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上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终必亡
邵公谏厉王弭谤
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
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
仲山父谏宣王立戏
仲山父谏宣王料民
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
郑厉公与虢叔杀子颓纳惠王
内史过论神
内史过论晋惠公必无后
内史兴论晋文公必霸
周语中
富辰谏襄王以狄伐郑及以狄女为后
襄王拒晋文公请隧
襄王拒杀卫成公
王孙满观秦师
定王论不用全燕之故
单襄公论陈必亡一
刘康公论鲁大夫俭与侈
王孙说请勿赐叔孙侨如
单襄公论邰至佻天之功
周语下
单襄公论晋将有乱
单襄公论晋周将得晋国
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
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钱
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钟
刘文公与苌弘欲城周
秦穆公得胜后行至王城,聚集诸位大夫商议道:“杀掉晋君,或者将他驱逐出晋国,或者把他带回秦国,或者放回晋国,哪一种方式更加有利呢?”公子絷说:“杀掉他有利。放逐他恐怕他结交诸侯与秦国结怨,把他带回国就会给秦国留下祸患,放他回国,他们君臣上下合作,恐怕会成为您的忧患,不如杀掉他。”公孙枝说:“不行。在原野中让晋国的卿士大夫蒙受了战败之耻,又要杀掉他们的国君以加重这种耻辱,儿子想报杀父之仇,臣子想报杀君之仇。这种情况,不仅秦国,天下诸侯谁不担心呢?”公子絷说:“我们怎么能只杀掉晋君就算完呢?我们用公子重耳来代替他。晋君的不讲道义没有人不知道,公子重耳的仁德也是没有人不知道的。战胜强大的晋国,显示了威武。杀掉无道之君改立有道之君,这表现了仁义。战胜晋国,不留后患,这是明智。”公孙枝说:“使一个国家的卿士大夫蒙受耻辱,又说我接纳有道的国君来治理你们,这恐怕不行吧?如果行不通,必定会被诸侯嘲笑。战胜敌国反而被诸侯嘲笑,不能说是威武。杀掉弟弟而改立他的哥哥,哥哥如果感激我们却忘了他的亲人,不能说是仁义。假如他不能忘记亲人,那么我们立他为君而他仍不服从,我们的愿望会再次落空,这不能说是明智。”穆公说:“既然这样,我们该怎么办呢?”公孙枝说:“不如把他带回去,借此促使晋国向我们求和,然后送回他们的国君而以他的嫡子做人质,让他们父子交替呆在秦国,我们就可以没有后患了。”因此放惠公回晋国而以子圉为人质。自此秦国开始管理河东的政事。
……
《国语》,春秋左丘明著,以记录春秋时代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迹为主的国别体史书,又称《春秋外传》。
在这本书中,我们选择《国语》中有关道德建设的篇章进行了简注和翻译。
《国语》243章,本书选138章,占原书近百分之六十。没有选人的篇章,有的所讲的道德与当代社会差距太大。如《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别予男女之礼》讲男女之别,矫情到祖孙之间也授受不亲;《晋语八·叔向母谓羊舌氏必灭》讲叔鱼生下来时相貌难看,他的母亲就不愿意喂奶,还诅咒他必以贿死;杨食我生下来时哭声难听,他的祖母就不去看护他,还预言他会使宗族覆灭,这简直是逼着孩子走上不归路。有的为避免重复而不选。如《周语中·阳人不服晋侯》与《晋语四·文公出阳人》基本相同,因后者更全面,故不选前者;《吴语·勾践灭吴夫差自杀》与《越语上·勾践灭吴》内容多同,亦不选前章。有的为突出主干而不选旁枝。
我必须得说,《国学经典》系列,尤其是“国语”这一卷,真的给了我太多惊喜。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国学读物,但往往因为语言过于艰涩或者解读过于片面而难以坚持。然而,这套书的“国语”卷则完全不同。它在保留古籍原貌的同时,辅以清晰易懂的现代汉语解读,使得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国语》中记载的各种政治对话和谋略的分析,非常透彻。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说,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这些话语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意味着什么。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对古代政治智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书中还融入了不少历史典故和人物传记,让我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能对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可以说,这套书就像一位博学的朋友,耐心地引领我走进博大精深的国学殿堂。
评分最近一段时间,我沉浸在《国学经典》系列之“国语”的阅读之中,收获颇丰。本书在整体风格上,我感受到了作者们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在“国语”这一卷的编排上,它并非是那种一味堆砌考据的学术专著,而是更注重与现代读者的沟通。它的语言风格相对比较平实,但又不失严谨,对于《国语》原文的解读,我认为是相当到位且富有洞察力的。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言论,书中都进行了细致的分解和论证,让我对当时复杂的政治博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注意到,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国语”作为史料的价值,以及它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我跳出了纯粹的文字解读,看到了更宏观的历史意义。对于想要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文化,但又对专业学术著作感到畏惧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绝对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评分这套《国学经典》系列的书籍,虽然我入手的重点是“国语”这一卷,但不得不说,整个系列在编纂和呈现上都下了功夫。书本的装帧设计就很有古韵,纸张质感也不错,捧在手里有分量感。内容方面,我关注的“国语”篇,对于古代文献的解读,采用了更贴近现代人的语言习惯,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降低了门槛。而且,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还结合了不少历史背景和文化考据,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更深切地理解那些词句背后的深意。比如,书中对一些当时政治格局、人物关系的处理,都做了细致的分析,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认知。当然,作为一本国学入门读物,它在深度上可能无法与一些专门研究性的学术著作相比,但对于想要系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代语言精髓的读者而言,这无疑是一套值得推荐的“敲门砖”。其编排方式也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章节划分清晰,重点突出,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评分我手头的这套《国学经典》,特别是其中关于“国语”的这一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古老智慧与现代理解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在内容呈现上,我发现它并非是简单的文本复述,而是经过了精心的梳理和提炼。对于“国语”这部重要的史书,它不仅仅是提供了直白的翻译,更重要的是,它对原文的解读充满了智慧和见解。让我特别受启发的是,书中关于古代君臣关系、外交策略的分析。它通过对具体史料的挖掘,展现了当时决策者们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局面下做出选择的,以及这些选择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深入的剖析,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而且,书本的排版设计也十分人性化,阅读起来非常流畅,不会有那种被信息淹没的感觉。总的来说,这是一套非常有价值的国学读物,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点燃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评分我最近刚啃完《国学经典》系列中的“国语”卷,老实说,体验相当不错。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古朴典雅的封面设计吸引了,感觉很有收藏价值。翻开书页,发现其内容编排也极具匠心,尤其是在对《国语》原文的解读上,作者们显然是花了不少心思。他们并非简单地罗列字词解释,而是将原文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进行阐释,这使得原本晦涩的古代典籍变得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诸侯争霸时期一些事件的细节描写,通过对《国语》原文的深入剖析,那些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他们的政治考量,仿佛都活了起来。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不少关于古代礼仪、制度的讲解,这对于理解当时社会的运行逻辑至关重要。虽然我本身对历史和古文有一定的基础,但这本书依然给了我不少启发,让我对一些之前不太理解的细节有了新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优秀国学读物,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人来说,绝对不容错过。
评分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如果把“渴望赞美”叫做"契合心意的利"的话,那么是不是说明《战国策》的思想要比《人性的弱点》更加深刻?
评分教育智慧求妙点.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进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表现为对教育本
评分,快递也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真的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
评分绝对真品,不假
评分在打折的基础上又满减,非常实惠!
评分看你这样,也是初入门,瓦尔登湖就别看了,我要是你,也没兴趣,看译文,还不如看哈利波特。
评分,就是价格相对偏贵。
评分和很多思想家的自重感,渴望认同,成为焦点的理论有着惊人的一致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