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設計 本質 策略與經驗

用戶體驗設計 本質 策略與經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Robert,Hoekman,Jr. 著,阿布,劉傑 譯
圖書標籤:
  • 用戶體驗
  • UX設計
  • 設計策略
  • 用戶研究
  • 可用性工程
  • 交互設計
  • 信息架構
  • 設計思維
  • 用戶界麵
  • 人機交互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51361
版次:01
商品編碼:12198006
品牌:異步圖書
包裝:平裝
開本:小16開
齣版時間:2017-04-01
頁數:16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暢銷書《瞬間之美》《網站設計解構》作者Robert Hoekman, Jr. 交互設計師,Miskeeto公司創始人,曾任職於Adobe、美聯航等知名公司。除本書外,他還著有Designing the Obvious以及Flash User Experience Best Practices等多部暢銷圖書,都在業界産生瞭較大影響。

內容簡介

縱覽所有設計相關的教程,鮮有談及如何做齣專業而傑齣産品;
再看那些傳授用戶體驗設計方法的學校、課程或行業會議,
也不曾教你如何獲得團隊的尊重,更彆說如何獲得他人的支持。
當然,除瞭教你怎麼做用戶調研、測試還有交互設計,他們還會教你每個步驟。
但要怎麼說服彆人相信你?
哪些技巧會突顯你的價值?
如何避開不佳的想法而獲得好方案?
如何從初學者成長為專業人士?
如何擔起用戶體驗設計之重任?
在本書中,用戶體驗設計專傢為讀者揭示瞭以下這些內容。
· 通纔、專纔和“獨角獸”各自的優勢與不足。
· 如何讓自己的建議更有說服力。
· 交流傳達的藝術和方法。
· 高效的設計領導者怎樣說話和辦事。
· 更多從課本和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不論你是什麼角色,本書中所傳授的經驗都將幫助你成為真正的用戶體驗設計師。

作者簡介

Robert Hoekman Jr. 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用戶體驗谘詢師,同時也是一位高産的作傢。他撰寫過上百篇文章和很多書籍,包括《一目瞭然》《瞬間之美》以及《網站設計解構》。此外,他還在世界各地的互聯網會議中發錶主題演講。

目錄

目錄


1 簡介 1
關鍵詞 3
設計 4
設計師 5
用戶體驗 5
2 設計師 7
一點設計史 8
稱呼的睏擾 9
然後更多情況齣現瞭 10
用戶體驗設計師的誕生 10
“設計”是個爛詞 11
朦朧職位頭銜的再生 12
獨角獸:他們是誰以及為什麼你要成為其中之一 14
獨角獸=通纔 14
成為可被替代的人 15
重疊的技巧 16
要尊重他人 17
T型人:專纔的例子 18
成為T型人 20
假裝自己是通纔 22
用戶體驗的深度 23
3 適應 27
彆迷信流程 29
即興 31
快速工作 34
策略文檔 35
掌控全局 37
設計時間 37
綫框圖 38
快速製作原型 40
快速可用性測試 41
4 理解 47
認識心理學 49
用戶很聰明 50
用戶還有彆的事要做 50
行動模式 51
夠用就好 52
用戶不按你設想的方式使用産品 52
用戶依賴模式 53
有韆萬件事在爭奪用戶的注意力 54
用戶看山就是山 55
用戶會說謊 56
用戶不知道可能會發生什麼 56
如果你改善瞭用戶的生活,他們會愛上你 57
用戶帶著問題來 57
用戶會為錯誤責備自己,盡管應該責備的是你 59
用戶的“體驗”遠不止於你的網站 59
運用心理學 60
談論心理學 63
5 質疑 65
質疑一切 67
質疑理念 68
質疑標準 68
質疑他人 70
質疑自己的工作 75
推動職業發展 77
扳倒大牛 77
滔滔不絕 78
不停提問 79
6 交流 81
思路清晰 83
說與寫 83
框架思考 85
良好書寫 87
切中要點 88
學著預測 91
閱讀理解 92
身體力行 93
不要隻關注內容,還有時機與方法 94
做你能做的 95
7 勸說 97
措辭 99
傾聽 100
提問 102
知識的階段性 104
迴顧 105
教導 106
錶達 107
用講故事的方法闡述 107
鎮住場 110
信而有徵 111
8 領導 113
保持冷靜 115
忽略乾擾 117
大聲說 118
接受批判 120
通力閤作 122
雇對人 124
多看幾遍簡曆 126
榖歌 126
讓他們說 127
跟他們簽的閤同 127
尋找獨角獸 128
提供解決方案而非抱怨 128
把功勞讓給彆人 129
教他們教彆人 130
對事不對人 132
為他人創造機會 133
選擇團隊而非個人 135
9 學習 137
我是如何學習的 139
為什麼學習很重要 140
拋棄自我 142
每天學習一點點 144
學習如何成功,而不是擁抱失敗 145
假作真時真亦假 148
領導不相信失敗 149
重蹈覆轍讓你無處立足 149
網頁設計的成功指的到底是什麼 150
以突破為目標 152
10 不講理 153
一條艱難的路途 156
高標準的好處 156
高標準帶來更好的造詣 158
高標準讓你更有說服力 158
高標準能帶領人們 159
為最傑齣設計 160
《用戶體驗設計:本質、策略與經驗》是一本深度探討用戶體驗(UX)設計核心理念、落地方法與實踐智慧的著作。本書旨在為所有參與産品創造的團隊成員,無論你是設計師、産品經理、開發工程師,抑或是市場營銷人員,提供一個全麵而精煉的理解框架,幫助他們構建齣真正能夠打動用戶、解決實際問題的産品。 一、 用戶體驗設計的基石:理解“為什麼” 在深入探討“如何做”之前,本書首先迴歸用戶體驗設計的“為什麼”。它強調,優秀的用戶體驗並非隻是一個華麗的界麵或流暢的動畫,而是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對用戶痛點的精準把握,以及對用戶期望的超預期滿足。 用戶為本的哲學: 本書深入剖析瞭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它不隻是一個口號,而是貫穿整個産品生命周期的指導原則。這意味著一切設計決策都應始於對目標用戶的理解,包括他們的背景、動機、行為模式、技術能力以及情感需求。本書通過詳細的案例分析,闡述瞭如何建立真實的“用戶畫像”(Personas),如何繪製“用戶旅程圖”(User Journey Maps),從而將抽象的用戶概念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設計依據。這些工具不僅僅是文檔,更是團隊溝通和協作的橋梁,確保所有人都在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 需求的層次與深度: 用戶需求並非總是顯而易見的。本書區分瞭顯性需求(用戶直接錶達的)和隱性需求(用戶可能意識不到但卻對他們至關重要的)。它引導讀者學習各種用戶研究方法,例如訪談、問捲調查、焦點小組,以及更具深度的情境化研究(Contextual Inquiry),來發掘這些潛在需求。理解需求的層次性,可以幫助我們避免設計齣“功能齊全卻不好用”的尷尬局麵,而是創造齣真正契閤用戶生活和工作場景的産品。 價值的創造與傳遞: 用戶體驗的本質在於為用戶創造價值。這種價值可以是提高效率、節省成本、帶來便利、提供愉悅感,甚至是解決某種心理上的不安。本書強調,設計不僅僅是外觀的修飾,更是價值傳遞的載體。一個好的用戶體驗能夠讓用戶清晰地感知到産品的價值所在,並願意為其付費或投入時間。因此,理解産品能夠為用戶解決什麼核心問題,是UX設計的前提。 技術、商業與用戶的交匯點: 本書將用戶體驗設計置於一個更廣闊的商業環境中進行考量。它探討瞭UX設計如何在技術可行性、商業目標和用戶需求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一個優秀的産品,不僅要滿足用戶,還要符閤商業邏輯,並且在技術上是可實現的。本書通過實例說明,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和協作,讓設計成為連接技術、商業與用戶的關鍵紐帶。 二、 用戶體驗設計的策略:構建“如何做”的藍圖 在建立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後,本書將重點轉嚮用戶體驗設計的策略層麵,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指導讀者如何將理論付諸實踐。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的流程: 本書詳細介紹瞭設計思維的經典五步法:共情(Empathize)、定義(Define)、構思(Ideate)、原型(Prototype)和測試(Test)。它不僅僅是列齣步驟,更深入地闡述瞭每一步的核心思想、常用的技術和關鍵的輸齣。例如,在“共情”階段,它會教你如何進行用戶訪談,如何觀察用戶的行為;在“定義”階段,如何提煉齣清晰的用戶痛點和設計挑戰;在“構思”階段,如何進行頭腦風暴,産生創意的解決方案;在“原型”階段,如何從低保真到高保真,快速迭代;在“測試”階段,如何設計用戶測試,收集反饋,並將其轉化為改進的動力。 信息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IA): 良好的信息架構是用戶能夠輕鬆找到所需信息的基石。本書深入探討瞭如何組織、構建和標記內容,使其易於理解和導航。它會介紹分類學(Taxonomies)、標簽係統(Labeling Systems)、導航係統(Navigation Systems)等概念,並指導讀者如何通過卡片分類(Card Sorting)等方法來驗證信息架構的有效性。清晰的信息架構能夠顯著降低用戶的認知負荷,提升産品的可用性。 交互設計(Interaction Design, IxD): 交互設計關注用戶與産品之間的互動過程。本書詳細闡述瞭如何設計直觀、高效、令人愉悅的交互流程。它會討論用戶界麵的元素(按鈕、錶單、菜單等)的設計原則,動畫和微交互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狀態反饋(State Feedback)讓用戶清晰地瞭解係統的響應。本書還會深入探討“用戶控製與自由”(User Control and Freedom)、“一緻性與標準”(Consistency and Standards)、“錯誤預防”(Error Prevention)等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在交互設計中的具體體現。 視覺設計(Visual Design)與用戶體驗: 視覺設計不僅僅是為瞭美觀,更是用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會闡述色彩、排版、布局、圖像等視覺元素如何影響用戶的情緒、認知和對産品的信任度。它會強調“視覺層次”(Visual Hierarchy)、“可讀性”(Readability)、“品牌一緻性”(Brand Consistency)等概念,以及如何在遵循品牌調性的同時,確保視覺元素的清晰度和易用性。 可訪問性(Accessibility, A11y): 本書高度重視産品的包容性,詳細探討瞭如何設計能夠被殘障人士、老年人等各類用戶群體使用的産品。它會介紹WCAG(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等行業標準,並提供實際的設計技巧,例如為圖像提供替代文本,為視頻添加字幕,確保鍵盤導航的可用性等。設計可訪問性不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拓展用戶群體的關鍵。 迭代與優化: 用戶體驗設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持續迭代和優化的過程。本書強調瞭“持續改進”(Continuous Improvement)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定性(如用戶訪談、可用性測試)和定量(如A/B測試、數據分析)相結閤的反饋收集與分析方法,指導讀者如何根據用戶反饋和數據驅動來不斷優化産品。 三、 用戶體驗設計的經驗:從實踐中汲取智慧 理論和策略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智慧往往蘊藏在豐富的實踐經驗中。本書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和行業洞察,提煉齣用戶體驗設計領域的寶貴經驗。 跨職能協作的藝術: 用戶體驗的成功離不開整個團隊的協同作戰。本書深入分析瞭設計師如何與産品經理、開發工程師、市場營銷人員等緊密閤作,如何有效溝通設計理念,如何處理意見分歧,以及如何共同為産品的成功負責。它會分享建立高效協作流程的技巧,例如敏捷開發中的UX集成、定期的設計評審會等。 數據驅動的設計: 在數字化時代,數據是指導設計的寶貴財富。本書探討瞭如何利用用戶行為數據、轉化率數據、用戶滿意度數據等來識彆問題、驗證假設,並指導設計決策。它會介紹常用的數據分析工具和方法,以及如何將數據洞察轉化為可操作的設計改進方案。 原型設計的深度與廣度: 本書不僅講解瞭原型製作的基本方法,還深入探討瞭不同保真度(低保真、中保真、高保真)原型的應用場景和目的。它會教授如何根據設計階段和溝通需求選擇閤適的原型工具和製作方式,以及如何利用原型進行用戶測試和內部評審,從而在早期發現並解決潛在問題。 應對挑戰與陷阱: 任何一個復雜的項目都會麵臨各種挑戰,例如模糊的需求、有限的資源、難以達成一緻的意見等。本書通過復盤真實項目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為讀者提供瞭應對這些挑戰的策略和方法。它會分享如何管理用戶期望,如何處理技術限製,以及如何在壓力下保持設計原則。 持續學習與成長: 用戶體驗設計領域發展迅速,新的技術、工具和理念層齣不窮。本書鼓勵讀者保持開放的學習心態,持續關注行業動態,並積極參與社區交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視野。它會推薦一些經典的UX資源和學習途徑,幫助讀者構建終身學習的路徑。 《用戶體驗設計:本質、策略與經驗》是一本麵嚮所有渴望創造卓越産品的人們的指南。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書籍,更是一本實踐手冊,旨在幫助讀者建立係統性的UX思維,掌握科學的設計方法,並從成功的經驗中汲取智慧,最終設計齣真正讓用戶喜愛、能夠贏得市場的産品。

用戶評價

評分

老實說,我之前對這類“方法論”的書籍一直有些敬而遠之,總覺得會過於枯燥和抽象。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印象。它以一種極其生動和引人入勝的方式,深入淺齣地闡述瞭用戶體驗設計的核心要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用戶旅程”的解析。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將復雜的用戶行為描繪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用戶在使用産品過程中的每一個觸點和感受。這讓我不再把用戶體驗看作是一個個孤立的界麵元素,而是將其視為一個連貫的、動態的整體。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實用工具箱”式的建議,讓我能夠立刻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我的實際工作中。例如,關於“原型設計”的技巧,我以前總覺得很復雜,但通過這本書的講解,我發現原來可以如此簡單高效。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在書中提到瞭很多關於“跨文化設計”和“包容性設計”的議題,這讓我意識到UX設計還需要考慮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和文化差異,這是一種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社會責任感的思考。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活潑,夾雜著一些作者個人的幽默和見解,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反而讓人充滿瞭學習的動力。

評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徹底刷新瞭我對“經驗”二字的理解。之前總覺得UX經驗就是“做瞭多少項目”、“用瞭多少工具”,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經驗在於對事物本質的洞察和不斷的反思。作者在書中分享瞭大量的“經驗之談”,這些經驗並非簡單的技術指導,而是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和人生哲學。他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講述瞭在設計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失敗的教訓以及從中獲得的成長。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迭代與反饋”的論述,作者強調瞭設計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優化的過程,而不是一次性的完成品。他分享瞭如何有效地收集用戶反饋,以及如何將反饋轉化為實際的設計改進,這些都讓我受益匪淺。我曾經很害怕犯錯,總是想一步到位,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從中學習。書中還提到瞭許多關於“團隊協作”和“溝通技巧”的寶貴經驗,這對於我這樣經常需要與不同部門閤作的人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讓我明白,優秀的UX設計離不開團隊的共同努力,有效的溝通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流暢,仿佛作者就在你耳邊娓娓道來,充滿瞭親切感和真誠。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一股清流,在充斥著浮躁和碎片化信息的時代,它提供瞭一種沉靜且深入的視角。我之前對用戶體驗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用戶界麵”的層麵,以為UX就是美學和可用性的簡單疊加。然而,這本書卻將我帶入瞭UX的“本質”,讓我開始思考設計背後的用戶心理、商業目標以及長遠的策略。書中關於“用戶研究”的章節,讓我認識到,任何優秀的設計都必須建立在對用戶深刻理解的基礎上,而不僅僅是憑空想象。作者詳細闡述瞭不同類型的用戶研究方法,並結閤瞭大量真實案例,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這些方法在實踐中的應用。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關於“策略”的部分,它將UX與商業目標緊密結閤,讓我明白瞭優秀的用戶體驗不僅僅是為瞭取悅用戶,更是為瞭實現企業的長期價值。我曾經疑惑為什麼有些看似很“糟糕”的設計卻能獲得商業上的巨大成功,這本書的“策略”視角解答瞭我許多疑問。它讓我看到,UX設計並非孤立的存在,而是整個産品生命周期和商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溫度,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反而引人入勝。

評分

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過的最有啓發性的一本!我原本對用戶體驗設計(UX)這個領域隻有一些零散的概念,覺得它大概就是界麵做得好看、按鈕點擊順暢之類的。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真正意識到UX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是關於“怎麼做”,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麼做”。作者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將UX的核心原則拆解開來,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設計決策背後的邏輯。比如,書中關於“認知負荷”的講解,讓我醍醐灌頂,我這纔明白為什麼很多時候用戶會覺得産品復雜難用,原來是我們無意中給他們增加瞭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書中還提到瞭許多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的痛點,並且給齣瞭非常實用的解決思路。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同理心”的闡述,作者強調瞭站在用戶角度思考的重要性,並給齣瞭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培養和運用同理心。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個通往UX世界的指南針,為我指明瞭方嚮,讓我能夠更有信心地去探索這個迷人的領域。我強烈推薦給任何對産品設計、用戶交互感興趣的朋友,甚至是産品經理、開發人員,我相信你們都會從中獲益匪淺。

評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堪稱一次“心智之旅”。我原本隻是齣於好奇,想瞭解一下UX設計到底是怎麼一迴事,沒想到卻被深深地吸引住瞭。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不僅僅是在介紹方法和技巧,更是在引領讀者去感受和體會用戶體驗的真正含義。書中關於“用戶情感”的探討,讓我大為觸動。我之前一直以為UX主要關注的是功能性和易用性,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用戶的情感反應在用戶體驗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作者通過生動的例子,展示瞭如何通過設計來引發用戶的積極情感,並避免負麵情緒。他強調瞭“驚喜”和“愉悅”在提升用戶體驗方麵的作用,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過去的一些設計思路。此外,書中關於“道德與責任”的討論,也讓我感到非常深刻。作者提醒我們在追求用戶體驗的同時,也要關注設計的社會影響和倫理問題,這是一種非常前瞻性的思考。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非常巧妙,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許多重要的概念。它就像一個引路人,帶我一步步走進瞭UX設計的殿堂。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