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場管理的先進與否直接關係一傢企業的利潤空間,影響著企業的成敗。以豐田、本田、日産為代錶的汽車製造業,日本豐田開始結閤企業實際情況不斷推廣工業工程,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廣泛實施精益生産管理,獲得巨大成功,以低成本、高品質的産品享譽世界,使豐田汽車超過美國的汽車牌子,成為世界第1,人們稱為豐田生産方式(或精益生産)。
2.而當今的製造型企業正麵臨著巨大的變革和艱巨的挑戰:市場需求的個性化發展;産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産品的標準追求國際化;員工的流動性不斷加大……如何提升企業的製造管理水平?如何應對以上眾多挑戰?其中,基層管理者擔著現場管理和製造過程控製的重任,對他們的培養日益成為企業人纔培養的重點。
3.然而,大多數企業的一綫主管都是從技術崗位直接提拔的,技術能力過硬,但對於如何帶領團隊完成現場KPI缺乏足夠的經驗與方法,經常被以下問題弄得焦頭爛額:浪費隨處可見,但問題何在,如何解決卻沒有頭緒;同樣的問題總是重復發生,再三叮囑也沒有用;員工缺乏問題意識,對現場問題熟視無睹;對現場改善方法一知半解,無法在現場有效運用;工作任務重,完成訂單都沒有時間瞭,更彆提改善瞭;缺少改善積極性,也缺乏有效的改善工具等。
4.精益生産正在蓬勃開展,但是相關的工具類的參考書卻少得可憐。在生産或者企業中往往需要用到動作改善來進行改善生産綫生産效率,但單單從培訓教材中學習到的動作改善知識過於簡單不好理解、缺少步驟化推進思路和很少具有藉鑒意義的案例。很多是原有的工業工程教材課本中學習到瞭動作改善的相關知識,但是很多新的改善工具工業工程教課書沒有提及,需要有新的書籍來參考。所以,王清滿老師根據自身實踐和培訓經曆,編寫瞭相關的精益工具類操作指導手冊,
5.本書按照動作改善中改善進程,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展示動作改善,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加入漫畫圖片和改善案例來幫助讀者進行理解。動作改善全麵解決方案(動作改善套路、常見動作改善、豐田標準三票改善及簡單自動化改善)。本書包含拿來即可用的方法,圖文並茂、通俗易懂、豐富實用的動作改善案例,是針對性很強的精益工具實操手冊,能夠開拓讀者動作改善的思路。
《圖解精益生産之精益動作改善指導手冊》結閤先進的精益生産方式和中國製造業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幫助企業掌握一套先進的發現、分析和消滅浪費的工具;係統調查影響生産效率的因素,尋求好的工作方法與工作時間,使産品、物料、機器和人均能有效運作,達到提高生産效率、縮短交期和降低成本的目標。本書適閤大學工業工程學生、企業生産管理人員、IE工程師、精益從業者、精益谘詢人員以及其他具有一定精益基礎的讀者閱讀與學習。
王清滿
谘詢顧問
東莞精啓企業管理谘詢有限公司兼職谘詢師
美資Linear Electronics(SZ)LTD公司精益導師
艾默生傢電應用(深圳)有限公司精益*級工程師
精益*級工程師
Six sigma黑帶
艾默生精益Lean Champion認證
程 庚
華南理工大學工業工程碩士
閤資汽車生産公司改善部門主管
2008年在日本進行精益化改善研修
2010年由日本老師帶領完成精益專傢課程培訓
12年生産製造行業經驗:9年專職精益生産和現場改善的領導和實施經驗,3年設備管理領域實踐經驗
擅長領域:包括TPS精益生産、Jidoka(自動化)、LCIA簡便自動化、Poka-Yoke防錯技術、5S管理、TWI、JIT物流構建、KANBAN拉動生産、SMED快速換模、Kaizen、現場管理工具的運用與指導、TPM全員生産保全、VSM、QCC活動、創新思維等。
第一章動作改善與變革 1
1.1 七大浪費與動作改善 2
1.2 動作改善思考與心態 5
1.2.1 與其改善設備,不如先改善作業 6
1.2.2 巧遲不如拙速 8
1.2.3 故步自封、停滯不前 9
1.2.4 暴露問題而不是掩蓋問題 11
1.2.5 推卸工作,認為一切都辦不到 12
1.2.6 領導以身作則參與改善 14
1.2.7 從能做的事情著手 15
1.2.8 改善是持續的而不是一次性的 17
1.3 動作改善的整體思路 20
1.3.1 步驟1:改善對象的選定 21
1.3.2 步驟2:改善目標的設定 22
1.3.3 步驟3:現狀分析 24
1.3.4 步驟4:改善對策檢討 28
1.3.5 步驟5:改善實行 30
1.3.6 步驟6:改善效果的確定 31
1.3.7 步驟7:維持管理 33
1.3.8 動作改善思路 35
1.4 用改善活動來創造改善環境 38
1.4.1 改善活動 39
1.4.2 創造好的改善環境 40
1.4.3 營造改善氛圍的活動 41
第二章 動作改善分析方法——12種常見動作浪費 61
2.1 動作分類(增值、非增值和浪費) 62
2.2 常見的12種典型動作浪費 64
2.2.1一隻手(兩手)空閑的浪費 65
2.2.2 雙手交叉(換手操作) 72
2.2.3 動作中途變換的浪費 76
2.2.4 疲勞作業浪費 79
2.2.5不懂作業技巧的浪費 86
2.2.6 監視的浪費 87
2.2.7動作幅度太大的浪費 93
2.2.8 有更好的操作的動作浪費 101
2.2.9 減少動作的浪費 107
2.2.10 工件的翻轉 112
2.2.11 步行浪費 115
2.2.12 視綫尋找、挑選 117
第三章 標準作業 123
3.1 標準作業在豐田生産方式中的位置 126
3.2 標準作業的前提條件 128
3.2.1 人的作業方麵 129
3.2.2 設備方麵 129
3.2.3 質量方麵 130
3.3 標準作業的定義 130
3.4 標準作業的好處 131
3.5 標準作業的三要素 132
3.5.1 要素之一:作業節拍(TT) 133
3.5.2 要素之二:作業順序 134
3.5.3 要素之三:標準手持 136
3.6 標準作業的製定 139
3.6.1 時間觀測簡介 139
3.6.2 現場測量操作時間 143
3.6.3 現場觀察時間注意事項 146
3.6.4 步驟之一:製作各工序能力錶 148
3.6.5 步驟之二:製作作業組閤票 152
3.6.6 步驟之三:製作標準作業票 160
3.7 標準作業及改善 163
3.7.1 標準作業改善的步驟 164
3.7.2 通過標準三票發現問題點 166
3.7.3 標準作業改善事例 180
3.8 作業觀察 185
3.8.1 為什麼需要作業觀察 185
3.8.2 什麼是作業觀察 186
3.8.3 作業觀察推進指南 187
第四章 動作改善實施:簡便自動化(LCIA) 197
4.1 簡便自動化簡介 198
4.1.1 LCIA的曆史背景及定義 198
4.1.2 簡便自動化與自動化的關係 201
4.1.3 簡便自動化與工業4.0的關係 206
4.1.4 簡便自動化對動作改善實施的作用 210
4.2 簡便自動化的核心支柱及實施技能 226
4.2.1 簡便自動化的兩大核心支柱 226
4.2.2 簡便自動化實施的元件介紹 230
4.2.3 簡便自動化實施的技能 244
4.3 簡便自動化的推進過程及案例實操 281
4.3.1 簡便自動化的推進過程 281
4.3.2 簡便自動化的圖例 289
4.3.3 簡便自動化的案例練習 299
我選擇《圖解精益生産之精益動作改善指導手冊》,很大程度上是被“動作改善”這個核心概念所吸引。在我看來,生産效率的提升,往往就蘊藏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日復一日重復進行的“動作”之中。而“圖解”二字,則讓我看到瞭將這些“動作”進行可視化分析的可能性。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動作分析框架,並輔以大量的圖示,來幫助讀者識彆生産過程中存在的各種“浪費動作”,例如不必要的彎腰、轉身、探身、重復抓取等等。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剖析這些動作的根源,並給齣具體的改進建議。例如,是否會通過圖示展示如何調整設備高度、優化工具擺放位置、改進操作颱麵布局,來減少操作人員的無效動作?是否會介紹一些人體工學原理,以指導操作人員如何以最省力、最有效的方式完成任務?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實操性極強的“動作優化指南”,讓一綫管理者和操作人員能夠通過書中的指導,快速找到提升效率的關鍵點,並付諸實踐,從而實現生産過程的精益化。
評分《圖解精益生産之精益動作改善指導手冊》這個書名,讓我對這本書的實用性和指導性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認為,精益生産的核心在於“持續改善”,而“動作改善”則是這種持續改善最直接、最顯性的一種體現。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需要改進,但卻不知道從何處著手,或者即使開始改進瞭,也容易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睏境。這本書的“圖解”特性,預示著它能夠將復雜的精益理念,轉化為清晰、直觀的視覺語言。我希望書中能夠通過大量的流程圖、操作動作分解圖、時間-動作分析圖等,讓讀者能夠“看得見”生産過程中的效率瓶頸,以及可以優化的環節。例如,在講解“消除等待浪費”時,我期待看到的是一係列圖示,描繪齣從物料輸送到工人取用、從設備啓動到開始加工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可能存在的等待時間,以及如何通過優化流程、改進布局來縮短這些等待時間。同樣,在講解“優化搬運”時,我希望看到不同搬運方式的優劣勢對比圖,以及如何設計最佳的搬運路綫。總而言之,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動作改善”方法論,並且通過豐富的圖解,讓這些方法能夠被所有人理解和應用,從而真正實現生産效率的提升。
評分我被《圖解精益生産之精益動作改善指導手冊》的書名所吸引,因為它準確地抓住瞭我對於提升生産效率的痛點——“動作”。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思考宏觀的流程優化、供應鏈管理,卻忽略瞭生産綫上最基本、最直接的環節——每一個操作員的每一個動作。而“圖解”二字,則預示著這本書能夠將那些抽象、難以捉摸的“動作”變得具體、可見。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地剖析各種常見的生産動作,例如物料的抓取、放置、鏇轉、搬運等,並通過圖示的方式,清晰地展示齣動作的效率、不效率之處,以及潛在的風險。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動作分析方法,並輔以大量的案例研究,展示如何通過對這些動作進行精益化改善,來減少人員的疲勞,提高操作速度,降低齣錯率。例如,書中是否會包含人體工學原理的圖解,以指導操作員如何以最省力、最有效的方式完成任務?是否會提供如何通過工具、設備布局的優化,來減少不必要的動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實用的“動作改進聖經”,讓每一個讀者都能從中找到提升自身和團隊工作效率的靈感和方法。
評分我對《圖解精益生産之精益動作改善指導手冊》的期待,集中在其“指導手冊”的定位上。在企業管理實踐中,很多時候我們都麵臨著“知易行難”的窘境。精益生産的理念雖然廣為流傳,但真正能夠將其精髓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並取得實際成效的卻不多。這本書的書名,傳遞瞭一種“手把手教你做”的信號。我期待書中不僅僅是羅列精益工具的定義和原理,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套清晰、分步驟的“動作改善”指導。例如,在講解如何進行現場觀察和分析時,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標準的觀察錶、記錄方法,並輔以圖示說明。在講解如何識彆和量化“浪費”時,我期待看到具體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改進措施。特彆是在“動作改善”方麵,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剖析各種基礎動作,如抓取、搬運、鏇轉、裝配等,並提供圖解化的改進方案,指導操作人員如何通過調整身體姿勢、優化工具使用、改進工作颱麵布局等方式,來提高動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一綫管理者和操作人員,將精益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可執行的行動,從而真正驅動生産效率的提升。
評分《圖解精益生産之精益動作改善指導手冊》的封麵設計本身就散發著一種專業且易於理解的親和力。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封麵上那些清晰、簡潔的圖示所吸引。我一直對精益生産這個概念有所耳聞,但總覺得它離我日常的工作有些遙遠,充滿瞭抽象的理論和復雜的模型。然而,這本書的封麵直接點破瞭我對精益生産的認知誤區——它並非高不可攀的理論體係,而是可以被分解、被圖解,甚至是被“看到”的具體實踐。封麵上那些代錶著流程、效率、浪費消除的圖標,用一種直觀的方式預示著這本書將為我打開一扇通往精益世界的大門。我期待書中能夠運用大量的圖錶、流程圖、示意圖等視覺化元素,將精益動作改善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原則都淋灕盡緻地展現齣來。我希望通過這些圖解,能夠清晰地理解諸如價值流圖、看闆、5S、防錯等精益工具的實際應用場景,以及如何將這些工具融入到我們日常的工作流程中,從而實現生産效率的飛躍。特彆是“精益動作改善”這個核心概念,我希望書中能提供詳實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通過細緻的動作分析,識彆並消除生産過程中的浪費,優化人力和物料的流動。這本書的封麵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本能夠“教你看懂”精益生産的書,而不是一本“告訴你什麼是精益生産”的書,這對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尤其看重那些能夠幫助我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行動的指導,封麵的設計恰恰傳遞瞭這種信息,讓我對書中內容的實用性和落地性充滿信心。
評分《圖解精益生産之精益動作改善指導手冊》給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其“圖解”所帶來的直觀性。我一直對精益生産的理論體係感到好奇,但很多時候,文字描述往往顯得過於抽象,難以在實際工作中落地。這本書的書名,恰恰指明瞭一條清晰的路徑——通過圖示,將復雜的精益概念變得易於理解和消化。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運用大量的示意圖、流程圖、對比圖等,來展示“精益動作改善”的具體過程和效果。例如,在講解“消除不必要的搬運”時,我希望看到一幅幅圖,直觀地展示齣物料在生産綫上不閤理的搬運路徑,以及通過優化布局和流程後,搬運距離的顯著縮短。在講解“減少等待時間”時,我期待看到工人、設備、物料之間因為流程不暢而産生的“等待鏈”,以及如何通過改進流程、引入看闆等方式,將這個等待鏈條打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看得懂”的精益工具書,讓每一個讀者,無論是否具備專業的精益知識,都能通過書中的圖解,理解精益動作改善的核心要義,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從而實現生産效率的顯著提升。
評分《圖解精益生産之精益動作改善指導手冊》這個書名,傳遞瞭一種“化繁為簡”和“落地實踐”的信號。我一直認為,精益生産的理念固然重要,但最終的價值體現在能否轉化為實際的生産力提升。而“動作改善”正是精益生産最直接、最能體現價值的環節之一。這本書的“圖解”特性,讓我看到瞭將抽象的精益理念與具體的生産動作相結閤的可能。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運用大量生動形象的圖示,來展示各種常見的生産動作,並對其進行精益化的分析。例如,在講解如何消除“搬運浪費”時,我希望看到清晰的流程圖,展示物料在車間內不必要的長距離、頻繁的搬運,以及如何通過優化布局、引入自動化設備等方式,將搬運距離和次數降到最低。在講解如何減少“等待浪費”時,我期待看到那些由於信息不暢、物料供應延遲、設備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停頓”,並通過圖示展示如何通過改進流程、強化協同,來消除這些等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指導手冊”,能夠為讀者提供清晰的操作步驟、可藉鑒的案例,以及實用的工具,幫助他們將精益動作改善的理念,切實地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從而實現生産效率和質量的雙重提升。
評分對於《圖解精益生産之精益動作改善指導手冊》,我最期待的部分莫過於其“圖解”的特性所帶來的深度洞察。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我常常發現文字描述的理論雖然正確,但在轉化為具體操作時總會遇到瓶頸。精益生産尤其如此,很多理念如“浪費的八大類”、“價值流的繪製”等,如果僅僅依靠文字來理解,容易陷入概念的泥潭,難以抓住核心要義。這本書的書名明確指齣瞭“圖解”的重要性,這讓我相信它能夠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將復雜的精益動作改善過程可視化。我設想書中會包含大量的流程圖、動作分解圖、空間布局示意圖、問題點分析圖等,通過這些視覺化的工具,能夠清晰地展示動作的效率與不效率之處,以及如何進行優化。例如,在講解“消除等待浪費”時,我期待看到的是一張張生動的圖,描繪齣工人等待物料、等待設備、等待信息的狀態,然後通過圖示對比,展示如何通過改進流程、優化布局、引入看闆等方式,將這些等待時間最大化地縮短。同樣,在“優化搬運動作”時,我希望能看到不同搬運方式的優劣對比圖,以及最佳搬運路徑的示意圖。這種“看得見”的學習方式,能夠極大地降低理解門檻,幫助我更快地把握精益動作改善的核心邏輯,並將這些方法靈活地運用到我的工作實踐中,從而切實提升工作效率和産齣質量。
評分《圖解精益生産之精益動作改善指導手冊》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所傳遞的“易於理解”和“易於實踐”的信號。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關於精益生産的書籍並不少見,但很多書籍往往充斥著晦澀的理論術語和復雜的模型,讓非專業人士望而卻步。而“圖解”和“指導手冊”這兩個詞,恰恰錶明瞭這本書的定位是麵嚮廣大一綫管理者和操作人員的,旨在提供一份清晰、直觀、可操作的指南。我期待書中能夠用最簡潔的語言,配閤大量生動形象的圖例,將精益動作改善的理念和方法呈現齣來。例如,在講解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時,我希望能看到不同狀態下工作場所的對比圖,以及通過實施5S後,工作場所發生的積極變化。在講解如何識彆和消除浪費時,我期待看到那些“看不見”的浪費,如動作的浪費、等待的浪費、運輸的浪費等,是如何通過圖示被揭示齣來,並給齣具體的改善建議。這本書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本“武功秘籍”,它不僅會教我招式(精益工具),更會通過圖解的方式,告訴我如何齣招(動作改善),如何運用招式(實際落地),從而真正掌握精益生産的核心技能,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提升。
評分我對《圖解精益生産之精益動作改善指導手冊》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對“改善”這個詞的直觀理解。在我的工作經曆中,很多改進項目都停留在理論層麵,缺乏實際操作的指導,或者說,即使有指導,也往往是紙上談兵,難以落地。而“動作改善”這個概念,則直指問題的核心——生産過程中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可能蘊含著效率的提升空間。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看到瞭一種可能:通過圖解的方式,將這些“細微的動作”進行可視化,從而讓管理者和一綫操作人員都能清晰地看到問題的所在,並找到解決方案。我希望書中不僅僅是羅列精益工具,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動作改善”的方法論。例如,在講解如何進行動作分析時,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詳細的步驟,從觀察、記錄、分析到改進、標準化,並且每一步都有相應的圖示來輔助理解。我期待看到書中能夠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展示如何運用精益動作改善的原則,解決生産現場遇到的具體問題,比如如何減少不必要的轉身、彎腰、重復勞動,如何優化裝卸、傳遞、檢查等動作,最終實現“人機工程學”與“效率最大化”的完美結閤。這種強調“動作”本身,並通過圖解將其具象化的做法,是我對這本書最大的期待。
評分給公司買的,應該還不錯吧
評分汙水處理廠購買的專業圖書,供大傢閱讀學習。
評分內容豐富淺顯易懂。適閤初學者和想提高能力者
評分內容很好,質量不錯,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內容很好,質量不錯,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超實用的一本書。
評分汙水處理廠購買的專業圖書,供大傢閱讀學習。
評分內容豐富淺顯易懂。適閤初學者和想提高能力者
評分內容豐富淺顯易懂。適閤初學者和想提高能力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