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一版基础上,结合学科进展修订而成。主要介绍了正常自然环境、海洋环境、极端环境和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这些环境中的作用,以及相关微生物及其代谢活性产物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使用的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
本书适合生物科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海洋学等专业教学使用,并可供相关学科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和目的
一、什么是生态学
二、什么是微生物生态学
第二节 微生物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意义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方法
第一节 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传统方法
一、直接测定
二、培养方法
三、代谢活力的测定
四、数学方法
第二节 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一、rRNA和rRNA基因序列的测定
二、利用核酸探针和杂交技术研究微生物的多样性
三、全细胞杂交法的改进
四、基于PCR技术的DNA指纹图谱技术
五、其他方法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第一节 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一、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二、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
三、影响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因素
第二节 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一、淡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代谢活力
二、环境条件对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第三节 空气中微生物群落及其变化规律
一、空气是微生物生长和生存的不良环境
二、空气是传播微生物的介质
三、室外的空气
四、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
五、空气中的微生物对生态的效应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 海洋环境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
一、古菌
二、真细菌
三、真核微生物
四、细菌在海水中的分布
第二节 海水养殖环境中的致病菌
一、养殖鱼类病原菌
二、养殖对虾病原菌
三、养殖贝类病原菌
第三节 海水养殖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
一、有益微生物的概念
二、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和来源
三、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机理
第四节 海洋环境中的酵母
一、酵母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与多样性
二、海洋酵母产生的胞外酶
三、海洋酵母菌产生的铁载体
四、海洋酵母菌产生的核黄素
第五节 深海地热环境中的微生物
一、共生生物
二、非共生的嗜高温微生物
三、嗜热微生物和超嗜热微生物
第六节 海洋微生物的活性物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第一节 在低温环境中的微生物
一、低温环境中的微生物
二、高温对嗜冷菌的影响
三、低温微生物适应低温的分子机理
四、嗜冷菌的应用
第二节 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
一、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
二、超嗜热微生物的多样性
三、高温环境中微生物生命的分子机理
四,、耐高温茵的耐高温遗传基础
五、嗜热菌的产物多样性及其应用
第三节 在强酸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一、在强酸环境中的微生物
二、在极端酸性环境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
三、微生物抗酸的分子机理
四、嗜酸菌的应用
第四节 在碱性环境中的微生物
一、嗜碱菌的分布和分离
二、嗜碱微生物的特殊生理特征
三、嗜碱芽孢杆菌染色体DNA的物理图谱
四、嗜碱菌的基因克隆
五、嗜碱菌产生的酶
六、嗜碱菌产生的代谢产物
第五节 在高盐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一、嗜盐微生物的类型
二、嗜盐菌的生态分布
三、嗜盐微生物抗高浓度NaCl的分子机理
四、嗜盐菌耐盐机理的遗传基础
五、嗜盐微生物的产物多样性及其应用
第六节 低营养环境中的微生物
一、低营养环境中的微生物
二、低营养环境中的微生物生命机理
三、低营养型微生物的应用
第七节 高压环境中的微生物
一、深海微生物的多样性
二、在深海沟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三、适应高压和低温环境的细菌
四、嗜压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
五、在高压下酶的活性和热稳定性
六、嗜压菌的潜在用途
第八节 高辐射环境中的微生物
一、抗辐射微生物
二、微生物抗辐射的分子机理
三、抗辐射微生物的应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生物群体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微生物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一种微生物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二、不同微生物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环境中细菌之间遗传物质的相互交换
一、转化
二、转导
三、接合
第三节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微生物与植物根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植物内生微生物
三、微生物与植物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病原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微生物作为某些水生动物的食物
二、微生物对于动物消化食物和获取营养所起的作用
三、动物与光合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四、动物与发光细菌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微生物与节肢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六、病原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节 微生物与人体的相互作用
一、皮肤表面的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
二、口腔中的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
三、胃肠道中的微生物与人体的关系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能量流
二、营养水平
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第二节 碳循环
一、通过食物网进行碳的转移
二、微生物在碳循环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三、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第三节 氢循环
第四节 氧循环
第五节 氮循环
一、N2的固定
二、氨化作用
三、硝化作用
四、硝酸还原和反硝化作用
五、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第六节 硫循环
……
第八章 微生物与化学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九章 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
第十章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一章 微生物产生的生态友好物质
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生态模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微生物生态学是指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人们仅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才开始使用微生物生态学这个名词,所以它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科学。
40多年来,微生物生态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目前,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应该是:①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资源、遗传和功能基因的多样性,特别是海洋环境(包括深海)、极端环境和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资源、遗传和功能基因的多样性最近几年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我国从“十五”开始也投人大量的经费开展这方面的研究。②海洋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产物,特别是海洋微生物产生的药物和酶及其编码,这些药物和酶的基因正在得到有关公司的注意,其中许多已经得到开发和应用。③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及其基因,特别是那些具有强降解剧毒污染物能力的微生物和相关的基因,人们正在设法利用这些微生物处理环境中种类越来越多的各种污染物,再利用有关的基因改造天然微生物菌株,使它们具有更强降解和净化污染物的能力。④微生物与环境友好物质,由于最近几十年来大量使用塑料、农药、合成表面活性剂、石油和煤炭,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再加上能源危机,使得如何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环境友好物质取代这些物质已经成为最近几年全世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书第一版在2005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已被多所大学选作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并被多部著作引用,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由于最近几年微生物生态学发展非常迅速,与微生物生态学有关的新内容、新观点和新方法不断出现,同时在第一版编写过程中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书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反映现代微生物生态学发展的最新内容和新方法,我们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在第二版中重点突出了微生物生态学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编写第二版过程中,王祥红博士重点编写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第四章),李静博士重点参与编写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方法(第二章),山东科技大学的李惠娟博士参与编写微生物与化学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八章),池振明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张瞳、赵春海、王纪明、王芳和池哲参与编写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第五章)和微生物产生的生态友好物质(第十一章),其余章节主要由池振明教授编写。
本书第二版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国海洋大学出版基金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现代微生物生态学(第二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