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每位股民都学得会的指标分析入门书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讲解了宝塔线指标的使用方法和实用操作技巧。主要讲解宝塔线指标的核心效用、发挥作用的根源、画法及基本形态、基本研判方法、同其他技术指标的组合使用、实战技法,以及以其为核心的交易系统等等,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作者简介
刘振清,股票期货投资顾问、经纪人。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学历。长期从事股票、期货等理财产品的投资指导工作,已经出版股票图书多本,包括《从零开始学K线》《赢在起涨点》等。
目录
第一章 宝塔线(TWR)指标精髓——宝塔线为何如此神奇 7
第一节 宝塔线指标的核心效用 7
一、趋势识别 7
二、支撑阻力区识别 8
三、买卖点预判 9
第二节 宝塔线发挥作用的根源 12
一、趋势运动原理——道氏理论 12
二、动能反转原理 14
三、趋势价格一致原理 16
第二章 宝塔线的画法及基本形态 19
第一节 宝塔线的画法 19
一、前日收白线的宝塔线画法 19
二、前日收黑线的宝塔线画法 20
第二节 宝塔线的基本形态及交易含义 22
一、大白线 22
二、大黑线 23
三、白转黑 25
四、黑转白 27
五、短柱 28
六、平顶 32
七、平底 33
第三章 宝塔线指标基本研判方法 36
第一节 宝塔线指标基本交易规则 36
一、黑线看空;黑翻白,可看多 36
二、白线看多;白翻黑,可看空 38
三、反复出现多空转换,宜观望 39
四、反向跨越平顶或平底位,反向操作 42
第二节 宝塔线指标的辅助参考信号——均线 45
一、均线的方向:趋势研判 46
二、均线的支撑与阻力 48
三、宝塔线对均线的突破 50
四、宝塔线与均线实战技术 52
第三节 多周期宝塔线研判方法 56
一、30分钟、60分钟宝塔线研判方法 56
二、周线、月线宝塔线研判方法 58
三、多周期组合研判宝塔线技术 60
第四章 宝塔线指标经典形态研判 64
第一节 三平底翻白形态及交易策略 64
一、三平底翻白形态特征 64
二、三平底翻白与5日均线操作策略 65
三、三平底翻白与早晨之星结合 67
四、三平底翻白与V形反转 70
五、三平底翻白与W底反转 73
第二节 三平顶翻黑形态及交易策略 76
一、三平顶翻黑形态特征 76
二、三平顶翻黑与5日均线操作策略 77
三、三平顶翻黑与黄昏之星结合 78
四、三平顶翻黑与倒V形反转 81
五、三平顶翻黑与M顶反转 84
第五章 宝塔线指标与其他分析技术结合 88
第一节 宝塔线指标与MACD结合 88
一、MACD指标的基本特性 88
二、MACD指标的交易含义:金叉死叉、突破与背离 89
三、三平底翻白与MACD低位金叉 95
四、三平底翻白与MACD黄金交叉 96
五、三平顶翻黑与MACD高位死叉 97
第二节 宝塔线指标与KDJ结合 99
一、KDJ指标的基本特性 99
二、KDJ指标的交易含义:超买超卖、金叉死叉与背离 100
三、三平底翻白与KDJ低位金叉 106
四、三平顶翻黑与KDJ高位死叉 107
第三节 宝塔线指标与RSI指标结合 109
一、RSI指标的基本特性 109
二、RSI指标的交易含义:超买超卖、金叉死叉与背离 110
三、三平底翻白与RSI低位金叉 114
四、三平顶翻黑与RSI高位死叉 116
第四节 宝塔线指标与布林线指标结合 118
一、布林线指标的基本特性 118
二、布林线指标基本交易含义: 119
三、三平底翻白与股价遇布林线下轨支撑 124
四、三平底翻白与股价遇布林线中轨支撑 125
五、三平顶翻黑与股价自布林线上轨回落 126
第六章 宝塔线指标实战技法 128
第一节 宝塔线指标经典买入信号 128
一、中期均线之上平底翻白 128
二、股价反向突破三平顶价位 129
三、宝塔线双底翻白形态 130
四、长阴过后一线白 132
第二节 宝塔线指标经典卖出信号 134
一、中期均线之下,平顶翻黑 134
二、股价反向跌破三平底翻白线 135
三、宝塔线双顶翻黑形态 136
四、长阳过后一线黑 138
第三节 宝塔线指标综合实战技法 140
一、股价遇布林线反弹+KDJ金叉+宝塔线翻白 140
二、RSI拐头+股价遇布林线反弹+宝塔线翻白 141
三、地量见地价+宝塔线平底翻白 142
四、BIAS向上拐头+宝塔线三平底翻白 143
五、宝塔线平底翻白+CCI向上突破±100 145
六、“均线、KDJ、MACD、宝塔线”四线共振 148
第七章 以宝塔线指标为核心构建交易系统 151
第一节 利用宝塔线指标设计交易系统 151
一、交易系统基本构造 151
二、建立基于宝塔线指标的交易系统案例 154
第二节 宝塔线指标与T+0交易系统 159
一、基于宝塔线指标的顺向“T+0”交易系统 159
二、基于宝塔线指标的逆向“T+0”交易系统 162
前言/序言
用宝塔线化繁为简,做顺势交易
(代序)
顺势交易是每个投资者都想实现的目标。不过,在纷繁复杂的股市波动中,弄清其运行的趋势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张K线图,已经非常简单了,但也包含了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等信息。尽管从某一根K线入手,并不觉得信息量有多大,但若从整个股价走势来看,过大的信息量并不能帮助投资者更加准确地识别股价运行趋势,反而增加了投资者判断股价趋势的难度。
利用更少的信息,获得更为准确的判断,是宝塔线指标最为显著的优势。该指标与K线相似,但却比K线更为简洁、有效。宝塔线主要基于收盘价的变动来实时反映股价的运行趋势,并通过其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组合来预测未来的走势。投资者只需顺着宝塔线指引的趋势采取相应的交易策略即可。
包括宝塔线指标在内的任何一种技术指标,都无法百分之百准确地识别股价的最佳买点与卖点,但如果以宝塔线指标为核心构建一套完整的交易系统,提升交易的准确性、有效性还是有把握的。概况起来说,投资者用好宝塔线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准确掌握宝塔线画法。宝塔线的画法决定了其有效性。尽管大多数炒股软件都提供了宝塔线指标,不过,在具体绘制宝塔线时,却多有不同。因此,投资者一定要熟练掌握宝塔线的画法。如发现炒股软件中的宝塔线指标存在问题,便可通过查看其他炒股软件核验或由自己独立绘制一幅宝塔线指标走势图。
第二,建立一套符合个人特点的宝塔线指标交易系统。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这些个性化的特征必将作用于交易实战。当然,这些个性化的特征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关键是投资者要善加利用,尽可能地扬长避短,这样方可在市场交易中做到游刃有余。
第三,相信但不要迷信宝塔线指标。股市中,有太多的变数和不确定性,任何一种技术指标的准确率都是概率问题,即使能够做到90%的准确率,也还有10%的失误,像2015年6月中旬的暴跌行情,机械地套用任何一种技术指标,都可能让你损失惨重。
宝塔线指标,说到底只是众多技术指标中的一种,它能够被广泛应用,说明它有效,但终归还有其局限性,也有指标失灵的时候,更准确的说法是让交易无法盈利的时候。
投资者必须对市场充满敬畏之心,不要试图寻找交易捷径,而是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使之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好用。正因如此,本书在介绍宝塔线指标的同时,也给出了宝塔线指标与股价K线、均线和其他技术指标组合分析的方法,力求拓宽读者的视野,增加投资成功的概率和可能。
作为一名投资者,能够熟练地应用宝塔线指标并做好以上三点还远远不够。在股市中交易,还需要练就更加严格的纪律约束、更成熟的心态和更敏锐的洞察力。这些东西不是任何一本书可以直接传授给大家的,而是需要大家通过不断的交易来积累和沉淀。
投资路上注定充满荆棘与坎坷,本书愿与你一路相随。
股市波动中的导航:经典技术分析工具的深度应用与策略构建 本书聚焦于金融市场中那些历经时间考验、被广泛采纳的核心技术分析工具。它旨在为希望系统性提升交易决策质量的投资者提供一份详实的操作指南和深刻的理论洞察。全书内容覆盖了从基础概念的精准定义,到复杂形态的识别技巧,再到将多种工具融合成强大交易系统的实战部署。 --- 第一部分:技术分析的基石与市场语言的解读 本部分旨在为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理解技术分析的底层逻辑及其在现代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我们不再仅仅停留在“看图说话”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价格、成交量和时间这三大要素如何共同构成市场参与者的集体心理投射。 第一章:市场行为的本质与图表哲学的重构 市场心理学透视: 探讨价格变动背后的驱动力——贪婪与恐惧的周期性循环。分析牛市和熊市中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以及这些模式如何转化为可识别的图表形态。 时间周期的选择与意义: 详细阐述日线图、小时图、分钟图在不同交易风格(长线持有、波段操作、日内交易)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讨论多时间框架分析(MTFA)的必要性,确保交易信号的有效性和稳健性。 K线(烛台)的语言深度解读: 不仅讲解常见的锤子线、看涨吞没等基础形态,更深入分析“阴阳线的排列组合”如何揭示短期内的多空力量对比。特别引入“K线集群分析”的概念,强调单个K线与前后K线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不同支撑/阻力位上的意义差异。 第二章:趋势的精准界定与支撑/阻力位的精细化测量 趋势线的艺术与科学: 区分有效趋势线(至少触及三次)与无效趋势线的特征。引入“通道理论”,探讨平行通道的构建、突破确认标准以及通道形态反转的预警信号。 关键价格区域的识别: 深入解析如何通过历史高点、低点、成交密集区来构建“支撑/阻力区域”而非单一价格点。讨论支撑/阻力位的“角色互换”原理及其在市场回调中的应用。 技术分析的局限性与风险规避: 客观讨论技术分析无法预测的“黑天鹅”事件,强调结合基本面和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的重要性,构建基于概率的交易思维。 --- 第二部:动量、波动率与市场结构的核心指标体系 本部分集中介绍那些用于衡量市场内在力量(动量)和市场不确定性(波动率)的核心指标。我们侧重于如何通过这些指标的背离、交叉和共振来生成高胜率的交易信号。 第三章:平均线系统的优化与多重均线共振策略 移动平均线的内在差异: 详细对比简单移动平均线(SMA)、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和加权移动平均线(WMA)的计算逻辑及其对市场反应速度的影响。 均线粘合与发散的实战意义: 重点分析多条不同周期均线(如5、10、20、60日线)在盘整期和趋势启动期的形态变化。构建“金叉/死叉陷阱”的识别模型,学会过滤假信号。 趋势追踪的动态管理: 介绍如何利用快速均线(如短期EMA)作为动态止损位,实现利润的跟踪保护,而非固守一个静态的止损点。 第四章:动量指标的背离信号捕获与超买超卖的再审视 相对强弱指数(RSI)的深度应用: 超越传统的30/70区域判断。探讨RSI在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中的“健康区间”定义。重点讲解“RSI的趋势线突破”及其比价格本身更早预示动能衰竭的机制。 随机指标(Stochastics)的敏感性校准: 针对不同市场波动性,如何调整%K和%D的平滑周期,以适应高频交易和长周期分析的需求。 动量指标的“双重背离”确认法: 引入同时观察RSI和MACD(或任一动量指标)在同一价格区域出现的背离信号,作为确认潜在反转的“高信心事件”。 第五章:波动性测量与区间交易的工具箱 布林带(Bollinger Bands)的通道应用: 分析布林带的“开口、收窄、走平”三个阶段的市场含义。重点讲解价格触及上下轨时的处理原则——是跟随突破还是视为边缘回调。 平均真实波幅(ATR)在头寸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阐述ATR如何提供一个客观、动态的波动率衡量标准。介绍如何基于ATR值来科学地确定初始止损距离,实现风险回报比的标准化计算。 波动率与趋势强度的关联分析: 探讨在趋势初期,价格突破时波动率通常会随之扩大,以及如何利用这一关系来验证趋势的启动质量。 --- 第三部:实战框架的构建与多因子交易系统的集成 本部分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它指导读者如何将前两部分学到的单个工具知识,转化为一个结构清晰、逻辑自洽的完整交易系统。 第六章:成交量分析在信号验证中的决定性作用 成交量的金字塔结构: 分析价格上涨伴随成交量放大(健康上涨)、价格上涨成交量萎缩(动能衰竭)等不同组合。 量价背离的辨识: 重点讲解在关键价格位(如历史高点附近)出现的价格创新高但成交量显著下降的陷阱信号,以及如何结合其他动量指标进行确认。 OBV(能量潮)与价格的同步性分析: 阐述OBV如何捕捉“聪明钱”的积累或派发过程,并将其与价格走势进行比对,以确认趋势的真实性。 第七章:构建多因子共振交易模型 信号的层次化筛选: 建立一个三层过滤系统: 1. 宏观层(趋势确认): 使用长期均线判断市场大方向。 2. 结构层(入场点定位): 寻找关键支撑/阻力位或形态突破。 3. 动量层(时机选择): 使用RSI或Stochastics确认入场时的超买超卖状态已修正,动能重置。 “突破与回踩”的黄金入场时机: 详细演示如何等待价格突破关键阻力后,回踩确认该阻力位已转化为新的支撑位,并结合动量指标出现买入信号的完整流程。 交易管理与退出策略的标准化: 讨论如何设定分批止盈目标,以及何时应该根据ATR或移动平均线进行动态止损移动,确保利润最大化。 第八章:系统回测与风险资本管理的核心原则 交易日志的构建与数据分析: 强调记录每一次交易(包括决策依据、情绪状态和最终结果)的必要性。如何从日志中提取关键数据(胜率、平均盈亏比、最大回撤)。 风险资本的固定比例分配: 科学计算每次交易允许承担的风险百分比,确保即使连续亏损也不会触及资本清零的风险线。强调“永远不要让单次交易损失超过总资本的2%”的铁律。 纪律与执行力的实战训练: 探讨交易心理学在高压环境下的挑战,提供克服情绪干扰、严格执行既定交易计划的实用方法论。 ---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读者从“信号的奴隶”转变为“系统的设计者”。通过对这些经典工具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性的整合,投资者将能够构建出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具有高度可执行性的技术交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