史上的地位,帮助读者建立起宏观的认识。 核心要义的提炼: 我们将对每一部经典的中心思想、重要篇章、核心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避免读者被繁杂的文本所困扰。 现代视角的解读: 国学经典并非只属于过去,它对现代社会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国学经典入门指南》将尝试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的思维方式来解读经典,帮助读者将古人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 实践应用的引导: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经典中的智慧应用于个人修养、人际交往、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让国学真正地“活”起来。 推荐阅读与拓展: 对于每一部经典,我们还将推荐进一步的阅读书目,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有志于深入学习的读者提供指引。 三、 温暖的人文关怀: 《国学经典入门指南》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份心灵的陪伴。我们深知,国学学习之路,往往伴随着困惑与挑战。因此,本书将以一种充满理解与鼓励的姿态,与读者同行。 消除阅读障碍: 我们将尽量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释复杂的概念。对于古文的理解,也将提供必要的注释和解释。 激发阅读兴趣: 通过生动的故事、形象的比喻、富有启发性的解读,我们将努力点燃读者对国学的热情,让阅读过程充满乐趣。 鼓励独立思考: 我们鼓励读者在阅读经典的同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而非被动接受。 注重精神滋养: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帮助读者提升精神境界,涵养品格,获得内心的充实与安宁。 《国学经典入门指南》——开启你的国学之旅 无论你是初次接触国学,对之充满好奇但不知从何入手,还是曾有过一些了解,但希望系统梳理、深入体会,本书都将是你的理想选择。它将带领你穿越时空的藩篱,与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古贤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你将会在《论语》中看到修身立德的榜样,在《道德经》中体悟顺应自然的智慧,在《孙子兵法》中领略运筹帷幄的策略,在唐诗宋词中感受古人的情怀与壮丽。 拥有《国学经典入门指南》,就如同拥有一张通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入场券。它将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窥见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它将为你点亮一盏灯,照亮你认识自我、理解世界、安顿心灵的道路。 拿起这本书,让我们一同走进国学的殿堂,聆听古贤的教诲,汲取智慧的养分,让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在我们的生命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阅读,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场生命的蜕变。准备好了吗?《国学经典入门指南》,等你一同启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好书,应该能够触动人心,并且在精神层面有所启迪。《跟大师学国学3:读书指南》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给我灌输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我去独立思考,去探索。当我阅读这本书时,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人的智慧殿堂,但又不会感到压迫,反而是一种亲切和引导。书中关于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价值,比如“仁”、“义”、“礼”、“智”、“信”,它并非只是简单地定义这些概念,而是通过解读相关的经典,展现了这些价值观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体现,以及它们如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让我不再觉得国学是遥不可及的、只属于古人的东西,而是能够深刻地理解到,这些智慧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以前没有发现。这本书的“读书指南”功能,让我对许多曾经只是听过名字的经典,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更浓厚的阅读兴趣。它提供了一种“门径”,让我能够更好地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而不是在门外徘徊。

评分

刚收到这本《跟大师学国学3:读书指南》,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作为一名对国学有着浓厚兴趣但又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找到一本能点拨迷津的书。翻阅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不像市面上一些过于学术化的国学入门书,上来就摆一堆理论和晦涩的典故,而是像一位和蔼的长者,循循善诱,告诉你如何才能真正地“读懂”国学。书中的“读书指南”几个字,简直就是我的救星。我一直觉得国学博大精深,但常常因为不知从何处下手而望而却步,即使偶有涉猎,也总觉得零散不成体系。这本书恰恰解决了我的痛点,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明白在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中,哪些是最为核心、最值得优先阅读的。它没有强迫我一次性消化所有知识,而是教会我如何去“选择”,如何去“品味”。书中对经典的选择、解读的侧重点,都充满了智慧,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不失现代人的理解视角。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本书籍时,不仅仅是简单地概括内容,而是深入分析其思想价值、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对于后世的影响,这让我对这些经典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激发了我阅读原著的兴趣。感觉这本书就像一座灯塔,为我指明了在国学海洋中航行的方向。

评分

拿到《跟大师学国学3:读书指南》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真正解决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很多时候,我们读一些古籍,虽然知道它讲了什么,但却不明白为什么它会这样讲,它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跟大师学国学3:读书指南》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读什么书”,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读这本书”,“读这本书能得到什么”。书中的“读书指南”不仅仅是对经典书目的推荐,更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传授。我特别喜欢它在分析经典时,能够兼顾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方式,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每一部作品。它让我明白,阅读国学经典,不应该只是为了积累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去感受其中的精神,去体悟其中的智慧。这本书让我对许多曾经被我视为“枯燥”的经典,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深入研究的动力。它就像一个高明的向导,带我穿梭于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让我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智慧之光。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书单的堆砌,更是一套系统性的学习方法论的呈现。在《跟大师学国学3:读书指南》中,我看到了作者对于如何真正“读懂”国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没有把国学当作一个僵化的体系来介绍,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鲜活的生命,一种流动的智慧。书中的“读书指南”部分,对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学经典,如何有效地阅读和理解它们,都给出了非常具体和可操作的建议。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某些经典时,并非简单地罗列内容,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其思想精髓,并常常引用一些旁征博引的例子,让原本晦涩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国学真正的魅力,也让我对学习国学充满了信心。它不仅仅是告诉我“读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我“怎么读”,以及“为什么这样读”。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学习国学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去领略其中博大精深的智慧。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国学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探索其中的奥秘。

评分

说实话,拿到《跟大师学国学3:读书指南》的时候,我带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我之前也接触过不少关于国学普及的书籍,但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是简单的名词解释,要么是生搬硬套一些历史故事,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惊喜是相当大的。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读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怎么读”。这本书的“指南”作用体现在它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一种学习路径。作者非常巧妙地将复杂的国学知识梳理成一条条清晰的线索,让人豁然开朗。特别是它对一些经典著作的解读,既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又用现代人的语言进行阐释,使得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古籍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一些关键概念时,会引用大量生动的例子,让我能够立刻理解其中的深意。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确实是“大师”风范。而且,书中穿插的许多关于学习方法的建议,比如如何做笔记、如何思考、如何联系实际等等,都非常实用,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国学这个过程中。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书指南”,更像是一本“学国学指南”。

评分

质量不错,送货速度也很快,关键是价格很实惠!~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一大系列,这次买了十多本慢慢看。

评分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评分

梁启超先生的博学真心让人佩服,要能多活几年该多好啊

评分

附录三 新史学

评分

老师推荐的书~应该很不错的

评分

神奇之书!值得阅读!

评分

书上有划痕,很多次了,这次二本书太明显的问题,请包装好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