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指标入门与实战精解 零起点投资理财丛书

均线指标入门与实战精解 零起点投资理财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振清 著
图书标签:
  • 均线指标
  • 技术分析
  • 股票
  • 理财
  • 投资
  • 金融
  • 入门
  • 实战
  • K线
  • 零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ISBN:978751591305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22448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6
字数:193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系统讲解均线指标的使用方法和实用操作技巧,依据把握股市运行趋势,识别多空力量转化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讲解均线指标的使用方法和实用操作技巧。主要包括均线指标的三大核心效用、理论基础、在股市中的获利方式,均线指标的构成和研判要点,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和120日均线的分析技术,股价对均线的真突破与假突破、均线的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均线的高位黏合与低位黏合,均线组合分析技法、K线与均线组合分析技法、均线综合实战交易技巧,均线指标与其他分析方法的组合应用,以及基于均线的交易系统等,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作者简介

刘振清,十余年股市、期市投资经历,对股市技术分析有独特偏爱,独创多种技术分析方法。目前主要从事股票、期货投资指导工作,稳健、精准的投资风格深受股票、期货投资者的喜爱。先后与东航期货、恒泰期货、徽商期货有过密切的合作。已出版的图书有《从零开始学K线》《赢在起涨点》等。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均线指标精髓/1

第一节 均线指标三大核心效用/3

一、趋势识别/4

二、多空力量判断/5

三、买卖点预判/6

第二节 均线指标为何屡屡发挥神奇作用/7

一、持仓成本原理/7

二、趋势运动原理——道氏理论/9

三、动态平衡原理/12

第三节 如何利用均线指标在股市中获利/13

一、让均线指标发出更准确的信号/14

二、有效利用均线指标发出的信号/16

第二章 均线指标构成和研判要点/21

第一节 均线指标的构成及交易含义/23

一、均线周期分类/23

二、移动平均线的算法/24

三、均线的设置/27

四、葛兰碧八大买卖法则/30

第二节 均线的研判要点/32

一、均线的方向/33

二、均线与K 线的相对位置/34

三、均线的拐点/35

四、均线的形态/37

五、均线的斜率/39

六、均线的乖离/40

第三章 单条均线的分析技术/43

第一节 5 日均线分析方法/45

一、股价对5 日均线的突破/45

二、股价与5 日均线同步运动/47

三、股价反向突破但5 日均线趋势不改/48

四、5 日均线创新低/49

第二节 10 日均线分析方法/51

一、10 日均线反映单边连续趋势/51

二、股价对10 日均线的突破/53

三、回档不破10 日均线/55

第三节 20 日均线分析方法/56

一、20 日均线出现拐头现象/56

二、股价对20 日均线的有效突破/57

三、20 日均线对股价反向运行的阻挡/59

第四节 30 日均线分析方法/62

一、股价与30 日均线同步运行/62

二、30 日均线拐头与主力动向识别/64

三、股价暴跌远离30 日均线/67

第五节 60 日均线分析方法/68

一、股价与60 日均线同向运动/69

二、60 日均线的支撑和阻力作用/71

三、庄家利用60 日均线设置出货圈套/72

第六节 120 日均线分析方法/73

一、120 日均线之上的波段操作/74

二、120 日均线之上猎杀黑马/75

第四章 均线指标的经典形态/81

第一节 真突破与假突破/83

一、股价对均线的真突破/83

二、股价对均线的假突破/87

第二节 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92

一、黄金交叉及操作建议/92

二、死亡交叉及操作建议/96

第三节 高位黏合与低位黏合/101

一、高位黏合/101

二、低位黏合/105

第五章 均线实战分析技法/109

第一节 均线组合分析技法/111

一、多头排列与空头排列/111

二、价托与价压/113

三、金蜘蛛与死蜘蛛/119

四、顺向火车道与反向火车道/122

五、逐浪上升与逐浪下降/128

六、烘云托月与乌云密布/132

第二节 K 线与均线组合分析技法/135

一、蛟龙出海/135

二、断头铡刀/137

三、突破跳空阴线+ 均线金叉/139

四、涨停过顶+ 均线多头/140

五、蛤蟆跳空+ 均线多头/142

六、黄金坑+ 均线多头/144

七、鱼跃龙门+ 均线金叉/145

第三节 均线综合实战交易技巧/147

一、股价突破均线后回调再确认/147

二、股价跌破均线后速补回/149

三、“老鸭头”形态的实战交易技巧/150

四、“三线黏合”形态的实战交易技巧/151

五、“三线开花”形态的实战交易技巧/152

第六章 均线指标组合其他分析方法/159

第一节 均线指标组合MACD 指标/161

一、MACD 指标的基本特性/161

二、MACD 指标+ 均线顶背离/162

三、MACD 指标+ 均线底背离/163

四、MACD 指标金叉+ 均线金叉/164

五、MACD 指标死叉+ 均线死叉/165

第二节 均线指标组合KDJ 指标/166

一、KDJ 指标的基本特性/166

二、股价回调遇均线+J 值< 0/168

三、KDJ 低位金叉+ 股价远离均线/169

四、KDJ 高位死叉+ 股价远离均线/169

第三节 均线指标组合BIAS 指标/170

一、BIAS 指标的基本特性/170

二、BIAS 指标线穿越0 轴+ 股价上穿10 日均线/171

三、BIAS 指标线在0 轴处获得支撑(遇到阻力)/172

四、BIAS 指标的超买超卖/173

第四节 均线指标组合OSC 指标/176

一、OSC 指标的基本属性/176

二、OSC 指标线上穿0 轴/177

三、OSC 指标线下穿0 轴/178

第五节 均线指标组合RSI 指标/179

一、RSI 指标的基本特征/179

二、RSI 指标超卖+ 均线低位金叉/181

三、RSI 指标超买+ 均线高位死叉/183

第七章 基于均线的交易系统/185

第一节 利用均线指标设计交易系统/187

一、交易系统基本构造/187

二、建立基于均线指标的交易系统/190

第二节 均线与左侧交易、右侧交易/194

一、左侧交易与右侧交易的异同/194

二、均线指标左侧交易系统/195

三、均线指标右侧交易系统/197

第三节 均线与波段交易系统/200

一、基于均线指标构建波段交易系统/200

二、基于均线指标的波段交易系统案例/202


精彩书摘

  《均线指标入门与实战精解 零起点投资理财丛书》:
  一、让均线指标发出更准确的信号
  均线指标发出信号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金叉与死叉。短期均线向上穿越长期均线时,为黄金交叉形态,意味着股价短线将要走强,属于买人信号。当短期均线向下穿越长期均线时,为死亡交叉形态,意味着股价短期将要走弱,属于卖出信号。
  (2)方向,当均线向右上方倾斜时,说明股价处于上涨趋势中。当均线向右下方倾斜时,说明股价处于下跌趋势中。
  (3)排列。当短期均线、中期均线、长期均线出现自上而下排列的形态时,说明股价处于多头主导的行情中,股价正在上涨。当短期均线、中期均线、长期均线出现自下而上的排列形态时,说明股价处于空头主导的行情,股价正在下跌。
  一般来说,当一个技术指标发出买人或卖出信号时,投资者只需采取相应的行动即可。但短期均线指标波动过于频繁,长期均线又过于滞后,投资者要想利用均线指标在股市中获利,首先必须让均线指标发出的交易信号更加准确。
  ……

前言/序言

用均线指标,做最简单而有效的交易

(代序)


大道至简,最简单的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相比其他技术分析指标,均线少了复杂的计算和加工程序,却可能让投资者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均线揭示了股价成本的变动趋势,并直观给出了股价与平均持仓成本之间的关系。投资者通过观察K线与均线之间的关系、短期均线与中长期均线的关系,就可以判断当前股价的高低,自己的持仓成本相对于其他投资者是否具有优势。

当然,均线指标也不是万能的,无法百分之百准确地识别股价的最佳买点与卖点。但如果以均线指标为核心构建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那么在股市中获利应该不会存在问题。股市中没有一个人会束手待毙,利用均线指标在股市中获利,投资者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1)合理地设置和选择均线。每一条均线都有其特定价值,但投资者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最有利的。每一名投资者都有自己的投资风格和偏好,有的人喜欢做短线投资,那么就适合选择一些短周期的均线组合;有的人喜欢做中长线投资,那么就应该选择一些长周期的均线组合。

(2)建立一套符合个人特点的均线交易系统。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这些个性化特征必然作用于交易实战。当然,这些个性化的特征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关键是投资者要善加利用,尽可能扬长避短,这样才能在交易中游刃有余。

本书最后章节介绍了几种基于均线指标构建的交易系统,投资者可以根据个人特点选择其中一种,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使之成为自己征战股市的“独门武器”。

(3)相信均线指标,但不要迷信均线指标。股市中有太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任何一种技术指标的准确率都是概率问题,即使能够做到90%的准确率,也还有10%的失误。像2015年6月中旬暴跌来临时,机械地套用任何一个技术指标,都可能让你损失惨重。均线指标,说到底只是众多技术指标中的一种,它能够被广泛应用,说明它有效,但终归还有其局限性,有失灵的时候,也有让交易无法盈利的时候。

投资者必须对市场充满敬畏之心,不要试图寻找最简单的交易捷径,而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使之越来越准确。正因如此,本书在介绍均线指标的同时,也给出了均线指标与股价K线和其他技术指标组合分析的方法,力求拓宽读者的视野,增加投资成功的概率和可能。

作为一名投资者,能够熟练地应用均线指标并做好以上三点还远远不够。在股市交易中,还需要练就更加严格的纪律约束力、更成熟的心态和更敏锐的洞察力,这些东西不是任何一本书能直接传授给读者的,要通过不断的交易去积累和沉淀。

投资路上注定充满荆棘与坎坷,本书愿与大家一路同行!



市场脉动:技术分析的艺术与实践 一本聚焦于现代金融市场投资策略、风险管理以及行为金融学的深度指南。 本书旨在为对金融市场有浓厚兴趣,并渴望构建系统化投资决策框架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实用的知识体系。我们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有效的投资并非依赖于小道消息或短期波动,而是植根于对市场结构、价格行为和投资者心理的深刻理解。因此,本书将理论与实战紧密结合,力求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 第一部分:金融市场概览与基础框架的构建 本部分将为读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帮助他们理解现代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及其运行逻辑。 第一章:理解市场结构与参与者行为 市场并非一个无序的熔炉,而是由各种目标和约束驱动的复杂系统。本章将深入剖析主要市场参与者的类型——从机构投资者(如对冲基金、养老金)到散户——他们的投资目标、时间跨度以及对价格的影响力。我们将探讨不同资产类别(股票、债券、大宗商品、外汇)之间的联动性,以及宏观经济数据如何作为“催化剂”触发市场情绪的转变。理解“谁在买卖,为什么买卖”是进行有效分析的第一步。 第二章:量化思维的引入:统计学在投资中的应用 技术分析的有效性最终需要通过严谨的统计学方法进行验证。本章将介绍投资决策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统计概念,例如正态分布、偏度、峰度在资产收益率分布中的意义。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历史数据来评估概率,理解波动率(Volatility)作为风险度量的核心作用,并首次引入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的基础概念,强调分散化投资的统计学优势。 第三章:技术分析的哲学:价格包容一切信息 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我们将大量依赖技术分析工具,因此本章需要明确技术分析的哲学基础。我们讨论“道氏理论”的精髓——市场走势的不可预测性与趋势的可识别性之间的张力。重点阐述价格行为反映的供需关系,以及技术分析如何试图量化这种人性的博弈。我们还将区分不同流派的技术分析(如基于价格形态、基于指标、基于量能),为后续的实战选择打下基础。 --- 第二部分:核心技术工具的精深解读与实战应用 本部分将详细解析一系列经过时间检验的分析工具,强调如何将它们整合到一套连贯的交易系统中。 第四章:趋势的识别与描绘:支撑、阻力和通道 趋势是技术分析的灵魂。本章将超越简单的“画线”操作,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多层次的支撑和阻力系统。我们将研究动态支撑/阻力(如斐波那契回调和延伸位)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不同时间框架下的有效性。此外,通道线(Channel Lines)的使用不仅是连接高低点,更是衡量价格偏离平均价值的工具,本章会详述如何利用通道进行风险回报比的预估。 第五章:量能分析的艺术:成交量在市场解读中的地位 价格变动需要成交量的确认。成交量被视为“市场能量”的体现。我们将深入分析成交量与价格走势背离(Divergence)的几种关键形态,例如“缩量上涨”和“放量滞涨”所预示的潜在反转信号。本书还将引入更复杂的量能指标,如A/D线(Accumulation/Distribution Line)和OBV(On-Balance Volume),讲解如何利用它们来衡量资金的主动流入和流出情况。 第六章:动量与速度的测量:震荡指标的深度挖掘 震荡指标(Oscillators)用于衡量市场超买(Overbought)和超卖(Oversold)状态,帮助捕捉短线反转机会。我们将超越初级教科书对RSI(相对强弱指数)和随机指标(Stochastic Oscillator)的简单介绍,重点讨论: 1. 指标的超买/超卖区域的动态调整: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牛市、熊市、盘整市)优化设置参数。 2. 背离形态的实战确认:哪些背离信号更可靠,应如何结合价格形态进行确认。 3.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的进阶用法:利用零轴穿越和柱状线变化捕捉中短期趋势的拐点。 第七章:复杂形态学:K线组合与价格形态的解析 本章专注于价格图表上自然形成的各种“图形”。我们将系统梳理单根K线(如纺锤线、十字星)的心理学含义,进而扩展到关键形态: 反转形态:头肩顶/底、双重顶/底的精确识别标准和目标位测算。 持续形态:三角形(对称、上升、下降)、旗形和矩形的突破确认技巧,以及如何规避“假突破”。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实用视角:不是作为僵化的预测工具,而是作为理解市场结构和评估当前阶段的框架。 --- 第三部分:整合与进阶:系统化交易与风险控制 成功的交易需要纪律、一致性和严格的风险管理。本部分将指导读者如何从“分析”走向“执行”。 第八章:构建你的交易系统:从分析到决策的流程化 一个有效的交易系统必须包含四个核心要素:入场规则、出场规则(止损与止盈)、头寸规模确定和市场选择。本章将引导读者进行“回溯测试”(Backtesting)的概念性理解,强调系统一致性的重要性。我们将讨论如何整合前述的分析工具——例如,要求“上升趋势中的RSI超卖区反弹”才能触发入场信号——创建多重确认的交易决策流程。 第九章:资金管理与风险控制的铁律 这是区分业余投资者和专业人士的关键领域。我们将详细介绍: 1. 凯利公式(Kelly Criterion)的限制与应用:如何在不完全了解概率的情况下,保守地确定每笔交易的最大风险敞口。 2. 固定分数法与波动率调整仓位:根据当前资产的波动性动态调整投入资金比例,确保单笔亏损额度恒定。 3. 风险回报比的优化:如何筛选出R/R值高于2:1甚至3:1的交易机会,并在不轻易触碰止损的前提下,最大化潜在收益。 第十章:行为金融学:理解人性的陷阱 即使拥有完美的图表分析能力,人性的弱点也会导致亏损。本章探讨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概念,包括: 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为什么投资者倾向于持有亏损头寸过久。 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在连续获利后,不自觉地加大风险敞口。 锚定效应(Anchoring):过度依赖初始入场价格作为决策参考。 本书将提供实用的心理调适策略,帮助读者在面对市场极端波动时,依然能坚守既定的交易计划。 结语:持续学习与适应性 金融市场永不静止,技术分析工具也需要与时俱进。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独立思考、构建并不断优化自身交易框架的能力。真正的精通,源于对市场变迁的敏锐察觉和对既定规则的严格执行。 --- 本书适合所有希望系统掌握现代金融市场分析方法的投资者、交易员以及金融从业人员。它假设读者具备基础的金融市场常识,但无需任何预设的技术分析知识。通过本书的研习,读者将获得一套严谨、可复制且注重风险控制的实战分析方法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讲量化策略构建的工具书,简直是硬核技术爱好者的福音。作者对Python在金融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讲解得极其细致,从Pandas的数据清洗到Numpy的矩阵运算,每一步都有清晰的代码示例。最让我佩服的是,书中并没有停留在介绍基础语法,而是直接上手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因子模型。比如,如何从上千个财务指标中筛选出具有稳定预测能力的“Alpha因子”,以及如何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处理数据的自相关性问题。我过去尝试自己写回测框架,总是卡在滑点和交易成本的拟合上,但这本书提供了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和思路。虽然阅读过程中需要时不时地停下来敲代码验证,但这种“边学边做”的感觉非常棒。对于那些不满足于使用市面上现有量化软件,希望建立自己独特交易系统的进阶投资者来说,这本书的实操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提供了从理论到代码实现的完整路径图。

评分

坦白说,我对技术分析的书籍一直抱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总觉得那些画线、找形态,有点像算命。但最近读的这本专注于宏观经济周期分析的著作,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没有沉溺于K线图的细节,而是高屋建瓴地探讨了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预期如何影响资产类别的轮动。书中详细拆解了不同经济阶段——滞胀期、衰退期、复苏期——下,债券、大宗商品和股票市场的表现规律。尤其是对“美联储信号”的解读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分析,作者似乎对央行的操作意图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我发现,很多我过去凭感觉判断的市场走势,在这本书里都有扎实的经济学逻辑支撑。它让我明白了,技术图表背后,是实实在在的资金流动和宏观环境的博弈。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是教你怎么“点买卖”,而是教你怎么“理解大势”,对于做长期资产配置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最近读到一本关于全球税务规划和财富传承的专业书籍,真是让人对“富人思维”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像那些理财小册子只谈如何跑赢通胀,而是聚焦于如何合法、高效地保护和转移代际财富。书中对信托结构、家族办公室的设立,以及不同司法管辖区的税务差异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我特别关注了关于“隔代赠与”和“人寿保险的税务优化”那几章,专业性和严谨性令人称道,每一个案例都引用了最新的法律条文和判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清晰地揭示了财富积累到一定规模后,管理和传承的重要性远超“增值”本身。它告诉我们,顶级的财务规划师考虑的是如何让财富在几十年后依然能按照设立者的意愿运转,而不是短期的市场收益。这本书读起来需要极大的专注力,但它所提供的知识框架,是任何有远大财富目标的人都应该了解的“终局思维”。

评分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供应链金融和产业资本运作的书,感觉像是被拉到了产业最前线去观察资金是如何驱动实体经济的。这本书完全避开了对股市的直接讨论,而是深入剖析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最终产品交付的整个价值链中,如何利用金融工具进行效率优化和风险对冲。作者对票据贴现、应收账款保理等工具的介绍,细致到了合同条款和法律风险的层面。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牛鞭效应”的分析,解释了在信息不透明的供应链中,微小的终端需求波动如何被层层放大,最终导致上游企业产能过剩或短缺的现象。读完后,我再看那些关于某某制造企业的财报,感觉立刻就立体了,能清晰地看到其背后的资金流向和运营压力。这本书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投资”二字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价值创造和风险管理,往往发生在那些光鲜的交易所之外的实体商业活动中。

评分

刚翻完那本关于市场情绪和行为金融学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者用非常生动易懂的语言,把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比如羊群效应、损失厌恶,跟咱们散户日常的交易行为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分析了为什么大家在牛市里总是过度乐观,而在熊市里又容易恐慌性抛售。书里举了好多经典的案例,什么互联网泡沫啦,次贷危机后的市场恐慌啦,都分析得入木三分。它不是那种教你具体买哪只股票的“秘籍”,而是真正从“人”的角度去审视市场,让你明白,很多时候,市场的波动不是因为基本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是因为大家的情绪在作祟。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盘的心态平和了许多,不再一看到绿线就手心冒汗,而是会先问问自己,这波下跌,是理性的修正,还是非理性的恐慌在主导?这本书对于想提升交易心理素质的投资者来说,价值无可估量,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

不错的书,投资是生活的常态,有空慢慢看。

评分

不了解指标怎么来的,就难以判断什么位置代表什么意思

评分

已经签收,还未看,以后补充。

评分

此书内容丰富,能够让人对A股市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浅显易懂,非常适合广大人群群众拥有。特别好,特别喜欢。

评分

书很不错,内容有很多。就是书与书内容有重叠的

评分

划算,活动的时候买买买,

评分

理财投资,学习一下

评分

内容一般,京东活动买的。

评分

不错。买了一套。看看看,学习,买买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