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

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高傭 著
图书标签:
  • 先秦哲学
  • 公孙龙
  • 邓析
  • 尹文子
  • 道家
  • 名家
  • 逻辑学
  • 古代思想
  • 哲学史
  • 注释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3997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7994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三篇古典文献,即《公孙龙子》《尹文子》《邓析子》的“今解”。《公孙龙子今解》的主体内容是对现存被认为是公孙龙的着作的《名实论》《指物论》《白马论》《坚白论》《通变论》《迹府》六篇的校勘和解读,每篇之前有“解题”。最后附有历代论及公孙龙的思想及政治活动的多篇文献材料供参考。《尹文子今解》主体是对现存《尹文子》“大道上、下”两篇的校勘、解读、评析和翻译。最后附有“尹文子版本”、“《尹文子》旧序”、“《尹文子》逸文”、“关于尹文子的着录、校勘与考证”、“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邓析子今解》主体是对现存《邓析子》两篇《无厚篇》和《转辞篇》的校勘、解读、翻译和评析,最后附有“原序”和“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作者具有丰富的西方现代逻辑学知识和深厚的传统国学素养,遵循“对于古籍的理解必须符合古人的愿意,对于古籍的说明必须使今人看得懂。要符合古人愿意就不能穿凿附会,要使今人看得懂就要讲得明白浅显”的古籍今解原则,充分参考吸收了之前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三篇古典文献作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解读。从字句的校勘训诂,到文意的疏通、思想点评、版本辨析,到各篇着作的篇章结构安排等等,都多有发明。每篇着作后附有多个附录,对于理解各篇着作的背景知识也有帮助。译注文字要言不烦、典雅流畅、耐人寻味。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普及价值。

作者简介

  陈高佣(1902—1976),已故著名历史学者。192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28年赴日本留学,1930年回国,任教于上海劳动大学,1933年任上海国立暨南大学(现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史地系教授,并兼任复旦大学、大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沪江大学等校教授,1951年任西北大学教授,1954年调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授,1960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革”期间,陈高佣遭政治迫害,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但在恶劣的环境中,陈高佣先后完成了《墨辩今解》、《老子今解》、《论语译注批》和《盐铁论评注》等近百万字的着作。“*革”后,在中央统战部的关心和重视下,陈高佣先生的冤案得以平反。陈高佣在学术上造诣颇深,在我国史学界享有声誉。

目录

公孫龍子今解 / 1

名實論 / 3

指物論 / 13

白馬論 / 24

堅白論 / 36

通變論 / 51

跡 府 / 72

附録 / 82

鄧析子今解 / 103

無厚篇第一 / 105

轉辭篇第二 / 128

附録 / 146

尹文子今解 / 151

大道 上 / 153

大道 下 / 193

附録 / 215

整理後記 / 222


精彩书摘

  《指物论》是公孙龙分离主义的理论依据。《指物论》和《名实论》是《公孙龙子》书中两篇原则性的论着。如果说《名实论》中所讲的是公孙龙的认识论,则可说《指物论》中所讲的是公孙龙的世界观。因为用“唯乎其彼此”正名以正实的认识方法,于是得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对世界事物的看法;也正因为有“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对世界事物的看法,于是他对于事物的认识方法,不能不采取“唯乎其彼此”正名以正实的方法。《指物论》与《名实论》是有密切关系的,读《公孙龙子》首先要对《名实论》和《指物论》有彻底了解,然后对于他所假物取譬的各篇文字才能迎刃而解。
  《指物论》是论“指”与“物”的。物即《名实论》所谓:“天地与其所产焉,皆物也”的物,即世界上的各种东西。指字在现存《公孙龙子》书中除此篇外其他各篇未再见,此篇所言指的意义也很抽象笼统而不具体明确,因此,历来名家对于所谓指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把现在仅存的《公孙龙子》五篇的内容加以分析和综合,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指就是物之所以成其为物的东西,即物性,即物的属性。属性显现于物体,是属性的现象,是人们的感觉可以感觉到的,因此物即成为各色各样的物。但属性之为属性,是当它还没有显现于物体的时候已经存在;物体没有了的时候,它仍然是存在的;它是独立具足,自离自藏,由人们的感觉所不能感觉到的。这是属性的本质。《指物论》是论指与物的,就是论自离自藏的属性本质和显现于物体的属性现象的,也就是论本质与现象的。本质和现象是属于世界观的两个重要范畴,所以《指物论》代表了公孙龙的世界观。
  《指物论》虽然也论指与物的结合及由物显现为现象的物指,主要的是论指与物的分离及独立自藏的真指。所以《指物论》,既不是论有所指的物,即有所指示或指定的物;也不是论有指的物,即有属性的物;更不是论物的指,即物的属性;而是论指与物的,即论属性与物体的,指与物是两个彼此分离,各自独立的对象。现存《公孙龙子》五篇的题目都与此同。《名实论》是论“名”和“实”的,《坚白论》是论“坚”与“白”的,《通变论》是论“通”与“变”的。《白马论》似可说是论白色的马,实际上也是论“白”与“马”的,即论命色的白与命形的马两个概念的。这样将两个概念并列举出进行论证,可说是现存《公孙龙子》五篇的共同体例。
  公孙龙的分离主义是:客观方面,物与指离,指与指离,即事物和属性是分离的,属性和属性也是分离的;主观方面,知与见离,神与知见离,即感觉和感觉是分离的,思想和感觉也是分离的;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各自分离孤立,彼此毫无联系,彼此不相依赖的。惟有这样的看法,才是正确的认识。所以说:“离也者天下,故独而正”(见本篇)。这就是说,天下的事物,都是分离的,惟有把它作各个独立的看,才是正确的。这种方法也就是《名实论》中所谓“唯乎其彼此”的方法。《白马论》主要是讲物与指的离,即物与指的唯乎其彼此;《坚白论》主要是讲指与指的离,即指与指的唯乎其彼此。
  ……


《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并非单纯的字词汇集,而是一部深入探索先秦诸子思想精髓的学术著作。它并非罗列古籍,更非简单注解,而是试图在当代语境下,为公孙龙、邓析、尹文这三位虽名声显赫却又常常被误读的古代思想家,提供一个更为清晰、透彻的理解视角。本书的核心目标在于“今解”,即以现代学者的研究方法和逻辑体系,重新审视这些古老智慧,破除历史积淀带来的隔阂与曲解,发掘其穿越时空的价值与启示。 公孙龙,这位以“白马非马”之辩闻名于世的辩士,其思想的核心并非简单的诡辩,而是对名实关系、概念范畴以及语言逻辑的深刻反思。本书在解析公孙龙思想时,将不仅仅停留于对其“离坚”、“合弁”、“指物”、“论迹”等著名命题的字面解读,而是会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哲学意蕴。例如,为何公孙龙会提出“白马非马”?这其中蕴含着对“共名”与“实名”、“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何种区分?他的“龙”是否仅仅指代一种动物?还是借此隐喻了某种更深层的哲学概念?本书将试图剥离“白马非马”的神秘面纱,揭示其对于认识论、逻辑学乃至语言哲学的重要贡献。作者会详细阐述公孙龙如何运用“形名”之学,试图建立一套更为精密的认识框架,以避免概念混淆和逻辑陷阱。对于他提出的“五去”、“六辨”等论辩方法,也将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其在逻辑推理中的作用,并尝试将其置于中国古代逻辑学的整体发展脉络中进行考察。本书还将探讨公孙龙思想的局限性,以及后世对其的争议与发展,力求呈现一个全面而客观的公孙龙形象。 邓析,这位被誉为“春秋末期辩士”的法家代表,其思想的锋芒在于对法治精神的早期探索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本书对邓析的解读,不会仅仅视为一个“弄法”的智者,而是会着重发掘其思想中蕴含的理性主义和务实精神。邓析“恃法而进”,这句话的背后,是对制度力量和法律权威的肯定。本书将深入分析邓析如何理解“法”,以及他所倡导的“法”与“权”的关系。他是否仅仅主张严苛的法律,还是也包含对法律的灵活运用与因时而变的考量?对于邓析“析言”、“操名”等论辩技巧,本书将分析其在政治辩论和法律实践中的应用,探讨其如何通过语言的运用影响舆论和决策。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探讨邓析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意义,以及他对于后世法家思想发展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他对于“道”与“器”的区分,以及对“势”的运用,都为理解古代政治运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书将努力还原一个在春秋末期社会变革浪潮中,积极探索政治治理新路径的思想家形象。 尹文子,这位以“尹文之道”著称的思想家,其核心在于融合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试图在“无为”与“有为”之间找到一条现实可行的治国之道。本书对尹文子的解析,将重点关注其“道”、“名”、“法”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他所谓的“道”,并非纯粹的自然无为,而是包含着对社会秩序和政治原则的深层认知。而“名”与“法”,则是实现这种“道”的具体工具和手段。本书将详细阐述尹文子如何理解“名”的约束力,以及“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关键作用。他如何看待君主的权力以及如何运用“法”来驾驭臣属,都将是深入分析的重点。尹文子思想的独特性在于其对“虚静”与“动静”的辩证运用,他强调君主应该保持虚静以洞察世情,但又必须适时“动”以施政。这种“内圣外王”式的治国理念,将是本书着力呈现的部分。此外,本书还会探讨尹文子思想中可能存在的道家“无为”与法家“有为”之间的张力,以及他如何试图将二者有机结合,以达到“德治”与“法治”的和谐统一。 《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并非一本轻松的读物,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哲学基础和历史视野。但同时,它也并非高不可攀的学术巨著,而是以严谨的逻辑、清晰的论述和富有启发性的解读,引领读者走进先秦思想的殿堂。本书的“今解”之处,体现在作者并非简单地复述古人的话语,而是通过现代的学术方法,如文本分析、概念辨析、逻辑推理、历史语境还原等,去重新发掘和阐释这些古老思想的当代价值。例如,在解读公孙龙关于“白马非马”的论述时,作者可能会将其与现代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集合理论等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其在概念区分和逻辑思维方面的早期探索。在分析邓析的法治思想时,作者可能会将其与现代法治的原则进行参照,探讨其对于现代法律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在理解尹文子关于君主统治的论述时,作者也可能将其与现代政治学中的权力运行、治理模式等进行比较,从而发掘其思想的普适性。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对这三位思想家的个案研究,更在于通过对他们思想的深入剖析,勾勒出先秦时期思想流派的复杂图景以及其相互激化的动态过程。公孙龙的逻辑思辨,邓析的法治锐进,尹文子的融汇贯通,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思想碰撞的璀璨星空。本书力求展现的,正是这样一幅生动而深刻的思想画卷,让读者在理解个体思想的同时,也能把握思想发展的整体脉络。 最后,本书的“今解”也是一种对经典文本的“再创造”。作者并非仅仅作为旁观者,而是以一位对话者的姿态,与这些古老智慧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这种交流,既是对先贤思想的致敬,也是对现代思想的启发。本书致力于呈现的,是一份充满智慧与洞见的学术成果,它将引导读者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被时光尘封的先秦智慧,从中汲取力量,启迪思考,并为当下的社会发展与思想探索提供宝贵的精神食粮。它是一次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度挖掘,是一次对逻辑、法律、政治等重要哲学范畴的精辟解读,更是一次对中华文明源头活水的有力探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淘到一本《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书名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学术气息。我一直认为,了解中国的思想史,绕不开先秦诸子,而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这几位,虽然不像孔孟那样家喻户晓,但他们的观点往往更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特别是公孙龙子,他关于“白马非马”的论述,简直是中国古代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的巅峰之作,虽然读起来让人头大,但细品之下,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精妙之处。这本书的“今解”二字,让我看到了希望——这意味着我不需要具备深厚的古文功底,也能去理解这些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我期待它能够以一种更易懂、更贴近现代人的方式,来解读这些古籍,让我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拓展思维的边界。哲学思想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穿透时空,与当下的我们产生共鸣,解决我们可能面临的困惑。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评分

对于《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是它所涵盖的思想深度和其“今解”的价值。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是中国古代辩论史上的一个奇谈,它所引发的关于概念、范畴、以及语言与事物关系的讨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而邓析子和尹文子,作为法家和名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在探讨国家治理、法律制度以及辩论策略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尤其看重“今解”这一部分,因为它意味着这本书并非只是简单的古籍复刻,而是经过现代学者的梳理和阐释,能够帮助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古人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用 contemporary 的视角来剖析这些古老的哲学命题,帮助我们看到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投影,并从中获得启发。一个好的“今解”,不仅能让我们读懂古人,更能让我们思考古人的思想如何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相连接,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我。

评分

最近入了一本《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刚翻了翻,感觉挺有意思的。书名听着就挺古老,里面收录的这几位先秦诸子,尤其是公孙龙子,他的“白马非马”之说,一直让我觉得特别烧脑。每次看这些古籍,总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仿佛能听到古人在辩论,在思考,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的根本。这本书的“今解”部分,应该就是用比较现代的语言来解读这些古老的思想,这对我这种对古文不太精通但又对哲学很感兴趣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期待能从这本书里,看到这些古老的思想是如何影响后世的,或者它们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毕竟,很多看起来很玄乎的哲学命题,仔细琢磨一下,往往都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白马非马”,如果跳出字面意思,可能是在探讨概念的界限,事物的本质,或者语言的局限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这本书的装帧也挺不错的,纸质也还可以,放在书架上,看着就觉得有分量。我打算慢慢地读,一点一点地去体会。

评分

最近偶然看到《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这本书,名字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一直对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很着迷,尤其是那些在思想上有独树一帜的大家。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是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经典命题,它所涉及的逻辑辩证思维,在当时是相当超前的。而邓析子和尹文子,他们的思想同样在政治和哲学领域有着重要影响。这本书的“今解”二字,对我这样对古文研究不甚深入但又渴望领略古人智慧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易懂的解读框架,帮助我跨越语言的障碍,直接触及这些古老思想的核心。哲学思想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普适性,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看到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在当下依然熠熠生辉,如何帮助我们梳理思路,认识事物的本质,并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评分

拿到《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这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它的内容。我一直对先秦诸子学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不那么主流但思想却极其深刻的代表人物。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绕不开的经典公案,每次读到都会让人眉头紧锁,但又忍不住想要深究其背后的逻辑。邓析子和尹文子,虽然在名气上可能不及孔孟老庄,但他们的思想同样有着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在政治哲学和辩论术方面。这本书的“今解”部分,预示着它不仅仅是原典的堆砌,更包含了对这些古老思想的现代阐释,这对于理解古人的智慧,并将其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的翻译和解读能够清晰明了,不会过于晦涩,让我能够真正地领略到这些先贤的智慧光芒,而不是被古奥的语言所困扰。阅读古籍,就像是和历史对话,而一本好的“今解”本,就是这场对话的绝佳媒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反思我们自身。

评分

名家古籍

评分

?????????

评分

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

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

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

名家古籍

评分

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

和描述的一致,快递员服务好。

评分

名家古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