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三篇古典文献,即《公孙龙子》《尹文子》《邓析子》的“今解”。《公孙龙子今解》的主体内容是对现存被认为是公孙龙的着作的《名实论》《指物论》《白马论》《坚白论》《通变论》《迹府》六篇的校勘和解读,每篇之前有“解题”。最后附有历代论及公孙龙的思想及政治活动的多篇文献材料供参考。《尹文子今解》主体是对现存《尹文子》“大道上、下”两篇的校勘、解读、评析和翻译。最后附有“尹文子版本”、“《尹文子》旧序”、“《尹文子》逸文”、“关于尹文子的着录、校勘与考证”、“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邓析子今解》主体是对现存《邓析子》两篇《无厚篇》和《转辞篇》的校勘、解读、翻译和评析,最后附有“原序”和“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作者具有丰富的西方现代逻辑学知识和深厚的传统国学素养,遵循“对于古籍的理解必须符合古人的愿意,对于古籍的说明必须使今人看得懂。要符合古人愿意就不能穿凿附会,要使今人看得懂就要讲得明白浅显”的古籍今解原则,充分参考吸收了之前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三篇古典文献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解读。从字句的校勘训诂,到文意的疏通、思想点评、版本辨析,到各篇着作的篇章结构安排等等,都多有发明。每篇着作后附有多个附录,对于理解各篇着作的背景知识也有帮助。译注文字要言不烦、典雅流畅、耐人寻味。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普及价值。
陈高佣(1902—1976),已故著名历史学者。192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28年赴日本留学,1930年回国,任教于上海劳动大学,1933年任上海国立暨南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史地系教授,并兼任复旦大学、大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沪江大学等校教授,1951年任西北大学教授,1954年调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授,1960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革”期间,陈高佣遭政治迫害,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但在恶劣的环境中,陈高佣先后完成了《墨辩今解》、《老子今解》、《论语译注批》和《盐铁论评注》等近百万字的着作。“*革”后,在中央统战部的关心和重视下,陈高佣先生的冤案得以平反。陈高佣在学术上造诣颇深,在我国史学界享有声誉。
公孫龍子今解 / 1
名實論 / 3
指物論 / 13
白馬論 / 24
堅白論 / 36
通變論 / 51
跡 府 / 72
附録 / 82
鄧析子今解 / 103
無厚篇第一 / 105
轉辭篇第二 / 128
附録 / 146
尹文子今解 / 151
大道 上 / 153
大道 下 / 193
附録 / 215
整理後記 / 222
《指物论》是公孙龙分离主义的理论依据。《指物论》和《名实论》是《公孙龙子》书中两篇原则性的论着。如果说《名实论》中所讲的是公孙龙的认识论,则可说《指物论》中所讲的是公孙龙的世界观。因为用“唯乎其彼此”正名以正实的认识方法,于是得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对世界事物的看法;也正因为有“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对世界事物的看法,于是他对于事物的认识方法,不能不采取“唯乎其彼此”正名以正实的方法。《指物论》与《名实论》是有密切关系的,读《公孙龙子》首先要对《名实论》和《指物论》有彻底了解,然后对于他所假物取譬的各篇文字才能迎刃而解。
《指物论》是论“指”与“物”的。物即《名实论》所谓:“天地与其所产焉,皆物也”的物,即世界上的各种东西。指字在现存《公孙龙子》书中除此篇外其他各篇未再见,此篇所言指的意义也很抽象笼统而不具体明确,因此,历来名家对于所谓指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把现在仅存的《公孙龙子》五篇的内容加以分析和综合,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指就是物之所以成其为物的东西,即物性,即物的属性。属性显现于物体,是属性的现象,是人们的感觉可以感觉到的,因此物即成为各色各样的物。但属性之为属性,是当它还没有显现于物体的时候已经存在;物体没有了的时候,它仍然是存在的;它是独立具足,自离自藏,由人们的感觉所不能感觉到的。这是属性的本质。《指物论》是论指与物的,就是论自离自藏的属性本质和显现于物体的属性现象的,也就是论本质与现象的。本质和现象是属于世界观的两个重要范畴,所以《指物论》代表了公孙龙的世界观。
《指物论》虽然也论指与物的结合及由物显现为现象的物指,主要的是论指与物的分离及独立自藏的真指。所以《指物论》,既不是论有所指的物,即有所指示或指定的物;也不是论有指的物,即有属性的物;更不是论物的指,即物的属性;而是论指与物的,即论属性与物体的,指与物是两个彼此分离,各自独立的对象。现存《公孙龙子》五篇的题目都与此同。《名实论》是论“名”和“实”的,《坚白论》是论“坚”与“白”的,《通变论》是论“通”与“变”的。《白马论》似可说是论白色的马,实际上也是论“白”与“马”的,即论命色的白与命形的马两个概念的。这样将两个概念并列举出进行论证,可说是现存《公孙龙子》五篇的共同体例。
公孙龙的分离主义是:客观方面,物与指离,指与指离,即事物和属性是分离的,属性和属性也是分离的;主观方面,知与见离,神与知见离,即感觉和感觉是分离的,思想和感觉也是分离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各自分离孤立,彼此毫无联系,彼此不相依赖的。惟有这样的看法,才是正确的认识。所以说:“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见本篇)。这就是说,天下的事物,都是分离的,惟有把它作各个独立的看,才是正确的。这种方法也就是《名实论》中所谓“唯乎其彼此”的方法。《白马论》主要是讲物与指的离,即物与指的唯乎其彼此;《坚白论》主要是讲指与指的离,即指与指的唯乎其彼此。
……
我最近淘到一本《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书名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学术气息。我一直认为,了解中国的思想史,绕不开先秦诸子,而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这几位,虽然不像孔孟那样家喻户晓,但他们的观点往往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特别是公孙龙子,他关于“白马非马”的论述,简直是中国古代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的巅峰之作,虽然读起来让人头大,但细品之下,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精妙之处。这本书的“今解”二字,让我看到了希望——这意味着我不需要具备深厚的古文功底,也能去理解这些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我期待它能够以一种更易懂、更贴近现代人的方式,来解读这些古籍,让我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拓展思维的边界。哲学思想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穿透时空,与当下的我们产生共鸣,解决我们可能面临的困惑。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评分对于《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是它所涵盖的思想深度和其“今解”的价值。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是中国古代辩论史上的一个奇谈,它所引发的关于概念、范畴、以及语言与事物关系的讨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而邓析子和尹文子,作为法家和名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在探讨国家治理、法律制度以及辩论策略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尤其看重“今解”这一部分,因为它意味着这本书并非只是简单的古籍复刻,而是经过现代学者的梳理和阐释,能够帮助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古人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用 contemporary 的视角来剖析这些古老的哲学命题,帮助我们看到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投影,并从中获得启发。一个好的“今解”,不仅能让我们读懂古人,更能让我们思考古人的思想如何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相连接,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我。
评分最近入了一本《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刚翻了翻,感觉挺有意思的。书名听着就挺古老,里面收录的这几位先秦诸子,尤其是公孙龙子,他的“白马非马”之说,一直让我觉得特别烧脑。每次看这些古籍,总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仿佛能听到古人在辩论,在思考,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的根本。这本书的“今解”部分,应该就是用比较现代的语言来解读这些古老的思想,这对我这种对古文不太精通但又对哲学很感兴趣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期待能从这本书里,看到这些古老的思想是如何影响后世的,或者它们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毕竟,很多看起来很玄乎的哲学命题,仔细琢磨一下,往往都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白马非马”,如果跳出字面意思,可能是在探讨概念的界限,事物的本质,或者语言的局限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这本书的装帧也挺不错的,纸质也还可以,放在书架上,看着就觉得有分量。我打算慢慢地读,一点一点地去体会。
评分最近偶然看到《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这本书,名字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一直对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很着迷,尤其是那些在思想上有独树一帜的大家。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是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经典命题,它所涉及的逻辑辩证思维,在当时是相当超前的。而邓析子和尹文子,他们的思想同样在政治和哲学领域有着重要影响。这本书的“今解”二字,对我这样对古文研究不甚深入但又渴望领略古人智慧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易懂的解读框架,帮助我跨越语言的障碍,直接触及这些古老思想的核心。哲学思想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普适性,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看到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在当下依然熠熠生辉,如何帮助我们梳理思路,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评分拿到《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这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内容。我一直对先秦诸子学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不那么主流但思想却极其深刻的代表人物。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绕不开的经典公案,每次读到都会让人眉头紧锁,但又忍不住想要深究其背后的逻辑。邓析子和尹文子,虽然在名气上可能不及孔孟老庄,但他们的思想同样有着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在政治哲学和辩论术方面。这本书的“今解”部分,预示着它不仅仅是原典的堆砌,更包含了对这些古老思想的现代阐释,这对于理解古人的智慧,并将其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的翻译和解读能够清晰明了,不会过于晦涩,让我能够真正地领略到这些先贤的智慧光芒,而不是被古奥的语言所困扰。阅读古籍,就像是和历史对话,而一本好的“今解”本,就是这场对话的绝佳媒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反思我们自身。
评分名家古籍
评分?????????
评分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名家古籍
评分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名家古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