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收录了台南大学国语文学系郑宪仁副教授的十八篇文章。郑老师多年从事先秦礼学、古文字学、训诂学以及先秦器物学的研究,在这些方面有不少专著和文章面世。这十八篇文章亦是其研究精华所在,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现编辑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郑宪仁,台湾地区高雄市人,现任台南大学国语文学系副教授,兼任(台湾)中国训诂学会理事、华夏语文学会常务理事。1995年获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台湾师范大学文学系硕士学位;2004年获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先秦礼学、古文字学、训诂学以及先秦器物学。
名物类
1.周代“诸侯大夫宗庙图”研究
2.近六十年(1950-2010)关於《仪礼》食器的讨论
3.宋代的先秦铜礼器器类定名与三礼名物学
4.对五种(饮)酒器名称的学术史回顾与讨论
5.钱玄先生的三礼名物学研究
6.铜器铭文“金甬”与文献“鸾和”之探究
礼学与制度类
7.铜器铭文所见聘礼研究
8.具有巡狩性质西周铭文的讨论
9.西周铜器铭文禘祭研究
10.《仪礼·聘礼》仪节的讨论
11.以《公食大夫礼》为例对《仪礼》仪节之分节做讨论(并附《公食大夫礼》仪节图)
12.释拜──稽首、顿首、空首、振动
13.郭沫若先生《周礼》职官研究之探讨
14.读李云光先生《三礼郑氏学发凡》三则
文字类
15.山西翼城霸伯尚盂铭文礼说
16.子犯编钟“西之六��”探讨
17.铜器铭文札记
18.关於何尊铭文考择的探讨
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举凡人文精神、道
德修养、个人仪节、人伦情理、宗族家庭、国家制度、身份职官、名物度数、
观象授时,无一不在礼的范畴。在古代中国,礼学是经世济民之学。因
此,中国历代政府想要长治久安,无不在礼制教化上开展,《曲礼》説:“道
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
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
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小至个人处事,大到治
国平天下,都必需依礼而行,礼的重要,可以想见。
本书是以周代的礼学爲中心,分成三类:名物类、礼学与制度类、文
字类。名物类讨论的有食器、酒器、名物图与宗庙图像等;礼学与制度类
涉及了朝聘礼、巡守、禘祭、公食大夫礼、仪节图等;文字类多属结合文字
释读以礼诠释铭文之作。这些研究都围绕着周礼,也是本书作者对郁郁周文的关心。
宪仁生长在高雄,幸有爱好中华文化的父母与深受传统文化薰陶的
祖母教养成人,始有机会负笈上庠,入台湾师范大学国语文学系,亲炙於
鸿儒学者,虽然自知本质驽钝不敏,但有师长提携教导,惇诲期勉,竟得攻
读研究所学位。自入研究所後,季旭昇师示以治学路径,以经学、文字学
两者务必兼修,宪仁对经学则习读三礼,於文字学则尤好彝器铭文。博士
以後结合二者,日益有得,发之爲文,也幸蒙师友不弃,因此更让我在这条
路上孜孜不倦,自得其乐。本书收録了十八篇文章,最早的是1999年硕士班研究生时写的《释
拜———稽首、顿首、空首、振动》,最晚的是2015年任教於台南大学国语文
学系时写的《山西翼城霸伯尚盂铭文礼说》,时间跨了16年。其间作者进
行了科学委员会、科技部的“聘礼”、“公食大夫礼”、“周代宾礼”等专题研
究,本书所收《铜器铭文所见聘礼研究》、《具有巡守(巡狩)性质西周铭文
的讨论》、《〈仪礼·聘礼〉仪节之讨论》、《以〈公食大夫礼〉爲例对〈仪礼〉仪节之分节做讨论(并附《公食大夫礼》仪节图)》、《山西翼城霸伯尚盂铭文
礼说》即爲计划之成果。有些文章是在中研院中国文学与哲学研究所国
际经学研讨会、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古文字青年论坛会议、台湾的中国
文字学会学术研讨会、台湾南区中文系联合学术研讨会中发表的,如《近
六十年(1950—2010)关於〈仪礼〉食器的讨论》、《对五种(饮)酒器名称的
学术史回顾与讨论》、《钱玄先生的三礼名物学研究》、《铜器铭文“金甬”与
文献“鸾和”之探究》、《具有巡守(巡狩)性质西周铭文的讨论》、《郭沫若
〈周礼〉职官研究之探讨》、《读李云光先生〈三礼郑氏学发凡〉三则》、《山西翼城霸伯尚盂铭文礼说》、《关於!尊铭文考释的探讨》等。部分文章已改
写後刊登於学术期刊或专书论集,《子犯编钟“西之六"”探讨》则发表於
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古文字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进展快速,本书所收
多爲宪仁旧作,或有薄陋秕谬,恐见笑於大方之家;若欲全面修改更新,则
爲时间与当前工作所不许,於是改正错字与误句,并加案语於文章之後,
稍爲补救,希望读者见谅。本书之出版,缘起2015年复旦大学汪少华教授应邀来台南大学发表
学术论文,教授汪洋浩博,奖掖後学,盛意推荐,本书始可刊行,见於神州,
宪仁铭感五内。上海古籍出版社六编室张亚莉女史,不惮其烦,细心校
对,提出不少修改意见,至深感荷!
郑宪仁记於台南大学文荟楼
2017年9月20日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而非单向的信息灌输。作者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在描述那些已经湮灭在时间长河中的生活细节时,笔触既有历史学家的冷静,又带有一丝文学家的细腻。例如,当他描绘先秦时期贵族在祭祀场合的仪态举止时,那些抽象的“礼”瞬间具象化了,你能感受到空气中流动的庄重感和等级秩序。这种将冰冷的历史概念“肉身化”的能力,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所继承的许多文化习俗,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如此遥远而精密的制度设计中,这极大地增强了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探索欲。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风格,对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来说,初读时略显晦涩,但细细品味后,才发现其中蕴含的精妙逻辑和严谨考证。作者的叙事节奏非常沉稳,不急不躁,像是在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一个复杂的历史迷宫。它没有采用那种通俗读物式的直白讲解,而是更倾向于学术探讨的严密性,大量引用了出土文献和传世古籍中的只言片语进行交叉比对和重建。这种“穿针引线”式的论证过程,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耐心和基础知识储备。不过,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考据,让每一个结论都显得掷地有声,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量。读完某个章节,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之前模糊的历史碎片突然被精准地镶嵌到了正确的位置上,这种智力上的挑战和满足感是难能可贵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初见时就被那种沉稳、古朴的气质所吸引。封面采用的是一种带有细微纹理的纸张,手感扎实,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厚重。配色上选择了深邃的靛青与淡雅的米白,文字排版更是考究,字体选择既有古籍的韵味又不失现代阅读的舒适度。内页的纸张质地也令人称赞,墨色在上面洇化得恰到好处,即便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装帧上的每一个细节,比如书脊的线装处理,都透露出一种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可以说,在实体书的制作层面,它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让人在翻阅的瞬间,就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仿佛自己正在打开一部值得珍视的文献。这种对物理形态的重视,本身就预示着内容本身的严肃性和深度,让人对接下来要探索的知识充满期待。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的受众面可能不会太广,因为它对读者的背景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并非是那种可以拿在咖啡馆里轻松翻阅的“闲书”。但对于那些对先秦文化、礼乐制度,或者说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有深入兴趣的人来说,它无疑是一座宝库。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一种基于细微考据、尊重传统的历史观。它引导我重新审视了一些常被忽视的文化符号,让我开始思考,那些古老的规制是如何渗透到后世社会形态中的。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时常停下来查阅参考资料才能完全消化的著作,但付出的心力绝对是值得的,它为我构建了一个更坚实、更细致的先秦文化认知框架。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模糊不清、争议已久的古代概念时的态度。书中并未简单地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非常坦诚地展示了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焦点,以及每种观点所依据的文本基础。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思维边界,让人意识到“历史”并非一成不变的定论,而是不断被审视和重构的过程。例如,在讨论某个早期礼仪器具的用途时,作者细致地对比了甲骨文、金文以及后世典籍中的不同记载,并根据考古发现提出了一个相对折中的解释框架。这种尊重历史的复杂性、不轻易下定论的学术审慎性,体现了作者极高的专业素养,也让这本书的学术价值远超一般普及读物。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复旦出品,礼学与族群习惯密不可分
评分复旦出品,礼学与族群习惯密不可分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好东东,值得购买。
评分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其研究目的,是对传统叙事学重视不够甚至严重忽视的叙事的空间维度或叙事作品的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考察,进而对叙事与空间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叙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属于文艺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对于叙事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龙迪勇,江西宜春人,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
评分叙事学是文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而本成果所开展的“空间叙事研究”则是此领域中新的理论方向,是目前叙事学研究中最有发展前景、最具学术潜力的领域之一。其研究目的,是对传统叙事学重视不够甚至严重忽视的叙事的空间维度或叙事作品的空间元素进行系统考察,进而对叙事与空间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叙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属于文艺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对于叙事学本身的学科建设,对于文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都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龙迪勇,江西宜春人,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