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展上,德國第*次嚮全世界展示瞭智能工廠的生産過程模擬,在全世界掀起瞭一場機器與機器對話的工業革命。過去,生産企業一直以“人機協作”作為主流的生産模式,但在未來,工業生産綫上的高性能生産硬件將與智能軟件完美地匹配,讓生産綫實現真正的軟硬兼備和“智能”,工業機器人將會變得像人類一樣“聰明”。
在未來的工廠裏,智能機器將取代人成為生産的絕對主角。機器裝置能夠靠自身動力和控製能力實現各種功能和任務。現在,這種“科幻般”的場景越來越多地齣現在德國乃至全世界的工廠中。到2020年,聯網的儀器、設備、機器將增長到500億颱。在工業4.0標準下,一切都將變成以數據為中心的商業模式,企業在工藝研發、物流、生産和服務方麵都要發生轉變。
未來,中國的生産企業需要轉型升級,在智能生産領域構建企業的領先優勢,受益於技術紅利,踏上未來成功的快車道。
一直以來,“Made in Germany”都是品質的保證。工業4.0為未來工業打開瞭一扇窗,更進一步地強化瞭德國製造的專業性,同時德國製造業生態也被深刻地改變著。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未來工廠”,“即插即生産”的設備或部件將具備“智能”,會自發地與工作環境相連接,自己把自己集成到現有的控製係統中,使設備和生産綫係統順暢地配置。這種機器對機器的連接(M2M)將顛覆製造業的商業模式。客戶、價值主張、價值鏈、盈利機製
這4個模塊將被重新改寫。
本書將帶你深入工業4.0時代的企業內部體係,為你展示工業4.0的未來場景,以及工業4.0和物聯網是如何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的,並對實施工業4.0和物聯網的*佳方法提供瞭建議。
蒂莫西·考夫曼(Timothy Kaufmann),現任歐洲知名IT公司顧問,主要研究方嚮是機械製造設備領域的商業模式,以及製造行業和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 自2013年起,考夫曼以業務經理的身份緻力於幫助企業客戶拓展“工業4.0和物聯網商業模式”,並積極投身於企業內部的商業模式創新。 此外,考夫曼還是知名的“工業4.0論壇”的AG2級會員。該論壇的會員共分為5級,AG2主要從事研究和創新,僅次於製定標準的AG1*高級。
德國工業産值占國內生産總值的20%,德國希望繼續保持工業強國地位。那麼德國工業生産必須邁嚮數字化,即實現工業4.0。
——默剋爾,德國總理
全球從工業1.0的機械化到工業2.0的電動化,再到工業3.0的自動化,現在要奔嚮工業4.0的智能化。
——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
緻謝詞
能從這本精華冊裏發現什麼
導讀
第1章 工業4.0一覽 // 1
1.1 暢想未來 // 2
1.2 趨勢 // 5
1.3 工業4.0 // 10
1.3.1 工業4.0的定義 // 10
1.3.2 工業4.0的組成要素 // 14
1.3.3 工業4.0模型 // 18
1.3.4 工業4.0的成熟完善 // 23
第2章 “數據為王”的商業模式 // 29
2.1 創新模式的方案 // 33
2.1.1 工業4.0的解決方案 // 34
2.1.2 個性化産品 // 48
2.1.3 售後市場的單件生産 // 53
2.1.4 按需供應 // 57
2.1.5 開放式商業模式:開放式市場 // 62
2.2 改善現有商業模式的方法 // 70
2.2.1 縮短交貨期 // 70
2.2.2 改善産品質量 // 76
2.3 全新商業模式 // 80
2.4 案例分析 // 81
2.4.1 凱撒公司“銷售”可支配性 // 81
2.4.2 浩亭公司為硬件業務開發的開放式商業模式 // 84
2.5 本章小結 // 85
第3章 執行和轉化 // 87
3.1 分析 // 91
3.2 集思廣益 // 98
3.3 工業4.0的目標模型 // 102
3.4 工業4.0的IT架構 // 108
3.5 經濟核算 // 111
3.5.1 附加值 // 112
3.5.2 工業4.0的特殊性 // 115
3.6 路綫圖 // 118
3.7 執行 // 120
總結與展望 // 126
附錄 // 128
參考文獻 // 133
略語錶 // 135
在相關的專業領域,兩三年前就已經開始熱議工業4.0和物聯網瞭。不過在起初的實踐項目中,它們常常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企業商業模式。在這本書中,我們將探討工業4.0和物聯網如何改良企業現有商業模式或者如何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基於此,我們將描述具體實施工業4.0和物聯網的最佳方法。
在工業領域內,工業4.0和物聯網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互相重疊的。因此,在下麵的章節中我們將從工業4.0方麵談起,物聯網的內容也會涵蓋其中。
我們能從這本精華冊裏發現什麼?
·工業4.0中重要的組成要素是什麼?它們之間如何相互協調並産生最大的效益?
·什麼是以數據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工業4.0 對於現有的商業模式和全新的商業模式而言又能帶來什麼機會?
·有什麼樣具體的應用案例?
·為瞭能讓工業4.0 項目順利地實施,需要什麼樣的與之匹配的預測模式?
·工業4.0 計劃的潛在效益怎麼樣?
《工業4.0商業模式創新:重塑德國製造的領先優勢》——光是書名,就足夠讓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我一直以來都對工業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社會經濟産生的深遠影響感到著迷,而德國製造,更是我心目中一個近乎完美的代名詞,代錶著精湛的工藝、嚴謹的態度和持久的創新力。然而,我們都清楚,世界不會停止前進,技術革新也在不斷刷新我們對“領先”的定義。 我尤其被“商業模式創新”這個概念所吸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單純的技術優勢似乎越來越難以維持長久的領先。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解讀工業4.0在商業模式層麵的顛覆性力量。它是否會深入探討,如何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重構産品的價值鏈?是否會揭示,那些成功的德國企業,是如何從傳統的“製造”思維,轉嚮更加注重“服務”、“平颱”和“生態係統”的商業模式的? “重塑德國製造的領先優勢”這句話,更是點明瞭我對這本書的另一個核心期待。德國製造之所以能享譽全球,背後一定有著深刻的原因。在工業4.0的大背景下,這種優勢將如何被進一步強化?又將麵臨哪些新的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紮實的案例分析,通過真實的企業實踐,來闡釋工業4.0如何賦能德國企業,讓它們在全球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這可能涉及到生産流程的智能化改造,供應鏈的優化升級,以及客戶體驗的全新塑造。 我個人對書中關於“創新”的探討非常感興趣。在德國這樣一個以穩健和精細著稱的國傢,如何平衡傳統的優勢與創新的需求?工業4.0的到來,是否會催生齣一些我們尚未設想到的商業模式?是否會要求企業在組織架構、人纔培養,甚至是企業文化上進行根本性的變革?我渴望從中獲得一些關於如何將技術潛力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的深刻洞見,以及一些在實踐中可操作的經驗。 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看來,將是一次關於未來製造業發展方嚮的深度探索。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來理解工業4.0如何驅動商業模式的變革,並以德國製造為例,展示如何在新的技術浪潮中,保持並重塑一個國傢的工業領先地位。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非常高,書名《工業4.0商業模式創新:重塑德國製造的領先優勢》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作為一名在製造業一綫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深切感受到技術變革帶來的巨大衝擊,尤其是在智能製造和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我一直認為,德國製造之所以能夠享譽全球,不僅僅在於其精湛的工藝和嚴謹的態度,更在於其不斷自我革新和擁抱未來的能力。工業4.0,這個聽起來既高大上又充滿實踐意義的概念,如何真正地落地,並體現在企業的商業模式上,是我一直以來非常關注的課題。 尤其吸引我的是“重塑德國製造的領先優勢”這一部分。德國製造不僅僅是一個標簽,更是一種代錶著高品質、可靠性和創新性的象徵。在當今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如何保持並進一步鞏固這種領先地位,是一個復雜而又至關重要的問題。我迫切地想知道,工業4.0的浪潮,究竟會如何顛覆傳統的製造模式,又會催生齣哪些全新的商業機會?是技術本身的革新,還是組織架構的重組,亦或是價值鏈的延伸?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展示德國企業是如何通過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將工業4.0的潛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競爭力。 我想瞭解,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工業4.0的核心要素,比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在商業模式創新中的具體應用。例如,如何利用物聯網實現生産過程的實時監控和優化,如何通過大數據分析洞察市場需求和客戶行為,又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提升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如何被整閤,形成具有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從而為企業帶來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優勢。我期待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可操作的見解,比如如何構建更加靈活、智能、互聯的生産體係,如何發展新的服務型製造模式,以及如何通過數字化平颱整閤上下遊資源,形成協同效應。 另外,我對書中關於“創新”的解讀非常好奇。在工業4.0的語境下,商業模式創新到底意味著什麼?是産品本身的創新,還是服務模式的升級?是流程的優化,還是全新的價值創造方式?德國製造一直以穩健著稱,但麵對數字化浪潮,穩健是否意味著需要激進的變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幫助我們理解在工業4.0時代,企業應該如何調整其戰略,如何進行組織變革,如何培養適應未來需求的人纔,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為一名對未來製造業發展充滿好奇的讀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工業4.0時代商業模式創新的具體路徑和實踐方法。我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來自德國本土企業的真實案例,通過具體的實踐經驗,來印證其理論的有效性。例如,那些率先擁抱工業4.0的企業,是如何調整其價值鏈,如何與客戶和供應商建立更緊密的聯係,又如何通過數據驅動的決策來優化運營。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他們的成功經驗,也能警惕可能存在的陷阱,從而更好地為自己所在的企業或行業提供發展建議,共同探索工業4.0帶來的無限可能。
評分讀到《工業4.0商業模式創新:重塑德國製造的領先優勢》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正是我想要的”。我一直對工業4.0這個概念充滿瞭好奇,但總覺得它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有些遙遠,更多的是一種技術上的革新。然而,“商業模式創新”的加入,立刻讓它變得更加接地氣,也更具有實際意義。畢竟,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最終都要迴歸到它如何為企業帶來價值,如何影響市場格局。 我尤其對“重塑德國製造的領先優勢”這部分內容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德國製造,在我心中代錶著一種近乎極緻的品質和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在如今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任何優勢都可能麵臨被挑戰的風險。我非常想知道,德國企業是如何看待工業4.0的?他們是如何利用這項技術來鞏固甚至提升其在全球製造業中的地位的?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分析,工業4.0的哪些特質,最適閤被用來強化德國製造的傳統優勢,又會催生齣哪些新的優勢?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有深度的案例分析。例如,那些走在工業4.0前沿的德國企業,他們是如何將這些新技術融入到其商業運作中的?他們的創新體現在哪些方麵?是全新的産品和服務組閤?是更加高效、柔性的生産流程?還是與客戶、供應商之間更緊密的協作模式?我希望能夠從這些案例中,學習到他們是如何將抽象的技術理念,轉化為切實的商業價值,並最終體現在市場競爭力上的。 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在工業4.0時代,企業需要具備哪些新的能力?例如,數據分析能力、跨領域協作能力、快速迭代和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等等。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的策略性建議,讓讀者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啓發,思考如何在自己的領域內,也能夠抓住工業4.0帶來的機遇,實現創新和發展。 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關於未來製造業發展方嚮的深度解讀。我非常期待它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視角,來理解工業4.0如何驅動商業模式的變革,並以德國製造為例,展示如何在技術浪潮中,保持並重塑一個國傢的工業領先地位。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工業4.0商業模式創新:重塑德國製造的領先優勢》,讓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關於未來工廠和智能生産的畫麵。作為一名對科技發展和社會經濟變遷保持敏銳觀察力的普通讀者,我一直認為,技術進步的最終落腳點在於它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的組織方式。工業4.0,這個常常被提及的概念,在我看來,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經濟變革的序幕。 我特彆被“商業模式創新”和“重塑德國製造的領先優勢”這兩個點所吸引。德國製造,在我心中一直代錶著一種近乎極緻的品質和可靠性,是工業領域的一個標杆。然而,任何標杆都麵臨著被超越的風險,尤其是在一個技術迭代如此之快的時代。工業4.0的齣現,無疑為傳統製造業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迫切地想知道,德國這個以製造業為根基的國傢,是如何應對這一挑戰的?又是如何通過創新商業模式,來鞏固甚至提升其在全球製造業中的領導地位的? 這本書的書名暗示瞭它將深入探討,在工業4.0的背景下,企業應該如何調整其盈利模式、價值創造和交付方式。我非常好奇,它是否會提供一些具體而創新的商業模式範例,例如,如何通過數據服務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如何實現個性化定製的大規模生産,如何構建更加扁平化和智能化的供應鏈。我期待能夠從中學習到,當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深度融閤到生産製造的每一個環節時,企業的商業邏輯會發生怎樣的演變。 此外,“重塑領先優勢”這個說法,也讓我對這本書在戰略層麵的探討充滿瞭興趣。它是否會分析,工業4.0在哪些方麵能夠賦予德國製造新的競爭力?是更強的柔性生産能力,更優化的資源利用效率,還是更敏銳的市場響應速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洞察,幫助我理解,在新的工業革命浪潮中,國傢和企業應該如何定位自己,如何製定有效的戰略,纔能保持並擴大其優勢。 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是一本關於技術趨勢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企業戰略和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度解讀。我希望能從中獲得關於工業4.0如何驅動商業模式變革,以及如何利用這種變革鞏固國傢製造業優勢的寶貴見解。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尤其是“重塑德國製造的領先優勢”這個副標題,深深地觸動瞭我。我一直對德國製造業的嚴謹和高質量印象深刻,從汽車到精密機械,德國製造幾乎是品質的代名詞。但我也知道,任何優勢都不是永恒的,尤其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工業4.0,這個概念聽起來就代錶著一種深刻的變革,我非常想知道,德國這個製造業巨頭,究竟是如何看待和應對這場變革的。 我尤其對“商業模式創新”這個詞組感到好奇。以往我們更多地關注技術本身的進步,比如新的生産設備、新的材料等。但“商業模式”則更側重於企業如何創造、傳遞和獲取價值。在工業4.0的驅動下,原有的商業模式可能會受到顛覆性的挑戰,我迫切地想瞭解,德國的企業是如何思考這些挑戰,並從中發掘齣新的機會的。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分析,當生産過程變得高度智能化、互聯化後,企業提供的産品和服務會有哪些變化?是否會從單純的“賣産品”轉嚮“賣解決方案”或“賣服務”? 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可藉鑒的案例。例如,那些已經成功地將工業4.0融入其商業模式的德國企業,他們是如何做的?他們的創新體現在哪些方麵?是全新的産品組閤,還是更高效的生産流程,亦或是更緊密的客戶關係?我希望能夠看到一些詳細的分析,瞭解他們的轉型之路,包括他們遇到的睏難,以及他們是如何剋服這些睏難的。這對於我理解工業4.0在現實中的應用,以及其對企業運營的實際影響,將有巨大的幫助。 另外,從“重塑德國製造的領先優勢”這個角度齣發,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工業4.0如何幫助德國企業鞏固其在全球製造業的領導地位。在數字化和智能化浪潮中,一些新興經濟體也在快速崛起,它們在成本和靈活性方麵可能具有優勢。那麼,工業4.0是否會成為德國製造業進一步拉開與其他國傢差距的契機?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策略性的建議,幫助德國企業利用工業4.0的優勢,應對全球化競爭? 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希望它能提供一個關於工業4.0時代商業模式創新的深度視角,並以德國製造為例,展示如何在技術變革中保持和提升競爭力。我渴望從中獲得啓示,瞭解如何將抽象的工業4.0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商業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