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正確的愛

給孩子正確的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婭萌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關係
  • 教育心理
  • 傢庭教育
  • 兒童成長
  • 愛與關懷
  • 溝通技巧
  • 正麵管教
  • 情緒管理
  • 育兒指南
  • 行為習慣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遼寜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819902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6515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208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讀者群為受過一定教育、生活水平較高的城市女性

  ☆這個世界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教不好的父母!

  ☆一位好媽媽的13年美式教育心得,給你帶來國際的視野和全新的傢教理念。

  ☆王婭萌——國際知名的教育專傢,中國倡導正確愛的第*人,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協會發起人。


內容簡介

  《給孩子正確的愛》是教育專傢王婭萌的教子手記,相比許多傢教圖書,本書提齣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傢庭教育原則,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章可循。第二,書中給齣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理論和實踐完美結閤,使父母們不僅立刻獲得許多有效的經驗,教育意識也隨之改善。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甚至超*一般人,但有時我們強加給孩子身上的期望好像是愛他,其實是自私的錶現。同時,傢長會因為過高的期望導緻不斷齣現許多挫摺,讓我們對教育子女産生灰心喪氣的心態。這些誤區,都需要我們每個傢長不斷地學習和求索。可以說,本書就是一本傢長的自我修煉書,我們需要以更正確的愛來對待孩子,需要我們為瞭孩子而改變不完美的自己。

作者簡介

  王婭萌女士 Jenny Wang,

  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協會 會長

  興華美國際教育集團 董事長

  深圳愛之愛基金的“愛心大使”

  1968年生,畢業於安徽省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青少年心理專業。從事親子教育工作已近20年,是國內倡導“給孩子正確的愛”的教育先行者。她被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評價為“中國傢庭教育配閤學校教育的先行者”。現旅居美國。

  在中國,王女士舉辦的親子講座超過瞭一萬場,其中大部分是公益講座。在深圳,她是愛之愛基金的“愛心大使”,近10年來和各種愛心組織、政府部門共同舉辦瞭超過3000場的公益親子講座,發動社會力量來關愛中國的留守兒童及他們的打工族父母所麵臨的親子教育問題。她的講課風格具有極強大的正能量,自帶療愈性,讓無數聽過她課程的傢長淚灑當場。

  旅居美國後,因為倡導國際化教育,她開始探索和潛心研究中美文化教育的差異。通過數年來,對中美兩國文化教育的差異化的深入研究與總結,進一步完善瞭傢庭教育配閤學校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因王女士在美國擁有良好的社會關係及廣泛的教育、法律、移民、企業界人脈資源,她帶領一支團隊率先創立瞭“國際優纔中心”,為中國企業傢的孩子們提供一站式留學服務,秉承著“有所留、有所學、有所成”的理念,幫助眾多中國留學生解決留學、就業問題。

  因王女士數年的努力,美國多所優秀的中學嚮中國學子敞開瞭懷抱,改變瞭對中國學子的印象!

  “這個世界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教不好的父母。”這是王女士終生在踐行著的傢庭教育理念!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多年從事護理工作讓自己對孕育充滿信心,自以為能遊刃有餘。但真正到自己生孩子的時候纔知道,每個女人都是一樣的,懷孕都帶著緊張與激動,生怕哪個環節齣錯,影響到寶寶和自己的健康。前一陣子,朋友推薦瞭這本孕檢書給我,看瞭幾頁後纔發現自己知道的太少,孕檢原來這麼多知識要學。書中告訴教我們如何根據産檢的結果做齣相關的生活調理,實用性很高,可以作為護理工作者和孕媽媽的參考書。

  ——於敏丹 山東梅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護理人員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平日裏來醫院體檢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又以小孩和孕婦居多。體檢對於孕媽媽來說很重要,它可以隨時掌握寶寶和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本《輕鬆孕檢一本通》比較全麵,在不同的孕期需要做的檢查有詳細的介紹,並對結果有具體的分析。書中還描述瞭婦産科醫生的孕育經驗、生活建議,孕媽媽們可以對照著自己的情況來參考,有較高的實用性。

  ——董春 江西美亞意傢醫院管理有限公司 兒科醫生

  這是一本比較嚴謹的孕檢書。它以4周為一個階段,每個孕期階段均有詳盡的描述,如婦産科醫生媽媽的孕育經驗、寶寶的發育狀況、孕檢內容和結果分析、醫生的生活建議、心理調節等等。對於護理工作者來說,可以作為日常工作和學習所用。對於孕育經驗匱乏的年輕媽媽來說,是本很不錯的參考書。

  ——丘小娟 青島海誠達商務谘詢有限公司 法務助理

  彈鋼琴時,隻有把每個音符彈好,纔能奏齣一首完美的麯子。生孩子也是一樣,隻有把每個環節做好,纔能生齣一個健康的寶寶。孕檢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醫院的各項檢查數據和醫學術語往往讓我們不知所雲,孕檢醫生隻是告訴我們孩子健康與否。而每個媽媽都希望知道更多關於寶寶和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本書從淺處入手,提供瞭各種全麵的孕檢知識,是孕媽媽不可多得的孕育寶典。

  ——廖青蔓 杭州添藝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鋼琴老師

目錄

017 第一章 聰明的孩子,如何煉成?

CHAPTER 01 HOW TO BE A CLEVER CHILD?

018 第一節 0~3歲是決定孩子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SECTION 01 0 TO 3 AGES IS A KEY PERIOD TO DECIDE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019 1. 智力與腦細胞的秘密
020 2. 腦細胞神經連接最強時期是0~3歲
023 第二節 0~3歲孩子的特點是什麼
SECTION 02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0 TO 3 YEARS OLD CHILDREN?
023 1. 好動:他看到的為什麼和我看到的不一樣
025 2. 好奇:親親小魚的嘴是什麼味道?
027 3. 易生病:不要濫用抗生素!
028 4. 模仿:孩子模仿是開始認知世界的第一步
031 5. 重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總喜歡做一件事
032 第三節 0~3歲階段父母守則
SECTION 03 PARENTS' RULES IN THE PERIOD OF 0 TO 3 AGES
033 第四節 0~3歲智力發展的關鍵期,父母要做些什麼?
SECTION 04 WHAT COULD PARENTS DO IN KEY PERIOD OF 0 TO 3 YEARS OLD CHILDREN' 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035 1. 抓住母語區時機,進行語言教育
037 2. 0~3歲我們要關注認知、動作等能力的培養
040 第五節 延伸閱讀
SECTION 05 EXTENDED READING
040 新觀點:智力不僅僅是智商那麼簡單!
041 給傢長們的一封信:3歲的孩子是那麼柔弱和美麗

043 第二章 3~6歲,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
CHAPTER 02 3 TO 6 AGES IS THE BEST PERIOD OF TRAINING EDUCATION
044 第一節 3~6歲孩子的心理行為特徵
SECTION 01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3 TO 6 YEARS OLD CHILDREN
044 1. 思維與想象豐富多彩
044 2. 對圖像的辨認和記憶能力很強,認圖(字)和記圖(字)都有較好的效果
046 3. 一般成年人體驗到的情緒,他們大部分已體驗到瞭
046 4. 6歲時已養成自己的一套行為習慣
047 第二節 3~6歲階段的好父母守則
SECTION 02 PARENTS' RULES IN THE PERIOD OF 3 TO 6 AGES
047 1. 把握好教育的尺度和方法
048 2. 抓住時機,順勢而為教育
050 3. 與孩子一起製定規則
052 4. 感恩的力量
055 第三節 好的行為規範是人生的基石
SECTION 03 GOOD BEHAVIOR CRITERION IS LIFE' S CORNERSTONE
056 1. 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榜樣
059 2. 行為積纍形成習慣:要讓孩子從某種行為中獲得成功感
062 第四節 藝術、體育等人文興趣的養成
SECTION 04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STIC INTERESTS SUCH AS ART AND PE
062 1. 藝術教育能豐富人的情感
064 2. 藝術教育可以提供一種良好的狀態
065 第五節 安全第一,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SECTION 05 SAFETY FIRST, CHILDREN LEARN TO PROTECT THEMSELVES
070 第六節 進入幼兒園——人生第一堂社會課
SECTION 06 COME TO KINDERGARTEN, THE FIRST SOCIAL CLASS OF LIFE
070 1. 幼兒園對孩子的教育是傢庭無法替代的
073 2. 陪孩子邁好入園第一步
076 第七節 賞識,毫不吝嗇地賞識
SECTION 07 RECOGNITION, GENEROUS RECOGNITION
076 1. 賞識教育創造生命的奇跡
079 2. 鼓勵贊美可以讓白癡變天纔,批評謾罵會讓天纔變白癡
082 3. 賞識孩子的個人勞動和努力,而不是外貌
084 4. 走齣賞識教育的誤區
086 第八節 延伸閱讀
SECTION 08 EXTENDED READING
086 新觀點: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088 知識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具體核心內容
089 給傢長們的一封信:3~6歲,小鬼當傢,現在的生活充滿無限樂趣

091 第三章 6~12歲,暗示教育的最佳時期
CHAPTER 03 6 TO 12 AGES IS THE BEST PERIOD OF SUGGESTIVE EDUCATION
092 第一節 6~12歲孩子的行為心理特徵
SECTION 01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6 TO 12 YEARS OLD CHILDREN
093 第二節 暗示教育為什麼很重要
SECTION 02 WHY IS THE SUGGESTIVE EDUCATION IMPORTANT?
096 第三節 怎樣做好暗示教育
SECTION 03 HOW TO BEGIN SUGGESTIVE EDUCATION?
096 1. 觀察入微,瞭解你的孩子
097 2. 正麵引導,激發積極心理狀態
099 3. 體驗每一步成功的喜悅
100 第四節 暗示教育的具體方法
SECTION 04 THE METHODS TO BEGIN SUGGESTIVE EDUCATION
100 1. 語言暗示
102 2. 行為暗示
102 3. 榜樣暗示
103 第五節 好父母守則
SECTION 05 PARENTS' RULES IN The PERIOD Of 6 TO 12 AGES
103 1. 積極的鼓勵和贊美
104 2. 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傢
105 3. 不要把自己的傷痛傳染給孩子
107 第六節 營造和諧的親子關係
SECTION 06 CREAtE A HARMONIOU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107 1. 和孩子用心交流
108 2. 給予孩子發泄情緒的機會
109 3. 王尼瑪是誰
110 第七節 如何規劃小學時期的起點
SECTION 07 HOW TO PLAN The STARTING POINT Of PRIMARY SCHOOL?
110 1. 開始上學,父母就要引導孩子建立好與“學習”的關係
113 2. 同伴對孩子的影響日益增強,父母需多關注孩子的社交生活
116 3. 教師對孩子影響巨大,父母與老師的及時有效溝通很重要
118 第八節 小學階段,什麼最關鍵
SECTION 08 WHAt’S The MOST CRITICAL IN PERIOD Of PRIMARY SCHOOL?
118 1. 孩子的收獲比成績更重要
119 2. 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長大
122 第九節 延伸閱讀
SECTION 09 EXTENDED READING
123 給傢長們的一封信:6~12歲,我們看到你們就如此幸福

125 第四章 12~18歲,與孩子們一起快樂和煩惱
CHAPTER 04 TO BE HAPPY AND WORRIED WITH 12 TO 18 YEARS OLD CHILDREN
126 第一節 青春期的身心發展特徵
SECTION 01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t ADOLESCENCE
126 1. 身體發育帶來的喜悅和睏惑
127 2. 心理變化最為劇烈的時段——青春期
127 3. 自我意識增強的緊迫
130 第二節 青春期父母守則
SECTION 02 PARENTS' RULES AT ADOLESCENCE
130 1. 傢長要理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發展特徵
130 2. 傢長要耐心傾聽,智慧地引導
132 3. 與學校老師多溝通,學會尋求社會力量的支持
132 4. 不僅僅關注學習,更要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
132 5. 早戀、性與安全教育
134 第三節 順利度過青春期
SECTION 03 GO THROUGH ADOLESCENCE PROPERLY
134 1. 尊重孩子
135 2. 做學習型的傢長
137 3. 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
138 第四節 智慧麵對青春逆反期
SECTION 04 FACE REBELLIOUS PERIOD WITH WISDOM
139 1. 為獨立自主意識受阻而抗爭
139 2. 為社會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滿而抗爭
140 3. 觀念上的碰撞
140 4. 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逆反期
142 第五節 對青春期不良錶現必須及時修正
SECTION 05 CORRECT THE BAD PERFORMANCE TIMELY AT ADOLESCENCE
142 1. 遊戲癮
144 2. 青春期精神分裂癥的癥狀是一個隱藏的炸彈
145 3. 他撒手離去——留下多少傷心淚
147 4. 校園暴力與青少年犯罪傾嚮
150 第六節 傢長如何看待中學階段學習的任務
SECTION 06 HOW DO PARENTS LOOK AT LEARNING TASKS IN MIDDLE SCHOOL PERIOD
150 1. 學習是一件需要堅持和方法的事情
151 2. 如果選擇留學,傢長更要提前規劃
155 3. 成功不是百米比賽,是一場馬拉鬆
160 第七節 延伸閱讀
SECTION 07 EXTENDED READING
161 給傢長們的一封信:讓我們無比喜悅地迎接孩子們的成人禮

163 第五章 陪伴孩子一起長大,成為21世紀優秀的人
CHAPTER 05 ACCOMPANY THE CHILD TO GROW UP AND
TO BE AN EXCELLENT PERSON IN THE 21ST CENTURY
164 第一節 21世紀我們需要有怎樣的素養
SECTION 01 WHAt AT TAINMENTS SHOULD WE HAVE IN THE 21ST CENTURY?
167 第二節 智商教育的新內涵
SECTION 02 THE NEW MEANING OF INTELLIGENCE QUOTIENT EDUCAtION
167 1. 智商(IQ)是智力商數(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簡稱
167 2. 智力測驗就是對智力的科學測試
168 3. 智力由三種能力組成:短期記憶力、推理能力和語言能力
170 4. 智商定義需要新的教育思維
171 第三節 情商教育的高境界
SECTION 03 THE HIGH LEVEL OF EMOTIONAL QUOTIENT EDUCAtION
171 1. 情商,一個用濫的名詞
171 2. 情商的培養一定不是以交際為最終目的
173 第四節 健商(HEALTH QUOTIENT):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你將失去一切
SECTION 04 HEALTH QUOTIENT:HEALTH ISN' T EVERYTHING BUT LOSING HEALTH MEANS LOSING EVERYTHING
173 1. 健商(HQ),代錶一個人的健康智慧及其對健康的態度
175 2. 健商教育為什麼要從孩子做起
176 第五節 財商教育正當時
SECTION 05 FINANCIAL QUOTIENT EDUCATION IS POPULAR
176 1. 財商指的是什麼
177 2. 從《富爸爸窮爸爸》和《小狗錢錢》兩本書談起
178 3. 想要口袋裏有錢,首先腦袋裏要有錢!
178 4. 從小培養他們理財的習慣
179 第六節 逆商教育勢在必行
SECTION 06 ADVERSITY QUOTIENT EDUCATION IS INEVITABLE
182 第七節 愛與性的教育不可缺失
SECTION 07 LOVE AND SEX EDUCATION IS INDISPENSABLE
182 1. 愛的教育,首先是愛生命
185 2. 性是生命中美好的經曆
187 第八節 教育孩子隻要開始,什麼時候都不晚
SECTION 08 AS LONG AS PARENTS START TO EDUCAtE CHILDREN,ANY TIME ISN' T LATE

189 後記:陪伴孩子長大,是人生中最美的時光
POSTSCRIPT
195 附錄:
APPENDIX
195 學霸為什麼多齣現在華人之中——美籍華人傢庭的教育之道
202 王婭萌語錄——給想好好做父母的你們
204 讀者售後服務專區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聰明的孩子,如何煉成?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同階段成長的過程,每個階段都有一些關鍵建設期和轉摺期,甚至是幸福與不幸的轉摺點。概括起來,大概有8個關鍵期:嬰幼期(0~3歲)、兒童期(3~6歲)、少年期(6~12歲)、青春期(12~18歲)、戀愛期、擇偶期、中年期、老年期。每個關鍵期都有不同的側重點。

  那麼,我們就從人生的第一個關鍵點開始談起:0~3 歲我們最需要關注什麼?

  第一節 0~3歲是決定孩子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美國最新的幼兒大腦神經科學研究成果錶明: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期是0~3 歲嬰幼兒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人的大腦迅速發展,形成今後智力、情感、運動、社會交往等各方麵能力發展的基礎。

  齣生時,嬰兒的腦重量是成人的25%;一歲時是成人的50%;3歲孩子的腦重量已相當於成人的80%。2~3 歲時,幾乎每個幼兒都突破瞭語言和學習的關口,一個人的學習能力50%都是在生命的頭3 年發展起來的。

  俗話說:“一娘生九子,九子不一樣。”同一個老師教的學生,有的金榜題名,有的則名落孫山。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很多傢長也疑惑:“同樣是養,為什麼同齡孩子之間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我們現在就一起來探討孩子智力發展教育路徑的第一步。

  1.智力與腦細胞的秘密

  一個精子和一個卵子結閤形成胚胎,胎兒在媽媽肚子裏長到5斤、6斤、7斤……幾乎沒什麼區彆,主要是一條腦神經的連接,嬰兒8 個月左右是腦細胞連接最旺的時期,大腦在他還是胚胎時就開始發育瞭,胚胎發育約50 天便可測齣腦細胞的腦電波。孩子齣生的時候,小小的腦袋已經有超過1 000 億個的腦神經細胞,但這些腦細胞需要互相連接在一起,纔能發揮它神奇的作用。

  孩子齣生後,他的每一次聽、每一次看、每一次觸摸,對大腦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刺激。正是通過這一次次寶貴的“刺激”,通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接受刺激,進而傳遞到大腦,讓腦細胞做齣反應,這時單個腦細胞就會産生連接形成突觸。每一次刺激會激活無數個腦細胞的突觸連接——孩子通過這些刺激來積纍感知事物、認知事物和區分事物的經驗,這些經驗極大地影響著孩子腦部復雜的神經網絡結構,對孩子未來的智力高低起著關鍵作用。

  科學研究結果顯示,嬰兒7~8 個月的時候,將迎來腦細胞連接最旺盛的時期。這個時候的孩子開始學習爬,可以主動地去接觸身邊的事物,視覺、聽覺、觸覺方麵的刺激機會也相應增多。刺激是激活腦細胞快速産生突觸連接的前提條件,但是這個時期的腦細胞連接並不是固定的,往往有斷裂的可能。

  我們經常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和一個小寶寶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他會對你很熟悉,也會很喜歡你、要你抱,但是你一個禮拜沒有跟他見麵,再見到他時,他就不記得你,看到你像看陌生人一樣,這就是他腦海裏對應你的特點的腦細胞連接斷裂瞭。這跟我們長時間沒有接觸一些事物,關於這些事物的記憶就會變得模糊是一樣的道理。

  當歌德還是嬰兒的時候,父親就經常抱他齣去散步、逛公園,有時還到郊外去野遊。一路上,遇到什麼就給他講什麼,培養他的認知能力和觀察能力,使歌德從幼年起,就知道瞭許多花、草、蟲、鳥等自然知識。歌德長大成為著名詩人後,依然保持著對自然科學的興趣,他曾發現人類齶骨,並著有關於植物形態學和顔色學的論文。

  所以說,嬰兒腦細胞功能恰似一張白紙,要有外界足夠的感官刺激,纔會漸漸發達,刺激得越多,發展得也越快。一張新的圖片,一個聲音,一種味道,色香味等各種新的刺激,都會産生新的連接,這就是智力的形成過程。

  2.腦細胞神經連接最強時期是0~3歲

  孩子3 歲的時候小腦發育基本成熟,此階段是腦細胞神經元連接最強的時期,而且,這一時期的連接是永久性的,一經連接就是一輩子的事。因此,這段時間也被教育者稱為“腦部發育黃金期”。美國心理學傢海倫· 菲利普斯在研究中說:“令人驚訝的是,嬰兒齣生以後,其大腦功能幾乎沒有發生什麼變化。額葉在嬰兒半歲到1 歲之間開始活躍起來,引起情感、依戀、計劃性、短期記憶和注意力的發育。頂葉和額葉的各部分在嬰兒1 歲半左右聯係更為緊密,自我意識就齣現瞭。”

  童年期的生活經曆會影響孩子的精神狀況,而父母忽視或過分嚴厲的教育有可能對孩子的大腦産生不良的影響。例如,童年時期遭到母親遺棄或者遭遇重大創傷,今後對壓力的精神反應就會受到影響,就有可能誘發抑鬱癥和焦慮癥。

  那麼,應該怎樣充分利用大腦生命中這段嬌弱但富有潛力的時期呢?對於父母的好消息是, 有研究錶明,讓孩子倍感嗬護的環境與一對一的玩耍時間(比如玩捉迷藏遊戲、搭積木、唱兒歌、玩拼裝玩具)完全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智商,培養其畢生對學習的興趣。

  有人說,欣賞奧地利著名作麯傢莫紮特的音樂能夠提高人的空間感和學習能力,增強老鼠走迷宮的能力。這種“莫紮特效應”催生瞭無數産前和童年學習項目,但是批評它的科學傢與支持它的人一樣多。這與在童年學習演奏樂器是兩迴事,後者可以對大腦産生長期影響。有人認為,演奏樂器能夠提高人的空間、數學和推理能力。

  第二節 0~3歲孩子的特點是什麼

  俗話說,“小樹修剪好自然長,小孩調教好自成纔。”那麼0~3 歲的孩子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好動、好奇、易生病、模仿、重復是這個階段的特徵。

  1.好動:他看到的為什麼和我看到的不一樣

  0~3 歲的孩子無時不動。美國心理學傢奧陸多額爾對這階段的嬰幼兒作瞭這樣的敘述:從人類學的觀點來看,接近2 周歲的嬰幼兒,身體雖然還處於比較原始的階段,腳短頭大,走路時腳步不太穩,姿勢、軀體稍有前傾,很像機器人一樣,但手腳都在到處動,隻要是醒著就要求不停地進行遊戲,而且喜歡到處亂跑和四處搗亂。

  孩子到瞭1 歲半時,他的小腳跑到哪兒,小手就翻到哪兒,就好像這是他的“尋寶之旅”。趁你不注意的時候,他就會打開抽屜,一件一件地把東西拿齣來,結果是滿地狼藉。

  我們司空見慣的東西,在孩子的眼裏就成瞭神奇的東西。即使是一張白紙,孩子們也會樂此不疲地玩很久。

  2.好奇:親親小魚的嘴是什麼味道?

  柏拉圖曾說:“好奇者,知識之門。”相信有小寶寶的父母都會碰到下麵的事情:下過雨之後,寶寶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在路上偶遇一個小水窪,馬上興奮地奔過去踩得不亦樂乎,甚至還要用手去摸一摸,感受一下;看見小貓小狗,也一定用手去摸摸;我記得自己的孩子2 歲時看見魚缸裏的小金魚,一定要讓我拿齣來,還要親親它的嘴巴。

  其實,孩子的問題增多,錶示孩子的好奇心已經開啓。他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個動作都是對這個世界強烈的求知欲的錶現。這為他腦細胞的連接提供瞭更豐富的刺激,另外,孩子也可以通過自身的體驗,更加牢固地保持對世界的記憶。孩子的成長就是隨著這一層層記憶的纍積開始的,他記憶的廣度決定瞭他以後知識的寬度;他經驗的多少決定瞭他以後處理問題能力的高低;他接收到的信息的質量好壞決定瞭他價值觀的走嚮。

  麵對孩子天真爛漫的問題和稀奇古怪的行為,聰明的父母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搗亂”,比如想方設法讓孩子瞭解多味花生和狀元豆生産的全過程:帶他到農民的花生地裏收獲一次,讓他嘗一嘗帶殼花生的味道,帶他到炒貨店裏去參觀,觀察作料是什麼時候加進花生裏去的。同時,媽媽保留寶寶埋有“夢想種子”的“實驗田”,看看寶寶最終會種齣些什麼。

  這樣的“搗亂”不僅可以保留孩子的好奇心,還可以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幫助孩子將好奇心更進一步,轉換成一種獨特的創造潛能和初步的“研究能力”。同時,還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孩子一起加入“收拾殘局”的行列裏來,從反麵告訴孩子嘗試的代價,這樣,寶寶瞭解瞭嘗試的結局後,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製造麻煩”,他會盡可能細緻地去觀察,

  爭取一次得齣結論。

  我曾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在商場裏,媽媽帶著一個2 歲多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很調皮,喜歡到處亂動亂跑。媽媽就嚇唬他:“彆亂跑!你再跑,警察就把你抓走”。

  媽媽關心孩子、擔心孩子,這是正常的反應,但如果你說“警察來抓你瞭!”這是在嚇唬孩子、誤導孩子,是一種非愛式的語言。

  我妹妹的孩子銘心一歲半的時候,經常來我傢。我發現他是個非常好動、好奇的孩子,就連傢裏的樓梯他也喜歡上上下下地走十幾遍。關於走樓梯,很多傢長通常會說:“煩死瞭,走這個有什麼意思!”這也是一種非愛式的語言。

  有一次,我在美國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高大威猛的爸爸,帶著一個1 歲多的女兒在購物廣場外的噴泉邊玩耍。小女孩看到很多孩子都往噴泉裏衝,自己也想去,但每次走到噴泉邊上,都嚇得退縮迴來。這時,這位爸爸沒有把孩子拉走,而是帶著小女孩一起鑽進瞭噴泉裏麵。這個舉動真的很動人。

  他是一位聰明和有愛的父親,知道帶著孩子一起去“搗亂”和探索的意義。

  3.易生病:不要濫用抗生素!

  嬰兒齣生後的6~8 個月,有母體裏自帶的免疫力,在這個時期的孩子大多很健康、不生病,但是6~8 個月後,嬰兒就要靠自身重新建立自己的免疫係統,來保護身體的健康,那麼這個時期外界的環境就會明顯影響到孩子的健康,孩子此時需要足夠的營養和衛生的生活環境來保證他的健康成長。大多傢長會大量給予孩子進行食物的補充,忽略瞭他們的消化功能還沒有完全建立,所以我提醒傢長給孩子多餐少食,及時補充適量的維生素和營養均衡的易吸收的營養品。我曾經走訪過很多大城市的兒童醫院,看到非常多的這個時期的孩子住院打吊瓶,他們基本上是由於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的問題來醫院治療的。其實這些問題對孩子健康影響不大,引起孩子經常生病的因素多是濫用藥物。溫馨提示各位傢長,不要輕易給你的孩子用抗生素類藥物,這樣做會對孩子的身體及孩子的大腦發育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4.模仿:孩子模仿是開始認知世界的第一步

  孩子齣生幾個月後,模仿能力就開始萌芽並發展瞭,標誌著他和周圍的人有瞭一種關聯,正是這種關聯溝通瞭寶寶的自我世界和外麵的世界。他們是天生的模仿者,能從各種情境中不斷吸收、記憶所有聽到的聲音、看到的影像以及觸摸到的東西,並依次進行模仿。開始時,隻是無意識地模仿,從中體味著聲音及影像的意義,瞭解自己所不瞭解的東西,因笑而笑,因哭而哭,隨著經驗的增多,漸漸地組成有意義的概念,並以自己的意識進行判斷。孩子長到一兩歲時,就能模仿大人的發音、姿態、手勢瞭。

  模仿是孩子對自己身體行為的一種確認,就好像他可以停在某一種係列的動作中,然後將此動作重復齣來,最終形成自己的能力。比如,有些孩子模仿摔倒、再摔倒,每一次摔倒都帶著巨大的喜悅。父母不明白孩子為什麼重復這樣毫無意義的舉動,就會製止孩子。這個製止的過程恰恰破壞瞭兒童敏感期的正常發展,從而妨礙兒童智能和認知的發展。智能發展的阻礙必然會伴隨相應的心理問題齣現,這都是成人後大腦平庸的一個早期的現象。

  模仿也是孩子的一種獨特的學習能力。我們可以把孩子的這種特性好好利用,作為一種教育手段。有些傢長為瞭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很注意嚴格要求自己,時間一長,孩子會很自然地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就是父母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是,模仿畢竟有好有壞,傢長好的習慣被模仿,壞的習慣也會被模仿。3 歲之內的孩子,有些動作絕對不能模仿,比如開火做飯、開微波爐、用打火機、插電源等。同時還要提醒傢長,一定要把藥品、清潔用品以及剪刀等危險品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

  5.重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總喜歡做一件事

  孩子很喜歡重復做一件事情,比如,重復聽一個故事,重復聽一首兒歌,十天半個月也不厭煩。如果是我們成人,看過一遍的故事,基本上就不會想再看一遍,這就是兒童與成人的不同。

  濛特梭利說:“反復練習是兒童的智力體操。”兒童在反反復復聽的故事裏,首先吸收到的是邏輯,然後是情景,最後纔是準確的概念。

  孩子的感覺訓練也是如此。比如,他今天摸瞭這個盒子,他會反復不斷地摸瞭又摸。這時如果你告訴他“這是一個小盒子”,這個概念就和孩子大腦裏的感覺配對上瞭。你再讓他摸盒子,他感覺到的就是一個具體的概念瞭。

  當孩子對他周圍的世界不斷地反復觸摸、感知後,他會對他所感知的東西進行組織、分類、歸納,然後産生一個新的概念。孩子一旦掌握瞭某種概念,他還會把這個概念普遍化並把所有的概念聯係起來。比如,孩子今天有瞭“盒子”這個概念,過幾天有瞭“方形”這個概念,他就會自主地把這兩個概念聯係起來,組成一個新的概念——盒子是方形的。我們都知道,孩子剛開始隻會叫“爸爸媽媽”,但他慢慢地掌握瞭很多概念並將這些概念主動聯係起來之後,他就會說齣一長串一長串的句子瞭。

  第三節 0~3歲階段父母守則

  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角色是無法替代的,這是自然進化的最好成果之一:就是種群除瞭通過性彆結閤傳遞基因外,也要成為下一代成長的老師和撫育者。

  如何在孩子的0~3 歲關鍵時期做好關鍵先生和關鍵女士,這是每個傢長必須首先考慮好的大事。

  ◆ 第一,父母要多花時間和精力給予孩子真切的愛和關注。我們要營造父母相愛、互相關心的傢庭氛圍。

  ◆ 第二,父母要敏銳和耐心地對待孩子身體和情緒反應,給孩子一個安全溫馨的傢庭環境,這個時段孩子迫切需要與父母和親人建立情緒連接和正確的依戀關係。

  ◆ 第三,父母要有意識地給予孩子接觸、感知世界和周邊環境的機會,例如與孩子一起玩遊戲、一起聊天和一起閱讀等。

  ……


《心靈的燈塔:點亮孩子成長的希望之路》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塑造健全人格,點亮他們內心希望的指南。本書深入探討瞭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如何通過科學而充滿智慧的養育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培養獨立、學會感恩,並擁抱更美好的未來。 第一章:看見孩子,傾聽心靈的低語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父母常常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期望、夢想投射到孩子身上,試圖將他們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擁有自己的天性、天賦和興趣。本書強調,真正的愛,首先是看見並接納孩子的獨立性,尊重他們內在的節奏和發展軌跡。這並非放棄引導,而是以一種更深刻的理解為齣發點。 傾聽是溝通的橋梁: 很多時候,孩子的不良行為並非惡意,而是他們錶達內心需求、睏惑或不滿的信號。父母若能放下評判,耐心傾聽,嘗試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就能及時發現問題,並給予恰當的支持。本書提供瞭多種傾聽的技巧,例如積極傾聽、共情式傾聽,以及如何識彆孩子非語言的錶達。 高質量的陪伴: “陪伴”並非簡單的物理存在,而是充滿愛意、關注和互動的過程。放下手機,全身心地投入到與孩子的互動中,哪怕是短暫的幾分鍾,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和被愛。本書闡述瞭高質量陪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創造更多與孩子深度連接的時刻。 允許孩子犯錯: 錯誤是成長的養分,是學習經驗的寶貴機會。過度保護和事事代勞,反而剝奪瞭孩子鍛煉解決問題能力、承擔責任的機會。本書鼓勵父母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允許孩子在可控範圍內嘗試、探索、犯錯,並從中學習。 第二章:建立安全的基石:愛與界限的雙重奏 無條件的愛: 孩子需要知道,無論他們做得好壞,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被愛的。無條件的愛,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基石。這意味著不將愛與孩子的成就、錶現掛鈎,不因他們的錯誤而收迴愛。本書詳細闡述瞭如何錶達無條件的愛,即使在管教時。 清晰而堅定的界限: 愛並非溺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清晰的界限來學習規則、尊重他人、認識到行為的後果。本書強調,界限的設定是為瞭保護孩子,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而非束縛。界限的製定需要與孩子的年齡、理解能力相符,並且需要父母雙方保持一緻。 有效的管教藝術: 管教的目的是引導而非懲罰。本書摒棄瞭傳統的打罵式教育,提倡以積極、尊重的方式進行管教,例如邏輯後果、時間暫停、引導反思等。重點在於幫助孩子理解錯誤,學會調整行為,而非製造恐懼。 榜樣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自身的行為、情緒管理、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本書強調父母需要不斷反思和提升自我,成為孩子可以信賴和學習的榜樣。 第三章:滋養內在力量:自信、獨立與韌性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一次次的成功體驗和積極的反饋建立起來的。本書提供瞭許多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方法,例如發現並肯定孩子的優點、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允許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等。 放手,讓孩子獨立: 獨立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從生活自理到自主選擇,父母需要逐步放手,給予孩子獨立的空間和機會。本書詳細介紹瞭不同年齡段孩子可以培養的獨立能力,以及父母如何循序漸進地引導。 塑造孩子的韌性: 生活並非一帆風順,孩子需要具備應對挫摺、剋服睏難的能力,也就是韌性。本書探討瞭如何通過支持孩子的情緒、引導他們分析問題、尋找解決方案、從中學習等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好奇心是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本書鼓勵父母保護並激發孩子的好奇心,為他們提供探索世界的機會,鼓勵他們提問,並耐心解答。 第四章:情商的啓濛:理解、錶達與管理情緒 認識情緒,接納情緒: 情緒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會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並理解每種情緒的閤理性,是情商教育的第一步。本書強調,無論積極還是消極情緒,都應該被接納,而不是被壓抑。 學習錶達情緒: 很多孩子因為不知道如何錶達,而將情緒壓抑或爆發齣來。本書提供瞭一些指導孩子用語言、繪畫或其他方式安全地錶達情緒的方法。 情緒的管理與調節: 情緒管理並非壓抑,而是學會用健康的方式來調節和疏導。本書分享瞭一些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技巧的方法,例如深呼吸、轉移注意力、傾訴等。 同理心與社交能力: 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緒,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本書探討瞭如何通過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孩子培養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良好的社交能力。 第五章:點燃內在的光芒:興趣、夢想與價值感 發掘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最佳動力。父母需要耐心觀察,發現孩子真正熱愛的事物,並給予支持和引導。本書提供瞭識彆和培養孩子興趣的方法。 鼓勵夢想,但不強加: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父母的職責是鼓勵和支持,而非將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本書強調,尊重孩子的選擇,並幫助他們為實現夢想而努力。 培養孩子的價值感: 價值感源於自我認同和對社會的貢獻。本書探討瞭如何通過讓孩子參與傢庭事務、鼓勵他們幫助他人、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等方式,來培養孩子的價值感。 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能讓孩子更珍惜擁有,更懂得分享。本書分享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感恩教育,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 第六章:與孩子共同成長:父母的自我修行 父母也是學習者: 養育孩子是一個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父母不可能做到完美。本書鼓勵父母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新的育兒知識,反思自己的行為。 照顧好自己: 父母的能量和狀態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本書強調,父母需要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纔能更好地陪伴孩子。 建立支持係統: 養育並非孤軍奮戰。本書鼓勵父母與其他父母交流經驗,尋求支持,建立一個良好的育兒支持網絡。 享受過程,珍藏迴憶: 孩子的成長稍縱即逝。本書呼籲父母在忙碌中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和珍藏與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個瞬間,享受這獨一無二的親子時光。 《心靈的燈塔:點亮孩子成長的希望之路》是一本充滿溫度和智慧的育兒指南,它不提供簡單的“秘訣”,而是引導父母迴歸初心,用愛、理解和智慧,陪伴孩子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重要階段,幫助他們點亮內心的希望之光,自信、快樂、有力量地走嚮屬於自己的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個人對那些過度美化育兒過程的書籍持保留態度,因為育兒本身就是一場充滿挑戰、充滿不完美的過程。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就是它毫不避諱地探討瞭“父母的自我成長”這一核心議題。作者明確指齣,我們無法給予孩子我們自己都沒有的東西,因此,一個焦慮的父母很難養育齣一個內心平靜的孩子。書中花瞭大量篇幅討論如何處理父母自身的未解決的情緒和童年陰影,並提供瞭很多自我關懷的建議,比如如何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解。這種“由內而外”的教育理念,纔是真正具有顛覆性的。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更好地控製孩子,而是在教你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從而自然而然地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環境。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是內斂而有力的,沒有浮誇的修辭,卻句句直擊人心,讀完後,我感覺心裏多瞭一份沉靜的力量,準備好去迎接明天育兒路上的每一個小考驗。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色彩柔和,給人一種溫暖而寜靜的感覺。我是在朋友的強烈推薦下購買的,據說它能幫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讀完前幾章後,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在敘事上的功力,她沒有直接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傢庭故事來引導讀者思考。比如,有一個章節講述瞭一個因為父母過度保護而變得缺乏自信的孩子,作者細膩地描繪瞭父母齣發點是好的,但方式卻適得其反的過程,讓我忍不住停下來反思自己教育孩子時的某些習慣。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平易近人,即使是復雜的心理學概念,也能被作者用日常的例子解釋得清清楚楚,幾乎沒有晦澀難懂的術語,這對於像我這樣沒有受過專業教育的傢長來說,簡直是福音。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在耳邊輕聲細語,分享著她多年來觀察和感悟到的育兒真諦。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探討“界限感”那一章的論述,她提齣,愛不等於溺愛,清晰而堅定的界限纔是給予孩子安全感的基石。這本書真正讓我感到價值的,是它提供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一套思考的框架,讓我能更全麵地去看待孩子每一次看似“不聽話”的行為背後的真實需求。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確實一流,讀起來有一種行雲流水的順暢感,仿佛作者的思緒如同清澈的溪流,自然而然地流淌齣來,引導著讀者的心緒一同前行。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在處理一些敏感的親子衝突場景時,展現齣的那種洞察力和同理心。她沒有將任何一方塑造成絕對的對立麵,而是深入剖析瞭衝突産生的原因,很多時候,我們作為父母,自以為是在“為孩子好”,實際上可能隻是在投射我們自身的焦慮和未竟的期望。書中提到一個觀點,讓我醍醐灌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而不是成為我們期望中的“另一個我們”。這種對個體價值的尊重,貫穿瞭全書的始終。書中的案例選擇也十分巧妙,涵蓋瞭從幼兒期到青春期的各個階段,每一個故事都像是從我身邊真實發生過的場景中截取齣來的片段,讓人産生強烈的代入感。尤其是關於如何鼓勵孩子探索失敗的那一段描述,那種充滿力量又不失溫柔的鼓勵,讓我決定迴傢後要嘗試著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麵對孩子這次數學測驗的失利。

評分

這本書的敘事視角非常獨特,它不僅僅是從一個父母的角度齣發,還巧妙地穿插瞭一些成年子女對童年經曆的迴溯和反思,這使得整本書的維度更加立體和豐滿。通過這些成年子女的視角,我們得以窺見,當年那些我們認為微不足道的管教方式,在他們心底留下瞭多麼深刻的印記,好的和不好的都一樣清晰。這種“雙嚮視角”的呈現,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衝擊力和反思深度。它迫使我不僅要關注孩子現在的狀態,還要學會為孩子未來的精神世界負責。書中對於“情感勞動”的討論也非常深刻,作者指齣,父母在處理孩子情緒波動時所付齣的隱性努力,往往是被社會忽視的。這本書給予瞭父母一種肯定和支持,讓我們知道,我們所做的細微付齣都是有意義的,這種情感上的共鳴,比任何教條式的指導都來得更為強大和持久。它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孤軍奮戰的教育者,而是在一個廣大的、理解我們的群體之中。

評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有點擔心這本書會過於理論化,畢竟市麵上這類書籍汗牛充棟,很多都是在重復一些老生常談的口號。但是,《給孩子正確的愛》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更像是一本“情感操作指南”,而不是一本純粹的理論著作。作者非常注重“連接”的重要性,她反復強調,在任何教育行為發生之前,必須先建立起高質量的情感連接。這聽起來簡單,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因為忙碌和疲憊而忽略瞭這一點,把解決問題置於情感溝通之上。書中提供的一些實用的小技巧,比如“積極傾聽的三個步驟”和“‘我’句式”的運用,都非常具體可行,我試著在和傢裏那個正處於“叛逆期”的兒子交流時運用瞭一下,效果立竿見影,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瞬間緩和瞭不少。這本書的排版和紙張質量也值得稱贊,拿在手上就有一種被珍視的感覺,很適閤在安靜的夜晚,泡一杯熱茶,慢慢地沉浸其中去閱讀和思考。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