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动态拉伸训练 创新热身方法提高肌肉力量强化动作技术增加动作幅度
定价:26.00元
作者: Mark,Kovacs,钟秉枢;张长念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64420161
页码:8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内容提要
《动态拉伸训练 创新热身方法提高肌肉力量强化动作技术增加动作幅度》系统阐述了动态拉伸的概念、相关术语定义、动态拉伸的目的与意义,以及相关要求与注意事项。《动态拉伸训练 创新热身方法提高肌肉力量强化动作技术增加动作幅度》针对不同运动项目、技术动作及不同部位肌肉,介绍了50多种可用于准备活动、积极性休息和全身运动的动态拉伸训练动作,并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制定了可供参考与借鉴的训练计划。
目录
篇 导论
前言
1 动态拉伸的概念
2 相关术语定义
3 动态拉伸的目的与意义
4 相关要求与注意事项
5 安全有效地训练
第二篇 各类运动项目拉伸训练计划
使用指南
1 棒球与垒球运动
2 篮球运动
3 健美运动
4 自行车运动
5 曲棍球运动
6 澳式足球运动
7 美式足球——不同场位动作技能
8 美式足球——锋线队员动作
9 高尔夫球运动
10 竞技体操运动
11 冰球运动
12 长曲棍球运动
13 墙网球、壁球运动
14 英式橄榄球运动
15 滑雪运动
16 英式足球运动
17 游泳运动
18 网球运动
19 田径运动——长距离径赛项目
20 田径运动——短跑和跳跃项目
21 田径运动——投掷项目
22 排球运动
23 摔跤运动
第三篇 拉伸训练图解
1 提踵走
2 脚跟走
3 侧踝走
4 抱膝走
5 行进间股四头肌伸展
6 提膝展髋走
7 鸵式平衡
8 俯卧手侧走
9 手足爬行
10 蜘蛛爬
11 直腿行军步
12 跪步行走
13 弓步行走
14 跪步转体走
15 弓步肘膝碰走
16 抱膝落跪步走
17 侧弓步走
18 持棒抓举
19 相扑式蹲步走
20 矮人蹲走
21 盘腿下蹲
22 单腿臀桥
23 侧转传球
24 头上传球
25 屈踝踏步
26 分腿跳
27 预摆纵跳
28 连续蹲跳
29 原地纵跳
30 高抬腿跳
31 高抬腿跑
32 双跳接冲刺
33 屈蹲退步走
34 倒退跑
35 提膝踏跳跑组合(一)
36 持棒蹲举
37 提膝踏跳跑组合(二)
38 提膝分腿跳
39 直腿前摆
40 踢踏步
41 快踏步冲刺
42 蹲跳冲瘴
43 三级跳冲刺
44 立卧撑冲刺
45 侧向滑步
46 10vd(移动)组合
47 交叉步侧走
48 提膝展髋踏跳
49 旋臂前举
50 合抱扩胸
51 头上击掌
52 交叉摆臂
53 蝎子摆尾
参考文献
推荐读物
致谢
我本来是冲着“肌肉力量强化”这块来的,毕竟现代健身越来越讲究效率和精准度。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给出的建议,简直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内功心房”心法,充满了各种玄乎的描述,比如“调动宇宙能量激活肌纤维深层潜能”,读起来非常带感,但真要落实到训练计划里,就完全抓瞎了。它似乎完全忽略了渐进性超负荷原则、训练容量控制等基础的科学原理。我尝试按照书里描述的某个“强化循环”,连续做了三天,结果第二天早上浑身酸痛得连床都起不来,完全不是那种积极恢复的酸痛,更像是过度训练的警告信号。书中配的那些动作图示,更是让人哭笑不得,很多标准动作的角度都没有标明,甚至有些动作的起止点都是矛盾的,我不得不反复对照其他专业资料来判断它到底想让我做什么。这本书更像是一位资深爱好者分享的个人心得,而非一本严谨的、面向大众的训练手册。它缺少了必要的量化指标和循序渐进的难度提升路径,对于想要稳步提升力量水平的进阶者来说,简直是避坑指南。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手感也相当廉价,翻阅过程中有明显的纸张拉扯感,油墨味也比较重,阅读体验极差。如果作为一本工具书来参考,这样的质量实在难以接受。更令人费解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与主题完全无关的,关于“成功人士的日常作息”的篇章,仿佛作者急于将自己的生活哲学强加给读者,而非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训练内容。我期待的是一本关于如何科学地、系统地改进我的训练技术的指南,而不是一本充满个人轶事和模糊指导的混合体。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时间被浪费了,没有学到任何可以直接应用到我下一次训练中的新知识或新技巧。它更像是一份作者的“愿望清单”,而非一份可靠的“行动指南”。我希望未来的版本(如果还会有的话),能够聘请专业的编辑和运动科学顾问,把内容精简、聚焦,并以清晰、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真正对得起“动态拉伸训练”这个标题。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叙事风格非常具有煽动性,充满了“你必须打破界限”、“突破你的极限”之类的口号。这种强烈的语气在初学者身上或许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人来说,只会觉得空洞和做作。它似乎把训练的成功完全归结于“意志力”和“心态”,而对技术细节和身体生物力学的讨论则一带而过。举个例子,书中多次强调“意念集中于目标肌肉”,这确实是训练中的一个技巧,但它却忽略了身体姿态的微小调整对训练效果的巨大影响。我对比了一下书中关于卧推的描述,发现它对肩关节的保护性设置几乎没有提及,只是简单地要求“尽力推起”。这种对安全规范的漠视,让我对整本书的专业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心灵鸡汤”版的健身读物,它试图用激动人心的语言来包装一些相对基础甚至过时的训练理念,但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和可复制的操作性。
评分关于“增加动作幅度”这一部分,我抱着一丝期待,因为柔韧性对运动表现至关重要。书里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筋膜链”的理论,这本身倒不算错,但作者在解释这些复杂概念时,所使用的语言极其晦涩难懂,充满了各种生僻的解剖学术语,却没有提供任何简单的视觉辅助来帮助理解。更让我感到困惑的是,它似乎推崇一种“拉伸至极限”的理念,甚至不惜鼓吹“疼痛是进步的信号”。这种论调在当前的运动科学界已经被广泛认为是有害的,因为它很容易导致组织损伤和长期的慢性疼痛。我根据书里的建议尝试做了一些深度静态拉伸,结果第二天小腿肌肉出现了明显的僵硬,这与我所追求的“增加幅度带来的灵活自如”的目标背道而驰。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沉浸在自己对某些理论的独特理解中,却完全脱离了如何安全有效地将这些理论转化为普通人可以实践操作的步骤。如果它能多提供一些针对特定关节的、渐进式的、带有恢复指导的拉伸方案,或许还能挽回一些分数。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真有点懵,封面设计得挺现代,但内页的排版和插图风格,怎么说呢,感觉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健身杂志翻印过来的,色彩对比度高到让人眼睛疼。不过,我还是强迫自己翻了几页,希望能从中找到点干货。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松散,章节之间的逻辑关联性很弱,感觉像是把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记录的零散笔记硬凑在一起。比如,有一章节标题写着“核心稳定性基础”,但内容却突然跳到了某个特定运动项目的装备选择上,完全摸不着头脑。我尤其失望的是,它承诺的“创新热身方法”几乎没有看到任何新意,无非就是那些老掉牙的动态拉伸清单,唯一算得上“创新”的,可能就是它对某些动作的描述极其含糊不清,需要读者自己去脑补动作的标准形式。对于一个想系统学习如何科学热身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指导价值非常有限,更多的是一种阅读上的困扰,而不是知识上的启迪。如果作者能更专注于提供清晰的、可操作的训练流程,而不是堆砌这些无关痛痒的背景故事和模糊的理论阐述,这本书的实用性可能会大大提升。
评分拆开包装后,书的背后发现有严重清晰的摩擦痕迹,像是书被地板一样擦,又脏,爱读书的人很讨厌书被这样对待!!
评分拆开包装后,书的背后发现有严重清晰的摩擦痕迹,像是书被地板一样擦,又脏,爱读书的人很讨厌书被这样对待!!
评分差评,我可以评0分吗?我第一次给人家差评。
评分书稍微有点旧了,其他的都还好!
评分书稍微有点旧了,其他的都还好!
评分快递超慢,我是2月27日订的货,就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而且还是同城订货,还收了我10元的快递费,结果到3月2日才到,且还不送到家门,只是送到小区门口的e栈。如果当天到送e栈还有情可原,用了4天时间,又收快递费10元,又不送到家,没见过这样的快递公司,太差了!
评分快递超慢,我是2月27日订的货,就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而且还是同城订货,还收了我10元的快递费,结果到3月2日才到,且还不送到家门,只是送到小区门口的e栈。如果当天到送e栈还有情可原,用了4天时间,又收快递费10元,又不送到家,没见过这样的快递公司,太差了!
评分差评,我可以评0分吗?我第一次给人家差评。
评分差评,我可以评0分吗?我第一次给人家差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