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實驗指南係列 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與應用 [Molecular Cytogenetics: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

生命科學實驗指南係列 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與應用 [Molecular Cytogenetics: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加] 範耀山 著,劉青傑 等 譯
圖書標籤:
  • 分子細胞遺傳學
  • 細胞遺傳學
  • 分子生物學
  • 實驗技術
  • 基因組學
  • 染色體
  • FISH
  • PCR
  • 遺傳學
  • 生物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179777
版次:1
商品編碼:1216583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生命科學實驗指南係列
外文名稱:Molecular Cytogenetics: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7-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21
字數:5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生命科學實驗指南係列 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與應用》是美國Methodsin Molecular Biology係列叢書第204捲的中譯本。書中詳細介紹瞭以熒光原位雜交(FISH)為代錶的分子細胞遺傳學相關技術(如染色體顯微切割、引物介導的原位標記、SKY、M-FISH、CGH、彩色顯帶、縴維FISH、陣列CCH等)的原理、基本技術、實驗材料、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這些技術在染色體病診斷和産前診斷、腫瘤學研究中的應用。
  《生命科學實驗指南係列 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與應用》適於生物醫學領域,特彆可作為兒科學、醫學遺傳學、圍産醫學、生殖醫學、發育生物學、病理學、血液學和腫瘤學等領域的醫療、教學、科研人員和相關學科的博士生、碩士生實驗或診療過程中快速查閱的指導手冊,也可作為細胞遺傳學、血液學、分子病理學等技術培訓和初學者的重要教材。

內頁插圖

目錄

譯者序
中譯本序
原著序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和技術
第1章 醫學分子細胞遺傳學概論
第2章 基因組靶序列熒光原位雜交探針的標記
第3章 以RNA為靶目標FISH探針的標記
第4章 FISH基本技術和問題解決

第二部分 FISH相關技術及其應用
第5章 染色體顯微切割
第6章 引物介導的原位標記技術
第7章 光譜染色體核型分析
第8章 多色熒光原位雜交
第9章 用比較基因組雜交描述染色體結構異常
第10章 彩色顯帶
第11章 多色縴維熒光原位雜交
第12章 多重端粒熒光原位雜交
第13章 熒光基因分型篩查微小亞端粒重排
第14章 微陣列CGH

第三部分 在染色體病中的應用
第15章 描述標記染色體的分子途徑
第16章 運用間期核熒光原位雜交對常見非整倍體的産前診斷
第17章 用母體血進行染色體異常的産前診斷
第18章 熒光原位雜交在非整倍體植入前診斷中的應用
第19章 微小缺失綜閤徵的特徵及其診斷
第20章 單親二倍體的分子檢測
第21章 生殖病理學中的分子細胞遺傳學

第四部分 在腫瘤學中的應用
第22章 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的間期FISH研究
第23章 病理學中的顯色原位雜交和FISH
第24章 FISH檢測乳腺癌中HER2擴增
第25章 比較基因組雜交技術在腫瘤研究中的應用
第26章 腫瘤細胞的熒光免疫錶型和FISH共分析
第27章 用於分子細胞遺傳學的人工細菌染色體資源庫

英中文對照
圖版

前言/序言

  熒光原位雜交(FISH)技術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建立起來的。FISH的應用研究證實:該技術成為銜接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之間的一道橋梁,並開創瞭一門新的學科——分子細胞遺傳學(molecular cytogenetics)。目前FISH技術在國際上廣泛應用於基因定位、腫瘤遺傳學、輻射生物學、遺傳病診斷和産前診斷、試管嬰兒植入前診斷等領域。
  我國的分子細胞遺傳學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探針、熒光顯微鏡及圖像分析係統都比較昂貴,僅有幾傢大型醫療和科研機構能進行FISH實驗及結果分析。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研經費投入的增加,各大醫院、科研機構相關實驗室以及具有輔助生殖技術的中心開始關注FISH及相關技術,並配備瞭儀器設備。在十幾年閭,分子細胞遺傳學相關技術也在全國各地的實驗室相繼建立。隨著對FISH等技術應用需求的增加,對相關技術的培訓要求也增加,但目前國內沒有一本專著詳細介紹分子細胞遺傳學相關技術及其應用。許多科技人員和臨床醫生苦於不知道如何開始在自己的實驗室建立FISH相關實驗方法,實驗中齣現問題也不知如何解決。
  在2003年Am·J,Hum.Genet和J.PathoL.的兩篇書評中我們瞭解到Humana Press齣版的Molecular Cytogenetics: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一書是Methodsin MolecuLar Biology係列叢書的第204捲,正好可以滿足國內學者按步驟進行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操作的需求。該書是一部有關分子細胞遺傳學相關技術的權威性著作,全麵概括瞭當代分子細胞遺傳學相關技術從基本原理、技術方法到實際應用的各個方麵,實為關於FISH相關技術原理、操作及應用的代錶性著作。我們希望本書的翻譯齣版,將有助予推動我國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的發展和普及。
  本書的翻譯人員均為醫學臨床或科研相關專業的一綫科技人員、博士、碩士,每位審校專傢均在密切相關的研究、臨床工作中積纍瞭豐富的經驗。在翻譯過程中,我們力求保持原書的本意,逐句對應翻譯,有些新的名詞在中文中還未確定如何翻譯,我們盡量將英文保留,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會因為我們的不確切翻譯而引起誤解。但是原著中明顯的錯誤我們經過科學查證後盡量給予改正,以求更加閤理。
  在本書齣版之際,首先要感謝原著主編美國邁阿密大學的範耀山博士為我們提供瞭原著,審校瞭部分章節並為中譯本作序。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瀋岩院士對本書的翻譯給予瞭熱情關心和大力支持,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我們還要感謝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醫學所、國傢人類基因組北方研究中心、北京協和醫院、南京醫科大學江蘇省人民醫院生殖中心、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首都醫科大學朝陽醫院遺傳中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等單位的支持!
  感謝科學齣版社馬學海博士和李悅編輯給予的支持,由於他們齣色的工作本書纔得以翻譯和齣版。
  由於我們的知識、能力和水平的限製,對於某些技術的細節缺乏感性認識,在本書翻譯過程中難免有錯誤和不妥之處,希望得到國內同道專傢和讀者的批評指正!
實驗技術手冊:微生物培養與鑒定實踐 本書聚焦於微生物實驗領域中基礎而核心的技術操作,旨在為初學者和有經驗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套詳盡、可靠的實踐指導,確保實驗過程的標準化與結果的可重復性。 --- 第一部分:微生物通用無菌操作與環境控製 本部分詳細闡述瞭微生物學實驗中至關重要的無菌技術,這是所有後續實驗成功的基石。 第一章 無菌操作的原理與標準 本章深入探討瞭無菌操作的微生物學基礎,包括空氣、水、設備和操作者本身汙染源的識彆與控製。內容涵蓋瞭微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及其在不同界麵(如液體、固體、氣體)的傳播機製。 1.1 實驗室環境的清潔與消毒程序: 區分不同級彆的潔淨區(如普通通風間、超淨工作颱)所需達到的微生物控製標準。詳細介紹瞭常用消毒劑(如75%乙醇、次氯酸鈉、季銨鹽類)的濃度配比、作用機理及接觸時間要求。 1.2 酒精燈與本生燈的使用規範: 強調火焰滅菌(熱屏障)在接種環、接種針及玻璃器皿口部滅菌中的關鍵作用。對比瞭酒精燈與現代熱風滅菌器的適用場景。 1.3 安全操作的“三界”劃分: 明確區分“汙染區”、“清潔區”和“無菌區”的操作邊界,指導研究人員如何通過物理隔離和操作流程控製,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叉汙染。 第二章 基礎培養基的製備與質量控製 培養基是微生物生長的物質基礎。本章側重於培養基配方的理解、原材料的選用和滅菌過程的精確控製。 2.1 常見基礎培養基的配方解析: 詳細解析LB、TSB、營養瓊脂(NA)等通用培養基中各類組分(如蛋白腖、酵母提取物、NaCl)的作用,並指導如何根據特定微生物的需求進行微調。 2.2 培養基的稱量與溶解: 強調精確稱量對滲透壓和pH值的影響。介紹使用磁力攪拌器和加熱裝置溶解粉末培養基的最佳實踐,尤其關注瓊脂溶解的均勻性。 2.3 滅菌技術: 詳細介紹高壓蒸汽滅菌(壓力、溫度、時間麯綫的設定與驗證)在液體和固體培養基上的應用差異。針對對熱敏感的成分(如抗生素、維生素),介紹巴氏滅菌法和過濾除菌技術(孔徑選擇與流速控製)。 2.4 培養基的質量檢測: 規定瞭培養基滅菌後必須進行的“空白培養”步驟,包括培養溫度、時間及對照組設定,確保培養基本身無菌汙染。 第二部分:微生物的分離、純化與保藏技術 本部分是微生物學實驗的核心操作,涉及如何從復雜樣本中獲得單一純菌株,並將其長期穩定保存。 第三章 樣本的預處理與接種技術 處理原始樣本,確保微生物在接種過程中存活並有效分離。 3.1 液體樣本的稀釋梯度法: 標準化描述從高濃度到低濃度的係列稀釋步驟(如10倍稀釋),並計算稀釋倍數,為後續的菌落計數提供準確依據。 3.2 固體錶麵接種技術: 詳細圖解“塗布法”(Spread Plate)和“傾注法”(Pour Plate)的操作流程,指導如何均勻鋪展樣本或混閤培養基,避免齣現重疊菌落。 3.3 劃綫分離純化技術: 深入剖析四區劃綫法(Four-Quadrant Streak)的原理,強調滅菌環的重新灼燒、蘸取菌液的次數和劃綫間距的調整,以實現從密集接種到分離單個菌落的過渡。 第四章 菌株的鑒定與錶型分析 獲得純菌株後,必須進行初步的生物學和生理學鑒定。 4.1 革蘭氏染色及其質量控製: 提供詳細的革蘭氏染色步驟(初染、媒染、脫色、復染),並重點講解脫色過度和不足的判斷標準,以及如何通過染色結果判斷菌體形態(球菌、杆菌)和排列方式。 4.2 生理生化基礎測試: 概述初步生化鑒定的常用方法,包括糖類發酵試驗(配製指示劑培養基)、過氧化氫酶試驗(反應時間與觀察標準)和氧化酶試驗。 4.3 運動性檢測: 介紹半固體培養基製作及接種方法,以及如何區分運動性菌株和非運動性菌株在培養基中的擴散模式。 第五章 微生物的長期保存與復蘇 確保優勢菌株的遺傳穩定性和活性是長期研究的關鍵。 5.1 液體石蠟封存法: 針對不耐冷凍的菌株,介紹如何使用無菌液體石蠟覆蓋在斜麵培養基錶麵,以阻隔空氣氧化並減少水分蒸發,延長保存時間。 5.2 甘油冷凍保存法: 詳細說明不同濃度甘油(如15%、30%)作為冷凍保護劑的配製,以及在-80°C冰箱或液氮罐中冷凍保存的操作規程,強調降溫速率對細胞活力的影響。 5.3 菌株的復蘇與活性驗證: 規定瞭從冷凍或乾燥狀態復蘇菌株的標準流程,包括解凍速度、首次接種的培養基選擇,以及復蘇後至少兩代培養以確保菌株恢復到最佳生長狀態。 第三部分:特殊環境微生物的培養與操作 本部分針對需要特定環境條件纔能生長的微生物,提供定製化的實驗技術。 第六章 厭氧微生物培養技術 厭氧菌的培養是微生物學中的難點,要求徹底排除氧氣。 6.1 産氧氣的抑製策略: 介紹化學除氧法(如使用硫代硫酸鈉-葡萄糖體係)和物理除氧法(如抽真空-充氮氣循環)的原理與應用。 6.2 厭氧培養箱(Anaerobic Chamber)操作: 詳述手套箱內氣體配比(N₂/CO₂/H₂的比例)、濕度控製及循環係統的維護,確保箱內氧氣濃度低於0.5%。 6.3 厭氧試管培養法: 重點介紹火焰封管技術在試管培養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肉湯培養基顔色變化(氧化還原指示劑)來監測培養環境的厭氧狀態。 第七章 嗜酸/嗜堿及高鹽環境微生物培養 針對極端pH值和滲透壓環境下的微生物研究。 7.1 pH緩衝體係的構建: 闡述瞭如何使用高濃度緩衝鹽(如磷酸鹽緩衝液)來穩定極端pH值的培養基,以及如何選擇耐受高鹽環境的營養源。 7.2 耐鹽菌的接種與計數: 專門探討高滲透壓環境對微生物細胞壁和滲透調節機製的影響,並說明在計數或純化這類菌株時,應選擇等滲或略微高滲的稀釋液。 --- 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盡展示瞭從基礎的無菌操作到復雜的極端環境微生物培養的完整技術鏈條,強調瞭實驗過程的規範性、安全性和結果的可靠性,是微生物學實驗操作人員必備的實用工具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贈品——一本小巧的常用縮寫對照錶,簡直是我這種記性不好的人的福音!每次看到那些長長的縮寫,都會頭大,而有瞭這個小冊子,瞬間感覺清晰多瞭。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染色體異常檢測的介紹,我一直對遺傳疾病的根源很感興趣,而這本書就像一座寶庫,裏麵詳細介紹瞭各種檢測技術,比如G顯帶、R顯帶,還有最近流行的比較基因組雜交(CGH)。雖然我還沒有親身操作過這些復雜的實驗,但光是閱讀那些圖片,就能想象齣染色體在顯微鏡下呈現齣的各種形態,以及如何通過這些形態來判斷是否存在異常。我尤其被那些通過染色體分析來診斷遺傳病的案例所吸引,感覺這本書就像一個偵探手冊,教你如何在細胞的DNA層麵尋找綫索,揭示生命的奧秘。它讓我意識到,我們身體裏隱藏著無數關於健康和疾病的信息,而這些信息,正是通過分子細胞遺傳學的方法纔得以被我們發現和解讀。

評分

坦白說,我買這本書的初衷,更多的是齣於一種“跟風”的心理,周圍不少做生命科學研究的朋友都推薦瞭它。但當我真正翻開它,尤其是看到那些關於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前沿技術的章節時,我纔意識到,這本書遠不止是“技術指南”那麼簡單。它更像是一本“思想啓迪錄”。比如,關於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介紹,雖然我不太可能親自去操作,但書中對其原理、應用以及倫理考量的深入探討,讓我對未來的生物技術發展充滿瞭敬畏和期待。我常常會思考,當人類掌握瞭如此強大的基因編輯能力,我們的世界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這本書並沒有直接給齣答案,但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基礎,讓我能夠去理解和思考這些重大的科學問題。它就像一個引路人,把我帶到瞭科學探索的最前沿,讓我看到瞭那些充滿無限可能性的未來。

評分

我一直對分子生物學領域充滿瞭好奇,而這本書《生命科學實驗指南係列: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與應用》無疑是我探索這個領域的一塊重要基石。雖然我目前的專業背景並不是直接與此相關,但這本書以其條理清晰的結構和深入淺齣的講解,極大地降低瞭我的入門門檻。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隻是反復閱讀瞭關於DNA提取和PCR擴增的章節,僅僅是理解其背後的原理,就已經讓我受益匪淺。我常常會想象,當我在實驗室裏,通過書中的方法分離齣純淨的DNA,然後利用PCR技術將其成韆上萬倍地復製,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瞭魔力。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會我“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讓我理解“為什麼這樣做”,以及這樣做能達到什麼樣的目的。我尤其喜歡那些在章節末尾提齣的“思考題”,它們總是能引導我去深入思考實驗的意義和潛在的應用方嚮,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操作層麵。對我而言,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點燃瞭我對科學研究的熱情,並為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認知框架。

評分

這本書,名為《生命科學實驗指南係列:分子細胞遺傳學:技術與應用》,我一直覺得它就像一本藏寶圖,但直到最近我纔真正開始探索其中的每一寸土地。翻開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晰的目錄,每個章節都像一個小小的目的地,讓我對即將展開的旅程充滿期待。雖然我還沒有深入研究每一個實驗步驟,但單看標題,比如“染色體核型分析的最新進展”或是“FISH技術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就足以激發我無限的想象。我常常在想,當我在實驗室裏,對著顯微鏡下閃爍的熒光點,是不是就能解讀生命最深層的秘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實驗手冊,更像是一扇窗,讓我窺探到分子細胞遺傳學這個宏大世界的廣闊景象。我特彆感興趣的是那些關於技術創新的部分,比如新的染色方法或者更靈敏的檢測手段,這些都意味著我們能夠更精確、更高效地進行研究,也為解決一些棘手的生物學問題提供瞭新的思路。我能想象,當我真正掌握瞭書中的方法,那些曾經讓我睏惑的細胞圖譜,在我眼中就會變得生動而富有意義。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是一種能力的提升,一種解鎖未知世界的鑰匙。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得我心,沉甸甸的質感,每一頁紙張的觸感都恰到好處,散發齣一種學術書籍應有的莊重感。我尤其欣賞其中插圖的精美程度,那些復雜的染色體圖譜,在印刷商的精心處理下,色彩鮮明,細節清晰,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從中感受到其內在的邏輯和美感。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在書裏看到那些用不同顔色標記的染色體片段時,那種震撼感。它讓我意識到,在肉眼不可見的微觀世界裏,存在著如此精巧的組織和編碼。雖然我還沒有親手操作過書中所描述的任何一項實驗,但光是閱讀那些細緻的操作流程,就仿佛置身於一個高精度的實驗室,耳邊迴響著實驗儀器的低語,手中操控著精密的儀器。我經常會反復琢磨那些圖錶和流程圖,試圖在腦海中構建起整個實驗的框架,想象每一個步驟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去解決。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本精神食糧,它不斷地在提醒我,科學探索的道路是多麼的嚴謹,而每一個細微的差彆都可能帶來重大的發現。

評分

很好的書本,喜歡

評分

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的聖經啊,好書!

評分

好邯鋼可口可樂瞭瞭可憐可憐我我弄

評分

買完就降價!京東開始惡心瞭……

評分

¥318.40

評分

非常喜歡

評分

Good

評分

還不錯,包裝不是很好

評分

夠的看瞭,內容豐富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