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风险防范指南 基于放管服改革和营改增税收征管的实践

税收风险防范指南 基于放管服改革和营改增税收征管的实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正华 编
图书标签:
  • 税收风险
  • 税务筹划
  • 税务合规
  • 营改增
  • 放管服
  • 税收征管
  • 税务风险管理
  • 企业税务
  • 税收政策
  • 税务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税务出版社
ISBN:978756780568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683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税收风险防范能力是衡量税收征管工作的重要指标。如何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转变征管方式,全面清除“重放轻管”“只管不放”两个“拦路虎”?如何在营改增背景下深化国、地税合作,不断提升税收征管能力?本书从税收业务实践入手,分析货物和劳务税业务、所得税业务、国际税收业务等重点业务的管理流程,层层深入、细化风险点,既有政策依据,又有风险指引;同时,梳理营改增行业税收风险的共性,从风险识别、风险指标建立、风险引导与措施的角度探讨建立行业风险防范体系;针对税收风险管理中让人“头疼”的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提供重点行业的风险防范要点及典型案例。

目录

税收风险防范理论
1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税收风险防范 3
1.1税收风险管理概述 3
1.1.1 税收风险管理概念 3
1.1.2 税收风险管理有关理论 3
1.1.3 税收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 4
1.1.4 税收风险管理流程 6
1.1.5 构建税收风险管理体系 7
1.2“放”对“管”的影响 8
1.2.1 简政放权后税源变化的主要特点 8
1.2.2 简政放权后税收征管存在的主要风险 10
1.2.3 简政放权后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12
1.3“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税收风险防范策略 15
1.3.1 转变观念,健全税收风险管理机制 15
1.3.2 梳理税收征管流程,完善日常税源管理制度 18
1.3.3 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20
税收业务风险防范指引
2 征收管理业务 25
2.1个体户停业报告 25
2.2非正常户管理 25
2.3注销税务登记(含一照一码清税申报) 27
2.4普通发票代开 29
2.5发票验旧 31
2.6发票缴销 33
2.7普通发票领购资格确认及用量调整 34
2.8申请使用经营地发票 36 3 所得税管理业务 38
3.1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减按 15% 38
3.2软件企业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免 40
3.3动漫企业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免 42
3.4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减征 43
3.5非营利组织收入企业所得税免征 44
3.6安置残疾人员工资加计扣除 46
3.7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免 47
3.8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定期减免 48
3.9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企业所得税免征 50
3.10综合利用资源产品收入减计 50
3.11金融保险等机构涉农利息、保费收入减计 52
3.12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企业所得额减免 54
3.13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57
3.14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减免 60
3.15节能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得税定期减免 62
3.16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63 4 进出口税收管理业务 67
4.1出口退(免)税备案 67
4.2出口退(免)税备案表内容变更 67
4.3撤回出口退(免)税备案 68
4.4出口企业分类管理 69
4.5出口货物税收函调发函 70
4.6出口货物税收函调回函 70
4.7出口退(免)税审核审批 71 5 货物和劳务税管理业务 73
5.1增值税减免税备案 73
5.2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资格备案 74
5.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 75
5.4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及用票量核定及调整 76
5.5增值税普通发票票种核定 78 5.6增值税发票发放 78
5.7增值税失控发票管理 79
5.8增值税纳税申报 80
5.9取消公共汽电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审核 81
5.10取消设有固定装置非运输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审核 82
5.11取消葡萄酒消费税退税审批 83
5.12取消销货退回消费税退税审批 84
5.13取消出口应税消费品免税后退关或国外退货补缴消费税审批 84
5.14取消消费税税款抵扣审核 85
5.15取消成品油消费税征税范围认定审批 86
5.16取消乙烯、芳烃生产企业退税资格认定审批 86
5.17下放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权限 87 6 国际税收管理业务 88
6.1境外注册中资控股企业判定居民企业审批 88
6.2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开具税务证明 89
6.3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特殊性税务处理备案 90
6.4非居民企业适用行业及利润率审核 91
6.5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变更备案 92
6.6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含与港澳台协议)待遇备案 92
税收风险防范实践
7 营改增行业 97
7.1建筑业 97
7.1.1 行业概述 97
7.1.2 主要税收风险点 98
7.1.3 风险监控分析指标 103
7.1.4 日常风险防范措施 107
7.2房地产业 110
7.2.1 行业概述 110
7.2.2 主要税收风险点 111
7.2.3 风险监控分析指标 117
7.2.4 日常风险防范措施 120 7.3金融业 122
7.3.1 货币银行服务业 122
7.3.2 保险业 133
7.3.3 证券业 144
7.4生活服务业 150
7.4.1 餐饮业 150
7.4.2 住宿业 156
7.4.3 旅游管理服务业 161
7.4.4 娱乐业 165 8 其他行业 170
8.1水泥制造业 170
8.1.1 行业概述 170
8.1.2 行业税收风险识别 173
8.1.3 税收风险应对 178
8.1.4 行业风险防范 190
8.1.5 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194
8.2电力供应业 204
8.2.1 行业概述 204
8.2.2 行业税收风险识别 205
8.2.3 税收风险应对 210
8.2.4 行业风险防范 212
8.2.5 电力供应行业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213
8.3烟煤和无烟煤开采业 219
8.3.1 行业概述 219
8.3.2 行业税收风险识别 221
8.3.3 税收风险应对 226
8.3.4 行业风险防范 230
8.3.5 某煤矿评估案例 231
8.4商品混凝土制造业 240
8.4.1 行业概述 240
8.4.2 行业税收风险识别 243
8.4.3 税收风险应对 248
8.4.4 行业风险防范 251
8.4.5 商品混凝土制造行业税收风险管理案例 252
8.5钢压延加工业 258
8.5.1 行业概述 258
8.5.2 行业税收风险识别 260
8.5.3 税收风险应对 263
8.5.4 行业风险防范 266
8.5.5 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267
8.6锑冶炼业 274
8.6.1 行业概述 274
8.6.2 行业税收风险识别 276
8.6.3 税收风险应对 281
8.6.4 行业风险防范 285
8.6.5 锑冶炼行业纳税评估案例 286
8.7钢结构制造业 296
8.7.1 行业概述 296
8.7.2 行业税收风险识别 297
8.7.3 税收风险应对 301
8.7.4 行业风险防范 303
8.7.5 某钢结构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304
8.8水力发电业 311
8.8.1 行业概述 311
8.8.2 行业税收风险识别 312
8.8.3 税收风险应对 317
8.8.4 行业风险防范 320
8.8.5 某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321
8.9汽车零售业 328
8.9.1 行业概述 328
8.9.2 行业税收风险识别 330
8.9.3 税收风险应对 335
8.9.4 行业风险防范 338
8.9.5 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340 9 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风险防范 348
9.1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风险概述 348
9.1.1 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概念 348
9.1.2 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税务处理与法律责任 348 9.1.3 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的成因及类型 351
9.2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风险防范 353
9.2.1 如何识别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风险 353
9.2.2 如何应对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风险 357
9.2.3 如何防控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风险 360
9.3部分行业增值税发票虚开虚抵风险防范要点及典型案例 363
9.3.1 通用设备制造业 363
9.3.2 农副食品加工业 368
9.3.3 纺织业 371
9.3.4 纺织服装服饰业 375
9.3.5 医药制造业 378
9.3.6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382
9.3.7 家具制造业 386
9.3.8 批发零售业 390
9.3.9 黄金交易发票虚开虚抵 393
附录湖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对企业纳税人实施风险管理的规定(试行) 399

创新税务管理视角下的新探索:构建现代税收治理体系 图书简介 本书立足于当前全球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宏大背景,聚焦于税务管理领域最具前瞻性与实践价值的议题——如何在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一套适应性强、效率高、风险可控的现代税收治理体系。本书摒弃了传统税法条文的简单罗列与重复解读,转而采用跨学科的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税收征管理念的迭代、技术驱动下的管理升级以及法治精神在税收实践中的深化应用。 第一部分:税收治理理念的范式转移与重塑 在全球化、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重管控、轻服务”的税收治理模式已显滞后。本部分着重分析了税收治理理念的根本性转变——从强调事后惩戒转向事前预防和过程引导。 1. 从“管控型”到“服务型”的转型逻辑: 深入剖析了“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对税务部门职能的根本性重塑。探讨了如何通过精简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优化纳税人体验,实现税收征管的“减法”与“增效”。重点阐述了服务型税收管理的内涵,包括主动式政策辅导、精细化需求响应以及构建新型税企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2. 风险导向的治理哲学: 阐述了现代税收管理的核心逻辑已转向风险管理。这不仅是技术应用的结果,更是一种治理哲学的升华。本书探讨了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税收征管链条中潜在的风险点,包括政策执行偏差风险、数据质量风险以及纳税人遵从风险。内容涵盖了构建多维度风险画像、实施差异化监管策略的理论基础与操作路径。 3. 法治化与透明度: 强调了现代税收治理必须以健全的法治为基石。分析了税收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可预期性如何直接影响纳税人的投资决策和遵从意愿。探讨了税收执法过程中的公正性、公开性原则的落实,特别是在行政裁量权的使用边界、信息公开的范围与深度等方面的挑战与对策。 第二部分:技术赋能下的征管流程再造 信息技术是推动现代税收治理体系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本部分聚焦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如何重塑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实现从传统经验依赖向数据驱动决策的跨越。 1. 大数据驱动的征管模式创新: 详细论述了如何整合内外部海量数据,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与分析平台。重点分析了大数据在税源监控、异常行为识别、纳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对交易链条的穿透式分析,实现对隐性税源的精准锁定,同时大幅减少对诚信纳税人的不必要干扰。 2. 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 探讨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税务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智能客服问答系统、自动化风险预警模型、以及辅助税务稽查人员进行证据链分析的工具。强调了技术应用必须遵循“技术为人服务”的原则,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解释性。 3. 电子化与无纸化办公的深度实践: 探讨了电子发票、电子申报、全程电子化业务办理等措施如何从根本上优化流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分析了在推进电子化过程中,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技术保障措施。 第三部分:应对复杂经济环境下的征管挑战与前沿探索 随着经济形态的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的崛起,传统的税收管辖权和征收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1. 特殊经济形态下的税收难题: 深入分析了平台经济(如共享经济、零工经济)中税务关系的主体认定、收入归属界定等难题。探讨了如何设计既能有效组织税收又能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的创新性征管策略,避免“一刀切”带来的治理僵局。 2. 国际税收协作与税基侵蚀的应对: 鉴于跨国经营的普遍性,本部分关注国际税收合作的前沿进展,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导的全球反税基侵蚀行动(BEPS)对国内立法的反馈与影响。分析了提升国际信息交换效率、共同打击跨国避税行为的实践路径。 3. 构建高效的争议解决机制: 优秀的治理体系必须包含畅通的救济渠道。本书强调了行政复议、听证制度在税收争议解决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如何通过专业化、中立的争议解决机制,平衡国家税收权益与纳税人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维护税收执法的公信力。 本书价值定位 本书面向税务系统内部管理人员、税务稽查人员、企业财务与税务部门负责人、以及从事税法研究的学者和学生。它不仅提供了对当前税收改革方向的深刻洞察,更提供了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现代税务管理工具箱,旨在助力构建一个更公平、更有效率、更具前瞻性的税收环境。本书的探讨核心在于: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治理理念和前沿技术,将税收征管转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驱动力,而非简单的成本负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是及时雨,让我这个小微企业的老板对税收这块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前一提到税务,就觉得头大,各种政策变来变去,特别是“营改增”之后,我们这些服务行业的纳税人更是摸不着头脑。这本书从“放管服”改革这个大背景切入,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了政策的源头,让我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税收征管上的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税收调整,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部分。书里对“放管服”改革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体现,比如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加强监管这几个方面,都讲得特别透彻,让我能理解到,原来很多曾经繁琐的税务流程都在变得更便捷。而且,它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实际案例,让我看到了真实的“营改增”征管是如何落地的,哪些环节容易出问题,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比如,书中提到的关于增值税发票管理、进项抵扣的那些细节,以前总觉得是个技术活,看完之后才明白,原来背后有很多逻辑和规避风险的思路。这本书的语言也比较平实,没有太多枯燥的法律术语,即便是我这种非专业人士,也能看得懂,并且能从中找到切实的指导意义。它让我意识到,税收风险防范不仅仅是税务部门的责任,作为纳税人,主动了解和学习,才能更好地应对,甚至化被动为主动,更好地利用税收政策为企业发展服务。

评分

说实话,我以前对税收的理解就是交钱、记账,哪儿有那么多“风险”可言。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真正明白,税收原来这么复杂,而且背后学问大着呢。这本书从“放管服”改革说起,把我带到了一个更大的视角,让我明白政府为什么要做这些改革,以及这些改革是怎么影响到我们企业和我们交税的。比如,书里讲到“简政放权”之后,税务部门的服务变得越来越好,以前那些繁琐的手续都简化了,这对我这种小老板来说,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然后讲到“营改增”,我之前就听说过,但总觉得跟我们没多大关系,看了书才知道,原来服务业纳入“营改增”之后,我们开票、抵扣都有讲究,搞不好就会吃亏。书里用了很多具体的例子,讲了企业怎么防范发票风险、怎么避免被查税,还有一些细节的技巧,都写得很实在,不像那些空泛的理论。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秘籍”,告诉我怎么在这个复杂的税收体系里少走弯路,怎么才能更聪明地处理税务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读完之后,我感觉对税收这件事有了底气,不至于再像以前那样一问三不知,能够更主动地去了解和应对了。

评分

我是一名税务稽查员,常年在一线工作,深知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现有的税收管理体系。从“放管服”改革的视角切入,这本书深刻剖析了如何通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明确,以及审批流程的简化,来提升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科学性。它不仅关注了“放”和“服”,更强调了“管”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特别是书中关于“营改增”背景下,如何构建风险导向的征管模式,让我眼前一亮。传统的“以票管税”模式在面对服务业的复杂业务时,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这本书提出的基于风险评估和大数据分析的征管思路,正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它详细阐述了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税收风险,比如虚开发票、少缴税款、偷税漏税等等,并且给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营改增”税制特点的深入解读,以及它如何与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手段相结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个思维框架,帮助我们理解改革的深层逻辑,并指导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税收管理。它为我们基层税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评分

作为一名税务咨询顾问,我经常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企业,也为他们处理各种复杂的税务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放管服”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其对税收征管的影响是深远的,而“营改增”作为税制改革的重头戏,更是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两个关键点,并进行了深入的融合分析。它系统地梳理了“放管服”改革如何重塑税收征管的各个环节,从事前审批的简化到事中事后的监管加强,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于“营改增”税收征管,书中不仅解释了税制本身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这些策略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包含了管理层面的思考,比如如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以及如何与税务机关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营改增”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风险,以及如何针对性地进行防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宏观的改革政策与微观的企业实践紧密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税收风险防范框架。这对于我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税务咨询服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我是一名大学里的财税专业讲师,平时教学需要参考最新的税收政策和实践动态。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完美地契合了我教学的需求。“放管服”改革的推进,直接影响着税收征管的模式和效率,而“营改增”作为财税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影响更是深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这本书能够将这两大主题融会贯通,并且基于实践进行深入剖析,实属难得。书中对于“放管服”改革如何优化税收服务,提升征管效能的论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税收管理体系的演进。同时,书中对“营改增”税收征管中的风险点,如进项税抵扣、价税分离、发票管理等,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讲解,并结合了实际案例,这对于学生理解税收法规的落地执行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学术化,但又不失可读性,很多观点都很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对税收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部“案例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了解真实的税收征管环境。我非常乐意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学生,相信它能帮助他们构建扎实的财税理论基础,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教材。

评分

此书适用性很强,多多学习。

评分

好书要推荐

评分

好书要推荐

评分

包装不好 第一次送来的书折了好几页第二次换的还可以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此书适用性很强,多多学习。

评分

送货快,服务态度好。

评分

内容值得阅读,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