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在编写时深入研究了多个案例,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特点、难点,通过合理编排设置,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完成整本书的自主阅读。
1.精美前插页
别具匠心的前插页设置,趣味性十足,让学生在翻开书的di一眼就产生兴趣。
2.超多彩绘图
根据作品情节精心绘制生动彩绘图,各类场景力求高度还原,精美图片丰富学生的想象,摆脱纯文字阅读的枯燥感。
3.作者故事
是什么样的人写下了这样伟大的作品?通过作者故事,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完整。
4.名家导学1-2-1(1个阅读要点、2个知识要点和1个成长要点)
独特的导学提示让学生了解名著应该读什么,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真切感悟。
5.章节导读
生动概括出每一章的主要情节,助推阅读情绪,且方便索引和回顾情节。
6.“勤学”“好问”“多思”注释,让学生多学、多思、多悟,主动获取,乐于阅读
勤学——对书中知识点进行解析、拓展,作品中的科学知识一看就懂。
好问——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起点。通过“好问”设置引导学生发问和思考。
多思——深挖作品情节,渗透简单隽永的生活哲理,读中传情。
7.我的观察日记
读完整本书,学生能带着对作品的理解观察身边事物,写下属于自己的观察日记。目光所及,心中所想,笔尖流露。
8.读后感
读完整本书,一篇读后感,既是对书中内容的梳理和总结,亦使感悟升华、余味盎然。
本套丛书,以更加合理的阅读动线,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完成整本书自主阅读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领会文字的含义,并收获文字以外的惊喜。
内容简介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以无比的热情、追求真理的精神,倾其一生心血写成的科学著作。在他的笔下,昆虫世界是如此千奇百怪、生机盎然,小小的昆虫恪守着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萤火虫、蟋蟀等,无一不被作家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作为生灵,它们与人类有着缕缕共通之处,让你不得不为此吃惊、神往……
《自然史》是一部涵盖内容非常广泛的博物志。全书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植物史和矿物史几大部分。布封在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之上,通过科学观察,详细记录,对自然界作了精准、翔实的描述和解释,提出了许多对后世有深刻启发意义的创见。传递出崇尚自然的理念,镌刻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布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待科学的求实精神,与他优雅细腻的文字相映成辉,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细菌世界历险记》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名为“菌儿”的细菌,它为读者娓娓讲述了其菌类家族不同族群的形态特征、衣食住行、生活习性,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不仅让我们认识了细菌,更让我们知道了讲究卫生的重要性。打开这本书,那些时而淘气,时而傲慢,时而伤感,时而狰狞的菌儿就用它那诗一般的语言对我们说出了它的全部秘密。
作者简介
亨利·法布尔,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被雨果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是di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在长期观察记录昆虫的本能和习性后,完成了《昆虫记》这部著作。
布封(1707年—1788年),18世纪时期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zui早质疑“神创论”的科学家之一。1707年9月7日,布封出生于法国勃艮第省蒙巴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1733年,他进入法国科学院,在力学系担任助理研究员;1739年,他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总管;1753年,他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布封耗费一生的心血经营御花园,并用40年时间完成了36卷的巨著《自然史》。
杨卓宁,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精通工商管理,酷爱文学,阅读广泛。对中国文学及世界经典文学有较深的研究。精通英语和汉语。有论文、著作多部,翻译著作多部。
高士其,福建福州人,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早年留学美国,因在科学实验中感染细菌导致身体残疾。归国后,他将全部精力奉献到了科普创作与抗日救亡活动中。半个世纪中,他在轮椅和病床上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故事和多种形式的科普文章,是亿万青少年的良师益友,被他们亲切地称为“高士其爷爷”。
精彩书评
维?比安基是“发现森林的di一人”。
——斯拉德科夫
评论界称这本书为“大自然的颂诗”“大自然百科全书”“大自然历书”,儿童学习大自然的“游戏用书”“创造发明的指导用书”。
以现代科学眼光对待物种起源问题的di一人。
——达尔文
毫不夸张地说,所有知名的启蒙作家,甚至是其后法国乃至其他国家的作家,事实上都受到了布封的影响,或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
——厄恩斯特·梅斯
如果《自然史》的体系在不同的读者看来并不是同样地稳固,我们至少要承认这部作品是zui卓越的小说之一,zui优美的诗歌之一,这是哲学从来不敢想象的。
——格林兄弟
只有布封给自然情感赋予了全部深刻的含义,将它变成了一种哲学情感。
——《法国文学史》
布封拥有他的世纪zui美丽的文笔。
——法国思想家卢梭
法布尔的一生,可以说是为昆虫的一生。作为昆虫学家,他不仅研究昆虫,而且描写昆虫,他那卷帙浩繁的《昆虫记》不仅是科学著作,可以说,他透过昆虫世界所书写的,是关于生命的诗篇。
——刘心武
(看《昆虫记》)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中国散文家、翻译家周作人
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像艺术家一样去观察,像诗人一样去感受和表达。
——法国剧作家罗斯丹
目录
《昆虫记》
《自然史》
《细菌世界历险记》
精彩书摘
《昆虫记》
荒石园
我们每个人都有从我们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才能和性格。
不过我喜欢观察植物和昆虫的性格却与我的祖先们沾不上一丁点儿关系。因为我的祖先们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乡下人,他们只关心自己养的牛和羊,对种田以外的其他东西一无所知,而且我从来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也没有老师教过我,就连这方面的书也很少看过。我只是凭借着自己对这方面的兴趣,义无反顾地向着研究昆虫的理想不懈努力。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在昆虫研究领域有一席之地。
我对小时候第一次找鸟巢和第一次挖野菌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记得有一天,我一个人爬上我家附近的一座小山,在这座山的山顶上,有一片诱人的树林。从我家的窗子里可以看见这些高大的树木随风俯仰,就像在向我招手,引我进入它那神秘美好的世界。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脚下有一只十分可爱的小鸟。我悄悄尾随着它,很快就发现了这只小鸟的巢。这个鸟巢是用干草和羽毛做成的,里面还排列着六个蛋。这些蛋呈现出美丽的蓝色,看上去十分光亮。这是我第一次找到鸟巢,当时我激动得无以言表,但还是很快认真地观察了起来。
这时候,母鸟十分焦急地在我的头顶飞来飞去,而且还“塔克!塔克!”地叫着,表现出十分不安的样子。当时年幼的我根本不懂得母鸟为什么那么痛苦,只在心里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我决定先拿走一只蓝色鸟蛋作为纪念品,等过两星期后小鸟全孵出来的时候,再来拿走它们。
幸运的是,就在我拿着那枚蓝色鸟蛋回家时,遇到了一位牧师。他看到我手里的蛋,惊讶地说:“啊!一个萨克锡柯拉蛋!①你从哪里捡到的?”我把自己捡蛋的经历和那个大计划都告诉了他。“哦,孩子,你不能那样做!”牧师叫了起来,“你不可以那么残忍,去抢那只可怜的母鸟的孩子。答应我,从此以后再也不要碰那个鸟巢了。”②
牧师的话让我懂得了两件事:第一件,偷鸟蛋是件残忍的坏事;第二件,鸟类同人类一样,它们都有各自的名字。
于是我想:那些生活在树林里、草原上的小家伙们都叫什么名字呢?萨克锡柯拉是什么意思呢?
几年以后,我才晓得萨克锡柯拉的意思是岩石中的居住者,那种下蓝色蛋的鸟因为在岩石中筑巢而被称为“石鸟”。
在我们村旁的小河边,也有一片树林。在这片树林里,我第一次采集到了野菌。这野菌的形状,乍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是母鸡下在青苔上的蛋。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形状不一、颜色各不相同的野菌,它们有的像小铃铛儿,有的像灯罩,有的像杯子,还有些破了会流出像牛奶一样的汁,有些被我们踩到时就变成蓝色的了。其中,有一种最稀奇的野菌,长得像梨一样,顶上有一个圆孔,像烟囱一样。用指头在下面一戳,会真的有一簇烟从圆孔里面喷出来。我采摘了好大一袋子,准备回去慢慢玩。心情好的时候,我就用手指戳它们,一直到它们缩成像火绒44(用火镰和火石取火时引火的东西)一样的东西为止。在这以后,我又好几次来到这片有趣的树林。
......
《自然史》
第一编自然的世代
自然的分类
假如把一个失去记忆或者对周围事物只残存一点意识的人放到自然中,毋庸置疑,自然界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是新奇的。最初,他无法分清任何事物,但如果我们不断地加深他对同一事物的印象和感受,他很快就会对有生命的物质产生比较总体的认知,他也就能比较容易地分辨出有生命物质与其他无生命物质。进而,他会逐步轻松地区分不同的物质,也会在脑海中对物质形成三个分类——动物、植物和矿物。他还会对土地、空气和水这三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获得一种清晰的认识。在他的脑海中,也会对生活在地上、水里、天空中的动物产生比较特殊的概念,进而轻易地对动物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四足兽、鸟类和鱼类。在植物界,他同样可以划分出树木和其他植物,他的划分会越来越清晰、明确,这种划分主要有三种方式:按照高度划分、按照材料划分和按照外形划分。这种方式是建立在他对事物的简单考察的基础上——也是我们在对自然中的事物划分时应该遵循的原则。
试想,假如他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一定会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整个自然。例如,在对自然界中的兽类进行研究时,他会优先考虑那些他认为重要的、感兴趣的、熟悉的物种,如果他偏爱兽类中的马、狗、牛等,就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观察这些家畜上;而那些不太熟悉的物种,他则会弃之不顾;对于那些生活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兽类,如大象、羊驼等,只有他获得了相关的知识后,在好奇心的诱使下才会去进一步研究。同样,对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如鱼类、鸟类、虫类、贝壳类、植物、矿物等,他也会选择最熟悉的、对自己最有用和最必要的种类进行研究,并在脑海中按自己的知识类型来对它们进行划分。
以上所述的这些分类法是最规范的,也是我们确信应该遵循的划分原则。我们最初对事物分类的方式与之前所举的例子是相同的,我们会根据这些事物与我们的密切程度以及我们对它们的熟悉程度,逐步去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这种最简单、最自然的观察方法,比其他精细、复合的方法更有效果。因为在所有方法中,它最得心应手。因此,这种研究方法更适合考察与我们有关的物种。
......
《细菌世界历险记》
科学童话菌儿自传
我的名称
这一篇文章,是我老老实实的自述,请一位曾直接和我见过几面的人笔录出来的。
我自己不会写字,写出来,就是蚂蚁也看不见。
我也不曾说话,就有一点儿声音,恐怕苍蝇也听不到。
那么,这位笔录的人,怎样接收我心里所要说的话呢?
那是暂时的一个秘密,恕我不公开吧。
闲话少讲,且说我为什么自称作“菌儿”吧。
我原想取名为微子,可惜中国的古人,已经用过了这名字,而且我嫌“子”字有点大人气,不如“儿”字谦卑。
自古,中国的皇帝都称为天子。这明明是要挟老天爷的声名架子,以号召群众,使小百姓们吓得不敢抬头。古来的圣贤名哲,又都好称为子,什么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真是“子”字未免太名贵了,太大模大样了,不如“儿”字来得小巧而逼真。
我的身躯,永远是那么小。人家由一粒“细胞”出身,能积成几千、几万、几万万。细胞变成一根青草、一把白菜、一株挂满绿叶的大树,或变成一条蚯蚓,一只蜜蜂,一头大狗、大牛,乃至于大象、大鲸,看得见,摸得着。我呢,也是由一粒细胞出身,虽然分裂得格外快、格外多,但只恨它们不争气、不团结,所以变来变去,总是那般一盘散沙似的,孤单单的,一颗一颗,又短又细又寒酸。惭愧惭愧,因此今日自命作“菌儿”。为“儿”的原因,是因为小。
至于“菌”字的来历,实在很复杂,很渺茫。屈原所作《离骚》中,有这么一句:“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这里的“菌”,是指一种香木。这位失意的屈先生,拿它来比喻贤者,以讽刺楚王。我的老祖宗,有没有那样清高,那样香气熏人,也无从查考。
不过,现代科学家都已承认,菌是生物中之一大类。菌族菌种,很多很杂,菌子菌孙,布满地球。你们人类所最熟识的,就是煮菜煮面所用的蘑菇香蕈(香菇。蕈,xùn)之类,①那些像小纸伞似的东西,黑圆圆的盖,硬短短的柄,实是我们菌族里的大汉。当心呀!勿因味美而忘毒,那大菌,有的很不好惹,会毒死你们贪吃的人呀。
......
昆虫记+自然史+细菌世界历险记/科学素养亲近自然(套装共3册),智慧熊图书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