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 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安全技術經典譯叢

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 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安全技術經典譯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David L.Cannon,Brian T.O’Hara 著
圖書標籤:
  • CISA
  • 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
  • 信息安全
  • 審計
  • 風險管理
  • 控製
  • 信息技術
  • 第四版
  • 認證學習
  • 安全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78096
版次:1
商品編碼:1222596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安全技術經典譯叢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60
字數:809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 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是完整的學習指南,涵蓋所有CISA考試目標,每章都包含小結、考試要點、復習題和答案。在綫學習網站sybextestbanks.wiley.com,有200道練習題,300 多張Flash Card。

內容簡介

CISA考試完全學習指南
能夠獲得CISA證書,就將成為安全領域收入*豐厚的專業人員。
《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 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依據新的ITAF(IT
審計框架)在上一版的基礎上做瞭全麵細緻的更新,列齣瞭術語的新定
義,新增瞭ISO標準方麵的內容。《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 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是完整的學習指南,涵蓋所有
CISA考試目標,每章都包含小結、考試要點、復習題和答案
100%涵蓋所有考試目標:
◆ 理解策略、標準、指南和程序
◆ 規劃戰略以及完成業務流程再造
◆ 執行審計風險評估
◆ 使用OSI模型
◆ 管理係統開發生命周期
◆ 實施和運行係統
◆ 識彆威脅類型
◆ 支持業務連續性和災難恢復

作者簡介

David L. Cannon,CISA、CCSP,是CertTest培訓中心的創始人,CISA培訓的領軍人物。David在IT運營、安全、係統管理和企業管理方麵有20多年的IT培訓和谘詢經驗。他為美國各地提供CISA備考課程。在信息係統審計領域,他備受尊崇。經常在重要的安全和審計會議上發錶演講。David撰寫的本書的前幾個版本,在CISA備考指南市場上銷量遙遙領先。

目錄

第1章 審計師成功的秘訣 1
1.1 理解IS審計需求 2
1.1.1 高管瀆職 2
1.1.2 更多法規 5
1.1.3 基本監管目標 6
1.1.4 治理就是領導 7
1.1.5 用途不同的三類數據 8
1.1.6 審計結果揭示真相 9
1.2 理解政策、標準、準則和
過程 10
1.3 理解職業道德 12
1.3.1 遵守ISACA的職業道德
規範 12
1.3.2 防止道德衝突 13
1.4 理解審計的目的 15
1.4.1 審計類型的一般分類 15
1.4.2 確定審計方法的區彆 17
1.4.3 理解審計師的職責 18
1.4.4 審計與評估的對比 18
1.5 區分審計師和被審計者的
角色 19
1.6 實施審計標準 21
1.6.1 審計標準的來源 21
1.6.2 理解各種審計標準 23
1.6.3 定義最佳實務的具體法規 28
1.6.4 進行審計以證明財務健全 29
1.7 審計師是執行職位 30
1.7.1 理解審計師保密的重要性 30
1.7.2 與律師閤作 31
1.7.3 與高管閤作 32
1.7.4 與IT專傢閤作 32
1.7.5 保留審計文檔 33
1.7.6 提供良好的溝通和融閤 33
1.7.7 理解領導責任 34
1.7.8 規劃和設定優先次序 35
1.7.9 提供標準參考術語 36
1.7.10 處理衝突和失敗 37
1.7.11 確定內部審計師和外部 審計師的價值 37
1.7.12 理解證據規則 37
1.7.13 利益相關者:確定要采訪的 對象 38
1.8 理解公司的組織結構 39
1.8.1 確定公司組織結構中的 角色 39
1.8.2 確定谘詢公司組織結構中的 角色 41
1.9 本章小結 42
1.10 考試要點 42
1.11 復習題 43
第2章 治理 49
2.1 組織控製的戰略規劃 53
2.1.1 IT指導委員會概述 55
2.1.2 使用平衡計分卡 59
2.1.3 BSC的IT子集 63
2.1.4 解碼IT戰略 63
2.1.5 指定政策 66
2.1.6 項目管理 67
2.1.7 IT戰略的實施規劃 76
2.1.8 使用COBIT 79
2.1.9 識彆發包位置 80
2.1.10 進行高管績效評審 84
2.1.11 理解審計師在戰略中的 利益 84
2.2 戰術管理概述 85
2.3 規劃和績效 85
2.3.1 管理控製方法 86
2.3.2 風險管理 89
2.3.3 實施標準 91
2.3.4 人力資源 92
2.3.5 係統生命周期管理 94
2.3.6 連續性計劃 94
2.3.7 保險 95
2.4 業務流程重組概述 95
2.4.1 為什麼進行業務流程重組 95
2.4.2 BPR方法學 96
2.4.3 天纔還是瘋子? 96
2.4.4 BPR的目標 97
2.4.5 BPR的指導原則 97
2.4.6 BPR的知識需求 98
2.4.7 BPR技術 98
2.4.8 BPR的應用步驟 99
2.4.9 IS在BPR中的角色 100
2.4.10 業務流程文檔 101
2.4.11 BPR數據管理技術 101
2.4.12 將基準比較作為一個BPR
工具 102
2.4.13 使用業務影響分析 103
2.4.14 BPR項目的風險評估 104
2.4.15 BPR的實際應用 106
2.4.16 BPR的實用選擇方法 108
2.4.17 BPR問題排除 109
2.4.18 理解審計師對戰術管理的 興趣 109
2.5 運營管理 110
2.5.1 維持運營 110
2.5.2 跟蹤實際績效 110
2.5.3 控製變更 111
2.5.4 理解審計師對運營交付的 興趣 111
2.6 本章小結 112
2.7 考試要點 112
2.8 復習題 113
第3章 審計流程 117
3.1 瞭解審計程序 118
3.1.1 審計程序的目標和範圍 119
3.1.2 審計項目範圍 120
3.1.3 審計程序責任 121
3.1.4 審計程序資源 121
3.1.5 審計程序過程 122
3.1.6 審計程序實施 123
3.1.7 審計程序記錄 123
3.1.8 審計程序監控與迴顧 124
3.1.9 規劃專項審計 125
3.2 建立和批準審計章程 127
3.3 預規劃具體審計 129
3.3.1 瞭解審計的多樣性 130
3.3.2 識彆範圍上的限製 133
3.3.3 收集詳細的審計需求 134
3.3.4 用係統化方法製定計劃 135
3.3.5 比較傳統審計評估和 自評估 137
3.4 開展審計風險評估 138
3.5 確定是否具備可審計性 139
3.5.1 識彆風險戰略 140
3.5.2 確定審計的可行性 142
3.6 執行審計 143
3.6.1 選擇審計團隊 143
3.6.2 評估審計師並確定其勝任 能力 143
3.6.3 審計質量控製 145
3.6.4 建立與被審核方的聯係 146
3.6.5 與被審核方的初步聯係 147
3.6.6 利用數據收集技術 149
3.6.7 文檔審核 150
3.6.8 理解內控的層次 151
3.6.9 審查現存控製 153
3.6.10 準備審計計劃 156
3.6.11 給審計團隊分配工作 157
3.6.12 準備工作文檔 157
3.6.13 開展現場審計 158
3.7 收集審計證據 159
3.7.1 用證據證明觀點 159
3.7.2 理解證據類型 159
3.7.3 抽選審計樣本 160
3.7.4 認識典型的信息係統審計 證據 161
3.7.5 使用計算機輔助審計 工具 161
3.7.6 理解電子證物 164
3.7.7 證據的等級 165
3.7.8 證據的時間 166
3.7.9 證據的生命周期 167
3.8 開展審計證據測試 169
3.8.1 符閤性測試 170
3.8.2 實質性測試 170
3.8.3 可容忍錯誤率 171
3.8.4 記錄測試結果 171
3.9 生成審計發現結果 172
3.9.1 檢測違規和違法行為 172
3.9.2 違法違規行為的跡象 173
3.9.3 對違規或違法行為的響應 173
3.9.4 審計範圍之外發現的問題 174
3.10 報告審計發現 174
3.10.1 批準和分發審計報告 176
3.10.2 識彆被忽略的過程 176
3.11 開展後續工作(關閉會議) 176
3.12 本章小結 177
3.13 考試要點 177
3.14 復習題 179
第4章 網絡技術基礎 185
4.1 瞭解計算機體係結構的區彆 186
4.2 選擇最好的係統 190
4.2.1 識彆各種操作係統 190
4.2.2 選擇最好的計算機類型 192
4.2.3 比較計算機能力 195
4.2.4 確保係統控製 196
4.2.5 處理數據存儲 197
4.2.6 使用接口和端口 202
4.3 操作係統互連模型(OSI)
介紹 204
4.3.1 第一層:物理層 206
4.3.2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206
4.3.3 第三層:網絡層 208
4.3.4 第四層:傳輸層 214
4.3.5 第五層:會話層 214
4.3.6 第六層:錶示層 215
4.3.7 第七層:應用層 215
4.3.8 理解計算機如何通信 216
4.4 理解物理網絡設計 217
4.5 理解網絡電纜拓撲 218
4.5.1 總綫拓撲 218
4.5.2 星形拓撲 219
4.5.3 環形拓撲 220
4.5.4 網狀網絡 220
4.6 區分網絡電纜類型 221
4.6.1 同軸電纜 222
4.6.2 非屏蔽雙絞綫 222
4.6.3 光縴電纜 223
4.7 連接網絡設備 224
4.8 使用網絡服務 226
4.8.1 域名係統 227
4.8.2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228
4.9 擴展網絡 229
4.9.1 使用電話電路 230
4.9.2 網絡防火牆 233
4.9.3 遠程VPN訪問 238
4.9.4 使用無綫接入解決方案 242
4.9.5 防火牆保護無綫網絡 244
4.9.6 遠程撥號訪問 245
4.9.7 WLAN傳輸安全 246
4.9.8 實現802.11i RSN無綫
安全 248
4.9.9 入侵檢測係統 248
4.9.10 總結各種區域網 251
4.10 使用軟件即服務 252
4.10.1 優點 252
4.10.2 缺點 253
4.10.3 雲計算 254
4.11 網絡管理基礎 254
4.11.1 自動局域網電纜測
試儀 255
4.11.2 協議分析器 255
4.11.3 遠程監控協議第2版 257
4.12 本章小結 257
4.13 考試要點 258
4.14 復習題 259
第5章 信息係統生命周期 265
5.1 軟件開發中的治理 266
5.2 軟件質量管理 267
5.2.1 能力成熟度模型 267
5.2.2 標準化國際組織 269
5.2.3 典型的商業記錄分類方法 273
5.3 執行指導委員會概述 274
5.3.1 識彆關鍵成功因素 274
5.3.2 使用場景分析法 274
5.3.3 整閤軟件與業務需求 275
5.4 變更管理 278
5.5 軟件項目的管理 278
5.5.1 選擇一種方法 278
5.5.2 采用傳統的項目管理方法 279
5.6 係統開發生命周期概覽 282
5.6.1 階段1:可行性研究 285
5.6.2 階段2:需求定義 288
5.6.3 階段3:係統設計 291
5.6.4 階段4:開發 295
5.6.5 階段5:實施 305
5.6.6 階段6:實施完成後的
工作 311
5.6.7 階段7:處置 312
5.7 數據架構概覽 313
5.7.1 數據庫 313
5.7.2 數據庫事務的完整性 317
5.8 決策支持係統 318
5.8.1 演示決策支持數據 319
5.8.2 使用人工智能 319
5.9 程序架構 320
5.10 集中式與分布式 320
5.11 電子商務 320
5.12 本章小結 322
5.13 考試要點 322
5.14 復習題 323
第6章 係統實施與運營 329
6.1 IT服務的性質 330
6.2 IT運營管理 332
6.2.1 滿足IT職能目標 332
6.2.2 運用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庫 333
6.2.3 支持IT目標 335
6.2.4 理解人員的角色和職責 335
6.2.5 使用指標 340
6.2.6 評估幫助颱 342
6.2.7 服務等級管理 342
6.2.8 IT職能外包 343
6.3 容量管理 345
6.4 行政保護 345
6.4.1 信息安全管理 346
6.4.2 IT安全治理 347
6.4.3 數據角色的權利 347
6.4.4 數據保留要求 348
6.4.5 記錄物理訪問路徑 349
6.4.6 人員管理 349
6.4.7 物理資産管理 351
6.4.8 補償控製 353
6.5 問題管理 353
6.5.1 突發事件處理 354
6.5.2 數字取證 356
6.6 監視控製狀態 358
6.6.1 係統監控 359
6.6.2 記錄邏輯訪問路徑 360
6.6.3 係統訪問控製 361
6.6.4 數據文件控製 364
6.6.5 應用程序處理控製 365
6.6.6 日誌管理 366
6.6.7 防病毒軟件 367
6.6.8 活動內容和移動軟件代碼 367
6.6.9 維護控製 370
6.7 實施物理防護 372
6.7.1 數據處理的位置 374
6.7.2 環境控製 375
6.7.3 安全介質存放 381
6.8 本章小結 382
6.9 考試要點 383
6.10 復習題 384
第7章 保護信息資産 389
7.1 瞭解威脅 390
7.1.1 識彆威脅和計算機犯罪的
類型 391
7.1.2 識彆犯罪者 394
7.1.3 瞭解攻擊方法 397
7.1.4 實施管理防護 406
7.2 使用技術保護 408
7.2.1 技術保護分類 408
7.2.2 應用軟件控製 410
7.2.3 身份驗證方法 411
7.2.4 網絡訪問保護 423
7.2.5 加密方法 425
7.2.6 公鑰架構 430
7.2.7 網絡安全協議 435
7.2.8 電話安全 439
7.2.9 技術安全測試 440
7.3 本章小結 440
7.4 考試要點 441
7.5 復習題 442
第8章 業務連續性與災難恢復 447
8.1 戳穿神話 448
8.1.1 神話1:設備設施至關
重要 448
8.1.2 神話2:IT係統設備至關
重要 449
8.1.3 從神話到現實 449
8.2 瞭解業務連續性中的五個衝突
領域 449
8.3 定義災難恢復 450
8.3.1 財務挑戰 451
8.3.2 品牌價值 451
8.3.3 災後重建 452
8.4 定義業務連續性的目的 453
8.5 業務連續性與其他計劃聯閤 455
8.5.1 識彆業務連續性實踐 456
8.5.2 識彆管理方法 457
8.5.3 遵循程序管理方法 459
8.6 理解業務連續性程序的5個
階段 459
8.6.1 階段1:建立BC程序 459
8.6.2 階段2:發現過程 463
8.6.3 階段3:計劃開發 468
8.6.4 階段4:計劃實施 484
8.6.5 階段5:維護與整閤 486
8.7 理解審計師在業務連續性/
災難恢復計劃中的關注點 487
8.8 本章小結 487
8.9 考試要點 488
8.10 復習題 489
附錄 復習題答案 493



前言/序言

本書旨在幫助任何對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Certified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or,CISA)感興趣且想通過認證的人提供直接的、誠懇的指導。CISA認證是市場上最熱門的入門級審計師證書之一。
在全球範圍內,各種組織升級安全級彆並證明自己存在強有力的內部控製是一種大趨勢。你可能聽說過以下幾種規定:
● 國際巴塞爾協議III銀行業風險管理協議。
● COSO,其中包括國傢的幾個變體。美國版本的薩班斯-奧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SOX)針對公共企業提供等同於全球其他證券交易的控製。
● 安全港國際信息隱私保護。
● 美國聯邦信息安全管理法案(Federal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Act,FISMA)。
● 用於信用卡處理的支付卡行業(Payment Card Industry,PCI)標準。
● 健康保險便攜和責任法案(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HIPAA)。
這些隻是30多個高級規定中的幾個,這些規定都要求提供內部控製的審計證據。坦白而言,他們為CISA提供瞭很多機會。這可能是你一直在尋找的機會,特彆是如果你擁有財務或技術背景。
監管閤規報告麵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個人運行測試應用程序,但不瞭解所有需要完成的其他目標。僅運行軟件永遠不會讓一個人成為閤格的審計師。在測試應用程序之外存在太多的依賴項。為瞭解決這個問題,在心態上,審計師需要保持懷疑態度並加上嚴格的書麵程序、測試計劃、失敗的實際報告(即使它們是程序性的),並且要在範圍和決策上保持客觀獨立性,這比隻生成單獨的測試結果要重要得多。
CISA認證概述
ISACA是世界上最公認的信息係統審計資格認證機構之一,提供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CISA)認證。由於優秀的營銷推廣,它在全球得到瞭認可。ISACA的成員遍布180多個國傢,被公認為IT治理理論、控製理論和各種保證準則的提供者之一。ISACA於1969年開始成立電子數據處理審計師協會,目的是製定具體的國際信息係統審計和控製標準。大部分內容是由Treadway委員會(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COSO)贊助組織委員會發布的全球財務控製所得齣的控製點。因此,ISACA優秀的營銷機製建立瞭知名的信息係統審計師認證—— CISA。
ISACA控製全球的CISA考試。它是IT治理和IT谘詢中最常見的資格證書之一。與其他ISACA認證一樣,CISA很容易獲得,因為你不必執行單一審核程序來獲得認證。另外你可能遇到的公認的認證證書是由內部審計師協會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頒發的注冊內部審計師證書(Certified Internal Auditor,CIA)。
CISA的市場前景
CISA仍在不斷嚮全球推廣,但技能差距正在迅速擴大。在2008年全球銀行倒閉後,企業正在不斷招聘和企圖留住顧問,努力在因閤規性受到處罰之前證明其閤規性。谘詢公司傾嚮於聯係通過CISA認證的專業人士來為客戶提供服務。如果大型和小型組織無法錶現齣更強的內部控製水平,那麼會發現自己處於競爭劣勢。一個組織可能因為“太大而不能失敗”的神話已被證明是虛假捏造的。我將在第1章中嚮你舉例說明這一點。
審計的基本規則之一是:參與審計中發現問題的修復(修正)會損害審計師的獨立性和客觀性。審計師必須保持獨立性,或至少客觀認證結果是有效的。另外,審計師應該協助進行整改工作。監管閤規性的要求需要持續保持有效,這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的補救措施也將持續保持有效。換句話說,審計師的要求實際上增加瞭一倍。客戶需求也在大幅增加。
100多年來,組織不斷地開展財務審計。隨著金融係統變得越來越復雜,計算機自動化引起瞭人們對電子財務記錄完整性的擔憂。過去,一個組織隻會聘請一名注冊會計師審查其財務記錄,並證明其誠信。更大型的組織則聘請經過認證的內部審計師,協助審查業務的內部控製,幫助減少外部審計的持續成本。現在,內部控製的需求一直集中在信息係統上。計算機現在是財務記錄的存儲間。隻有經過驗證、測試,功能齊全的安全控製被證實確實存在,管理人員和員工纔可能對電子記錄中的篡改或虛假陳述負責。如果你無法證明計算機環境的完整性,也就不能相信電子記錄的完整性。


網絡安全與信息係統審計經典譯叢:構建彈性數字世界的基石 本叢書緻力於引進和翻譯全球範圍內信息安全、網絡防禦、風險管理和信息係統審計領域最前沿、最權威的經典著作。我們的目標是為中國的網絡安全專業人士、係統審計師、IT管理者以及高等院校師生提供一套紮實、深入、實用的知識體係,助力讀者掌握應對日益復雜數字威脅的核心技能,建立起堅不可摧的企業信息安全防綫。 本叢書精選的圖書涵蓋瞭從宏觀戰略規劃到微觀技術實施的各個層麵,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閤。我們精選的譯本不僅注重內容的準確性與時效性,更注重語言風格的專業性和可讀性,確保讀者能夠無障礙地吸收國際頂尖專傢的思想結晶。 以下是本叢書精選的部分核心主題及代錶性著作方嚮,但不包括《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 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安全技術經典譯叢》的內容: --- 第一捲:高級滲透測試與紅隊行動的藝術與科學 本捲聚焦於主動防禦和進攻性安全技術,旨在培養讀者“以敵之眼”審視係統的能力。 核心關注點: 深入理解現代攻擊鏈(Kill Chain)、橫嚮移動技術、高級持久性威脅(APT)的模擬與防禦。 代錶性著作方嚮: 1. 《現代網絡滲透測試實戰手冊》: 這本書詳細闡述瞭從信息收集、初始立足點獲取到權限提升、維持訪問和清理痕跡的完整流程。重點分析瞭針對雲環境(AWS, Azure, GCP)和容器化應用(Docker, Kubernetes)的特有漏洞利用技術。書中包含瞭大量基於Kali Linux和Metasploit等工具的實操案例,並輔以詳細的防禦建議,教導安全團隊如何有效識彆和阻止這些攻擊。 2. 《紅隊行動:超越傳統邊界的攻防模擬》: 探討如何設計和執行一場貼近真實APT組織的紅隊演練。內容包括建立隱蔽的C2(命令與控製)基礎設施、繞過EDR/XDR解決方案、社會工程學的專業執行方法,以及如何進行有效的“效果度量”(Effectiveness Measurement),確保紅隊活動能真正提升組織的防禦成熟度,而非僅僅是技術展示。它強調瞭紅藍雙方的知識共享和持續對抗的理念。 --- 第二捲:雲原生安全架構與DevSecOps實踐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雲環境的安全治理和安全左移(Shift Left)成為重中之重。本捲提供瞭構建安全、閤規、彈性的雲原生基礎設施所需的藍圖。 核心關注點: IaC(基礎設施即代碼)安全、CI/CD流水綫安全集成、零信任網絡架構在雲環境中的落地。 代錶性著作方嚮: 1. 《Kubernetes與容器安全深度解析》: 聚焦於容器編排係統的核心安全挑戰。內容涵蓋瞭Pod安全策略(PSP/PSA)、網絡策略的配置與審查、鏡像供應鏈的安全構建、Secrets管理最佳實踐,以及如何使用Falco等工具進行運行時威脅檢測。本書提供瞭針對特定CNI插件(如Calico, Flannel)的安全加固指南。 2. 《DevSecOps:在持續交付中嵌入安全控製》: 本書是一本麵嚮實踐的指南,講解如何在敏捷開發流程的每一個階段集成自動化安全工具。包括SAST(靜態分析)、DAST(動態分析)、SCA(軟件成分分析)工具的選型與集成,以及如何使用策略即代碼(Policy as Code)工具(如Open Policy Agent/OPA)來強製執行安全標準,確保代碼在進入生産環境之前就符閤閤規要求。 --- 第三捲:企業信息安全治理、風險與閤規(GRC)戰略 本捲著眼於宏觀層麵的安全管理,是確保信息安全活動與業務目標保持一緻的理論基礎。 核心關注點: 建立有效的安全治理框架、量化信息安全風險、理解全球主要監管法規的要求。 替代主題示例: 風險量化模型、安全審計流程的國際標準、數據隱私保護框架。 代錶性著作方嚮: 1. 《基於風險的ISO 27001實施與內部審核》: 本書深入剖析瞭ISO/IEC 27001:2022標準的最新要求,並著重講解如何將風險評估結果直接映射到A.5到A.8附錄的控製措施選擇中。它詳細指導安全經理如何設計、實施、運行、監控、評審、保持和改進信息安全管理體係(ISMS),並提供瞭大量關於內部審核的場景化練習,幫助企業為外部認證做好準備。 2. 《網絡安全法律法規與數據主權實踐》: 梳理瞭全球主要的數據保護法規(如GDPR、CCPA以及特定國傢的數據齣境要求)。本書不僅解釋瞭法律條文的含義,更關鍵的是提供瞭構建閤規數據處理流程的操作步驟,包括數據生命周期管理、數據最小化原則的應用、以及在跨境數據傳輸中建立有效法律機製的方法。 --- 第四捲:數字取證與事件響應(DFIR)進階技術 當安全事件發生時,快速、準確地確定攻擊源頭、範圍和影響至關重要。本捲專注於事件響應和數字證據獲取的尖端技術。 核心關注點: 內存取證、惡意軟件逆嚮分析、實時網絡流量分析。 代錶性著作方嚮: 1. 《高級惡意軟件分析與行為溯源》: 這部著作詳細介紹瞭分析復雜、混淆惡意軟件的技術棧。內容覆蓋瞭沙箱環境的搭建與逃逸技術、靜態與動態分析工具(IDA Pro, Ghidra, x64dbg)的高級用法、API Hooking技術,以及如何從底層係統調用層麵理解勒索軟件和間諜軟件的工作機製,最終實現可操作的情報(IOCs)提取。 2. 《網絡事件響應:從桌麵到雲端》: 提供瞭結構化的事件響應生命周期模型(準備、識彆、遏製、根除、恢復、經驗總結)。書中特彆加入瞭針對雲基礎設施(如SaaS應用日誌、虛擬化層日誌)的取證方法論,指導團隊如何在快速擴散的雲環境中有效地進行隔離和證據固定,確保證據的法律有效性。 --- 本叢書的齣版旨在為行業提供穩定、權威的知識源泉,以應對不斷演變的安全挑戰。我們堅信,通過掌握這些經過時間檢驗的專業知識,中國的網絡安全建設將邁嚮一個更具前瞻性和抗風險能力的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終於盼到《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的正式齣版,作為一個渴望通過CISA認證,邁入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這個專業領域的新人,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及時雨。市麵上關於CISA的資料並非沒有,但總覺得零散,不成體係,或者過於理論化,難以消化。而這本書的標題“經典譯叢”就足夠吸引我瞭,意味著它經過瞭層層篩選和沉澱,其內容的權威性和實用性應該有保障。我尤其看重的是“學習指南”這幾個字,它暗示瞭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側重於學習路徑和方法,能引導像我這樣的初學者一步一步地掌握CISA所需的知識體係。 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解析CISA的考試大綱,並且能針對每一項知識點提供清晰的解釋和相關的實踐案例。CISA認證涵蓋的信息係統審計、控製和安全領域非常廣泛,從IT治理到信息資産保護,再到信息係統開發和維護,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謹的邏輯思維和紮實的專業知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理解不同領域之間的內在聯係,而不是死記硬背。而且,作為一本學習指南,我期望它能在關鍵概念的闡述上做到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專業術語,並輔以圖錶或流程圖,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具體。 作為一名在IT審計領域摸索瞭幾年,但尚未獲得正式認證的從業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梳理CISA知識體係的權威教材。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希望。我關注的重點在於它能否提供高質量的翻譯,以及原版內容中的精髓能否被原汁原味地呈現齣來。信息係統審計和安全領域的技術更新迭代非常快,一本好的學習指南需要緊跟最新的行業發展和最佳實踐。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覆蓋CISA考試的核心知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前IT審計和安全領域的熱點和趨勢,比如雲安全、數據隱私保護、網絡威脅情報等,讓我在學習的同時,也能對行業有更前瞻性的認識。 我深知CISA認證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一個敲門磚,更是對專業能力的一種認可。因此,對於學習資料的選擇我非常謹慎。這本書的“第4版”標簽錶明它是在不斷更新和完善的,這對於應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挑戰至關重要。我特彆希望它能在案例分析和模擬題方麵有所建樹,因為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將理論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纔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關鍵。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真實世界的審計場景,並引導讀者如何分析和應對,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我渴望通過這本書,不僅掌握知識,更能提升解決實際審計問題的能力。 作為一個即將步入職場、對信息安全和審計領域充滿熱情的新人,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為我指明方嚮的“燈塔”。《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權威和指導的意味,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點的羅列,更能夠引導我理解信息係統審計和安全背後的邏輯和原理。尤其是對於那些我還在探索階段的領域,比如風險評估、安全控製設計與實施,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獲得清晰、係統化的指導。同時,對於如何構建和維持一個有效的IT治理框架,我也是非常感興趣的,期望書中能提供這方麵的深入見解和實踐建議。

評分

作為一名渴望在信息安全領域更上一層樓的職場人士,對CISA認證的期待由來已久。這次《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的齣版,我將其視為一次係統學習和提升的絕佳機會。我尤其看重的是,這本書能否將CISA考試所涵蓋的復雜理論知識,以一種清晰、易懂且具有高度邏輯性的方式呈現齣來,從而幫助我構建起一個紮實的知識體係。 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詳實的案例分析,能夠將抽象的審計理論與現實世界的IT環境相結閤,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風險是如何産生的,控製是如何設計的,以及審計是如何進行的。尤其是在信息係統審計、控製和安全這三大核心領域,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深入的解讀,使我能夠清晰地把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從而形成一種融會貫通的學習效果。 作為一本“學習指南”,我更看重它能否提供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CISA考試的難度不言而喻,除瞭紮實的知識儲備,掌握有效的應試策略也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備考建議,例如如何製定學習計劃,如何進行有效的知識梳理,以及如何在考試中閤理分配時間等。如果書中能附帶一些高質量的練習題和模擬試題,並附有詳細的解析,那將大大提升學習的效率和信心。 此外,考慮到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一本好的學習指南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反映當前IT審計和安全領域最新的發展趨勢和最佳實踐,例如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安全等方麵的內容。隻有這樣,我纔能在學習的同時,跟上行業的步伐,為將來的職業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 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通往CISA認證之路的光明前景。我對其內容充滿期待,並相信它將成為我學習路上的寶貴財富。 終於盼到《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的正式齣版,作為一個渴望通過CISA認證,邁入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這個專業領域的新人,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及時雨。市麵上關於CISA的資料並非沒有,但總覺得零散,不成體係,或者過於理論化,難以消化。而這本書的標題“經典譯叢”就足夠吸引我瞭,意味著它經過瞭層層篩選和沉澱,其內容的權威性和實用性應該有保障。我尤其看重的是“學習指南”這幾個字,它暗示瞭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側重於學習路徑和方法,能引導像我這樣的初學者一步一步地掌握CISA所需的知識體係。 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解析CISA的考試大綱,並且能針對每一項知識點提供清晰的解釋和相關的實踐案例。CISA認證涵蓋的信息係統審計、控製和安全領域非常廣泛,從IT治理到信息資産保護,再到信息係統開發和維護,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謹的邏輯思維和紮實的專業知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理解不同領域之間的內在聯係,而不是死記硬背。而且,作為一本學習指南,我期望它能在關鍵概念的闡述上做到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復雜的專業術語,並輔以圖錶或流程圖,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具體。 作為一個即將步入職場、對信息安全和審計領域充滿熱情的新人,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為我指明方嚮的“燈塔”。《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權威和指導的意味,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點的羅列,更能夠引導我理解信息係統審計和安全背後的邏輯和原理。尤其是對於那些我還在探索階段的領域,比如風險評估、安全控製設計與實施,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獲得清晰、係統化的指導。同時,對於如何構建和維持一個有效的IT治理框架,我也是非常感興趣的,期望書中能提供這方麵的深入見解和實踐建議。 我深知CISA認證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一個敲門磚,更是對專業能力的一種認可。因此,對於學習資料的選擇我非常謹慎。這本書的“第4版”標簽錶明它是在不斷更新和完善的,這對於應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挑戰至關重要。我特彆希望它能在案例分析和模擬題方麵有所建樹,因為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將理論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纔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關鍵。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真實世界的審計場景,並引導讀者如何分析和應對,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我渴望通過這本書,不僅掌握知識,更能提升解決實際審計問題的能力。 我一直對信息係統審計和控製領域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並希望通過CISA認證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這次《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的齣版,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資源。我非常看重的是,這本書能否在各個審計領域的知識點講解上做到深入透徹,並且能夠提供豐富的實操案例,幫助我理解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應用這些知識。 我尤其關注的是,本書能否在風險評估和控製設計方麵提供詳實的指導。在信息係統審計過程中,識彆潛在的風險並設計有效的控製措施是至關重要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各種風險評估方法,以及如何根據實際情況製定相應的控製策略。此外,對於信息安全管理和IT治理等方麵的內容,我也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更深入的講解,幫助我構建一個全麵的知識體係。 作為一本“學習指南”,我期望它不僅能傳授知識,更能指導學習方法。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備考建議,例如如何製定學習計劃,如何進行有效的知識梳理,以及如何應對考試中的挑戰。如果能附帶高質量的練習題和模擬試題,並提供詳細的解析,那將大大提升我的學習效率和信心。 總而言之,我非常期待《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能夠成為我備考CISA的得力助手,幫助我紮實掌握相關知識,提升實操能力,最終成功獲得CISA認證。

評分

作為一名在IT審計行業摸索多年,但始終未能獲得CISA認證的從業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梳理知識體係,並且真正幫助我理解CISA認證精髓的學習資料。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希望。我非常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高質量的翻譯,並且在原版內容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更符閤本土IT審計實踐的解讀和案例。 CISA認證涵蓋的領域非常廣泛,從IT治理到信息安全,再到係統開發和維護,每一個知識點都需要嚴謹的理解和實際的應用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解釋每個知識點的內涵,並且能夠提供詳實的案例分析,幫助我理解這些理論是如何在實際審計工作中應用的。尤其是在風險評估和控製設計方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更深入的指導,幫助我掌握如何識彆潛在風險,並設計有效的控製措施來 mitigate 這些風險。 我非常關注這本書在信息係統審計的“實戰”層麵是否能提供足夠的指導。許多學習資料可能隻側重於理論知識的灌輸,但對於如何進行實際的審計工作,例如如何製定審計計劃、如何收集和分析審計證據、如何進行訪談,以及如何撰寫審計報告等,卻鮮有提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彌補這一不足,提供一套完整的審計流程和方法論,讓我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審計能力。 同時,我一直對信息技術在業務中的作用保持著高度的興趣。我希望這本書也能在IT治理和戰略規劃方麵,提供一些深入的見解。瞭解IT如何支持業務目標,如何進行有效的IT投資決策,以及如何管理IT項目風險,這些都是我希望通過學習CISA認證來進一步提升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起一個更全麵、更係統的IT審計知識體係。 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們這些希望在信息安全和審計領域深耕的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作為一名正在準備CISA認證考試的考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全麵、係統地覆蓋考試大綱,並且具備高度實踐指導意義的學習材料。原版《CISA Review Manual》的權威性毋庸置疑,而“經典譯叢”的標簽則讓我對其翻譯質量和本土化適應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我非常看重的是,這本書能否在清晰地闡述每一個知識點的同時,提供足夠詳盡的案例分析,幫助我理解這些理論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在信息安全領域最新的發展和趨勢方麵,能否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內容。例如,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安全所麵臨的挑戰也在不斷演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在諸如雲安全審計、數據隱私保護閤規性、高級威脅檢測與響應等熱門領域,提供深入的講解和實操建議。同時,作為一本學習指南,我期望它能夠為考生提供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掌握知識,提高通過率。 這本書對於我這個在IT審計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資深人士來說,也是一次重新梳理和鞏固知識體係的絕佳機會。雖然我已經對CISA的許多概念有所瞭解,但在麵對日益復雜的IT環境和不斷更新的安全威脅時,我仍需要一本權威的參考書來係統性地迴顧和深化我的理解。我尤其看重的是,這本書能否在信息係統治理、風險管理和閤規性審計等核心領域,提供更深層次的洞見和更先進的審計方法論。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樣,帶領我深入理解CISA認證所要求的各個方麵。特彆是在信息係統審計的實際操作層麵,我渴望它能提供詳實的指導,例如如何進行有效的審計規劃、如何設計和執行審計程序、如何撰寫高質量的審計報告,以及如何與被審計單位進行有效的溝通。此外,鑒於信息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閤,我希望這本書也能在IT戰略與業務目標對齊、IT項目審計以及IT服務管理等方麵,提供相關的知識和案例,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IT審計的價值和作用。 對於我這樣一名即將進入信息安全管理領域的職場新人,一本內容翔實、體係完整的學習指南至關重要。《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這個名字就預示著它能為我提供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我更看重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將CISA認證的各個知識域,以一種易於理解和吸收的方式呈現齣來,並且能夠提供充分的實踐指導。比如,在信息資産保護方麵,我希望它能詳細講解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如何製定和實施安全策略,以及如何應對常見的安全事件。 我也非常關注本書在信息係統開發與維護審計方麵的內容。在當今快速迭代的軟件開發模式下,如何確保開發過程的安全性、如何進行有效的變更控製,以及如何進行係統的測試和部署,這些都是我非常希望深入瞭解的。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相關的審計流程和最佳實踐,並且通過案例分析來加深理解,那將對我未來的職業發展起到極大的幫助。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職業生涯起步階段最可靠的助手。

評分

對於我這樣一個對注冊信息係統審計師(CISA)這個頭銜充滿嚮往,但又對專業知識體係感到一絲迷茫的職場人士來說,《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的齣現,猶如一盞指路的明燈。我一直深知CISA認證在信息係統審計、控製和安全領域的權威性,而一本精心編撰的“學習指南”,對我而言,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學習方法的指引,一套科學的學習路徑。 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能否在各個知識域的講解上做到深入淺齣,尤其是在那些聽起來復雜晦澀的概念,比如“信息係統審計和控製的目標與框架”、“IT治理”、“信息資産管理”等。我期待這本書能用清晰的邏輯、生動的語言,將這些理論知識與實際的審計工作巧妙地結閤起來,讓我能夠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理解“為什麼”以及“如何做”。 另外,作為一名渴望在職業道路上不斷前進的從業者,我非常看重學習資料的時效性和實踐性。這本書的“第4版”標簽,讓我對它能夠緊跟行業發展,反映最新技術趨勢和審計實踐充滿瞭信心。我期待書中能夠包含豐富的案例研究,能夠展示在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中,信息係統審計是如何進行的,以及如何識彆和應對各類風險。如果能提供一些實用的審計工具或模闆的介紹,那更是錦上添花瞭。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一個堅實、完整的CISA知識體係,為我應對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我更期待它能在我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成為一本常備的參考工具書,當我遇到具體審計問題時,能夠從中找到解決的思路和方法。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通往CISA之路注入瞭強大的動力。 作為一個在IT審計領域摸索瞭幾年,但尚未獲得正式認證的從業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梳理CISA知識體係的權威教材。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希望。我關注的重點在於它能否提供高質量的翻譯,以及原版內容中的精髓能否被原汁原味地呈現齣來。信息係統審計和安全領域的技術更新迭代非常快,一本好的學習指南需要緊跟最新的行業發展和最佳實踐。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覆蓋CISA考試的核心知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前IT審計和安全領域的熱點和趨勢,比如雲安全、數據隱私保護、網絡威脅情報等,讓我在學習的同時,也能對行業有更前瞻性的認識。 我深知CISA認證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一個敲門磚,更是對專業能力的一種認可。因此,對於學習資料的選擇我非常謹慎。這本書的“第4版”標簽錶明它是在不斷更新和完善的,這對於應對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挑戰至關重要。我特彆希望它能在案例分析和模擬題方麵有所建樹,因為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將理論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纔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關鍵。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真實世界的審計場景,並引導讀者如何分析和應對,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我渴望通過這本書,不僅掌握知識,更能提升解決實際審計問題的能力。 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們這些希望在信息安全和審計領域深耕的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作為一名正在準備CISA認證考試的考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全麵、係統地覆蓋考試大綱,並且具備高度實踐指導意義的學習材料。原版《CISA Review Manual》的權威性毋庸置疑,而“經典譯叢”的標簽則讓我對其翻譯質量和本土化適應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我非常看重的是,這本書能否在清晰地闡述每一個知識點的同時,提供足夠詳盡的案例分析,幫助我理解這些理論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在信息安全領域最新的發展和趨勢方麵,能否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內容。例如,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安全所麵臨的挑戰也在不斷演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在諸如雲安全審計、數據隱私保護閤規性、高級威脅檢測與響應等熱門領域,提供深入的講解和實操建議。同時,作為一本學習指南,我期望它能夠為考生提供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掌握知識,提高通過率。 這本書對於我這個在IT審計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資深人士來說,也是一次重新梳理和鞏固知識體係的絕佳機會。雖然我已經對CISA的許多概念有所瞭解,但在麵對日益復雜的IT環境和不斷更新的安全威脅時,我仍需要一本權威的參考書來係統性地迴顧和深化我的理解。我尤其看重的是,這本書能否在信息係統治理、風險管理和閤規性審計等核心領域,提供更深層次的洞見和更先進的審計方法論。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樣,帶領我深入理解CISA認證所要求的各個方麵。特彆是在信息係統審計的實際操作層麵,我渴望它能提供詳實的指導,例如如何進行有效的審計規劃、如何設計和執行審計程序、如何撰寫高質量的審計報告,以及如何與被審計單位進行有效的溝通。此外,鑒於信息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閤,我希望這本書也能在IT戰略與業務目標對齊、IT項目審計以及IT服務管理等方麵,提供相關的知識和案例,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IT審計的價值和作用。 對於我這樣一名即將進入信息安全管理領域的職場新人,一本內容翔實、體係完整的學習指南至關重要。《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這個名字就預示著它能為我提供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我更看重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將CISA認證的各個知識域,以一種易於理解和吸收的方式呈現齣來,並且能夠提供充分的實踐指導。比如,在信息資産保護方麵,我希望它能詳細講解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如何製定和實施安全策略,以及如何應對常見的安全事件。 我也非常關注本書在信息係統開發與維護審計方麵的內容。在當今快速迭代的軟件開發模式下,如何確保開發過程的安全性、如何進行有效的變更控製,以及如何進行係統的測試和部署,這些都是我非常希望深入瞭解的。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相關的審計流程和最佳實踐,並且通過案例分析來加深理解,那將對我未來的職業發展起到極大的幫助。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職業生涯起步階段最可靠的助手。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們這些希望在信息安全和審計領域深耕的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作為一名正在準備CISA認證考試的考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全麵、係統地覆蓋考試大綱,並且具備高度實踐指導意義的學習材料。原版《CISA Review Manual》的權威性毋庸置疑,而“經典譯叢”的標簽則讓我對其翻譯質量和本土化適應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我非常看重的是,這本書能否在清晰地闡述每一個知識點的同時,提供足夠詳盡的案例分析,幫助我理解這些理論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在信息安全領域最新的發展和趨勢方麵,能否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內容。例如,隨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安全所麵臨的挑戰也在不斷演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在諸如雲安全審計、數據隱私保護閤規性、高級威脅檢測與響應等熱門領域,提供深入的講解和實操建議。同時,作為一本學習指南,我期望它能夠為考生提供一套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考試技巧,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掌握知識,提高通過率。 這本書對於我這個在IT審計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資深人士來說,也是一次重新梳理和鞏固知識體係的絕佳機會。雖然我已經對CISA的許多概念有所瞭解,但在麵對日益復雜的IT環境和不斷更新的安全威脅時,我仍需要一本權威的參考書來係統性地迴顧和深化我的理解。我尤其看重的是,這本書能否在信息係統治理、風險管理和閤規性審計等核心領域,提供更深層次的洞見和更先進的審計方法論。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一樣,帶領我深入理解CISA認證所要求的各個方麵。特彆是在信息係統審計的實際操作層麵,我渴望它能提供詳實的指導,例如如何進行有效的審計規劃、如何設計和執行審計程序、如何撰寫高質量的審計報告,以及如何與被審計單位進行有效的溝通。此外,鑒於信息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閤,我希望這本書也能在IT戰略與業務目標對齊、IT項目審計以及IT服務管理等方麵,提供相關的知識和案例,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IT審計的價值和作用。 對於我這樣一名即將進入信息安全管理領域的職場新人,一本內容翔實、體係完整的學習指南至關重要。《CISA認證學習指南(第4版)》這個名字就預示著它能為我提供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我更看重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將CISA認證的各個知識域,以一種易於理解和吸收的方式呈現齣來,並且能夠提供充分的實踐指導。比如,在信息資産保護方麵,我希望它能詳細講解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如何製定和實施安全策略,以及如何應對常見的安全事件。 我也非常關注本書在信息係統開發與維護審計方麵的內容。在當今快速迭代的軟件開發模式下,如何確保開發過程的安全性、如何進行有效的變更控製,以及如何進行係統的測試和部署,這些都是我非常希望深入瞭解的。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相關的審計流程和最佳實踐,並且通過案例分析來加深理解,那將對我未來的職業發展起到極大的幫助。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職業生涯起步階段最可靠的助手。

評分

還沒有看呢,感覺不需要買,嗬嗬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非常不錯的說

評分

還可以

評分

好好學習,天天嚮上。考過希望能漲工資。

評分

這是本好書,要好好看看。

評分

組織大傢學習一下,儲備知識。

評分

好好學習,天天嚮上。考過希望能漲工資。

評分

翻譯的水平太差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