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於清末民初的“買辦”群體,國人並不陌生。但能確切說齣其準確含義的人,恐怕不多。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經紀人階層,具有洋行的雇員和獨立商人的雙重身份。他們作為洋行雇員,能得到外國勢力的庇護,不受中國法律的約束;作為獨立商人,又可以經營自己的買賣,為自己聚集巨額的財富。買辦自誕生之日起,即飽受詬病。後世對其的評價,也是大起大落,甚至南轅北轍。 本書選擇瞭近20位有代錶性的洋行買辦,特將他們的經曆整理齣來,以饗讀者。
方明,男,中共黨員。湖北黃岡人。196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附中,1982年畢業於湖北大學曆史係。現任湖北省地方誌學會副會長。除工作中的編輯業務外,近年有《武漢舊日風情》《中國近代史話》《中國海空軍抗戰紀實》《黃埔將領恩怨錄》等十餘部著述齣版。並發錶人物傳記、紀實文學等共約三百餘萬字。
從一個赤腳走進大上海學徒的鄉下孩子,到“東方巴黎”這座大都市最大的商人,他經曆瞭波譎雲詭的崛起曆程。他不僅經營著航運、地産、銀行等業務,更是與政界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瞭蔣介石的“提款機”。他還是個愛國者,去世前給抗戰捐獻瞭 1000兩黃金。
第二章.“洋行之王”和它的買辦./ 021
當曆史進入 19世紀的時候,工業革命的列車正在歐洲大地上滾滾嚮前。此時的英國已經躍升為西方世界的頭號強國,倫敦已經成為全球的權力和財富中心。大英帝國的臣民把他們的理念帶到世界上的幾乎每一個角落,同時,又在每一個角落榨取著每一個銅闆。此時東方的大清帝國,對外雖然仍以“天朝上國”自居,但實質上已經是外強中乾,因為腐敗正日甚一日地侵蝕著它的肌體。而這衰敗的中國,卻有著龐大的市場和無限的機遇。唐廷樞和梁炎卿等大買辦正是“亂世齣梟雄”的産物。
第三章.煤炭買辦、“德國貴族”馮·高星橋./ 035
造土槍土炮起傢的他,靠著德國的“恩公”韓納根,成瞭天津衛最大的煤炭巨商。為奬勵他為日耳曼帝國做齣的貢獻,德皇賜給他“馮”的貴族稱號,使他成為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人。他投資建造的“勸業場”一時成為天津這座大城的標誌性建築。
第四章.無處不在的禮和洋行和它無所不用其極的買辦./ 058
很難想象,一傢原本隻經營縫衣針的小公司,發展到後來,竟然開始涉獵軍工、機械、建築等幾乎所有的行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包攬瞭國民政府部隊的武器裝備。之所以有這樣的發展,除瞭洋行大班的運作,更是和這傢公司無所不用其極的大買辦韓登堂、鬍包水、王銘槐、米祿齋等有直接的關係。這些買辦也由此給自己賺瞭個盆滿鉢滿。
第五章.美最時洋行的日耳曼大班和中國買辦./ 079
美最時洋行為清末民初漢口最龐大的經營組織,業務範圍涉及航運、地産、發電、皮革、蛋業、桐油、酒業、煙葉、糧食等,幾乎沒有美最時洋行不插手的業務。而它的買辦王伯年父子則是該洋行贏得巨額利潤的最主要推手。王伯年去世時,中國各城市的德國洋行竟然都為之降瞭半旗。
第六章.步步為營的美孚洋行買辦./ 094
當時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美孚要想將自己的“洋油”在中國取代點燈的“土油”,便不得不依賴中國的本土人士。丁慎安就是幫助美孚公司在中國站住
腳並大發其財的關鍵人物。他棋高一著,有著異於常人的宣傳、設點、推銷的
策略,並有著一整套籠絡中國員工的手段。美孚洋行老闆對他贊賞有加。
第七章.聚福洋行和強華公司的巨賈買辦./ 103
黃傢在四川開辦瞭幾十年的“天字號”商行,一嚮經營日用小商品,雖然也積纍瞭不菲的財富,但自從傍上瞭法國的“聚福洋行”,更是大發其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黃傢包攬瞭川江航運的黃金水道。黃傢的掌門人左右逢源,在法國人、中國官僚之間遊刃有餘,成就瞭自己傢族的龐大傢業。
第八章.太古洋行的三代掌門人./ 116
自莫氏傢族於 1870年齣任崛起於華南的英商太古洋行遠東總行首任買辦開始,至 20世紀 30年代香港太古總行取消買辦製度為止,莫藻泉、莫乾生、莫應桂三代相繼,擔任太古總行的買辦凡 60餘年,使該公司成為一尊不倒翁。直至現在,莫氏傢族的侄孫輩在香港太古公司服務的仍有多人。
第九章.軍火買辦巨頭雍劍鞦./ 141
通曉幾國外語的雍劍鞦藉助義和團的興起,結識瞭各帝國主義國傢駐華的使節和軍事首領,並與當時中國北方的各路軍閥都有深交,以緻他後來聯手世界最大的軍火製造商德國的剋虜伯公司,在國內大肆販賣軍火時,如魚得水,一路暢通。發財後,他大量購進房地産,在北戴河,有一條路叫“劍鞦路”。
第十章.靠木材起傢的達來洋行買辦阮渭涇./ 166
美國人羅伯特·達來的遠東木材公司達來洋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在中國的木材市場一手遮天。但要維持在中國的經營優勢,不得不依賴中國買辦。他先後用過數位買辦,均不滿意,直到啓用瞭阮渭涇纔使得他如魚得水。這傢公司竟然在中國大陸一直維持到 1952年。
第十一章.華北的汽車巨頭公懋洋行買辦./ 177
公懋洋行在中國專做美國福特、剋萊斯勒汽車和其他品牌汽車零配件的生意。在中國僅僅開辦瞭 30餘年,便大賺特賺。除瞭他們適應瞭中國官場的“潛規則”、籠絡瞭閻锡山等地方軍閥外,洋行的買辦譚壽保可謂功不可沒。
第十二章.投靠日本的買辦刁氏./ 190
刁峻霄原本就有外語的底子,起初是在意大利的公司做事,後來又經營瞭一傢發網公司,曾經占到瞭國內發網市場近一半的份額。但他真正發達,是進入日本洋行充當買辦以後。凡是人們能想到的業務,幾乎沒有他不涉及的。尤其是在他投靠日本人後,狠狠地發瞭一筆戰爭財。
第十三章.漢口地産大亨劉歆生 / 199
漢口城能有今天的規模,應該說劉歆生功不可沒。盡管他是個靠著洋人崛起的買辦,但他圍湖築堤,買進瞭當年漢口近一半的土地,將常年水患不斷的漢口建成瞭一座大城。英國女皇特恩準用他的名字命名瞭一條馬路,至今這裏還是漢口最為繁華的地段。
第十四章.永興洋行買辦嚴逸文自述./ 210
永興洋行在天津的法商洋行中曾經是最大的一傢,業務波及顔料莊、墨灰廠、青磚廠、紅磚廠、農場、養鴨場、織布廠、織毯廠、榨油廠等。自稱為“買辦科班齣身”的嚴逸文幾乎熟知洋行的一切潛規則。他的迴憶揭示瞭洋行從
進貨、打開市場、銷售到鑽營官場、偷漏稅的種種手段。
第十五章.三起三落的王氏傢族./ 227
王銘槐起初在上海商業大亨葉澄衷所開的老順記五金行學生意,後來逐步成為葉的親信。此時李鴻章正嚮外國大量購買軍火,他便通過李鴻章的密友、上海巨商嚴筱舫的關係,當上瞭專營進口機器和軍火生意的德商泰來洋行買辦,繼而又當上瞭華俄道勝銀行的津行買辦,從而迅速地獲取瞭大量財富。
第十六章.“藉船齣海”的買辦高少洲./ 235
興隆洋行是天津的一傢德國洋行,開始時僅僅是推銷德國的縫衣針、顔料和雜貨。但在不到 20年的時間裏,買賣越做越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躋身天津各大洋行之列。這主要得力於買辦高少洲,他的管理方法是封建方式與資本主義方式相結閤的獨裁管理。常常是小施韜略,便贏得巨額利潤。
第十七章.精明過人的正金銀行買辦魏氏./ 248
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天津支行在中國前後凡 46年。魏信臣充當該行買辦 36年,其子魏伯剛接著又乾瞭 10年。父子兩代的經曆與該行相始終,他們是該行在中國興衰的一麵鏡子。他們拉攏賄賂、暗度陳倉、藉力打力,無所不用其極。
第十八章.影子洋行和皮包買辦./ 261
“皮包洋行”,又稱影子洋行,是指那些僅靠一個手提包就在中國做生意的外國洋行。這些外國人初來時兩手空空,在租界的庇護下見利就乾,無孔不入,一旦摺本賠錢就一走瞭事。與其他買辦不同的是,這些精明過人的皮包洋行買辦常常玩不過洋人,被他們坑得血本無歸。
附一:買辦的“大本營”天津衛./ 269
附二:亦官亦商的上海買辦 / 287
後 記./ 299
翻閱《創富史:民國大買辦》,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波瀾壯闊的民國時代,親眼見證瞭一批批傑齣的商業領袖如何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年代,書寫著屬於他們的財富傳奇。作者以紮實的史料為基礎,卻又以非凡的敘事能力,將那些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商業運作,變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我最欣賞的是書中對細節的挖掘,從大買辦們如何與外國洋行打交道,如何在中國本土開拓市場,到他們如何應對政治風雲的變化,每一個環節都描述得繪聲繪色。這不僅僅是關於金錢的堆積,更是關於智慧的閃耀,關於膽識的較量,關於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在那個積貧積弱的年代,中國本土的商業力量是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如何在引進西方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同時,發展齣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它讓我對中國近代經濟史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那些曾經為國傢經濟發展做齣貢獻的人物,有瞭全新的敬意。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講述瞭一個個體的財富故事,更是將這些個體故事融入到更宏大的曆史背景之中,讓我們看到瞭個人命運與時代變遷的緊密聯係,也看到瞭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艱辛與輝煌。
評分《創富史:民國大買辦》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驚喜絕對是齣乎意料的。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沉悶的商業史,但實際上,它更像是一部充滿人性光輝與時代變遷的史詩。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沒有將那些“大買辦”塑造成冰冷無情的賺錢機器,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作為個體的掙紮、野心、以及在時代洪流中的無奈與堅韌。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那些人物情感世界的描繪,他們也會有傢庭的牽絆,也會有對國傢命運的憂慮,他們的每一次商業決策,背後往往都蘊含著復雜的情感和深遠的考量。這種人性化的處理,讓這些曆史人物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符號,而是變得有血有肉,讓我能夠産生共鳴。書中對不同地域、不同行業大買辦的對比分析,也讓我對民國時期的經濟格局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們之間的競爭與閤作,對整個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産生瞭多麼深遠的影響,讀來令人深思。這本書讓我明白,任何時代的財富創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政治力量、以及人性的多重因素相互交織。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創富”的書,更是一部關於“人”的書,關於在特殊時代背景下,人如何生存、如何發展、如何影響時代的故事。
評分剛翻完《創富史:民國大買辦》,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這本書不隻是講述瞭一個時代的財富傳奇,更是對那個風雲變幻時期的人物群像和社會變遷的深刻描摹。作者筆下的“大買辦”,絕非簡單的金錢堆砌者,他們身上承載著時代的烙印,在傳統與現代的十字路口,在內憂外患的夾縫中,用自己的智慧、膽識甚至不惜代價的手段,書寫瞭一段段令人驚嘆的商業史詩。讀這本書,我仿佛穿越迴瞭那個動蕩卻又充滿機遇的民國,看到瞭洋行林立的上海灘,聽到瞭此起彼伏的商貿聲,感受到瞭那個時代人們對財富的渴望與追求。書中對於商業運作的細節描寫,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都極其生動,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大買辦”們如何在信息不對稱、規則不完善的環境下,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積纍起驚人的財富。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敘事,而是通過這些個體的命運,摺射齣整個社會的脈絡。那些傢族的興衰,那些企業的起伏,無不與當時的政治格局、經濟政策、甚至是社會思潮息息相關。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能夠理解中國近代經濟發展的復雜性與獨特性。它不僅僅是關於“創富”,更是關於“史”,關於一個民族在轉型期的掙紮與成長。
評分《創富史:民國大買辦》這本書,實在是太有意思瞭!我通常對曆史類的書籍不太感冒,總覺得枯燥乏味,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沒有那種闆著臉講大道理的風格,而是用一種非常吸引人的方式,把一個個民國時期的“商業巨頭”的故事娓娓道來。我最喜歡的是裏麵對這些人物決策過程的分析,你會發現他們當年做生意,可不是像現在這樣有大數據、有明確的法律條文可以遵循。很多時候,他們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全憑著一股子“狠勁”和“眼光”。比如,書中提到某位大買辦如何在高風險的時期,大膽進行某項投資,最終獲得瞭巨大的迴報,讀起來簡直比小說還要跌宕起伏。而且,作者對細節的把握非常到位,從當時的服裝、食物、到他們的社交場閤,都描繪得栩栩如生,讓我仿佛置身其中。讀完之後,我不僅對民國時期的商業運作有瞭更深的瞭解,也對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有瞭一種全新的認識。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在那個特殊的曆史時期,個人奮鬥的極限在哪裏,以及時代背景對個體命運的影響有多麼深遠。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大買辦”,不僅僅是會賺錢,更是能夠適應時代變化、引領時代潮流的弄潮兒。
評分我最近在讀《創富史:民國大買辦》,這本書簡直是把我對民國時期的想象力完全打開瞭!我以前總覺得民國就是一些文人吟詩作對,或者政客勾心鬥角,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完全不同的側麵——一個充滿活力、充滿金錢味道的商業世界。作者把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大買辦們寫得活靈活現,他們不僅僅是生意人,更是那個時代弄潮兒,他們的每一次決策,每一次博弈,都牽動著時代的脈搏。書中對於一些具體的商業案例的剖析,我真是看得津津有味。你會發現,原來當年做生意,要比現在復雜得多,充滿瞭各種人情世故、政治博弈,甚至還有一些江湖上的手段。作者並沒有迴避這些,而是將它們真實地展現在讀者麵前,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真實的曆史。更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這些大買辦們,他們不僅僅是在積纍財富,更是在參與塑造那個時代的格局。他們的商業活動,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緊密相連,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那個時代的“幕後推手”。讀這本書,就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那個時代大門的鑰匙,讓我看到瞭那些隱藏在曆史洪流下的,關於財富、權力和命運的精彩故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