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關於作者
關於注冊估值分析師(CVA)認證考試
第一章 公司金融概覽 /1
兩個市場:産品市場和資本市場 /2
公司金融的基礎:工具和技術 /3
公司金融圖解 /4
現代公司金融簡介 /4
閱讀建議 /6
第二章 如何判斷企業的財務狀況(PIPES-A) /9
與銀行傢的對話就像是一場求職麵試 /10
以産品市場戰略為起點 /12
PIPES 賺錢嗎 /12
算一算 /13
資金的來源和使用 /15
比率分析(ratio analysis) /18
現金周期 /23
本章小結 /25
第三章 備考預測技術(PIPES-B) /29
我們先來看看比率分析 /30
備考預測(Pro Forma Forecasts) /31
循環關係 /38
迴頭接著預測未來吧 /40
將預測範圍延伸到2014 年和2015 年 /41
貸款評估 /43
本章小結 /47
附錄:會計並不等於經濟現實 /48
第四章 企業融資的季節性影響(PIPES-C) /54
月度的備考利潤錶 /56
月度的備考資産負債錶 /58
公司的另一番圖景 /67
本章小結 /69
附錄A :PIPES 的2014 年度預計利潤錶 /70
附錄B :PIPES 的2015 年月備考利潤錶 /71
第五章 融資為什麼重要(梅西- 弗格森農用設備製造公司) /73
産品市場定位與策略 /74
經營中的政治風險和規模經濟效應 /74
梅西- 弗格森農用設備公司的曆史:1971—1976 年 /75
可持續增長(Sustainable Growth) /77
1976 年以後的時期 /79
康拉德跑瞭 /82
競爭對手 /83
迴到梅西 /85
梅西的重組 /88
後記:梅西的命運如何 /92
本章小結 /92
附錄:梅西- 弗格森公司的財務報錶 /94
第六章 資本結構理論介紹 /97
最優資本結構 /98
M&M; 模型和企業融資 /101
稅收 /106
財務睏境的成本 /113
資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120
本章小結 /121
第七章 資本結構決策(萬豪集團與加裏·威爾遜) /123
資本結構 /124
資本成本 /130
企業在實踐中如何設計資本結構 /133
公司金融政策 /134
可持續增長和現金流過剩 /136
本章小結 /139
附錄A :萬豪集團的利潤錶和資産負債錶 /140
附錄B :萬豪集團的財務比率 /141
第八章 投資決策(萬豪集團和加裏· 威爾遜) /143
什麼是正確的價格 /144
萬豪應如何迴購自己的股票 /145
貸款協議 /149
産品市場對財務金融政策的影響 /150
資本市場的影響及其未來 /152
本章小結 /157
第九章 財務政策決策(AT&T; :1984 年剝離前後) /161
AT&T; 背景 /162
M&M; 模型和公司金融的實踐 /163
“老”AT&T;(1984 年之前) /164
新AT&T;(1984 年後) /178
本章小結 /190
附錄:1984—1988 年期間AT&T; 備考財務報錶的編製(預期情境) /190
第十章 經營策略對公司金融政策的影響 /193
簡要概述 /194
MCI 的發展曆史 /196
可轉換優先股及可轉換債券 /201
債券利率和負債率 /204
租賃 /205
新MCI 的融資需求 /206
MCI 的融資選擇 /217
MCI 後記 /217
本章小結 /218
附錄:1984—1988 年期間的MCI 備考財務報錶 /220
第十一章 股利政策(蘋果公司) /223
股利政策理論 /224
實證研究 /228
蘋果公司以及是否支付股利的決策 /230
蘋果是如何做的 /241
本章小結 /242
第十二章 資本結構理論的延續 /245
債務的稅盾效應 /247
財務睏境成本 /248
交易成本、信息不對稱和代理成本 /250
不對稱信息和企業融資 /253
代理成本:管理者的行為及資本結構 /258
杠杆與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利益衝突 /260
融資需求的金額 /265
總結—建立綜閤視角基礎上的方法 /267
第十三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摺現和淨現值 /269
貨幣的時間價值 /270
淨現值(NPV) /274
投資迴收期 /280
壽命期不同的項目 /280
永續年金法(perpetuity) /282
本章小結 /282
第十四章 估值及現金流(Sungreen-A) /285
投資決策 /286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 /297
終值 /298
本章小結 /300
第十五章 估值(Sungreen-B) /301
Sungreen 的預測現金流 /302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 /302
可比公司 /307
股權成本 /309
債務成本 /312
最終估值 /313
戰略分析 /314
本章小結 /315
第十六章 估值細解 /317
現金流細解 /318
資本成本細解 /320
計算權益成本的一個細節:加杠杆和無杠杆的beta 係數 /324
現金流和終值的區彆 /328
終值法的細解 /328
其他估值技術:DCF 的變異 /334
實物期權(real options,又稱戰略選擇) /337
本章小結 /339
第十七章 杠杆收購與私募股權融資(康格裏默公司) /341
康格裏默:曆史簡介 /342
走嚮杠杆收購:哪些因素會造就一個閤理的杠杆收購目標 /343
交易細節 /346
後記:杠杆收購發生瞭什麼變化 /359
本章小結 /361
附錄A :康格裏默在有、無杠杆收購兩種情境下的備考財務報錶 /362
附錄B :拉紮德估值報告的要點 /368
第十八章 兼並與收購:戰略問題(一元店) /371
三大競爭對手 /372
近期曆史 /373
物色公司,尋找買傢 /376
本章小結 /378
第十九章 針對收購的估值:公司自由現金流(一元店) /379
對傢庭一元店的要約收購 /380
公司自由現金流 /382
摺現現金流 /393
終值 /393
估值的三要素 /396
這本書的案例分析部分,簡直是為實戰派量身定製的寶典。我過去讀的一些金融書籍,案例往往是脫離實際的理想化模型,讀完後感覺自己還是不接地氣。然而,這本書裏引用的各個案例,無論是跨國並購的融資結構設計,還是初創企業的股權稀釋談判,都充滿瞭真實市場環境下的博弈和約束條件。閱讀這些案例時,我仿佛置身於高層的決策會議室,需要權衡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特有風險以及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等多重因素。作者在引導我們分析時,並非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巧妙地設置瞭幾個關鍵的“決策點”,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選擇A而不是B”,並深入剖析瞭不同選擇背後的潛在後果。這種引導式的學習方法,極大地鍛煉瞭讀者的批判性思維和風險識彆能力,遠比死記硬背公式有效得多。它教會的不是“該做什麼”,而是“如何像一個專業的財務官那樣去思考”。
評分閱讀體驗方麵,我必須點贊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它成功地避免瞭許多學術著作中常見的僵硬和晦澀,行文流暢且富有邏輯張力。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時,總是先用一個生活化的場景或一個著名的商業事件作為引子,瞬間就能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例如,在解釋債務籌資的節稅效應時,它用瞭一個非常清晰的類比,使得“債務的稅盾”這個概念不再抽象難懂。這種敘事技巧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更像是一場與經驗豐富的行業導師的深度對話,而不是單嚮的知識灌輸。盡管內容極其專業,但作者始終保持著一種尊重讀者的姿態,沒有因為讀者的知識背景而簡化核心要點,而是通過精妙的措辭和結構安排,讓復雜的信息更容易被吸收和消化。對於我這種希望在工作之餘,也能高效吸收前沿金融知識的職場人士來說,這種高效且引人入勝的閱讀體驗是極其寶貴的。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教科書的範疇,更像是一本提升企業財務健康度的“體檢手冊”。它對於財務政策的討論,特彆是關於股利政策、迴購策略與資本結構優化的相互影響,展示瞭企業管理層在資源配置上的復雜權衡藝術。書中清晰地梳理瞭不同政策對股東價值和公司風險敞口的影響路徑,這一點對於公司治理和戰略規劃人員尤為重要。當我讀到關於“財務睏境成本”的章節時,深刻體會到過度負債的潛在風險是如何被低估的,這促使我重新審視瞭我們當前信貸政策中的一些默認假設。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提供瞭工具箱,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如何判斷何時使用哪種工具,以及在市場環境變化時如何調整策略,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授人以漁”的深刻教育。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質感,那種深邃的藍色調和簡潔的字體搭配,立刻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感覺。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教科書,但翻開目錄後纔發現,作者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基礎的概念梳理到復雜的實戰案例,層層遞進,讓人很容易把握住學習的脈絡。尤其是一些圖錶的運用,非常直觀地解釋瞭復雜的金融模型,比如資本結構決策中的權衡取捨,不再是乾巴巴的公式堆砌,而是通過生動的圖示展示瞭不同政策下的成本與收益變化。我特彆欣賞它在概念解釋上的細緻入微,很多以往我理解模糊的地方,通過書中的闡述變得豁然開朗。例如,關於期權定價模型中的波動率測算,書中不僅給齣瞭理論依據,還穿插瞭市場實際數據的分析示例,這種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閤,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參與感和學習效率。對於我這種希望係統性提升自己財務決策能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基礎平颱。
評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給我的感受,那就是“透徹”。它在處理一些核心估值方法時,展現齣瞭令人印象深刻的深度。比如,在現金流摺現法(DCF)的探討中,不僅僅停留在計算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的層麵,而是深入挖掘瞭不同資本成本構成項(如無風險利率、市場風險溢價、貝塔係數)在不同市場周期中的動態調整策略。對於永續增長率的選擇,書中也詳細討論瞭其對估值結果的敏感性分析,並提供瞭基於曆史數據和行業預期的多角度論證。更令人稱道的是,它對“估值思維”本身的探討,強調瞭估值不僅僅是數學運算,更是一種對未來業務前景和不確定性的量化錶達。這種從宏觀哲學層麵迴歸到具體操作的論述結構,讓讀者能夠建立起一個更加穩固和立體的知識框架,避免瞭在實際操作中陷入“數字陷阱”。
評分發貨很快,包裝很玩好,要開始研究一下。好評
評分這本書比較一般,比較基礎。如果要深學的則不閤適。
評分非常好的書,值得一讀!
評分不錯不錯,一直信賴京東,多快好省,非常滿意,購物隻在京東!
評分物流挺快,書本質量也可以。
評分內容有些深奧,看不大明白,有時間在看吧
評分非常不錯的經典書籍,對投行人還是很不錯的讀物,
評分剛拿到就迫不及待開始讀瞭,京東物流神速!昨晚睡前下單今天中午就到瞭,贊贊贊!書的質量也好!希望能有所收獲!
評分不是第一次在京東買書瞭,又好又快。好評好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