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17中國外匯市場及貴金屬暨原油大宗商品行業發展藍皮書(套裝上下冊)》分上下兩冊,上冊為《2017中國外匯市場藍皮書》,下冊為《2017中國貴金屬暨原油大宗商品行業發展藍皮書》。
《2017中國外匯市場及貴金屬暨原油大宗商品行業發展藍皮書(套裝上下冊)》共分9大部分,既有國內外外匯行業熱點及趨勢總結,也有主要外匯經紀商運營數據解析。
《2017中國外匯市場及貴金屬暨原油大宗商品行業發展藍皮書(套裝上下冊)》共分8個部分,既有國傢以及地方交易場所監管和發展的新動嚮,也有對國內外主要交易所貴金屬和原油類品種的交易錶現分析。
內頁插圖
目錄
上冊:
序
序
寄語
序
序
第1部分 綜述
(一)2017年中國外匯市場發展概述
1 政策監管
2 銀行間外匯交易
(二)中國外匯市場發展大事記(2017年)
(三)2017年中國外匯市場新動嚮
1 又一裏程碑事件!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上綫
2 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的“朋友圈”繼續擴大
3 中國外管局通報外匯違規案例,單筆最高罰款近2300萬元
4 中國銀行問市場舉行首輪外匯期權衝銷,規模逾40億美元
5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將升級交易平颱,新增CDS市場
6 中國央行:已將外匯風險準備金徵收比例降為零
第2部分 國內零售外匯市場投資者結構及行為分析
(一)FX168投資英雄中的投資者結構
1 男性投資者遠遠高於女性投資者
2 35~54歲投資者投資需求最為強烈,25~34歲的投資者占比大幅增長
3 經濟發達地區投資者居多,湖北地區連續兩年蟬聯冠軍
4 歐洲時段超越北美成交易最活躍時段
5 英鎊/美元連續第二年交易量高居榜首
6 盈虧比三七開,係統性培訓可助投資者減少虧損
(二)交易數據中的投資者行為分析(數據來自FXl68盒子)
1市場行情整體狀況:主要貨幣對平均振幅1418%
2市場財經數據整體狀況:利多利空數據量相當
3市場信息分析整體狀況:歐元/美元分析信息最多
4市場交易賬戶整體狀況:空單略多於多單
(三)經紀商平颱定嚮調查結果
1 賬戶數、交易量、新客戶開發量三頭並進
2 中國區運營情況:業務占比不容小覷
3 客戶指標:首次人金檔次較為平均,基本是活躍用戶
4 最受歡迎交易貨幣對:歐元/美元、英鎊/日元分列直盤和交叉盤第一
5 經紀商認為,投資者最關心這幾個問題
6 平颱的客戶從哪兒來?能存活多久?
7 展望2018:綫下熱度不減
(四)網上公開調查結果——
1 男性年輕人仍是參與主體,盈虧占比幾乎一緻
2 24小時交易市場用戶時刻準備交易
3 日元受喜愛程度首次反超英鎊
4 短綫交易為交易主流,偏嚮技術麵和基本麵結閤
5 對EA和培訓用戶這麼看
6 網媒仍然是信息渠道首選
7 PC端交易比重連續兩年大幅下降
8 用戶最關心的:齣金、監管、成本
9 平颱糾紛發生時多數選擇協商處理
第3部分 國內外外匯行業熱點與趨勢
(一)福匯被逐齣美國市場,股價跳水被納斯達剋下達退市通知
(二)全球監管機構大招頻齣,零售外匯行業颳起監管風暴
1 CvSEC限帶0贈金活動
2 FCA提齣對CFD産品更嚴格的監管規定
3 澳洲監管部門令CFD和外匯經紀商難安
4 以色列新法案禁止境外宣傳二元期權産品
5 荷蘭監管局計劃禁止二元期權、外匯及CFDs廣告
6 法國監管部門正式實施外匯和二元期權電子廣告禁令
7 德國監管機構采取乾預措施保護零售客戶
(三)裏程碑事件!全球外匯行業準則重磅齣爐
(四)因違反沃爾剋規則和外匯操縱,德意誌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分彆遭美聯儲重罰
(五)因操縱利率,四傢國際投行遭重罰
(六)脫歐難以動搖倫敦全球外匯交易中心地位
(七)《中國外匯市場準則》正式發布,促進外匯市場規範發展
(八)收購盛寶銀行30%股份,吉利集團進軍外匯行業
(九)兩會提案——黃澤民:外匯保證金交易應“陽光化”
(十)公安部外管局嚴打地下錢莊等違法犯罪活動,整頓外匯管理秩序
(十一)陸金所控股與e投睿eT0r0簽訂戰略閤作意嚮協議
(十二)比特幣:監管風暴VS業界追捧
(十三)2016—2017期間金融活動總數量翻番,上海仍高居榜首
第4部分 金融監管研究
(一)美國全國期貨協會(NFA)
NFA的會員類型
(1)商品池子運營商(cPO)
(2)商品交易顧問(CTA)
(3)期貨傭金商(FCM)
(4)外匯交易商會員(FDM)
(5)介紹經紀商(IB)
(二)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
1 怎麼認證
2 FCA會員費用
3 FcA對持有客戶資産公司的管理
4 常見FCA牌照類型
5 賠償機製
6 關於MiFIDⅡ
(三)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ASIC)
1 ASIC金融服務牌照(AFSL)
2 AFSL牌照的申請條件
3 AsIc收費模式
4 ASIc爭議解決及賠償機製
第5部分 境外主要外匯經紀商運營數據及動態
(一)過去一年美國各大經紀商財務數據
(二)上市外匯經紀商知多少:歐、美、日三分天下,中國鳳毛麟角
第6部分 國際外匯市場綜述
(一)淺析2017年美元指數
(二)歐元——護航歐元區經濟的穩定,超級馬裏奧殫精竭慮
(三)日元——經濟麵與貨幣政策的分化,美元,日元中長期看多
(四)英鎊——脫歐女Ⅱ預期般拖纍英鎊,美元走勢
(五)澳元——在“被加息”中強勢上漲
(六)加元——加央行七年來首度加息,加元開啓上漲模式
第7部分 人民幣
(一)人民幣走勢綜述
(二)人民幣後市如何走?
1 官方態度:保持穩定和相對強勢,料呈現雙嚮振蕩
2 機構觀點:已無持續貶值基礎,上調人民幣匯率預估
(三)人民幣國際化
1 人民幣國際化總體進展情況
2 人民幣國際化大事記(2015—2017)
第8部分 專題研究
中國及世界經濟形勢與人民幣總體走勢
離岸人民幣國際化業務發展現狀、問題與趨勢
銀行間外匯市場發展及變化
量化交易及策略之我觀
區塊鏈——金融市場的革新技術
第9部分 附錄
(一)特彆鳴謝為本藍皮書撰寫提供支持的機構(按首字母排序)
(二)外匯經紀商名錄
……
下冊
第1部分 中國貴金屬及原油大宗商品行業發展大事記
第2部分 國傢及地方交易場所監管及發展新動嚮
第3部分 貴金屬及原油投資者行為及入市動機分析
第4部分 國內外主要交易所屬金屬及能源類品種交易錶現
第5部分 貴金屬走勢迴顧、分析及展望
第6部分 原油市場走勢分析:多方基本麵支持,中期看好
第7部分 專題研究
第8部分 附錄
前言/序言
自從中美首腦海湖莊園會晤後的百日期間,中國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中加入瞭“逆周期因子”,主要是為瞭未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周期和商品價格波動周期可能引發的市場劇烈波動。自從加入SDR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貨幣,人民幣保持其幣值的相對穩定有利於在全球和地區經濟的平滑方麵發揮巨大的作用。但也冒著被美國扣上“匯率操縱國”和“匯率失調國”帽子的風險。如今,美國商務部已經啓動“301調查”,現在麵對著的問題是中美貿易摩擦如何化解?這也將是人民幣匯率機製未來發展必須要思考的課題。
自從人民幣進入SDR後,作為各國官方儲備貨幣地位隨之被確立。其匯率波動軌跡也將具有國際貨幣共同特徵。國際貨幣匯率波動特徵就是短期內可以上下起伏,但長期(年度)波動區間基本相對穩定。五種貨幣作為價值尺度,自然要保持一種協調關係。各國進齣口商應對匯率波動都能預測各種國際貨幣的“上限”和“下限”(即天花闆和地闆),並且可以比較準確地設計各種衍生品來迴避匯率風險。即便被“套牢”,這五種貨幣一般也會在兩三年期間解套。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這些貨幣則相對穩定,成為全球資産的“避風港”,也就是避險貨幣。如果沒有這些特徵的話,很難稱得上“國際貨幣”。所謂相對穩定,也就是這些主要國際貨幣都是在這一個區間中波動。各個國際貨幣為瞭讓投資者的估價不齣現“離奇”偏差,互相“默契”和參照。也就是SDR構成貨幣之間形成一個“蛇洞”,主要國際貨幣在“蛇洞”中再根據本國的國情有所調整。若不能維持在“蛇洞”,則會“齣局”。為此,無論是美元、歐元還是日元都有觸底反彈和觸頂下跌的預期。人民幣既然也進入該“蛇洞”,就如一條小蛇要學會在洞裏“遊泳”。近期內維持與美元的匯率在6.4至6.9之間幅度,與其他主要貨幣也在一個相對的區間。這也是國際貨幣匯率的“潛規則”。大傢都想擴大其在“蛇洞”中的空間(權重)。但必須慢慢等待時機。美元把英鎊趕下颱,等待瞭50年,實際上當時的美國GDP超過英國已經有50年瞭。美元通過盯住英鎊獲得瞭“英鎊”的價值尺度的“網絡外部性”,在全球投資者腦中留下瞭穩定的價值尺度。後來通過布雷頓森林體係的製度更替,確認瞭美元的霸主地位。
當前美元與歐元匯率處在頂部和底部輪換的不確定中,人民幣處於頂部和底部當中。國際金融形勢很不明朗。特朗普政府與美聯儲耶倫的觀點不閤,美國在推進縮錶中可能暫緩加息的壓力。但加息是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初衷。為此未來美國的政策不明朗也造成美元的走勢撲朔迷離。歐元區的難民和債務纏身,加上與日本央行的寬鬆量化貨幣政策的退齣的拖延,國際金融形勢處於劇烈的變動之中。在萬變中走自己的路,人民幣匯率的變動首先要貼近中國實體經濟的需要,與中國核心通脹率要吻閤。同時,再考慮其在“蛇洞”中與其他四條蛇的“博弈”。
未來中美就“301調查”在貿易和金融服務業上將避免不瞭有一場“博弈”。人民幣匯率在其中的走勢不應該作為貿易不平衡的“話柄”,中美貿易不平衡根源在於美國的“潛在的反比較優勢”政策。該政策對美國比較優勢商品的“限製齣口”,與國際貿易理論相悖,其實是美國的政策扭麯,卻要求中國政策“再扭麯”來糾正是不妥當的。人民幣匯率要走自己的道路。不要畏懼被扣上“匯率操縱國”或“匯率失調國”的帽子。學會在“一帶一路”的貿易投資中用人民幣計價,繼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以此來擴大在SDR“蛇洞”中的空間。紮紮實實地夯實國內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中國經濟的強盛纔是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基礎。匯率是一種特殊價格,隻要在國際價值的“通道中”,獲得國際價值尺度纔是人民幣國際化努力的方嚮。
2017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導嚮深度解析(套裝上下冊) 圖書簡介 本書係一套深度聚焦2017年度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態勢、關鍵政策調整及其對未來産業格局影響的權威研究閤集。全書共分上下兩冊,匯集瞭來自國內頂尖智庫、政府部門和知名高校的數十位資深經濟學傢和行業分析師的獨到見解與嚴謹數據分析,旨在為政策製定者、金融機構高管、企業決策層以及關注中國經濟走嚮的學者提供一份全麵、深入且極具前瞻性的參考報告。 上冊:宏觀經濟脈絡與結構性改革追蹤 上冊主要圍繞2017年中國經濟的整體運行情況展開,著重剖析瞭影響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與外部環境變化。 第一部分:經濟增速與增長動力轉換 本部分詳細梳理瞭2017年中國GDP增速的實際錶現及其背後的驅動力變化。重點分析瞭消費、投資和淨齣口這“三駕馬車”的結構性調整。特彆關注瞭消費升級帶來的新機遇,包括服務型消費的爆發式增長,以及居民杠杆率上升對未來消費潛力的製約。在投資方麵,深入探討瞭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的放緩與結構優化,區分瞭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産開發投資與製造業投資的差異化走勢。報告對民間投資的恢復情況進行瞭詳盡的實證分析,探討瞭改善營商環境對激發民營經濟活力的實際效果。 第二部分:宏觀調控政策的精準施策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深水區的關鍵一年。本部分係統梳理瞭中央政府在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三者之間的政策平衡藝術。 財政政策分析: 詳細解讀瞭地方政府債務置換、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情況及其對財政收入和支齣結構的影響。重點分析瞭專項債發行規模的調整,以及財政資金在精準扶貧和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上的投嚮。 貨幣政策取嚮: 深入剖析瞭中國人民銀行在“保持流動性閤理充裕”前提下,實施的“縮錶”與結構性信貸政策。報告研究瞭“去杠杆”目標在金融體係內部的傳導機製,特彆是對影子銀行活動的監管升級及其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影響。 房地産調控: 全麵迴顧瞭2017年全國範圍內“因城施策”的房地産調控體係,從限購、限貸到租賃市場培育等多個維度,評估瞭政策對房價、地價和住房租賃市場活躍度的影響,並探討瞭長效機製的構建進展。 第三部分:産業結構升級與創新驅動 本部分聚焦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潛力,即結構性改革的進展。 “三去一降一補”的成效評估: 報告基於行業數據,量化分析瞭鋼鐵、煤炭等過剩産能的化解進度,以及“僵屍企業”的清理情況,探討瞭去産能對上下遊産業鏈價格穩定性的貢獻。 新動能培育: 重點考察瞭戰略性新興産業(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態勢,分析瞭國傢在研發投入(R&D)方麵的增長貢獻,並評估瞭知識産權保護環境的改善對技術溢齣的促進作用。 要素市場化改革: 分析瞭戶籍製度改革、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的試點進展,以及勞動力市場靈活性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下冊: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與對外開放新格局 下冊將視野拓展至區域經濟的差異化發展,以及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和對外投資閤作中的新角色。 第四部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 本部分深入分析瞭中國幾大核心區域發展戰略在2017年的具體落地情況。 京津冀協同發展: 聚焦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進展,評估瞭交通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的階段性成果。 長江經濟帶戰略: 重點分析瞭長江大保護的政策力度,以及沿江省份在産業轉移和生態修復方麵的協同機製。 雄安新區的起步: 詳細迴顧瞭雄安新區設立初期的規劃思路、政策定位及其對環京津冀地區經濟版圖的潛在重塑。 中西部崛起: 考察瞭國傢對中西部地區承接産業轉移的激勵政策效果,以及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對平衡東西部發展差距的貢獻。 第五部分:對外經濟關係與開放新格局 2017年,麵對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化: 本部分選取瞭數個重點沿綫國傢(如中亞、東南亞)的投資案例,分析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的融資模式、風險控製及對中國産能輸齣的帶動作用。 自貿區建設的升級: 對比分析瞭不同自貿區的改革試點經驗,如在負麵清單管理、通關便利化、跨境金融服務等方麵的創新舉措,以及這些創新如何嚮全國推廣。 外商投資環境優化: 詳細解讀瞭2017年新修訂的外商投資準入負麵清單,評估瞭知識産權保護的法律體係建設對吸引高質量外資的作用。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分析瞭人民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SDR貨幣籃子中的運行情況,以及在“一帶一路”沿綫國傢貿易結算中的使用頻率變化。 第六部分:風險監測與未來展望 本部分對2017年經濟運行中暴露齣的潛在風險點進行瞭前瞻性分析。 金融係統性風險: 重點監測瞭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的增長趨勢、企業部門的去杠杆壓力,以及不良資産處置的效率問題。 外部環境衝擊的模擬: 分析瞭美國貿易政策變化、全球主要央行貨幣政策收緊對中國資本流動和齣口預期的潛在衝擊路徑。 社會民生關切: 探討瞭收入分配差距、醫療和養老保障體係的改革需求,以及這些社會因素對宏觀經濟穩定的長期製約。 本書資料翔實,論證嚴密,是理解2017年中國經濟復雜多變局麵的必備案頭工具書。它不僅是對過去一年經濟運行的忠實記錄,更是對未來數年政策走嚮和市場格局演變的深刻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