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日历(公历2018年)

茶文化日历(公历2018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初舍 著
图书标签:
  • 茶文化
  • 茶道
  • 日历
  • 文化
  • 传统文化
  • 生活
  • 礼品
  • 2018年
  • 茶叶
  • 品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33430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8897
包装:精装
开本:48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雅致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有时,茶像一位长者,沉稳又包容。饮茶一杯,烦闷和忧愁,在酣畅淋漓中,被消解,被劝慰。

有时,茶像一位母亲,温暖又贴心,饮茶一杯,病痛和不适,在小口慢啜中,被消融,被治愈。

有时,茶像一位知己,沉默又冷静,饮茶一杯,心事和抑郁,在品鉴体会中,被理解,被鼓励。

2018年,也许你应该有这样的一位茶伴侣。

它用茶串起来一个个闪亮的日子,每天给你一个茶文化知识,365日,不知不觉中,你会慢慢习惯每日的这个属于你的茶时间。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日历,这更是一本有关茶文化的厚重的书。也是市场上少有的以“茶”为主题的日历书,对于爱茶人来讲,每天能有这样一本书陪伴,是幸福的。

它,简直是茶知识的大全:

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不同颜色不同的性格和品性。

醇厚、清爽、浓烈、甘甜……不同的口味不同的体验和欣喜。

翻开日历的每一页,走进茶人茶事里穿越古今。

它,骨子里渗透着茶文化:

说古论今,溯源求本,说茶、泡茶、评茶、品茶,说不尽的茶故事和传说。人文地理,诗词歌赋,满满的都是“茶香茶韵”。

它,有如同茶一样的气质:

经典又流行的48开大小,特种纸精装外壳,烫绿字红框,装订则采用锁线包绸布,四色印刷,精致而内敛,不张扬却让你感受到茶之风骨。

它,是美好的礼物:

赠师长,送亲友,或者送给自己。

因为,有它我们会更加了解茶,在喝茶时会品出另一种味道。

它,彰显诚意:

长达200余天的策划制作,精选了300多个大家所关注的茶文化知识,并配有很具茶韵的图片,为的是在2018年的每一天都会给读者带来一点惊喜。虽然日历整个的出版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心血,但这令人欣喜充满了出版人满满的诚意。


茶文化日历(公历2018年) 一部涵养心性、探寻东方生活美学的年度指南 本书并非简单的年历工具,而是一部精心编撰的、旨在引领读者深入体验中国茶文化的年度文化读本。它以公历2018年为时间轴,将博大精深的茶道精神、历史变迁、地域风物以及日常饮茶的雅趣,巧妙地融入三百六十五个值得品味的日常片段之中。 【时间与空间的交织:每日一盏,岁时相伴】 《茶文化日历(公历2018年)》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日历”的结构。我们深知,茶的魅力在于其与时间的契合——从清晨醒神的第一口嫩芽,到午后静心的慢泡细品,再到夜晚安神的温润回甘。 结构设计: 本书的每一页都围绕着公历的某一天展开,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力求做到信息密度高而又不失阅读的流畅性: 1. 今日茶事(核心内容): 针对当日日期,我们会引用或介绍与该日期相关的历史典故、茶界名人的生平节点、著名茶山的气候特征变化、某个茶类(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的传统节气制作工艺的特定阶段,或是当日适宜品饮的茶品推荐。例如,在惊蛰前后,可能会介绍春茶采摘的预兆与讲究;在特定的某个月份,则会聚焦于某一特定产区如武夷山或西湖龙井的地域风情。 2. 茶史拾遗: 选取中国茶发展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事件、一位重要的茶学人物(如陆羽、蔡襄等)的片段性事迹,或是一种茶具、饮茶习俗的起源与演变。这些知识点力求精准,拒绝泛泛而谈,旨在提供可供考据的文化信息。 3. 茶经精选/茶诗词赏析: 每日选录一段《茶经》的原文,并附上简明扼要的现代解读,帮助读者理解古人对茶汤、茶器、煎煮之道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会穿插历代与茶相关的经典诗词片段,配以当季的意境描摹,达到“诗中有茶,茶中有景”的境界。 4. 品饮之道与养生小识: 结合当天的气候特点(例如寒露或小雪),提供与之相应的科学饮茶建议。这部分内容注重实用性和传统养生观念的结合,介绍如何根据体质、季节调整饮茶的浓度、温度和茶类选择,达到调和身心的目的。 【内容深度与广度:不只于茶,更在于生活】 本书的编纂团队汇集了多位深谙茶文化、历史文献和现代审美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我们力求拓展茶文化的边界,使其不再局限于“喝茶”本身,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观察世界、感受生活的方式。 地域文化巡礼: 2018年的日历中,我们将带领读者“云游”中国的主要产茶区。我们不会罗列地图,而是通过深入的文化切片来展现地域特色。例如,某一天可能深入探讨云南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微生物转化奥秘,并配以相关茶农的口述片段;另一天则可能聚焦于闽南安溪铁观音独特的“摇青”工艺,以及当地人对“工夫茶”礼仪的坚持。从北方的茯砖茶到南方的六大茶类发源地,读者可以跟随日历的指引,完成一次全景式的地理与人文考察。 器物与美学: 茶道离不开茶器。书中会专门辟出篇幅,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茶具,例如宋代的建盏、明清的紫砂壶、以及近代的外销瓷。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器物的形制,更是其背后的烧制工艺、审美取向以及与茶汤化学反应的科学性。每一件器物背后,都隐藏着匠人的心血与时代的风尚。 人文精神的渗透: 茶文化是中国哲学、美学、禅宗思想的载体。本书将日常的茶事活动提升到精神层面。例如,介绍“和、静、怡、真”的茶道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解析“一期一会”的待客之道如何融入现代人际交往;以及茶与文人墨客、诗歌绘画之间的复杂关联。通过这些解读,读者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内敛、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境。 【设计与体验:可持可阅,可赏可藏】 《茶文化日历(公历2018年)》在装帧设计上也力求体现茶的质感与历史的厚重。 视觉呈现: 采用雅致的色调和清晰的排版,保证了信息的可读性。对于重要的历史图片、古籍插图或名家茶画,我们坚持使用高保真印刷技术还原其细节与神韵。 互动性: 预留了适度的空白区域,鼓励持有者在阅读之余,记录下自己当日的品饮感受、天气变化或突发的感悟,使日历成为一份个人化的“茶日志”。 年度展望: 在年底的部分,会有一个对过去一年所学茶知识的回顾梳理,并对来年(2019年)的茶事活动进行一个前瞻性的文化提示,使本书成为一个完整的年度文化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结语: 本书旨在成为每一位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热爱饮茶生活的朋友,在2018年里最亲密无间的文化伴侣。它不是快餐式的资讯集合,而是一本需要慢读、细品的“时间容器”,通过每日与茶的相遇,带领读者抵达心灵的宁静与生活的雅致。它承载的,是对过去经验的梳理,对当下瞬间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方式的期许。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只是想买一本记录日常的日历,没想到《茶文化日历》带给我的惊喜远超预期。它不仅仅是记录时间的工具,更像是一本随时可以翻阅的“微型茶学入门”。虽然我只是匆匆浏览了一下开篇的几页,但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近乎闲聊的口吻,将那些看似遥远的茶俗、茶史知识变得平易近人。我尤其欣赏它那种将生活美学融入知识讲解的笔触,让人读起来毫无压力,只觉得知识的海洋原来可以如此温柔和悦人。我感觉自己不需要成为专家,也能从中汲取到提升生活情趣的灵感。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艺术品,那种古朴的色调和精致的插图,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底蕴。我拿到手的时候,甚至有些舍不得翻开,生怕粗鲁地破坏了这份宁静的美感。翻阅内页,那种纸张的触感也极为考究,带着微微的纹理,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每一页的内容,但仅凭这装帧和设计,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良苦,这绝不是一本随便印制的日历,它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茶道艺术品。每翻开一页,都像是揭开了一个关于茶的微型画卷,让人对即将展开的文字和图片充满了美好的期许。这种视觉上的享受,已经值回票价了,它让我的书架增添了一抹雅致的东方韵味。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非常巧妙,留白的处理堪称一绝。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书籍恨不得把每一寸空间都塞满文字,读起来让人喘不过气。但这本《茶文化日历》,却懂得“留白即是美”的东方哲学。每一日的记录,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疏朗感,让人在阅读时心绪能够沉淀下来。我发现,即便是那些需要深入理解的文化背景介绍,也因为良好的布局而变得易于消化吸收。这让我想起品茶时,茶汤入喉后留下的回甘,需要时间去品味和体会。这种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对浮躁心境的温柔对抗,让人愿意放慢脚步,细细琢磨每一条文字背后的深意。

评分

从目前的初步印象来看,这本《茶文化日历》的制作水准,绝对达到了收藏级别的标准。它成功地将实用性(作为日历)与文化载体(作为茶文化读物)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且没有让任何一方显得多余或牵强。无论是对于资深的茶道爱好者,还是像我这样对东方美学抱有好感的新手小白,它都能提供一个既有深度又不失温度的切入点。我期待在接下来的三百多天里,每一天都能从中发现一些新鲜的、能让人会心一笑的文化点滴,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因为这份日历的存在,而染上几分清雅的茶香气息。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其标定的价格,它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引导。

评分

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跨越季节和时令的文化串联能力。尽管是按公历纪年,但日历的编排似乎深谙中国传统节气的奥妙,将茶事活动与自然节律紧密结合。我猜测,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会自然而然地引导我去关注“此刻”应有的生活节奏,比如哪个节气适合品饮哪种茶,或者该进行怎样的茶道准备。这种将时间感、季节感与文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对“日历”这一概念的理解。它不再是线性的时间标记,而是一个圆融的、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循环。这让日常翻阅的动作,也带上了一种仪式感,仿佛在与古老的智慧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评分

东西很好,很喜欢,值得购买。

评分

初次购买的产品,很好,下次还会买

评分

到货很快,包装精神,值得收藏!!!!

评分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评分

做工哈哈可以啊,价格比较高,翻页设计不好!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书很唯美,自己用很喜欢!

评分

到货很快,包装精神,值得收藏!!!!

评分

物流挺快,包装精致,挺好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