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

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鄭光美 著
圖書標籤:
  • 鳥類
  • 分類學
  • 分布
  • 中國
  • 動物學
  • 生物學
  • 名錄
  • 科普
  • 野外觀察
  • 鳥類誌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47514
版次:3
商品編碼:1226983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92
字數:75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是一部介紹中國鳥類分類係統以及種和種下分類與分布的專著。在編寫中參考瞭鳥類分類學研究的*新進展。《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共收錄中國鳥類1445種(2344種及亞種),隸屬於26目109科497屬。《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給齣瞭每個種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種和亞種的拉丁學名、分布區(包括動物地理亞區和省級行政區)。為便於國際交流,《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列齣分布區的英文名。《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還對中國特有種鳥類名錄進行瞭認真核定,以便讀者能夠更好地瞭解中國鳥類。書末附有參考文獻以及學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以便讀者檢索。

目錄

目錄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使用說明
I. 雞形目 GALLIFORMES 1
1. 雉科 Phasianidae (Partridges, Pheasants, Peafowls Grouse, Ptarmigans) 1
II. 雁形目 ANSERIFORMES 20
1. 鴨科 Anatidae (Ducks, Geese, Swans) 20
III. 目 PODICIPEDIFORMES 33
1. 科 Podicipedidae (Grebes) 33
IV. 紅鸛目 PHOENICOPTERIFORMES 35
1. 紅鸛科 Phoenicopteridae (Flamingos) 35
V. 鴿形目 COLUMBIFORMES 35
1. 鳩鴿科 Columbidae (Doves, Pigeons) 35
VI. 沙雞目 PTEROCLIFORMES 43
1. 沙雞科 Pteroclidae (Sandgrouse) 43
VII. 夜鷹目 CAPRIMULGIFORMES 44
1. 蛙口夜鷹科 Podargidae (Frogmouths) 44
2. 夜鷹科 Caprimulgidae (Nightjars) 46
3. 鳳頭雨燕科 Hemiprocnidae (Crested Treeswifts) 46
4. 雨燕科 Apodidae (Swifts) 46
VIII. 鵑形目 CUCULIFORMES 50
1. 杜鵑科 Cuculidae (Cuckoos) 50
IX. 鴇形目 OTIDIFORMES 55
1. 鴇科 Otididae (Bustards) 55
X. 鶴形目 GRUIFORMES 56
1. 秧雞科 Rallidae (Rails, Crakes, Coots) 56
2. 鶴科 Gruidae (Cranes) 61
XI. 鴴形目 CHARADRIIFORMES 64
1. 石鴴科 Burhinidae (Thick-Knees) 64
2. 蠣鷸科 Haematopodidae (Oystercatchers) 64
3. 鹮嘴鷸科 Ibidorhynchidae (Ibisbill) 64
4. 反嘴鷸科 Recurvirostridae (Avocets, Stilts) 65
5. 鴴科 Charadriidae (Plovers, Lapwings) 65
6. 彩鷸科 Rostratulidae (Painted Snipes) 70
7. 水雉科 Jacanidae (Jacanas) 70
8. 鷸科 Scolopacidae (Snipes, Sandpipers, Phalaropes) 70
9. 三趾鶉科 Turnicidae (Buttonquails) 82
10. 燕鴴科 Glareolidae (Pratincoles) 83
11. 鷗科 Laridae (Gulls, Terns, Skimmers) 84
12. 賊鷗科 Stercorariidae (Skuas, Jaegers) 94
13. 海雀科 Alcidae (Auks) 95
XII. 鸏形目 PHAETHONTIFORMES 96
1. 鸏科 Phaethontidae (Tropicbirds) 96
XIII. 潛鳥目 GAVIIFORMES 96
1. 潛鳥科 Gaviidae (Loons, Divers) 96
XIV. 鸌形目 PROCELLARIIFORMES 98
1. 信天翁科 Diomedeidae (Albatrosses) 98
2. 海燕科 Hydrobatidae (Storm Petrels) 98
3. 鸌科 Procellariidae (Petrels and Allies) 99
XV. 鸛形目 CICONIIFORMES 101
1. 鸛科 Ciconiidae (Storks) 101
XVI. 鰹鳥目 SULIFORMES 102
1. 軍艦鳥科 Fregatidae (Frigatebirds) 102
2. 鰹鳥科 Sulidae (Gannets, Boobies) 103
3. 鸕鶿科 Phalacrocoracidae (Cormorants) 104
XVII. 鵜形目 PELECANIFORMES 105
1. 鹮科 Threskiornithidae (Ibises, Spoonbills) 105
2. 鷺科 Ardeidae (Herons, Egrets, Bitterns) 106
3. 鵜鶘科 Pelecanidae (Pelicans) 113
XVIII. 鷹形目 ACCIPITRIFORMES 114
1. 鶚科 Pandionidae (Osprey) 114
2. 鷹科 Accipitridae (Hawks, Eagles) 114
XIX. 鴞形目 STRIGIFORMES 129
1. 鴟鴞科 Strigidae (Typical Owls) 129
2. 草鴞科 Tytonidae (Barn Owls) 139
XX. 咬鵑目 TROGONIFORMES 139
1. 咬鵑科 Trogonidae (Trogons) 139
XXI. 犀鳥目 BUCEROTIFORMES 141
1. 犀鳥科 Bucerotidae (Hornbills) 141
2. 戴勝科 Upupidae(Hoopoes) 142
XXII. 佛法僧目 CORACIIFORMES 142
1. 蜂虎科 Meropidae (Bee-eaters) 142
2. 佛法僧科 Coraciidae (Rollers) 144
3. 翠鳥科 Alcedinidae (Kingfishers) 144
XXIII. 啄木鳥目 PICIFORMES 148
1. 擬啄木鳥科 Capitonidae (Barbets) 148
2. 響蜜科 Indicatoridae (Honeyguides) 150
3. 啄木鳥科 Picidae (Woodpeckers) 150
XXIV.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162
1. 隼科 Falconidae (Falcons) 162
XXV. 鸚鵡目 PSITTACIFORMES 166
1. 鸚鵡科 Psittacidae (Parrots) 166
XXVI.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168
1. 八色鶇科 Pittidae (Pittas) 168
2. 闊嘴鳥科 Eurylaimidae (Broadbills) 170
3. 黃鸝科 Oriolidae (Old World Orioles) 170
4. 鶯雀科 Vireonidae (Erpornis and Shrike Babblers) 172
5. 山椒鳥科 Campephagidae (Cuckoo Shrikes) 174
6. 燕科 Artamidae (Wood Swallows) 178
7. 鈎嘴科 Tephrodornithidae (Woodshrike) 178
8. 雀鵯科 Aegithinidae (Ioras) 178
9. 扇尾鶲科 Rhipiduridae (Fantails) 179
10. 捲尾科 Dicruridae (Drongos) 179
11. 王鶲科 Monarchidae (Monarch Flycatchers) 182
12. 伯勞科 Laniidae (Shrikes) 183
13. 鴉科 Corvidae (Crows, Jays) 188
14. 玉鶲科 Stenostiridae (Fairy Flycatchers) 198
15. 山雀科 Paridae (Tits) 199
16. 攀雀科 Remizidae (Penduline Tits) 206
17. 百靈科 Alaudidae (Larks) 207
18. 文須雀科 Panuridae (Bearded Reedling) 213
19. 扇尾鶯科 Cisticolidae (Cisticolas) 214
20. 葦鶯科 Acrocephalidae (Reed Warblers) 217
21. 鱗胸鷦鶥科 Pnoepygidae (Wren Babblers) 221
22. 蝗鶯科 Locustellidae (Bush Warblers and Grasshopper Warblers) 222
23. 燕科 Hirundinidae (Martins and Swallows) 227
24. 鵯科 Pycnonotidae (Bulbuls) 232
25. 柳鶯科 Phylloscopidae (Leaf-warblers) 239
26. 樹鶯科 Cettiidae (Bush warblers) 250
27. 長尾山雀科 Aegithalidae (Long-tailed Tits) 256
28. 鶯鶥科 Sylviidae (Old World Warblers and Parrotbills) 259
29. 綉眼鳥科 Zosteropidae (White-eyes and Yuhinas) 271
30. 林鶥科 Timaliidae (Scimitar Babblers and Allies) 274
31. 幽鶥科 Pellorneidae (Fulvetta, Ground Babblers) 282
32. 噪鶥科 Leiothrichidae (Loughingthrushes and Allies) 288
33. 鏇木雀科 Certhiidae (Treecreepers) 308
34. 科 Sittidae (Nuthatches) 310
35. 鷦鷯科 Troglodytidae (Wrens) 314
36. 河烏科 Cinclidae (Dippers) 315
37. 椋鳥科 Sturnidae (Starlings) 315
38. 鶇科 Turdidae (Thrushes) 320
39. 鶲科 Muscicapidae (Old World Flycatchers, Robins, Redstarts) 329
40. 戴菊科 Regulidae (Goldcrests) 356
41. 太平鳥科 Bombycillidae (Waxwings) 357
42. 麗星鷯鶥科 Elachuridae (Elachura) 358
43. 和平鳥科 Irenidae (Fairy Bluebirds) 358
44. 葉鵯科 Chloropseidae (Leafbirds) 359
45. 啄花鳥科 Dicaeidae (Flowerpeckers) 359
46. 花蜜鳥科 Nectarin


中國古代戲麯研究:從起源到清代 本書概述: 本書是對中國古代戲麯藝術進行深入、係統研究的專著。全書以時間為經,以體裁、流派、劇目、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為緯,勾勒齣中國戲麯自萌芽發展至清代成熟的完整演變脈絡。它不僅梳理瞭戲麯的文獻源流和曆史脈絡,更著重於對各個曆史階段最具代錶性的劇種、劇作傢的創作思想及其藝術成就進行細緻的剖析與評價,力圖構建一個全麵、立體的中國古代戲麯藝術史圖景。 第一部分:戲麯的濫觴與雛形(先秦至唐代) 本部分旨在追溯中國戲麯藝術的源頭活水,探討其在漫長曆史中積澱和形成的早期形態。 一、 原始歌舞與巫儀的遺存: 考察先秦時期如“儺祭”、“舞雩”等儀式性錶演在戲麯起源中的作用。重點分析《詩經》中的某些篇章所蘊含的歌舞因素,以及楚辭中浪漫主義的敘事性對後世戲麯文學的影響。 二、 漢魏六朝的聲影之戲: 深入研究漢代的“百戲”係統,特彆是角抵戲的結構與功能。剖析漢樂府的敘事性與抒情性對早期民間歌舞的影響。同時,對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洞窟藝術中的經變故事、以及“散樂”的發展進行梳理,這些都是後來戲麯錶演的直接前身。 三、 歌舞大麯與參軍戲的興起(唐代): 唐代是戲麯走嚮成熟的關鍵過渡期。本書詳細論述瞭唐代宮廷燕樂中的“法麯”以及“參軍戲”的産生。參軍戲作為成熟的滑稽戲形式,其角色分工(參軍、蒼鶻子)、簡單的故事情節和即興的諷刺意味,被視為戲麯“角色扮演”的雛形確立。重點分析白居易、白行簡等文人對早期戲麯的記錄與創作實踐。 第二部分:宋元南戲與雜劇的鼎盛(宋金元時期) 本部分是全書的重點和核心,旨在闡釋中國戲麯藝術在宋元時期(12世紀至14世紀)實現定型化、規範化和藝術高峰的過程。 一、 南戲的勃興與成熟: 考察産生於溫州一帶的“南戲”(或稱永嘉雜劇)的早期形態與流變。分析南戲在語言(偏重口語化)、麯調體係(七音繁復)和結構布局上的特點。選取《琵琶記》(雖成書於明代,但其藍本深植於南戲傳統)等作為研究範例,探討其“故事性”強於“抒情性”的特點。 二、 雜劇的規範化與北麯的形成: 集中探討以關漢卿、白樸、馬緻遠、鄭光祖為代錶的“元麯四大傢”。詳細分析元雜劇的“一摺一生唱”、“四摺一楔子”的固定結構,以及其所采用的“北麯”體係的音樂特徵。通過對《竇娥冤》、《漢宮鞦》、《倩女離魂》等經典劇作的文本細讀,揭示元雜劇在主題選擇(如對黑暗政治的批判、對愛情自由的追求)和人物塑造上的深刻性。 三、 戲麯文學與思想內涵: 探討元雜劇如何將傳統詩詞、小說敘事手法融入戲劇衝突的構建中。分析元代知識分子,特彆是文人在政治失意後,通過戲麯這一“閑散”藝術形式寄托的儒傢、道傢、佛傢思想的復雜交融。 第三部分:明清傳奇的繁榮與轉型(明代中後期至清中葉) 本書第三部分聚焦於明代中後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文人階層的壯大,戲麯藝術形式嚮更精細、更華麗的“傳奇”體裁過渡和轉化的過程。 一、 昆山腔的興起與聲腔革命: 詳述以魏良輔為代錶的戲麯改革傢,如何吸收南戲的成熟經驗,結閤昆山地區的民間音樂,最終創立瞭典雅、精緻的“昆山腔”。這一變革標誌著戲麯審美趣味從元雜劇的質樸粗獷轉嚮瞭婉約細膩,為後世戲麯的錶演藝術奠定瞭基調。 二、 明代中後期的重要劇作傢群體: 重點分析湯顯祖“臨川四夢”的創作理念及其“重情”的文藝思想。研究其如何突破傳統戲劇的敘事窠臼,追求“誌情”與“幻境”的融閤。同時,對李玉和徐渭等人的作品風格進行對比研究,展示明代戲麯在題材和手法上的多樣性。 三、 清代戲麯的集大成與晚期變調: 考察清代戲麯的流變,特彆是“花部”戲的興起對“雅部”(昆麯)的衝擊。探討孔尚任的《桃花扇》在曆史興亡題材上所達到的巔峰,以及洪昇的《長生殿》在愛情與政治間的平衡藝術。最後,分析清代中後期,隨著地方戲麯聲腔(如徽班、漢調)的成熟,傳統戲麯體製麵臨的挑戰與變革趨勢,為清末戲麯的全麵轉型埋下伏筆。 結語: 全書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豐富的文獻依據,力求為讀者展現一幅宏大而細膩的中國古代戲麯藝術發展畫捲。它不僅是戲麯史研究者和專業院校師生的重要參考,也是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普通讀者瞭解戲麯深厚底蘊的必備讀物。本書強調藝術形式與曆史語境的互動關係,力求超越純粹的文獻羅列,達到對古代劇作傢深層藝術追求的理解與闡釋。

用戶評價

評分

一直以來,我都對中國這個地大物博的國傢擁有如此豐富的鳥類資源感到非常自豪。然而,隨著近些年生態環境的變化,很多鳥類的生存狀況也麵臨著挑戰。這本《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的齣現,不僅僅是一次科學的梳理,更是對這些寶貴生命的一種記錄和守護。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瀕危鳥類的信息,希望它能夠詳細列齣這些鳥類的分布範圍、數量以及麵臨的威脅。我相信,這些信息對於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者、科研人員以及政府相關部門來說,都將是極其寶貴的參考資料。同時,對於普通公眾來說,瞭解哪些鳥類正處於危險之中,也能激發更多的關注和參與。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喚醒更多人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並為實際的保護行動提供科學依據。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對自然界敬畏感的加深。當我翻閱它的時候,我仿佛能看到無數年來,這些小小的生命在中國的土地上,在廣袤的森林、濕地、草原以及海岸綫上,書寫著它們各自的生存故事。它不僅僅是一本名錄,更像是一部關於中國鳥類生命史的史詩。我尤其喜歡那種圖文並茂的風格(雖然這裏我並不知道它是否有插圖,但憑想象,一本優秀的鳥類名錄必然會配圖),每一張精美的鳥類照片(假設有的話)都能讓我感受到生命的靈動,而關於它們分布的詳細描述,則讓我對這些鳥類的遷徙、棲息地選擇有瞭更深的理解。我經常會根據書中的信息,規劃我的觀鳥路綫,試圖去發現那些稀有或者特有的鳥種。這種探索的過程,讓我對中國這片土地的生物多樣性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更加意識到保護這些寶貴資源的重要性。這本書的齣版,絕對是提升公眾生態保護意識的一個重要平颱。

評分

作為一個剛入門的觀鳥新手,我最害怕的就是麵對一大堆專業術語和模糊不清的分類信息。很多時候,一本厚重的圖鑒雖然信息量巨大,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反而會望而卻步。而這本《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我預感它會以一種更加清晰、易於理解的方式來呈現信息。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種循序漸進的學習路徑,從最基礎的分類概念入手,然後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物種鑒彆和分布規律。我特彆期待裏麵是否有關於常見鳥類的詳細描述,以及一些入門級的鑒彆技巧。這樣,我就可以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逐漸建立起對中國鳥類的基本認知,並且能夠自信地拿起望遠鏡,去探索身邊的自然世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點燃一個人對自然的好奇心,並且提供一條清晰的學習道路,讓這份好奇心得以持續發展。

評分

我是一名對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頗感興趣的讀者,這本《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物種列錶,更是一扇瞭解中國鳥類演化曆史的窗口。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物種起源、地理隔離以及適應性演化的相關信息。例如,如果能夠提及不同亞種之間的差異,或者指齣某些物種在特定地理區域的獨特性,那將極大地滿足我的求知欲。同時,我對生態學領域也很關注,所以我也希望能瞭解到不同鳥類在各自分布區域內的生態位,它們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所依賴的生境特點。這本書如果能將分類、分布與生態演化有機地結閤起來,那將是一部真正具有深遠科學意義的著作,能夠為我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來理解中國鳥類的生命圖景。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廣大觀鳥愛好者和鳥類研究者們的一場及時雨!之前雖然也有一些關於中國鳥類的參考資料,但總感覺不夠係統、不夠權威。尤其是關於分類和分布這些核心信息,每次查閱都覺得有些零散,甚至在某些方麵還存在爭議。這本《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的問世,可以說極大地彌補瞭這一空白。我最看重的是它那種嚴謹的態度,從前言的緻謝名單就能感受到背後付齣的巨大心血,大量的專傢學者參與其中,確保瞭信息的準確性和權威性。對於我這樣業餘愛好者來說,每次齣去觀鳥,都希望能有那麼一本能夠信賴的工具書,能夠準確地辨認我遇到的鳥類,並且瞭解它們在中國的具體分布範圍。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的這個需求。我特彆期待裏麵關於一些新發現的鳥種的收錄,以及對原有分類係統可能進行的調整,這對於我更新自己的知識庫至關重要。而且,我相信它會成為我未來每一次野外考察中最不可或缺的夥伴,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記錄中國豐富的鳥類多樣性。

評分

京東自營物流一項比較給力,書比較難找,但都到齊瞭,印刷質量沒問題。

評分

很好。到貨很快,下單當天就到咯!

評分

好書,價格便宜,快遞給力,給好評。

評分

《中國鳥類鳴聲》不僅可為廣大科研人員研究鳥類鳴聲行為提供參考藉鑒,也可服務社會大眾,以科普的方式為大傢提供野外快速地通過鳥鳴鑒定區分鳥種的素材。

評分

還沒看,有音頻光盤更好。

評分

好評!

評分

《中國鳥類鳴聲》不僅可為廣大科研人員研究鳥類鳴聲行為提供參考藉鑒,也可服務社會大眾,以科普的方式為大傢提供野外快速地通過鳥鳴鑒定區分鳥種的素材。

評分

適閤專業人員,一般愛好者就算瞭吧 看不懂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