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是我国热带水果,其果实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清脆香甜,美味可口。番石榴栽培具有较高的丰产性、优质性、抗性,深受广大群众喜欢,栽培市场前景广阔。
有利于种植者了解番石榴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栽培特性,掌握现代番石榴生产管理技术, 我们在总结多年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参考番石榴主要产区和其他产区的先进生产经验,结合生产实际编写了本书。
赵志常,博士,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番石榴、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果树育种研究,承担国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
一、番石榴生产概述/001
(一)番石榴的栽培历史与现状/002
(二)番石榴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03
二、番石榴生物学特性/007
(一)形态特征/008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011
三、番石榴优良品种/013
(一)我国主要品种/014
(二)国外主要品种/018
(三)番石榴属植物其他种/021
四、番石榴苗木繁育/027
(一)实生苗繁育/028
(二)嫁接育苗/031
(三)圈枝育苗/037
(四)扦插育苗/038
(五)杂交育种/039
五、番石榴建园与定植/047
(一)番石榴园的建立/048
(二)定植/049
六、番石榴种植后的管理/053
(一)幼年树的管理/054
(二)结果树的管理/057
七、番石榴整形修剪/067
(一)整形修剪的依据/068
(二)树形/071
(三)修剪/073
八、番石榴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081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082
(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089
参考文献/096
附录 番石榴资源鉴定评价方法/097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效率的人,对于任何工具书来说,信息检索的便捷性至关重要。这本书在结构编排上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目录和索引堆砌,而是构建了一个非常符合种植者时间线和问题导向的知识框架。例如,如果你正处于春季的萌芽期,可以直接翻到相应的章节,里面涵盖了从病虫害预防到幼果期管理的全部信息,条理清晰,无需在全书中大海捞针。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对不同品种的特性差异处理得非常到位。我们知道,同一种作物在不同地域、不同品种间的管理方法会有细微差别,这本书没有搞“一刀切”,而是针对性地列出了常见优质丰产品种的管理要点,这使得书中的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减少了读者在实际应用中因“不适用”而产生的挫败感。可以说,这本书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实际使用场景,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用得上的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园艺爱好者的福音!我一拿到手就爱不释手,里面的图片色彩鲜艳、清晰度极高,简直就像艺术品一样。尤其是对于像我这种初学者来说,那些详尽的步骤图解简直是救星。我之前尝试过种一些水果,总是半途而废,总觉得理论知识太多,实践起来一头雾水。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用最直观的方式把复杂的栽培过程分解成了一个个简单的环节。比如,关于土壤的PH值和底肥的选择,书里不仅告诉了你“要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种植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病虫害防治这一块的处理方式,没有一味地推崇化学农药,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物理和生物防治法,环保又安全,这正是我一直追求的健康种植理念。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章节逻辑清晰,即使是零散时间翻阅,也能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我敢说,任何一个对家庭果树种植有热情的人,都应该拥有这样一本操作性极强的参考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如何做”的指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园艺大师在你身边随时提供指导。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对市面上大部分的农业技术书籍持保留态度,很多都是老一套的、生硬的术语堆砌,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然而,这本彩色图说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充满了生活气息,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技术说教感。作者似乎非常了解普通种植者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的痛点,比如浇水的时机判断、果实的疏剪技巧,这些都是教科书里往往一笔带过,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至关重要的细节。我特别留意了关于“丰产”那一章节的描述,它并非空泛地鼓吹高产,而是详细分析了影响产量的几个关键“瓶颈期”,并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通过合理的修剪来调控植株的营养分配,确保每一颗果实都能得到足够的养分。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注点,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倍增。另外,它的装帧质量也相当不错,纸张厚实,即使用于户外或温室翻阅,也不易损坏。对于追求高品质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愉快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图说”的特性,它完美地弥合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我发现自己过去很多次失败的种植尝试,归根结底是因为对植物的生长习性缺乏直观的认识。比如,什么时候是最佳的嫁接时期,不同的砧木和接穗如何搭配才能提高成活率,这些内容如果仅靠文字描述,想象起来非常困难。但这本书中,每一项关键技术都有精细到纤维的特写照片作为支撑,让你能清晰地辨认出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形态、花芽的分化特征,甚至是根系的生长状态。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学习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我甚至开始用书中的图例来对比我自家果树的生长情况,很快就发现了自己之前在追肥管理上的偏差。对于那些希望通过自学提升园艺水平的读者,这本书无异于一套精良的视觉教材,它教会你的不仅仅是“操作”,更是“观察”和“判断”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核心。
评分从一个资深园艺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展现了作者对“优质”和“丰产”这两个核心概念的深刻理解和平衡把握。许多书籍只谈论高产,却牺牲了果实的品质和风味;而另一些书则过度强调有机和风味,导致产量上不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可量化的管理体系,让你在追求高产的同时,也能兼顾到果实的色泽、口感和耐储性。例如,书中关于“负载管理”和“营养均衡”的论述,详细指导了如何通过精确的修剪和施肥配比,引导植株将能量高效地转化为优质果实,而不是徒长枝叶。这种管理哲学,非常符合现代农业对效率和品质的双重追求。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指导你如何种出果子,更是教你如何科学、系统地管理你的果园,使其长期保持在一个最佳的生产状态。它是一份投资,回报是你的丰收和对种植艺术的全新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