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2017*新版花卉設計專業科普書,超800幅精美圖片展示每種花的季節産地、文化寓意、品種形態,甚至解剖麵,為讀者展示每一朵花的生命與美。在花卉知識介紹完成後,還配有專為花藝愛好者提供的花藝展示——讓每一朵花綻放生命與美麗,用花藝點亮傢居生活。
2008年,瑞鞦?齊格弗裏德創辦瞭名為“Green&Gorgeous;”的花卉農場並一直經營至今。Green&Gorgeous;位於牛津郡的鄉野中心,它的存在為當地的居民提供瞭更多當地、應季的花卉選擇。在這個農場上,瑞鞦與她的搭檔阿希禮專門種植應季花卉,主要供於婚禮等特殊場閤。與此同時,他們還開設瞭相關的花藝及園藝課程,課程種類豐富多樣,能夠滿足愛好者及專業人士的不同需求。瑞鞦的花藝設計風格自然又富有特色,在她看來,她的工作就是她對花的愛的錶現。
全球*級花藝培訓機構“中赫時尚”花藝設計技術總監曹江老師:
——DK《花之書》就提供瞭這樣一個領你入門並快速掌握基本花藝手法的通道,讓你無需艷羨花藝大師而成為自己的美麗製造者。
北京*佳創新餐廳之一,三裏屯“Tomacado花廚”創始人Karen Kong:
DK《花之書》是一本非常適閤初學者的花藝書。一直覺得功夫在詩外,花藝的基礎是美學的積纍和審美的提高,從挑選花器到花材的知識和造型,你想瞭解的,都在這本花之書中。
前言 / 6
花藝設計 / 8
鼕日與早春 / 28
晚春與初夏 / 80
夏末與鞦日 / 142
熱帶花卉 / 204
索引&感謝 / 220
銀蓮花
我愛銀蓮花——冗長沉悶的鼕日過後,
誰能不愛它們這份如珠寶般明亮的色彩。
銀蓮花色彩濃烈、形狀突齣,因此自成一束便就打造齣完美的花藝效果,簡約又不簡單。花瓣底部長有一圈綠色的襯葉,把花朵襯托得愈發明艷動人。此外,銀蓮花的瓶插壽命相當長,給人一種難以抵禦的懷舊之情。
莖乾長度:80厘米
花朵大小:8厘米
壽命:7-10天
形態:單瓣
顔色:藍色、紫色、粉色、紅色、白色
香味:無
最佳拍檔:黒葉峨參、花毛茛、藍鈴花
購買須知:花心乾淨、緊實,無花粉;花瓣顔色均勻、統一;整體形狀呈杯狀。可切割或摺斷莖乾來檢查其內部狀況。
花園種植:銀蓮花性喜涼爽、潮潤,其球莖於鞦季播種,春天開花。濕潤、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是它們的理想生長環境,一般於早春開花。
前期準備:將莖乾重新修剪成尖角,再插入水中滋養一整夜。期間用橡皮筋在莖乾上部及底部捆綁住,以便莖乾保持直挺的姿態。
花藝設計:銀蓮花性喜涼爽,因此花器裏的空間不能過於擁擠。不管是自成一束的花藝設計,還是在混閤花藝中擔任“焦點”花的角色,銀蓮花都是不錯的選擇。
養護須知:銀蓮花所在區域要保持涼爽,避免陽光直射。它們對水分的需求相當強烈,因此每兩天就要換一次水。
銀蓮花代錶著“永不消逝的愛”——在希臘神話中,銀蓮花是從阿尼多斯(“愛與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的情人)身上灑落的血水中生長齣來的。
春天裏的懷舊花瓶
我用一束珊瑚色的銀蓮花,一些峨參就打造齣瞭如此顯著熱烈的效果。翠綠色的峨參使得黑色的花心愈發突齣,華麗的雕花玻璃瓶使得整體的懷舊氣息更加突齣。
準備材料:
25朵銀蓮花
10枝黒葉峨參
花剪
中號玻璃花瓶
花藝步驟:
1.?花瓶加水;修剪銀蓮花枝條,長度差不多為花瓶高度的兩倍。
2.?在花瓶中插入四至五枝銀蓮花,打造齣圓頂形的外輪廓。
3.?基本外輪廓齣來後,將剩下的銀蓮花沿著外輪廓一枝一枝進行試插比劃,找齣最佳的位置與長度,隨後將枝條修剪至最佳長度,並插入最閤適的位置。長短不一的枝條可以營造齣豐富的層次效果。
4.?將黒葉峨參沿著低矮的銀蓮花插入花瓶中,從而使得銀蓮花更好的與花瓶相融閤。
養護須知:
銀蓮花的瓶插壽命為7-10天,在此期間能夠長高5厘米,所以每兩天就需要修枝條換水。
前 言
世上最幸福的事,便是做自己喜歡的事,並從中賺到錢。這樣的幸運兒少之又少,而我便是其中的一個。在我看來,種花及花藝的最終目的是一種創造力的體現。在本書中,將與你分享我的自然花藝技術。
在從事花藝事業之前,我在園藝領域工作瞭很多年。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戶莊園負責傢庭菜園,在這個典型的英式菜園裏,我在裏麵種植蔬菜及鮮花,可以隨心所欲地種植自己喜歡的植物,以便滿足我的花藝靈感及需求。經過六年的學習與不斷試驗,我以此為機遇,在牛津郡的鄉野中心創建瞭自己的花卉農場“Green& Gorgeous”。在這個農場裏我種植瞭當地、當季以及自然的花卉品種,為許多供應商提供花卉來源。我並沒有經過正式的訓練,也不敢自詡為花藝專傢。我在做花藝設計時全憑直覺與感受,靈感全部來源於花園及自然界裏生長的植物。自然界的植物狀態就是我的花藝風格,這樣一來,我在設計花藝時就會追求自然豐盈之感,以便為授粉昆蟲留齣充足的空間來煽動翅膀。在我看來,我的工作就是對花的一種愛之體現。
本書的開篇是根據我的花藝步驟慢慢展開的。首先從花器入手,根據花器的尺寸、形狀及材質分彆列齣相應的花器,然後便是鮮花與襯景葉的選擇。一直以來,我都選用當季的花卉,這樣既能大大縮小選擇範圍,也能更加直接地呈現齣自然的花藝組閤——當季的鮮花搭配起來更加和諧、自然。
我將花藝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襯景葉、“焦點”花及“點睛”花。這三個階段是我的花藝法則,在以下篇章我將作詳細的介紹。此外,我還將介紹正麵花和中心花飾的製作法則,以及手捧花的製作步驟。
我在設計花藝時喜歡追求自然豐盈之感,以便為授粉昆蟲留齣充足的空間來煽動翅膀。
本書主要介紹瞭我最喜愛的60種切花,這些切花按照季節進行劃分,歸納在瞭相應的章節裏。每一種花的介紹都包含瞭其作為切花的基本信息、切花展現方式及購買或采摘該花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等。此外,其中一半的鮮花附有對我的花藝技巧與方式的詳細介紹。
我希望你能從這本書中獲得美的享受,也希望你能由此獲得靈感與啓發並立刻行動,找一些當季或當地的花卉來為自己設計一束花束,或是在自己的花園裏種上一些自己喜愛的花卉。
閱讀過程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作者似乎擁有連接不同文化中對花卉理解的能力,書中穿插瞭許多關於古代文明如何崇拜、記錄和利用花的軼事。從古埃及的墓葬壁畫到中世紀修道院的花園設計理念,再到東方哲學中對曇花一現的領悟,這些曆史的碎片被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建齣一個關於“花”的多維敘事框架。這使得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極其豐富,每一次翻頁都可能帶來知識邊界的拓展。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花卉色彩象徵意義的討論,它揭示瞭顔色是如何跨越地理和時間,在人類集體潛意識中留下深刻烙印的。這本書的格局非常宏大,它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所照料的不過是自然界一個微小分支的顯現,而這個分支,卻與人類文明的興衰緊密相連,這種曆史縱深感讓人對“美”的追求有瞭更深層次的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體現,即便是沒有完全理解其中深奧的生物化學機製,單是欣賞其呈現方式就已經是一種享受。圖文的搭配把握得恰到好處,那些精細的手繪插圖,仿佛是植物學傢的顯微鏡下的觀察記錄,與文字描述相得益彰,互相印證,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難度。它沒有迴避復雜的科學術語,而是通過清晰的結構和深入淺齣的解釋,將那些晦澀的概念轉化為可以被普通愛好者理解的知識模塊。我特彆贊賞作者在總結部分常常提齣的開放性問題,這些問題並非要求讀者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鼓勵我們帶著新的視角去重新審視自己身邊的花草,去進行自己的實驗和探索。這種引導式的學習方法,成功地將一個被動的閱讀者轉化成瞭一個主動的、充滿好奇心的探究者,它真正做到瞭啓發而非灌輸,這是一本可以反復閱讀並每次都有新發現的典籍。
評分這本園藝巨著,簡直是喚醒瞭沉睡已久的自然之魂。我原以為自己對植物的瞭解僅限於教科書上的死闆分類,但讀完後,纔驚覺生命力的展現遠比想象中要復雜、要迷人得多。書中對植物生長周期的描繪,細緻入微,仿佛能透過文字觸摸到嫩芽破土而齣的那份堅韌與喜悅。尤其是對不同光照條件和土壤酸堿度如何影響花朵色彩飽和度的探討,簡直是一門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閤。作者的筆觸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敬畏,描述的不僅僅是花朵的形態,更是它們在特定環境中掙紮、適應、最終綻放的整個生命哲學。那種對細節的執著,讓人忍不住想立刻衝到花園裏,去驗證書中所述的每一個微小觀察。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季節性記憶”的章節,它闡述瞭植物如何“記住”過去的環境信息,並以此指導未來的生長方嚮,這種擬人化的解讀,極大地豐富瞭我們對生命現象的理解深度,遠超一般的園藝指南。
評分初翻開這本書時,我抱著尋找一些新奇花卉品種介紹的心態,但很快就被其獨特的敘事風格深深吸引住瞭。這不是一本冷冰冰的圖鑒,而更像是一位飽經風霜的智者在講述宇宙萬物的韻律。它巧妙地將植物學知識融入到一係列近乎詩意的散文中。比如,它描述到某種稀有蘭花如何在極度乾燥的環境下積蓄力量,等待那一場恰到好處的驟雨,那種描寫帶來的畫麵感,比任何高清攝影作品都要震撼人心。其中關於花粉傳播機製的探討,不再是枯燥的生物學名詞堆砌,而是被描繪成一場精密而浪漫的空中芭蕾,每一種昆蟲或風的參與,都被賦予瞭獨特的角色和使命。這種將科學觀察轉化為感性體驗的能力,是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它讓我開始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院子裏那些習以為常的野草,每一個細小的生命都蘊含著宏大的生存智慧,令人深思,也讓人對手邊的一切事物都多瞭一份謙卑之心。
評分坦白說,我對植物養護方麵的專業書籍一直抱有懷疑態度,總覺得很多內容是故作高深,或者脫離實際操作。然而,這本書在技術層麵的論述,展現齣瞭驚人的嚴謹性和實用性。它深入剖析瞭水分張力和滲透壓在根係吸收中的微妙平衡,這對於那些總是在“澆水過多”和“澆水不足”之間徘徊的園丁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的指導。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病蟲害防治的部分,極力推崇一種“生態平衡”的理念,而非簡單粗暴地使用化學製劑。它教導讀者如何通過營造一個健康的微生態係統來自然抵禦侵擾,這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係統思維能力,但一旦掌握,效果立竿見影。這種由內而外調理健康的哲學,不僅適用於花卉,似乎也映射著更廣闊的生活智慧,讓人在處理園藝難題時,也多瞭一份從源頭解決問題的耐心和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