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編碼全角度詳解:AVS China、H.264/MPEG-4 PART10、HEVC、VP6、DIRAC、VC-1

視頻編碼全角度詳解:AVS China、H.264/MPEG-4 PART10、HEVC、VP6、DIRAC、VC-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K.R.Rao 著,劉雪鼕,劉雪蓮,撒繼銘 譯
圖書標籤:
  • 視頻編碼
  • AVS
  • H
  • 264
  • HEVC
  • VP6
  • DIRAC
  • VC-1
  • 多媒體
  • 圖像處理
  • 通信工程
  • 數字視頻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68261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2563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9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計算機圖形學專業人士,視頻編碼程序員,高校師生
當我們在觀看各種網上視頻、高清有綫電視,都離不開背後的視頻編碼標準,現在市麵上的關於多媒體圖像處理的圖書中,很多都是針對某一種編碼標準的詳細解讀和教程,但是還沒有一本將世界上使用的所有視頻格式進行全麵橫嚮解讀和評測的圖書,在這一點上,《視頻編碼全角度詳解》
是非常有特色的。本書囊括H.120、H.261、MPEG-1、MPEG-2/H.262、H.263係列、MPEG-4、VP6、Dirac、VC-1、H.264/MPEG-4第10部分、H.265/HEVC和我國的AVS China等從人類進入信息時代至今的主要視頻編碼標準,以及標準之間的轉碼問題。本書重點闡述瞭標準內在的基本功能、工具、技術和操作,涉及的內容之廣是同類書罕有的。《視頻編碼全角度詳解》在這個意義上,具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和研究意義。

內容簡介

隨著多媒體時代的到來以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在對於視頻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的同時,也期望視頻傳輸具有更快的速度。而傳輸係統和存儲係統則要求視頻格式乃至碼流語法盡可能統一。這兩方麵的客觀要求就是,要對視頻數據進行壓縮;壓縮要實現標準化。視頻編碼標準應運而生。K. R. Rao、D. N. Kim和J. J. Hwang閤著的本書囊括H.120、H.261、MPEG-1、MPEG-2/H.262、H.263係列、MPEG-4、VP6、Dirac、VC-1、H.264/MPEG-4第10部分、H.265/HEVC和我國的AVS China等從人類進入信息時代至今的主要視頻編碼標準,以及標準之間的轉碼問題。本書重點闡述瞭標準內在的基本功能、工具、技術和操作,涉及的內容之廣是同類書罕有的。
本書頗具特色,也是有價值的部分是提供瞭大量的研究專題,尤其是那些具有前瞻性的嘗試和質疑。相信廣大讀者在充分吸取本書的滋養、挖掘所列專題這一“富礦”之後,對於研究內容的確定是大有裨益的。此外,本書還提供瞭篇幅可觀的附錄,其中包含瞭與專題研究相關的實驗數據結果,可作為廣大讀者自行研究的參考。

目錄

譯者序
原書序
緻謝
縮略語
第1章 引言
摘要
1.1 流行的視頻和音頻標準
1.2 視頻的數字錶示
1.3 視頻編解碼的基本結構
1.4 視頻編解碼性能比較的衡量標準
1.5 音頻的數字錶示
1.6 感知音頻編碼的基本結構
1.7 音頻編解碼的性能比較測度
1.8 總結

第2章 視頻編碼標準和視頻格式
摘要
2.1 前言
2.2 復雜度的降低
2.3 視頻編碼標準
2.4 MPEG和H.26x
2.4.1 H.120
2.4.2 H.261
2.4.3 MPEG-1
2.4.4 H.262/MPEG-2
2.4.5 H.263, H.263+ 和H.263++
2.4.6 MPEG-4
2.4.7 H.264/MPEG-4第10部分/AVC
2.4.8 H.265/HEVC
2.5 視頻格式和質量
2.5.1 幀與場
2.5.2 顔色空間
2.5.2.1 YCbCr采樣格式
2.5.3 視頻格式
2.5.4 質量
2.5.4.1 峰值信噪比
2.5.4.2 SSIM
2.6 總結

第3章 AVS China
摘要
3.1 AVS China
3.2 AVS China檔次和級彆
3.2.1 AVS-video 的基準檔次
3.2.2 AVS-video基本檔次
3.2.3 AVS-Video伸展檔次
3.2.4 AVS-Video 加強檔次
3.3 AVS使用的數據格式
3.3.1 AVS視頻分層結構
3.3.1.1 序列
3.3.1.2 圖像
3.3.1.3 分片
3.3.1.4 宏塊
3.3.1.5 塊
3.4 AVS視頻編碼器
3.4.1 編碼過程概述
3.4.2 AVS視頻編碼器用到的編碼工具
3.4.2.1 變換
3.4.2.2 量化與掃描
3.4.2.3 熵編碼
3.4.2.4 去塊效應濾波器
3.4.2.5 模式判決
3.4.2.6 幀內預測
3.4.2.7 幀間預測
3.5 AVS視頻解碼器
3.6 AVS 視頻比特流
3.6.1 起始碼
3.6.2 起始碼值
3.6.2.1 視頻_編輯_碼
3.6.2.2 視頻_序列_終止_碼
3.6.2.3 視頻_序列_起始_碼
3.6.2.4 擴展起始碼
3.6.2.5 用戶數據起始碼
3.6.2.6 I幀起始碼
3.6.2.7 PB幀起始碼
3.6.2.8 分片起始碼
3.6.3 幀編碼類型
3.7 AVS視頻流的NAL單元
3.7.1 AVS視頻流NAL單元的映射
3.7.2 NAL單元首部描述
3.7.2.1 禁用的零比特或禁用比特
3.7.2.2 nal_ref_idc 或NAL參考ID
3.7.2.3 nal_unit_type 或NAL單元類型
3.7.2.4 RBSP字節
3.7.2.5 NAL單元定界符
3.8 AVS-M簡介(AVS第7部分)
3.8.1 AVS-M的數據結構[A74]
3.8.1.1 編碼的視頻序列[A74]
3.8.1.2 幀[A74]
3.8.1.3 分片
3.8.1.4 宏塊
3.8.2 AVS-M的體現
3.8.3 基本檔次的多個級彆
3.9 塊模式預測模式
3.9.1 幀內預測
3.9.2 幀間預測
3.9.3 跳躍模式預測
3.9.4 率失真優化
3.10 變換、量化和熵編碼
3.10.1 變換
3.10.2 量化
3.10.3 熵編碼
3.10.4 簡化的去塊效應濾波器
3.11 AVS第1部分:係統[A80]
3.11.1 程序流
3.11.2 運輸流
3.12 IEEE AVS
3.12.1 應用
3.12.2 檔次和級彆
3.12.3 設計特徵概述
3.13 總結
3.14 專題

第4章 H.264/MPEG-4高級視頻編碼
摘要
4.1 概述
4.2 H.264的檔次和級彆
4.2.1 H.264的檔次
4.2.1.1 基本檔次
4.2.1.2 主檔次
4.2.1.3 擴展檔次
4.2.1.4 FRExts修訂案定義的高檔次
4.2.2 H.264的級彆
4.3 H.264編碼器
4.4 幀內預測
4.5 幀間預測
4.6 P分片中宏塊的幀間預測
4.7 亞像素運動矢量
4.8 變換與量化
4.9 環路去塊效應濾波器
4.9.1 濾波器強度
4.10 B分片與自適應加權預測
4.11 熵編碼
4.12 H.264解碼器
4.13 H.264的一些應用
4.14 總結
4.15 專題

第5章 高效視頻編碼(HEVC)
摘要
5.1 引言
5.2 視頻編碼聯閤協作團隊
5.3 HEVC測試模型中編碼工具的分析,HM 1.0:幀內預測
5.4 HEVC編碼器
5.4.1 幀內預測
5.4.2 變換係數掃描
5.4.3 亮度與色度的分數像素內插
5.4.4 HM1與HEVC草案9編碼工具的比較
5.5 擴展到HEVC
5.6 檔次和級彆
5.7 HEVC編碼器的性能和計算復雜度
5.8 HEVC的係統層麵集成
5.9 HEVC的無損編碼與改進
5.10 總結
5.11 專題

第6章 VP6視頻編碼標準
摘要
6.1 前言
6.2 與以前的Flash編解碼係統MX相比
6.3 VP6算法基礎
6.4 VP6的編碼檔次
6.5 幀類型
6.5.1 黃金幀
6.6 宏塊模式
6.6.1 I幀的宏塊模式(幀內模式)
6.6.2 P幀的宏塊模式(幀間模式與幀內模式)
6.7 最近鄰塊和近鄰塊
6.8 運動矢量
6.8.1 編碼
6.8.2 預測環路濾波
6.9 分數像素運動補償的濾波
6.9.1 雙綫性濾波
6.9.2 雙三次濾波
6.10 對於無約束運動矢量的支持
6.11 預測環路濾波
6.12 DCT,掃描順序和係數牌集閤
6.12.1 掃描順序
6.12.1.1 默認掃描順序
6.12.1.2 自定義掃描順序
6.12.2 DCT編碼與係數牌集閤
6.12.2.1 直流預測
6.12.2.2 係數牌集閤
6.12.2.3 直流解碼
6.12.2.4 交流解碼
6.12.2.5 交流係數的算術和霍夫曼解碼
6.12.2.6 解碼零遊程
6.13 量化
6.14 熵編碼
6.14.1 上下文信息的利用
6.14.2 霍夫曼編碼器
6.14.3 BoolCoder
6.15 VP6編碼概述
6.16 VP6的編碼性能 [P7]
6.17 VP6黃金幀 [P7]
6.18 背景/前景分割[P7]
6.19 上下文預測的熵編碼
6.20 比特流分割 [P7]
6.21 雙模式算術與變長編碼 [P7]
6.22 自適應亞像素運動估計[P7]
6.23 VP6-E和VP6-S編碼器檔次 [P7]
6.24 設備端口與硬件實現 [P7]
6.25 總結
6.26 專題

第7章 Dirac視頻編解碼器與H.264/MPEG-4第10部分的性能分析和對比
摘要
7.1 前言
7.2 Dirac的體係結構
7.2.1 Dirac 編碼器
7.2.2 Dirac 解碼器
7.3 Dirac中的編碼和解碼階段
7.3.1 小波變換
7.3.2 縮放和量化
7.3.3 熵編碼
7.3.4 運動估計
7.3.5 運動補償
7.3.6 解碼器
7.4 實現
7.4.1 編碼結構概述
7.4.2 編碼的簡明性和相對速度
7.5 結果
7.5.1 壓縮比測試
7.5.2 SSIM測試
7.5.3 PSNR測試
7.6 結論
7.7 未來的研究
7.8 總結
7.9 專題

第8章 VC-1視頻編碼
摘要
8.1 VC-1的結構
8.2 整數變換編碼
8.2.1 逆變換
8.2.2 前嚮變換
8.2.2.1 Z型掃描
8.2.2.2 量化
8.3 運動估計/補償
8.3.1 環路濾波器
8.3.2 復雜度
8.3.3 檔次和級彆
8.4 簡單檔次
8.4.1 比特流結構
8.4.2 基本檔次的幀內壓縮
8.4.3 塊大小可變的變換規定
8.4.4 重疊變換
8.4.5 每個宏塊的4個運動矢量
8.4.6 Y分量的四分之一像素運動補償
8.5 主檔次
8.5.1 CbCr的四分之一像素運動補償
8.5.2 起始碼
8.5.3 擴展的運動矢量
8.5.4 環路濾波器
8.5.5 動態分辨率的改變
8.5.6 B幀
8.5.7 自適應宏塊量化
8.5.8 亮度補償
8.5.9 範圍調節
8.6 高級檔次
8.6.1 比特流結構
8.6.2 隔行掃描
8.6.3 序列級的用戶數據
8.6.4 入口點層
8.6.5 顯示元數據
8.7 H.264到VC-1的轉碼
8.7.1 幀內編碼宏塊模式映射
8.7.2 幀間編碼宏塊模式映射方案
8.7.3 運動矢量映射
8.7.4 參考幀
8.7.5 跳過宏塊
8.8 VC-1 的傳輸
8.8.1 傳輸流中VC-1的數據封裝
8.8.2 程序流中的VC-1數據封裝
8.9 VC-2視頻壓縮
8.9.1 前言
8.9.2 範圍
8.10 總結
8.11 專題

附錄A 關於Dirac、H.264和H.265圖像質量的調查研究
A.1 前言
A.2 H.265
A.3 使用SSIM和FSIM的圖像質量評價
A.4 結果
A.4.1 使用QCIF序列Foreman的結果
A.4.2 使用CIF序列Foreman的結果
A.4.3 使用QCIF序列Container的結果
A.4.4 使用CIF序列Container的結果
A.5 結論
A.6 專題

附錄B AVSNR軟件的PSNR平均值
參考文獻

附錄C 通用圖像質量指標與SSIM的比較
C.1 前言
MSE:均方誤差 [Q22]
為什麼用MSE [Q22]?
MSE有什麼問題?[Q22]
使用MSE的隱含假定
主觀對客觀圖像質量測度 [Q15]
C.2 通用的圖像質量指標 [Q8]
質量指標的定義
在圖像中的應用
C.3 結構相似度指標 [Q13]
C.4 帶有失真的圖像 [G11]
C.5 測試結果
失真的Lena圖像
失真的Goldhill圖像
失真的Couple圖像
C.6 結論
專題C
圖像知覺質量評價指標:結構相似度
C.7 H.264參考軟件中關於視頻質量測度的JVT文檔
摘要
前言
新的失真測度與JM

附錄D H.264中模式相關的DCT/DST實現方案
D.1 前言
D.2 參考軟件中變換的實現方案
D.3 提齣的方案
D.3.1 從幀內預測模式到DCT/DST的映射
D.3.2 獲得H.264的DST矩陣
D.3.3 H.264/AVC參考軟件中DCT/DST的實現
D.4 BD-PSNR和BD-比特率的計算
D.5 性能分析
D.5.1 WQVGA(416×240)序列的測試結果
WVGA(832×480)序列的測試結果
HD(1,920×1,080)序列的測試結果
高清(1,080×720)序列的測試結果
用於RaceHorse序列DCT/DST不同組閤的測試結果
D.6 結論與未來的工作

附錄E H.264的實現軟件JM,Intel IPP和X264的性能分析與比較
E.1 H.264
E.2 JM軟件 [H30]
E.3 X264 [X1]
E.4 Intel IPP [X3]
E.5 JM(17.2) 性能分析
E.6 X264性能分析
E.7 Intel IPP性能分析
E.8 在基本檔次、主檔次和高檔次中JM、X264和Intel IPP軟件的SSIM比較
E.9 基本檔次、主檔次和高檔次中JM、X264和Intel IPP軟件實現的PSNR對比
E.10 基本檔次、主檔次和高檔次中JM、X264和Intel IPP軟件所用編碼時間的對比
E.11 基本檔次、主檔次和高檔次中JM、X264和Intel IPP軟件實現的壓縮比對比
E.12 結論
E.13 未來的工作

附錄F基於H.264“隻編碼I幀”的AIC實現以及與其它靜止幀圖像編碼標準如JPEG、JPEG 2000、JPEG-LS和JPEG-XR的比較
F.1 前言
F.2 高級圖像編碼
F.3 改進的AIC
編碼器
解碼器
F.4 H.264標準
H.264/AVC主檔次幀內編碼
H.264/AVC FRExt高檔次幀內編碼
F.5 JPEG
F.6 JPEG2000
F.7 JPEG XR
F.8 JPEG-LS
F.9 JPEG-LS 算法
LOCO-I的描述
F.10 主要差彆 [AC1, H11, J22, JX3, JL2, JL4]
F.11 評價方法
圖像測試序列
編解碼器的設置
主觀對客觀圖像質量測度
F.12 結論和未來的工作

附錄G 麵嚮高清視頻編碼的更高階二維整數餘弦變換
G.1 離散餘弦變換與視頻壓縮
G.2 整數餘弦變換
G.3 簡單的2維16階ICT
G.4 改進的2維16階ICT
G.5 基於Loeffler因式分解的二維16階binDCT
G.6 變換編碼增益
G.7 H.264/AVC中的實現方案與性能分析
G.8 AVS-Video的實現方案和性能分析
G.9 結論和未來的工作

附錄H H.264編解碼器的比較
H.1 比較的任務
測試範圍
本次比較的新穎之處
比較規則
測試硬件特性
編解碼器要求
開發者可交付成果
有用的鏈接
深度解析多媒體編碼標準:奠定數字視音頻傳播基石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視頻內容的爆炸式增長對數據傳輸、存儲和處理提齣瞭前所未有的挑戰。而這一切的背後,離不開高效、可靠的視頻編碼技術。這些技術如同數字世界的“壓縮大師”,在保障視頻清晰度的同時,將文件大小壓縮至可控範圍,使得高清甚至超高清視頻能夠流暢地在互聯網上傳輸,在各種終端設備上播放。本書旨在深入剖析一係列在視頻編碼領域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標準,揭示其核心原理、技術演進脈絡以及實際應用中的關鍵考量,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刻的理解框架。 一、 編碼標準概覽:從效率到兼容性的演進 視頻編碼標準的演進是一個不斷追求更高壓縮效率、更好畫質錶現、更廣泛兼容性以及更低計算復雜度的過程。從早期的MPEG係列到如今的HEVC(H.265)和AV1,每一次標準的更新都凝聚瞭無數研究人員的心血,也深刻地改變瞭數字視音頻産業的麵貌。 H.264/MPEG-4 AVC (Advanced Video Coding):作為當前應用最廣泛的視頻編碼標準之一,H.264以其齣色的壓縮性能和良好的兼容性,在互聯網視頻、藍光光盤、廣播電視等領域占據瞭主導地位。它在視頻編碼過程中引入瞭諸如整數變換、運動補償、塊分割、環路濾波等一係列先進技術,顯著提高瞭壓縮效率,同時在計算復雜度與性能之間取得瞭良好的平衡。本書將詳細闡述H.264的編碼框架、各模塊的功能與實現細節,以及其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優化策略。 HEVC (H.265)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作為H.264的下一代標準,HEVC在保持與H.264相似的編碼延遲和解碼復雜度的情況下,實現瞭約50%的比特率節省,或同等比特率下更高的畫質。HEVC通過引入更大的CTU(Coding Tree Unit)、多角度預測、樣本自適應偏移(SAO)等技術,極大地提升瞭壓縮效率,為4K、8K超高清視頻的普及奠定瞭基礎。本書將深入探討HEVC相比H.264在編碼工具上的創新,以及其在高分辨率、高幀率視頻編碼中的優勢。 AVS (Audio Video Standard):AVS是中國自主研發的視頻編碼標準,旨在打破國外專利壁壘,推動中國數字音視頻産業的發展。AVS標準在保持良好壓縮性能的同時,也注重自主知識産權的構建。本書將對AVS係列標準進行詳細介紹,重點分析其與國際主流標準的異同,以及其在國內相關産業中的應用情況。 VP6 (On2 Technologies):VP6是On2 Technologies公司推齣的一種高效視頻編碼格式,以其優秀的性能和相對較低的專利費用,在Flash視頻領域得到瞭廣泛應用。盡管目前已經被更先進的標準所取代,但VP6在技術上的許多創新仍然具有參考價值。本書將對其技術特點和曆史貢獻進行迴顧。 VC-1 (Microsoft):VC-1是微軟主導開發的視頻編碼標準,由其WMV (Windows Media Video) 係列編碼器發展而來。VC-1在Windows平颱和高清DVD(HD-DVD)中曾扮演重要角色,以其良好的硬件支持和性能在一定時期內受到青睞。本書將解析VC-1的技術細節,並探討其在特定生態係統中的影響力。 Dirac (BBC):Dirac是由英國廣播公司(BBC)開發的一種開源視頻編碼格式,以其靈活性和對高動態範圍(HDR)內容的支持而著稱。Dirac緻力於提供一個無專利障礙的解決方案,並在廣播、醫學成像等領域得到應用。本書將介紹Dirac的設計理念、技術特點以及其在特定專業領域的應用。 二、 核心編碼技術深度解析 要真正理解視頻編碼標準,深入掌握其背後的核心技術至關重要。本書將圍繞以下幾個關鍵技術點展開詳盡論述: 變換與量化 (Transform and Quantization):這是視頻編碼中最核心的壓縮環節之一。通過將圖像數據從空間域轉換到頻率域,使得信息更加集中,便於後續的量化和熵編碼。我們將詳細介紹離散餘弦變換(DCT)及其變種,以及不同量化方法的原理和影響。 運動估計與補償 (Motion Estimation and Compensation):視頻序列中的幀與幀之間往往存在大量的相似性,通過檢測和描述幀間的運動,可以顯著降低編碼所需的比特率。本書將深入講解各種運動估計算法的原理、復雜度與效率,以及如何通過運動補償技術來預測和補償幀間殘差。 塊分割與預測 (Block Partitioning and Prediction):現代視頻編碼器將圖像劃分為不同大小的塊進行編碼,以適應圖像內容的變化。同時,像素塊可以根據其空間或時間上的相似性進行預測,以減少編碼的數據量。我們將探討不同的塊劃分策略(如H.264的宏塊、HEVC的CTU)以及幀內預測和幀間預測的技術細節。 熵編碼 (Entropy Coding):在完成變換、量化和運動補償等步驟後,編碼數據仍然包含冗餘。熵編碼技術(如霍夫曼編碼、算術編碼、CAVLC、CABAC等)通過統計數據齣現的概率,以更少的比特來錶示齣現頻率較高的數據,實現最後的無損壓縮。本書將詳細闡述各種熵編碼方法的原理、效率以及在不同標準中的具體實現。 環路濾波 (In-loop Filtering):為瞭提高編碼效率和解碼端圖像質量,編碼器會在編碼和解碼環路中加入濾波操作,以去除編碼過程中引入的失真。本書將詳細介紹如去塊效應濾波器(Deblocking Filter)和樣本自適應偏移(SAO)等濾波技術,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對編碼性能的影響。 三、 應用場景與優化策略 理解視頻編碼標準不僅僅是掌握其技術細節,更在於知曉它們如何在實際應用中發揮作用,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場景進行優化。 實時通信與流媒體:在視頻會議、在綫直播等實時應用中,低延遲和高效率至關重要。本書將分析不同編碼標準在延遲和比特率方麵的權衡,並探討相關的編碼優化策略,如快速運動搜索、自適應量化等。 存儲與歸檔:對於視頻內容的存儲和歸檔,長期的可靠性和最小的文件體積是關鍵。本書將討論在保證一定畫質的前提下,如何選擇最適閤的編碼標準以最大化存儲空間利用率。 內容製作與後期處理:在視頻製作流程中,高質量的中間編碼格式和高效的導齣編碼格式同樣重要。本書將探討不同標準在畫質損失、編碼速度和文件大小上的特點,為內容創作者提供參考。 硬件加速與軟件實現:隨著硬件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編碼器支持硬件加速,顯著提升瞭編碼和解碼的速度。本書將簡要介紹硬件加速的原理,以及不同標準在硬件實現上的考量。 四、 麵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視頻編碼技術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始終麵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更高分辨率與更高幀率:4K、8K甚至更高分辨率以及高幀率(如120fps)視頻的普及,對編碼效率提齣瞭更高的要求。新的編碼標準(如AV1、VVC)和技術正在不斷湧現,以應對這些挑戰。 人工智能在視頻編碼中的應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技術正在逐步滲透到視頻編碼的各個環節,例如智能運動預測、內容感知編碼、自適應量化等,有望帶來更顯著的壓縮性能提升。 版權與專利問題:視頻編碼標準涉及大量的專利,這給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帶來瞭一定的挑戰。開源編碼格式(如AV1)的興起,正是為瞭緩解這一問題。 新興應用場景: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裸眼3D等新興應用場景,對視頻編碼提齣瞭新的需求,例如更低的延遲、更寬的視場角、更精細的視差信息處理等。 本書通過對這些重要視頻編碼標準的係統性梳理和深入剖析,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並能夠理解這些技術如何塑造我們今天的數字生活,以及它們在未來數字視音頻領域將扮演的關鍵角色。無論是對視頻編碼技術感興趣的研究者、開發者,還是希望深入瞭解數字媒體背後的原理的行業從業者,都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啓發。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AVS China標準的部分,我真的是懷揣著極大的好奇心去閱讀的。作為國內自主研發的視頻編碼標準,它的齣現承載著很多期望,也意味著它必然在某些方麵有著獨特的優勢,或者說是為瞭滿足特定的國內需求而設計的。書中對AVS China的解讀,並沒有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剖析瞭其在幀內預測、幀間預測、變換編碼、量化以及熵編碼等核心環節的設計思路。我特彆關注瞭它與國際主流標準(比如H.264)在這些技術模塊上的異同之處,比如它在哪些方麵可能采用瞭更優的算法,或者在實現上有什麼特彆的考量。書中還提到瞭AVS China在某些應用場景下的性能錶現,以及它在推廣和落地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機遇。這部分內容讓我對中國在高清視頻編碼領域的技術實力有瞭更直觀的認識,也讓我明白,技術的發展並非隻有一條路徑,不同文化和市場需求可以催生齣同樣優秀甚至在特定領域更具競爭力的技術。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光是掃過去就讓人眼前一亮——“視頻編碼全角度詳解”,光是這個名字就充滿瞭吸引力,特彆是當看到後麵列舉的那些耳熟能詳,又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編碼標準時,比如AVS China,這個國內自主的標準,總讓人覺得應該深入瞭解一番,看看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H.264/MPEG-4 PART10(AVC)更是不用說,現在視頻傳輸和存儲幾乎離不開它,它的高效性是有目共睹的,但具體背後的技術原理,很多時候隻是停留在“聽說過”的層麵。HEVC(H.265),作為H.264的繼任者,其壓縮效率的提升更是讓人期待,想知道它究竟是怎麼做到的。而VP6,雖然可能沒有前兩者那麼普及,但它在某些流媒體平颱上的應用也不容忽視,瞭解它的特性或許能打開新的視角。DIRAC和VC-1,這兩個名字可能相對陌生一些,但“全角度詳解”的承諾,讓人相信即使是這些不太主流的編碼標準,在這本書裏也能找到詳盡的解讀,這對於想全麵瞭解視頻編碼技術生態的人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誘惑。總而言之,從標題來看,這本書就像是一個精心策劃的視頻編碼知識寶庫,試圖用一種係統、深入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技術一一呈現在讀者麵前,讓人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看看它是否真的能做到“全角度詳解”。

評分

VP6、DIRAC和VC-1這幾個部分,讀起來有一種探索未知領域的興奮感。VP6,雖然不如H.264普及,但在Flash時代和早期流媒體領域扮演瞭重要角色,書中對其運動補償、宏塊處理以及音頻編碼的結閤方式進行瞭闡述,讓我得以瞭解其在特定曆史時期的技術特點和優勢。DIRAC,作為一個相對小眾但技術上非常有潛力的標準,書中對其編碼框架、預測算法和熵編碼機製的解讀,讓我看到瞭其在某些專業領域,如廣播和歸檔方麵的應用價值。而VC-1,作為微軟推齣的編碼標準,雖然在普及度上可能不如AVC,但它在高清視頻的早期推廣中也功不可沒。書中對其塊匹配、變換編碼以及量化過程的介紹,展現瞭其獨立的設計理念。這三個部分的講解,雖然篇幅可能不如前幾個熱門標準那麼長,但其內容的精煉和側重點的把握,讓我感覺作者是在用一種“點石成金”的方式,將這些雖然不那麼主流,但同樣重要的技術精髓呈現齣來,為我構建瞭一個更加完整的視頻編碼技術版圖,讓我知道除瞭主流之外,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角落。

評分

HEVC(H.265)章節的詳盡程度著實令人印象深刻。相較於H.264,HEVC在壓縮效率上的飛躍是大傢有目共睹的,而這本書則把這種飛躍背後的技術細節一一揭開。書中對於HEVC引入的CTU(Coding Tree Unit)和靈活的劃分方式進行瞭細緻的講解,這解釋瞭為什麼HEVC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紋理和內容的塊狀結構,從而實現更高的壓縮比。對各種預測模式(包括 Intra 預測模式和 Inter 預測模式)的深入分析,特彆是HEVC中新增的更復雜的預測技術,以及它們如何協同工作,為我理解HEVC的高效性提供瞭清晰的路徑。此外,書中還詳細闡述瞭HEVC在變換和量化階段的改進,以及其先進的熵編碼方法(如CABAC的優化)。從閱讀體驗上來說,作者並沒有迴避復雜的數學公式和算法描述,但同時又通過圖示和流程圖,將這些抽象的概念變得易於理解,這對於想要深入掌握HEVC技術細節的讀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評分

當我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對視頻編碼基本概念的梳理,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麵對如此眾多且技術細節繁復的標準時,也難免會有些混淆。作者並沒有直接跳入各個標準的具體技術細節,而是先搭建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從像素到幀,從時間冗餘到空間冗餘,再到人眼視覺特性在編碼中的應用,這些基礎知識被清晰地闡述,為後續理解復雜的編碼算法打下瞭良好的基礎。特彆是關於“冗餘”的解釋,我感覺作者用瞭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為什麼視頻編碼能夠實現如此高的壓縮比,而畫麵質量又不會有太大的損失。這種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避免瞭初學者望而卻步的可能,也讓有一定基礎的讀者能夠溫故知新,重新審視自己對這些基礎概念的理解。此外,書中對不同編碼標準在曆史發展中的演變脈絡也進行瞭簡單的迴顧,這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什麼會齣現這麼多不同的標準,以及它們各自解決問題的側重點在哪裏。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介紹技術,更是在講述視頻編碼技術的發展史。

評分

這書太坑瞭,全是概述性的文字,沒什麼價值

評分

專業書籍需要多看看,好好學習

評分

老公買的,需要,還可以質量,送貨也快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老公買的,需要,還可以質量,送貨也快

評分

不錯,質量好!

評分

書的質量沒得說,貴啊,真的

評分

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好評

評分

質量不錯, 值得購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