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5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国柞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文化
  • 文化软实力
  • 国家形象
  • 文化传播
  • 中国特色
  • 文化发展
  • 战略研究
  • 报告
  • 2015
  • 文化交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89969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906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4
字数:23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5》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提供具有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性的研究资料。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5》是年度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在分析论证文化软实力考察评价特殊性、规律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依次总结我国各个领域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年度状况,全方位展示了2015年度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规模、特点、主要成果、主要观点、主要活动,以及关于未来深化拓展研究的建议和未来研究趋势的探讨,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提供具有准确性、全面性、系统性的研究资料。

作者简介

  张国祚,原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问题、国际问题、科学哲学等领域发表过许多论著。先后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聘为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

目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与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国文化
软实力发展报告2015”概览)

中国军队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

中国边疆治理文化软实力报告

中国国际形象与文化软实力研究

“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伊斯兰世界的辐射”调研报告


建设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共赢的“一带一路”文明圈
——《“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伊斯兰世界的辐射”调研报告》之一


在中东地区宣传“一带一路”的困难及对策
——《“中国文化的影响对伊斯兰世界的辐射”调研报告》之二


论华侨华人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抗战时期文化软实力研究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5》 2015年,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全球化浪潮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的影响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维度。本报告深入剖析了2015年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宏观环境、关键领域、重点举措及其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宏观背景与时代机遇 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核心议题。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文化交流的平台日益多元,互联网成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日益重要,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受到广泛关注,这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层面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领域发展透视 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内容创作、生产制作、渠道传播、衍生开发等环节不断涌现新模式、新业态。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文化软实力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家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电影、电视剧、音乐、文学等传统文化艺术门类也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不断提升作品的质量与影响力,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作品。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2015年,中国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并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展现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与精神风貌。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继续发挥着文化交流的桥桥梁作用,其课程设置和服务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在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受到越来越多海外观众的喜爱。中国作家作品的翻译与传播也在稳步推进,中华文化的魅力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地展现。新媒体平台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通道,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中国文化能够以更鲜活、更直接的方式触达全球受众。 数字媒体与网络空间的文化建设: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格局。2015年,中国在网络内容建设、平台治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主流媒体积极拥抱新媒体,构建多平台、全方位的内容传播体系。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综艺等内容形式日益成熟,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并逐渐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家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内容监管,引导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 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化与均等化: 2015年,中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鼓励全民参与文化活动,提升全民文化素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推进,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化: 2015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合作。参与国际文化节庆、艺术展览、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文化交流与合作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成就与挑战 2015年,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际传播的渠道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提升。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在国际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内容的原创性和国际竞争力,如何有效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克服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和文化障碍,如何利用好新兴媒体技术,如何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以及如何实现文化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都是中国在未来需要持续探索和解决的课题。 展望 2015年的发展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鼓励文化创新,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力量,为世界文明的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文化产业与创新发展的章节,感觉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地方。2015年,正是中国文化产业经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报告对于一些新兴文化业态的出现,例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等的成长,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其中对于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成功案例和遇到的瓶颈,都有比较深入的剖析。我期待从中能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及如何在市场化运作中保持文化特性的真知灼见,这对于我目前所处的行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评分

这本《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5》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以一种既传统又不失现代感的色调和线条勾勒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感,让人不禁对内里的内容产生几分好奇。我翻看了一下目录,涉及的议题非常广泛,从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到具体产业的案例分析,再到国际传播的挑战与机遇,似乎想全景式地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在2015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的发展态势。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从目录的编排来看,就觉得这是一份颇具野心的研究报告。

评分

初读《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5》,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对于“软实力”这个概念的界定和梳理相当清晰。报告并未仅仅停留在对文化产品输出的浅层理解,而是深入探讨了制度、价值观、国际话语权等更深层次的构成要素。在当前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如何精准地定义和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课题。报告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为我们理解和评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扎实的理论框架,这一点在我看来是非常有价值的,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更系统、更深刻的认知体系。

评分

拿到《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5》后,我被其中所呈现的详实数据和严谨分析所震撼。报告中充斥着各种图表、统计数据,将抽象的文化概念具象化,使得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脉络和趋势。例如,在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章节中,报告不仅列举了官方层面的合作项目,还对民间交流活动、学术研究成果等进行了多维度的呈现,这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多元化和复杂性。虽然数据分析的篇幅可能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稍显枯燥,但正是这些冰冷的数据,支撑起了报告中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诸多判断,其科学性和可靠性也因此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让我对报告的观点深信不疑。

评分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说,我最希望了解的,还是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实际表现。《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5》在这方面似乎有所着墨,尤其是关于国际传播战略的探讨。报告中提到了孔子学院、中国电影“走出去”等具体项目,并对它们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评估。我很好奇,在媒体多元化、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将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传递给世界,让更多人理解和接受。报告中对这些挑战的分析,以及提出的应对策略,是我非常期待深入了解的部分,这关乎我们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音和影响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