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法律的道德性
定价:29元
作者:(美)富勒 著,郑戈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ISBN:9787100044462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第二版序言
版序言
一 两种道德
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
道德尺度
伦理学语汇与两种道德
边际效用与愿望的道德
互惠与义务的道德
在道德标尺上确定指针的位置
奖赏与惩罚
二 道德使法律成为可能
造法失败的八种形式
造法失败的后果
追求合法性之完美境界的愿望
合法性与经济计算
法律的一般性
颁布
溯及既往型法律
法律的清晰性
法律中的矛盾
要求不可能之事的法律
法律在时间之流中的连续性
官方行动与公布的规则之间的一致性
合法性作为一项实践技艺
三 法律的概念
法律的道德性与自然法
法律的道德性与实在法的概念
科学的概念
本书提出的法律观所遭遇的反对观点
哈特的法律的概念
法律作为有目的的事业和法律作为社会力量的表现
事实
四 法律的实体目标
法律的内在道德相对于实体目标的中立性
作为有效性之条件的合法性
合法性与法
法律的道德性与针对所谓无法被界定之罪恶的
法律
法律的道德性中隐含的关于人的理解
有效法律行动的限度问题
法律的道德性与经济资源的分配
法律的道德性与制度设计的难题
制度设计作为一项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的难题
界定道德共同体的难题
一部实体性自然法的限度的内容
五 对批评者的回应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结构
对合法性原则的限度的尊重对于一套法律
体系的存续来说是否必需
合法性诸原则是否构成一种“法律的内在道德”
这场讨论的一些寓意
对《法律的道德性》的评论文章一览表
附录怨毒告密者的难题
索引
在《法律的道德性》的这一新版本中,前四章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有一两处微末的校正。因此,惟一的实质性改变在于增加了第五章,也就是题为“对批评者的回应”的后一章。
前四章基本没有变化这一事实并意味着我对其中所呈现的表述形式或实质内容完全满意。它仅仅意味着我在重新思考其中所涉及问题时并没有取得十分重大的进展,因此,无法对1963年讲座中首次表达的那些观点进行任何能够体现实质性变化的重新表述。它还意味着我基本上仍然坚持自己在那些讲座中所表明的立场。
我希望新增加的第五章不会被简单地看成是一项辩论术练习。许多年以来,英语世界中的法律哲学基本上是被奥斯汀、格雷、霍姆斯和凯尔森的传统主宰着。他们的总体法律观所占据的核心地位并不意味着这种观点被人们完全满意地接受了:即便是它的支持者们也时常显示出对它的某些含意感到不自在。在本书的新的总结性章节中,我认为自己获致了一种更好的表述方式,从而比以往更能准确地表达自己对分析性法律实证主义的不满。为此我深深感谢我的批评者们,特别是H.L.A哈特、罗纳德·德沃金和马歇尔·柯恩。他们并不总是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对我的责难,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批评并没有被论辩性攻击中常见的自我保护性的语焉不详弄得含糊不清。通过清楚表述其思想的基本前提,他们也帮助我对自己的思想进行类似的澄清。
由于本书的版被一些主要学术旨趣在于法律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者们发现有一些价值,我想对那些从类似的学术旨趣出发次阅读本书的读者提供一项建议。我建议他们首先依次阅读第二章和第五章,而暂时跳过其余各章。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很快找到与自己的专业旨趣相关的或许有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大致了解法学家们在界定自己的研究主题时存在的基本观点分歧。
后,我想表达对我的秘书马莎·安妮·埃利斯和耶鲁大学出版社的鲁思·D.考夫曼的感激之情,不仅由于她们对本书的贡献,也由于她们使我省却了许多烦忧。她们的辛勤工作和细心理解将我从耗费时间并制造焦虑的细节操作中挽救出来,而这样简琐细事务总是伴随着将手稿转变成后的印刷品的全过程。
当我看到【中法图】正版 法律的道德性 道德尺度 两种道德 法律书籍 富勒 商务印书馆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我一直觉得,法律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获得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而这种认同,又离不开法律所体现的道德价值。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明了“法律的道德性”这一主题,并且还提出了“道德尺度”和“两种道德”这样引人入胜的子命题。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和分析这“两种道德”的,它们之间是并存、对立还是互补的关系?在制定和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尺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清晰的理论框架和有力的论证,帮助我理解法律的道德基础,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运用道德原则来评判和完善法律。这本书的出版方是商务印书馆,这让我对它的学术价值和翻译质量充满信心。
评分【中法图】正版 法律的道德性 道德尺度 两种道德 法律书籍 富勒 商务印书馆,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哲学思辨的意味。我一直认为,法律并非一个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体系,它深深植根于人类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之中。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法律的道德性”这一核心议题,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探究法律的根源,理解法律是如何被赋予正当性的,以及它在追求公平正义的过程中,是如何受到道德伦理的影响和制约的。特别是“道德尺度”和“两种道德”的提法,引发了我对法律在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下可能存在的道德差异的联想。我好奇作者富勒将如何阐述这些概念,是否会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者宏观的理论构建,来揭示法律与道德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系。作为一名对社会学和伦理学都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跨学科的视角,帮助我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的本质。
评分【中法图】正版 法律的道德性 道德尺度 两种道德 法律书籍 富勒 商务印书馆,这个书名实在太有吸引力了!我平时就喜欢看一些关于社会学、哲学和法学的交叉领域的书籍,而这本书的书名恰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一直认为,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条文和制度,它背后一定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考量和社会价值。这本书的书名直接抛出了“法律的道德性”这一核心问题,并提到了“道德尺度”和“两种道德”,这让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理解和阐释这些概念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道德的影响?是否存在一套普遍适用的道德标准,可以作为衡量法律公正性的尺度?“两种道德”的说法又会引出怎样的理论探讨?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让我对法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不再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力,而是能够理解其内在的道德逻辑和价值追求。
评分我对【中法图】正版 法律的道德性 道德尺度 两种道德 法律书籍 富勒 商务印书馆这本书的书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道德尺度”和“两种道德”这两个词组,它们直接触及了我长久以来对于法律概念背后伦理考量的探究。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我们常常在课堂上学习各种法律条文和案例,但很多时候,这些冰冷的条文背后,所蕴含的道德意图和价值取向往往被简化处理。我渴望更深入地理解,法律是如何在道德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又如何在实践中被赋予生命力的。这本书的书名暗示了它可能并非仅仅是罗列法律条文,而是要深入挖掘法律的“灵魂”——道德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解答我的一些疑惑,例如,当法律规定与普遍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是否存在一种普适的“道德尺度”可以用来衡量法律的公正性?“两种道德”的提法又暗示了怎样的思想差异或体系?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相信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甚至可能颠覆我原有的某些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很吸引我——【中法图】正版 法律的道德性 道德尺度 两种道德 法律书籍 富勒 商务印书馆。我一直对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微妙关系很感兴趣,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似乎越来越离不开道德的考量。这本书的名字直击了我的好奇心,让我迫切想知道,在法律的框架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道德维度?它提到的“道德尺度”和“两种道德”,更是引发了我对不同道德体系在法律中的应用和冲突的思考。我是个对哲学思辨类书籍情有独钟的读者,总觉得这些深邃的探讨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富勒这个名字也让我觉得有些熟悉,但具体在哪儿看过,一时间想不起来了,不过“商务印书馆”的出品,通常意味着有一定的学术严谨性和内容深度,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其内在的道德合理性究竟体现在何处,以及在处理复杂社会问题时,我们该如何衡量和权衡不同的道德考量。这本书的出版信息也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翻译得不错的作品,能够将原著的思想精髓原汁原味地呈现给中文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