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刻阐述领导权力的真谛、领导权力的来源、领导权力的本质,以及如何正确而科学艺术地使用领导权力……
2.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畅销书作者刘玉瑛新力作
3.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升领导素养必备读本
领导干部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权力、利益的种种现实考验,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行使权力,就会出现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寻租等不正常的现象。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影响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为此,作者撰写了本书,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的少数”谈谈领导权力的来源、领导权力的本质、如何正确而科学艺术地使用领导权力等问题。书中案例丰富,还引用了一些古代典故、历史事件等,可读性强,可作为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读本。
刘玉瑛,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专家,人社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专家,校外多家院校兼职教授,著有《关键在于落实》、《与领导干部谈底线》、《给领导干部提个醒》、《工作讲方法,领导有艺术》等书籍30余部,发表文章近百篇,曾6次获得中共中央党校教学科研奖。其中《关键在于落实》一书,十年畅销不衰,销量突破50万册;《给领导干部提个醒》被评为全国第三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做真正的党员》被评为全国党员教育优秀培训教材。《给领导干部提个醒》,《老实人不吃亏》和《诚信决定存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推介为百种优秀思想道德读物。
马正立,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中央党校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生(在读),主要研究领域为执政党建设、领导科学。在《公共管理评论》、《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思想教育研究》、《领导科学》、《学习时报》等各级报刊杂志网络公开发表文章40余篇。
第一章 领导权力与权力本质
一、领导权力的本质 // 2
(一)领导权力及其基本点 // 2
(二)领导权力的内在属性 // 3
二、领导权力的来源 // 7
(一)权力来源的几种观点 // 7
(二)权力来源的基本事实 // 9
三、领导权力的构成 // 11
第二章 领导权力与领导权威
一、领导权威的内涵 // 14
(一)以领导客体自愿性为基础 // 14
(二)以领导活动正当性为保障 // 17
二、领导权力与领导权威 // 21
(一)领导权力与领导权威相联系 // 21
(二)领导权力与领导权威相区别 // 25
三、领导权力转化为领导权威的实践艺术 // 26
(一)领导权力转化为领导权威的重要意义 // 26
(二)领导权力转化为领导权威的基本要素 // 28
(三)领导权力转化为领导权威的主要方式 // 38
第三章 领导权力与领导责任
一、领导责任的层次体系 // 46
(一)领导责任的立体分析 // 46
(二)领导责任的剖面解析 // 53
二、领导权力与领导责任 // 58
(一)领导权力与领导责任相对应 // 59
(二)领导权力与领导责任相背离 // 63
三、领导责任对领导权力的约束保障 // 64
(一)领导责任约束领导权力 // 65
(二)领导问责保障领导权力 // 66
第四章 领导权力与权力运用
一、把好用人权,严守财务权 // 72
(一)把好用人权,谨防权力“苏丹化” // 72
(二)严守财物权,防止权力“扑满化” // 79
二、节制决策权,把牢事项权 // 87
(一)节制决策权,避免“拍脑袋”行为 // 87
(二)把牢事项权,警惕权力“互花米草” // 93
三、善用执行权,用好监督权 // 97
(一)善用执行权,提升政策执行力 // 98
(二)用好监督权,规避链条式腐败 // 104
第五章 领导权力与用权艺术
一、用权广纳群智,规避不当心态 // 114
(一)勤政作为,不可独断专行 // 114
(二)绝嗜禁欲,不可心态失衡 // 117
二、用权怀民于心,常思变革创新 // 122
(一)薄身厚民,不可特权错位 // 122
(二)变革创新,把握正确航向 // 126
三、掌握工作方法,审势量权务实 // 132
(一)调研摸真,创果赢实 // 132
(二)审时度势,量权揣情 // 138
等。。。。。。。。。。。。。。
前 言
美国经济学家、新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斯说过:“很少有什么词汇像‘权力’一样,几乎不要考虑它的意义,而又如此经常地被人们使用。”这句话把权力的流行程度和使用频率概括得非常到位。
的确,权力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种复杂现象。对这种复杂现象,从古希腊的先哲到近现代的专家学者、领袖领导,都从不同角度对权力的来源、权力的使用、权力的制约、权力的监督等,进行过不懈地追问与探索,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对策。
尽管这样,作为权力的使用者——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的少数”,并非都对有关权力的直接或相关问题,有着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也正是因为如此,领导干部队伍出现了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寻租等不正常的现象。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影响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撰写了《与领导干部谈权力》,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的少数”谈谈领导权力的来源、领导权力的本质、如何正确而科学艺术地使用领导权力等问题。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很多专家、学者所撰写的专著和论文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启迪,同时,本书也引用了一些古代典故、历史事件以及现代书籍叙述的典型案例和网络媒体报道的真实资料,在此我们谨向这些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在出版的过程中,新华出版社黄春峰给予了鼎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也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独特,它像是一场层层递进的智力挑战。作者在内容设计上,并没有遵循传统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模式,而是以一种更加哲学和反思性的角度切入。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权力获取的合法性来源”的讨论。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权力合法性归结于法律法规或组织规章,而是将其延伸到了道德层面、文化层面,甚至是一种集体认同的层面。他通过对不同社会体制下权力合法性构建方式的比较,展现了权力运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一点让我非常受启发,因为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符合规定,但却难以获得广泛认同的决策。书中对这种“合法性危机”的探讨,为我理解和应对这类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记得其中一个关于“群众基础”的论述,让我意识到,即使拥有再大的权力,如果不能获得被领导者的认同和支持,那么这种权力也是脆弱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迫使我去思考那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去审视权力背后的逻辑,去理解为什么有些权力能够长久存在,而有些则昙花一现。它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让我不再局限于表面的规则,而是能够看到权力运作的更广阔的图景。
评分对于这本书,我首先想表达的是,它是一本“慢热型”的书,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消化。作者在叙述方式上,并没有采取那种直接灌输式的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的隐喻、类比和故事,引导读者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道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权力与人性的博弈”的章节。作者并没有将人性简单地分为善与恶,而是深入剖析了人性中那些普遍存在的弱点,比如贪婪、恐惧、虚荣,以及这些弱点如何与权力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的后果。他通过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心理剖析,展现了权力如何放大或扭曲人性中的某些特质。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真实,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能看到一些人在权力面前,性格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本书让我反思,作为领导者,如何在拥有权力的同时,保持对自身人性的警惕,如何才能在这种博弈中占据主动,而不是被权力所控制。我记得其中一个关于“自我约束”的论述,对我触动很大。作者强调,真正的权力,并非来自于外部的制约,而是来自于内心的觉醒和自律。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这本书具有了超越一般管理理论的深度。
评分翻开这本书,仿佛走进了一个精心构建的思想迷宫,每一页都充满了作者深邃的洞察力。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权力与责任的辩证统一”这一章节所吸引。作者并没有将责任看作是权力的附属品,而是将其提升到了与权力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认为责任是权力的基石和生命线。他通过历史上的诸多案例,生动地展示了那些拥有巨大权力却忽视责任的领导者,最终是如何走向覆灭的。这种“得之于民,失之于民”的道理,在书中被阐述得淋漓尽致。我记得其中一个关于古代王朝兴衰的分析,让我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权力越大,越需要敬畏,越需要时刻警醒自己肩负的责任。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套简单的“权力秘籍”,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权力的本质,去理解权力背后所承载的重量。它让我明白,真正的领导力并非来自于对权力的掌控,而是来自于对责任的担当。这种认识,极大地改变了我过去对于“权力”的狭隘理解。我开始意识到,权力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信任,一种委托。而要维系这份信任,就必须时刻以责任为导向,以民为本。读完后,我感到内心有一种被洗涤的感觉,对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担当的领导者,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是,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玩转”权力的书,而是一本让你“理解”权力的书。作者在语言风格上,非常注重逻辑的严谨和观点的清晰,但同时又不失艺术的美感。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权力转移的模式与风险”的分析。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权力转移定义为“交接”,而是将其分解为多种模式,比如继承、选举、革命等,并详细分析了每种模式的潜在风险和可能带来的后果。他通过对不同政治体制下权力转移的比较,揭示了权力稳定性的重要性,以及不当的权力转移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这一点让我对“制度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意识到,一个好的制度,不仅仅是设计得有多么精巧,更重要的是它能否在权力转移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书中对“权力真空”的警示,让我对一些组织改革中的潜在隐患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它让我明白,在进行权力结构调整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并提前做好预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跳出个人的得失,去审视权力的宏观运行规律。
评分这本书我从头到尾都看完了,总体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著作。它并非那种轻松读物,而是需要读者带着思考、带着批判的精神去品味。作者在开篇就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那就是权力并非全然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与具体的行为、决策以及人际互动紧密相连。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理论与我自身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照。举个例子,书中关于“权力获取的隐性渠道”的论述,就让我对一些团队内部微妙的权力动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些表面上不显眼的沟通方式、信息传递的节点,甚至是共享信息时的细微保留,都可能成为权力流转的关键。我发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权力定义为职位的高低,而是更侧重于描述权力在组织内部如何被感知、被运用、被挑战。这种对权力运作机制的细致剖析,让我在理解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少走了不少弯路。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权力“腐蚀性”的警示。作者并没有一味地渲染权力的负面,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理论分析,揭示了权力在不加约束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促使我反思,在追求效率和目标的同时,如何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权力所裹挟。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只是理论知识,更是一种实践的指导,让我能够更审慎、更负责任地看待和使用权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