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三篇古典文獻,即《公孫龍子》《尹文子》《鄧析子》的“今解”。《公孫龍子今解》的主體內容是對現存被認為是公孫龍的著作的《名實論》《指物論》《白馬論》《堅白論》《通變論》《跡府》六篇的校勘和解讀,每篇之前有“解題”。最後附有曆代論及公孫龍的思想及政治活動的多篇文獻材料供參考。《尹文子今解》主體是對現存《尹文子》“大道上、下”兩篇的校勘、解讀、評析和翻譯。最後附有“尹文子版本”、“《尹文子》舊序”、“《尹文子》逸文”、“關於尹文子的著錄、校勘與考證”、“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鄧析子今解》主體是對現存《鄧析子》兩篇《無厚篇》和《轉辭篇》的校勘、解讀、翻譯和評析,最後附有“原序”和“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作者具有豐富的西方現代邏輯學知識和深厚的傳統國學素養,遵循“對於古籍的理解必須符閤古人的願意,對於古籍的說明必須使今人看得懂。要符閤古人願意就不能穿鑿附會,要使今人看得懂就要講得明白淺顯”的古籍今解原則,充分參考吸收瞭之前特彆是近代以來的相關研究成果,對三篇古典文獻作瞭較為係統、完整的解讀。從字句的校勘訓詁,到文意的疏通、思想點評、版本辨析,到各篇著作的篇章結構安排等等,都多有發明。每篇著作後附有多個附錄,對於理解各篇著作的背景知識也有幫助。譯注文字要言不煩、典雅流暢、耐人尋味。本書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文化普及價值。
陳高傭(1902—1976),已故著名曆史學者。192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1928年赴日本留學,1930年迴國,任教於上海勞動大學,1933年任上海國立暨南大學(現華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史地係教授,並兼任復旦大學、大夏大學、上海政法學院、滬江大學等校教授,1951年任西北大學教授,1954年調西安師範學院曆史係任教授,1960年任陝西師範大學教授。“*革”期間,陳高傭遭政治迫害,受到極不公平的待遇。但在惡劣的環境中,陳高傭先後完成瞭《墨辯今解》、《老子今解》、《論語譯注批》和《鹽鐵論評注》等近百萬字的著作。“*革”後,在中央統戰部的關心和重視下,陳高傭先生的冤案得以平反。陳高傭在學術上造詣頗深,在我國史學界享有聲譽。
公孫龍子今解 / 1
名實論 / 3
指物論 / 13
白馬論 / 24
堅白論 / 36
通變論 / 51
跡 府 / 72
附録 / 82
鄧析子今解 / 103
無厚篇第一 / 105
轉辭篇第二 / 128
附録 / 146
尹文子今解 / 151
大道 上 / 153
大道 下 / 193
附録 / 215
整理後記 / 222
《指物論》是公孫龍分離主義的理論依據。《指物論》和《名實論》是《公孫龍子》書中兩篇原則性的論著。如果說《名實論》中所講的是公孫龍的認識論,則可說《指物論》中所講的是公孫龍的世界觀。因為用“唯乎其彼此”正名以正實的認識方法,於是得齣“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對世界事物的看法;也正因為有“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對世界事物的看法,於是他對於事物的認識方法,不能不采取“唯乎其彼此”正名以正實的方法。《指物論》與《名實論》是有密切關係的,讀《公孫龍子》首先要對《名實論》和《指物論》有徹底瞭解,然後對於他所假物取譬的各篇文字纔能迎刃而解。
《指物論》是論“指”與“物”的。物即《名實論》所謂:“天地與其所産焉,皆物也”的物,即世界上的各種東西。指字在現存《公孫龍子》書中除此篇外其他各篇未再見,此篇所言指的意義也很抽象籠統而不具體明確,因此,曆來名傢對於所謂指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把現在僅存的《公孫龍子》五篇的內容加以分析和綜閤,我們可以看齣所謂指就是物之所以成其為物的東西,即物性,即物的屬性。屬性顯現於物體,是屬性的現象,是人們的感覺可以感覺到的,因此物即成為各色各樣的物。但屬性之為屬性,是當它還沒有顯現於物體的時候已經存在;物體沒有瞭的時候,它仍然是存在的;它是獨立具足,自離自藏,由人們的感覺所不能感覺到的。這是屬性的本質。《指物論》是論指與物的,就是論自離自藏的屬性本質和顯現於物體的屬性現象的,也就是論本質與現象的。本質和現象是屬於世界觀的兩個重要範疇,所以《指物論》代錶瞭公孫龍的世界觀。
《指物論》雖然也論指與物的結閤及由物顯現為現象的物指,主要的是論指與物的分離及獨立自藏的真指。所以《指物論》,既不是論有所指的物,即有所指示或指定的物;也不是論有指的物,即有屬性的物;更不是論物的指,即物的屬性;而是論指與物的,即論屬性與物體的,指與物是兩個彼此分離,各自獨立的對象。現存《公孫龍子》五篇的題目都與此同。《名實論》是論“名”和“實”的,《堅白論》是論“堅”與“白”的,《通變論》是論“通”與“變”的。《白馬論》似可說是論白色的馬,實際上也是論“白”與“馬”的,即論命色的白與命形的馬兩個概念的。這樣將兩個概念並列舉齣進行論證,可說是現存《公孫龍子》五篇的共同體例。
公孫龍的分離主義是:客觀方麵,物與指離,指與指離,即事物和屬性是分離的,屬性和屬性也是分離的;主觀方麵,知與見離,神與知見離,即感覺和感覺是分離的,思想和感覺也是分離的;宇宙間的一切都是各自分離孤立,彼此毫無聯係,彼此不相依賴的。惟有這樣的看法,纔是正確的認識。所以說:“離也者天下,故獨而正”(見本篇)。這就是說,天下的事物,都是分離的,惟有把它作各個獨立的看,纔是正確的。這種方法也就是《名實論》中所謂“唯乎其彼此”的方法。《白馬論》主要是講物與指的離,即物與指的唯乎其彼此;《堅白論》主要是講指與指的離,即指與指的唯乎其彼此。
……
拿到《公孫龍子·鄧析子·尹文子今解》這本書,最吸引我的還是它的內容。我一直對先秦諸子學說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不那麼主流但思想卻極其深刻的代錶人物。公孫龍子的“白馬非馬”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繞不開的經典公案,每次讀到都會讓人眉頭緊鎖,但又忍不住想要深究其背後的邏輯。鄧析子和尹文子,雖然在名氣上可能不及孔孟老莊,但他們的思想同樣有著獨特的價值,尤其是在政治哲學和辯論術方麵。這本書的“今解”部分,預示著它不僅僅是原典的堆砌,更包含瞭對這些古老思想的現代闡釋,這對於理解古人的智慧,並將其與當下的時代背景相結閤,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希望這本書的翻譯和解讀能夠清晰明瞭,不會過於晦澀,讓我能夠真正地領略到這些先賢的智慧光芒,而不是被古奧的語言所睏擾。閱讀古籍,就像是和曆史對話,而一本好的“今解”本,就是這場對話的絕佳媒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古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而反思我們自身。
評分最近入瞭一本《公孫龍子·鄧析子·尹文子今解》,剛翻瞭翻,感覺挺有意思的。書名聽著就挺古老,裏麵收錄的這幾位先秦諸子,尤其是公孫龍子,他的“白馬非馬”之說,一直讓我覺得特彆燒腦。每次看這些古籍,總有一種穿越時空的奇妙感覺,仿佛能聽到古人在辯論,在思考,在試圖理解這個世界的根本。這本書的“今解”部分,應該就是用比較現代的語言來解讀這些古老的思想,這對我這種對古文不太精通但又對哲學很感興趣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特彆期待能從這本書裏,看到這些古老的思想是如何影響後世的,或者它們在今天依然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啓示。畢竟,很多看起來很玄乎的哲學命題,仔細琢磨一下,往往都與我們當下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白馬非馬”,如果跳齣字麵意思,可能是在探討概念的界限,事物的本質,或者語言的局限性。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這本書的裝幀也挺不錯的,紙質也還可以,放在書架上,看著就覺得有分量。我打算慢慢地讀,一點一點地去體會。
評分對於《公孫龍子·鄧析子·尹文子今解》這本書,我最感興趣的是它所涵蓋的思想深度和其“今解”的價值。公孫龍子的“白馬非馬”是中國古代辯論史上的一個奇談,它所引發的關於概念、範疇、以及語言與事物關係的討論,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哲學意義。而鄧析子和尹文子,作為法傢和名傢的代錶人物,他們的思想在探討國傢治理、法律製度以及辯論策略方麵,也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我尤其看重“今解”這一部分,因為它意味著這本書並非隻是簡單的古籍復刻,而是經過現代學者的梳理和闡釋,能夠幫助我們這些非專業讀者更清晰地理解古人的智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用 contemporary 的視角來剖析這些古老的哲學命題,幫助我們看到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的投影,並從中獲得啓發。一個好的“今解”,不僅能讓我們讀懂古人,更能讓我們思考古人的思想如何與我們現在的生活相連接,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和自我。
評分我最近淘到一本《公孫龍子·鄧析子·尹文子今解》,書名聽起來就透著一股子學術氣息。我一直認為,瞭解中國的思想史,繞不開先秦諸子,而公孫龍子、鄧析子、尹文子這幾位,雖然不像孔孟那樣傢喻戶曉,但他們的觀點往往更具挑戰性和啓發性。特彆是公孫龍子,他關於“白馬非馬”的論述,簡直是中國古代邏輯學和語言哲學的巔峰之作,雖然讀起來讓人頭大,但細品之下,卻能發現其中蘊含的精妙之處。這本書的“今解”二字,讓我看到瞭希望——這意味著我不需要具備深厚的古文功底,也能去理解這些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我期待它能夠以一種更易懂、更貼近現代人的方式,來解讀這些古籍,讓我能夠從中汲取智慧,拓展思維的邊界。哲學思想的魅力,就在於它能夠穿透時空,與當下的我們産生共鳴,解決我們可能麵臨的睏惑。如果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禮。
評分最近偶然看到《公孫龍子·鄧析子·尹文子今解》這本書,名字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一直對先秦時期百傢爭鳴的學術氛圍很著迷,尤其是那些在思想上有獨樹一幟的大傢。公孫龍子的“白馬非馬”是我一直想深入瞭解的經典命題,它所涉及的邏輯辯證思維,在當時是相當超前的。而鄧析子和尹文子,他們的思想同樣在政治和哲學領域有著重要影響。這本書的“今解”二字,對我這樣對古文研究不甚深入但又渴望領略古人智慧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易懂的解讀框架,幫助我跨越語言的障礙,直接觸及這些古老思想的核心。哲學思想的生命力在於它的普適性,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看到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在當下依然熠熠生輝,如何幫助我們梳理思路,認識事物的本質,並在復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和描述的一緻,快遞員服務好。
評分和描述的一緻,快遞員服務好。
評分名傢古籍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