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比,或論偶然》
眾所周知,阿甘本先生有著深厚的古典學、語文學功底,但他的可貴之處在於從不泥古不化,而是在龐大的文化傳統與當代思考之間開闢瞭一條自如穿梭往來的蹊徑。正如本雅明是卡夫卡的讀者,阿甘本是亞裏士多德、阿比·瓦堡、海德格爾、本雅明等人的、讀者,他的解讀引人入勝,並構成色彩繽紛又麯徑交叉的思想花園。
本書論及哲學傢海德格爾與納粹主義的關聯,思想的潛能以及美國小說傢赫爾曼·麥爾維爾的小說《抄寫員巴特比》中的諸多思想,圍繞這些重要而具有無限豐富性的主題進行瞭充滿哲學思辨意味的闡發,讀來引人深思。
《阿比·瓦堡與無名之學》
本書論及20世紀初德國藝術史傢,現代圖像學的創始人阿比·瓦堡,法國著名詩人、作傢、漢學傢和考古學傢維剋多·謝閣蘭和德國哲學傢瓦爾特·本雅明,圍繞他們的重要思想進行瞭充滿哲學思辨意味的闡發,讀來引人深思。
《我,眼睛,聲音》
本書論及瞭“物自體”“語言”等哲學史上的重要概念,以及意大利曆史學傢、文學傢、考古學傢和日耳曼文化的研究者傅裏歐·澤西、法國當代語言學傢、哲學傢、評論傢讓-剋洛德·米爾納的思想,圍繞這些主題進行瞭充滿哲學思辨意味的闡發,讀來引人深思。
《喬姆斯基、福柯論辯錄》
1971年,語言學傢諾姆·喬姆斯基和哲學傢米歇爾·福柯被荷蘭哲學傢、電視颱主持人
馮斯·厄爾德斯請到一起,完成瞭一次堪稱“世紀辯論”的辯論——有沒有一種獨立於經曆和外部影響的內在的人性?
他們的辯論在當代哲學傢闡述各自哲學流派的辯論中是刺激和獨特的,這二位高端知識分子共性之一就是好辯論,這本書是兩位重要思想傢的令人興奮的知識對話記錄。
《這不是一隻煙鬥》
法國當代哲學傢中有不少人深諳藝術,關於藝術的研究性文字也極有價值,福何便是其中一位。福柯像其他哲學傢一樣為馬格利特所吸引,這位謎一樣的畫傢筆下那些謎一樣的畫作為他帶來靈感。本書寫於1968年,是福柯為紀念馬格利特所作,法文版齣版於1973年。雖然福柯的解讀隻是眾多闡釋中的一種,卻是哲學和藝術之間對話的一個範本。
馬格利特的畫作召喚的也許正是福柯這樣級彆的讀者或曰對話者,挑戰的也正是以語言為載體的哲學思維。這樣的交鋒在這篇簡短卻縝密的論文中一一展現,像高手對弈一樣引人入勝。
《維特根斯坦談話錄1949-1951》
對於這位緻力於將行動與哲學閤為一體的哲學傢來說,類似的言行錄尤具特殊意義。由編者所撰寫的引言也為讀者提供瞭詳盡的解讀,是一部可讀性和嚴謹性兼具的好書。
“子午綫譯叢精選” 六種包括意大利當代哲學傢喬吉奧·阿甘本的《我,眼睛,聲音》《阿比·瓦堡與無名之學》《巴特比,或論偶然》,米歇爾·福柯的《這不是一隻煙鬥》,喬姆斯基與福柯的《喬姆斯基、福柯論辯錄》,以及美國當代哲學傢O.K. 鮑斯瑪的《維特根斯坦談話錄1949-1951》。這套書從灕江社已齣版的 “子午綫譯叢”中遴選齣具代錶性、受哲學愛好者們歡迎的大師作品,以精裝小開本的形式重新編排,並巧妙融入手賬的設計元素。讀者在親近大師思想的同時,也能在書中隨時記錄下自己的靈感火花。
《巴特比,或論偶然》
本書是意大利當代著名哲學傢喬吉奧·阿甘本的代錶作《潛能》中的“潛能捲”作為單行本再版,收錄瞭作者的重要論文共8篇,集中論述阿甘本關於潛能、偶然性等重要哲學概念的若乾觀點。阿甘本的論文涉及哲學、語言學、古典學、文學、宗教、藝術史及曆史等多個領域,雖各自獨立,相互間又有著緊密的邏輯關聯,顯示齣這位思想傢博大精深的人文學科造詣以及清晰敏銳的一流思考力,是一部極有分量的思想學術著作。
《阿比?瓦堡與無名之學》
本書是意大利當代著名哲學傢喬吉奧?阿甘本的代錶作《潛能》中的“曆史捲”作為單行本再版,收錄瞭作者的重要論文共7篇,集中體現瞭阿甘本關於記憶、曆史和政治哲學方麵的重要觀點。阿甘本的論文涉及哲學、語言學、古典學、文學、宗教、藝術史及曆史等多個領域,雖各自獨立,相互間又有著緊密的邏輯關聯,顯示齣這位思想傢博大精深的人文學科造詣以及清晰敏銳的一流思考力,是一部極有分量的思想學術著作。
《我,眼睛,聲音》
本書是意大利當代著名哲學傢喬吉奧?阿甘本的代錶作《潛能》中的“語言捲”作為單行本再版,收錄瞭阿甘本的重要論文共7篇,集中體現瞭阿甘本關於哲學、語言學方麵的重要概念的若乾觀點。阿甘本的論文涉及哲學、語言學、古典學、文學、宗教、藝術史及曆史等多個領域,雖各自獨立,相互間又有著緊密的邏輯關聯,顯示齣這位思想傢博大精深的人文學科造詣以及清晰敏銳的一流思考力,是一部極有分量的思想學術著作。
《喬姆斯基、福柯論辯錄》
1971年,政治和經濟都起著翻天覆地變化的時候,諾阿姆·喬姆斯基和米歇爾·福柯,兩位在世界知識分子界處於至高地位的人,完成瞭一次堪稱“世紀辯論”的交鋒。這場辯論從“人的天性”齣發,很快就拓展到瞭更寬泛的領域,涉及瞭曆史、創造力、自由以及為政治正義所作的鬥爭。這本小書已經行銷九個國傢,也早已超齣瞭學術圖書的範疇,而這兩位作者的知名度也超齣瞭學術領域。
《這不是一隻煙鬥》
比利時畫傢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著名的煙鬥係列,在繪有一隻煙鬥的畫中寫著“這不是一隻煙鬥”的句子,展現瞭圖形和語言之間的復雜關係,在哲學和繪畫領域引發瞭諸多興趣和討論。福柯在本書中從圖形詩的角度入手,對馬格利特這組煙鬥畫進行解讀,在顯示齣他強大的哲學思辨力的同時,也展現瞭他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以及幽默有趣的一麵。
《維特根斯坦談話錄1949-1951》
維特根斯坦是二十世紀重要的哲學傢之一。本書嚮我們展示瞭這位帶有天纔神秘性的哲學傢日常生活的一麵,以及他將生活與哲學融為一體的思考方式和人格魅力。本書按談話發生的地點分編為康乃爾、斯密斯學院和牛津三個部分,是研究維特根斯坦晚期思想與生活的第一手珍貴資料。
《巴特比,或論偶然》《阿比?瓦堡與無名之學》《我,眼睛,聲音》
作者喬吉奧?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意大利當代著名哲學傢、思想傢,生於1942年,
曾先後任教於意大利以及歐美的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著述頗豐並且在歐美學界有很高的聲譽和影響。除《潛能》外,另著有《詩節:西方文化中的詞語與幽靈》《語言和死亡》《散文的理念》《開放:人與動物》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神聖的人”(homo sacer)為主題的係列著作體現瞭他在政治思想領域的建樹,其中包括《神聖的人》《例外狀態》《至高貧窮》《神的作品》等等。阿甘本曾主持編輯本雅明著作的意大利文譯本,並與帕索裏尼、卡爾維諾、英格博格?巴赫曼、皮埃爾?科羅索夫斯基以及20世紀法國諸多思想名傢有過交往或閤作。
譯者王立鞦,青年學者;嚴和來,精神分析學傢,法國巴黎第十三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現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教師。
《喬姆斯基、福柯論辯錄》
諾阿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 ),美國著名語言學傢、哲學傢,150餘種著作的作者。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國著名哲學傢、社會思想傢,20世紀很有影響的思想傢之一。
方斯?厄爾德斯(Fons Elders),荷蘭哲學傢。
譯者劉玉紅,廣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廣西翻譯協會常務理事,齣版譯著近二十部。
《這不是一隻煙鬥》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國20世紀思想傢,主要著作有《瘋癲與文明》《臨床醫學的誕生》《詞與物》《知識考古學》《規訓與懲罰》《性史》等。
譯者邢剋超,教授,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和首都師範大學從事比較教育研究和法語教學工作,主要譯著有《繼承人》《再生産》《遙遠的目光》等。
《維特根斯坦談話錄1949-1951》
鮑斯瑪(Oets Kolk Bouwsma)1898年生於美國密歇根,早年熱衷於黑格爾哲學,後來轉嚮G.E.摩爾,因為在摩爾研究上的聲譽而受邀主持牛津大學的約翰·洛剋講座,並成為美國哲學協會的主席。1949年維特根斯坦訪問康乃爾大學期間兩人結識。鮑斯瑪忠實記錄瞭處於生命末尾時期的維特根斯坦在康乃爾大學、斯密斯學院(馬薩諸塞州)以及牛津大學的交往和談話。維特根斯坦一貫的清晰、敏銳、激烈、熱忱,在這份言行錄中無不得以呈現。
譯者劉雲卿,上海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著有《馬格利特:圖像的哲學》《維特根斯坦與杜尚:賦格的藝術》。
《巴特比,或論偶然》《阿比·瓦堡與無名之學》《我,眼睛,聲音》
阿甘本的直覺、記錄和沉思的方式都令人為之著迷。
——《政治學評論》(The Review of Politics)
阿甘本的哲學讓我們注意到那些在原始文本中本未被關注到的絕妙概念。
——《本傑明?赫琴斯哲學評論》 (Benjamin Hutchens Philosophy in Review)
阿甘本的哲學仿佛豐富的對位法,在理論與曆史之間遊走,吸引著讀者對當代的思想主題進行反思。
——約翰·漢密爾頓(John Hamilton)
阿甘本的讀者總是對他的作品翹首以盼。
——瓦爾德·古德齊赫(Wlad Godzic,加州大學)
《喬姆斯基、福柯論辯錄》
這是當代哲學傢之間具原創性、挑釁性和自發性的交鋒之一……它錶明,喬姆斯基和福柯兩人對於 21 世紀的主要關切依舊價值非凡。
——福柯消息(Foucault News)
喬姆斯基堪稱當代重要的知識人。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福柯……深刻觸動瞭每一位讀者,也改變瞭每一位讀者。
——愛德華?薩義德(Edward Said)
《這不是一隻煙鬥》
這位新檔案保管員宣布他將隻看重那些陳述。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顧及一切老一代檔案保管員所關注的命題和語句。
——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傢
不屈不撓的現代懷疑論者......富革命性而且極為認真的戰後尼采派
——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美國新社會研究學院教授,專欄作傢
《維特根斯坦談話錄1949-1951》
至高度的明晰,極深沉的理智活動,很敏銳和很熱忱的心靈。就像奇跡!他的言詞像閃電穿越迷霧般地貫穿瞭幾乎所有的談話。
他的話語讓我視若至寶,現在一如既往。重要的是,是他拿走瞭我因自身平庸而來的那種慵懶的舒適。沒有任何人讓我欠債如許,沒有任何人讓我諦聽如斯,沒有任何人讓我害怕若此,沒有任何人讓我如此相形見絀。我沒有目睹也沒有聽聞任何人能與他相提並論。
維特根斯坦是我所知道的接近先知的人。作為人他像一座高塔,高聳而獨立,無所依傍。
——鮑斯瑪(O.K.Bouwsma)
說真的,這是我讀過的關於他的極好的東西。他迴答問題的敏捷,他運用自如的類比和圖像的廣度,你都給齣瞭精湛的描繪。
——托馬斯·斯通博羅(Thomas Stonborough)
《巴特比,或論偶然》
思想的潛能
事實性的激情
——海德格爾與愛
海德格爾與納粹主義
不可追憶的意象
Pardes:潛能的寫作
人的工作
絕對的內在性
巴特比,或論偶然
《阿比?瓦堡與無名之學》
阿比·瓦堡與無名之學
不可記憶者的傳統
?Se,絕對者與 Ereignis
起源與遺忘
——關於維剋多·謝閣蘭
瓦爾特·本雅明與神魔
——本雅明思想中的幸福與曆史救贖
科莫雷爾,或論姿勢
彌賽亞與主權者
——本雅明的法律問題
《我,眼睛,聲音》
物自體
語言的理念
語言與曆史
——本雅明思想中的語言和曆史範疇
哲學與語言學
——讓剋洛德·米爾納:《一門語言科學的導論》
召命與聲音
我,眼睛,聲音
論言說“我”的不可能性
——傅裏歐·澤西的認識論範式及詩歌範式
《這不是一隻煙鬥》
這兒有兩隻煙鬥
被解體的圖形詩
剋利,康定斯基,馬格利特
語詞無聲的工作
確認的七封印
繪畫不是確認
勒內·馬格利特的兩封信
《維特根斯坦談話錄1949-1951》
引言
維特根斯坦生平年錶
談話錄
康乃爾(1949 年 7 月)
斯密斯學院(1949 年 10 月)
牛津(1950 年 8 月—1951 年 1 月)
進一步讀物
最近我的閱讀習慣發生瞭一些變化,我開始偏愛那些能夠引發我進行跨學科思考的作品。這套選集恰好滿足瞭我的這種需求。書中的某些篇章,雖然以文學形式齣現,但其內核卻深深紮根於社會學、人類學甚至古典宇宙觀之中。我記得有一篇講述某個古老部落喪葬儀式的記錄性小說,文字簡練,但描繪的儀式流程和內在的信仰體係,讓我聯想到瞭當代社會中許多被簡化和物化的生命儀式。它提供瞭一種看待現代性的“他者”視角,讓人不禁反思:在我們的文明加速前進的過程中,我們是否也拋棄瞭某些更為本質且深刻的連接方式?這種跨界的閱讀體驗,讓我的思維不再局限於純文學的範疇,而是擴展到瞭更宏大的人類經驗場域。每讀完一篇,我都會花時間去查閱相關的曆史背景和文化符號,仿佛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學作品的集閤,更是一把鑰匙,開啓瞭通往不同文明碎片化寶庫的大門。
評分這本厚厚的精裝書,拿到手上就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那種墨綠色的底色配上燙金的標題,透露著一股曆經歲月沉澱的古典美。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它的推薦,雖然對具體的譯者和選文並不太瞭解,但被它所蘊含的“精選”二字所吸引。我一直對那些跨越文化、橫亙時空的經典文學抱有近乎偏執的喜愛,總覺得真正的智慧和人性中最深刻的洞察,往往隱藏在那些被時間淘洗過的文字裏。迫不及待地翻開扉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份詳盡的導讀,作者對選入篇目的背景、思想脈絡做瞭非常深入的梳理,這對於初次接觸這些作品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座堅實的橋梁。光是閱讀這篇導讀,我就感覺自己已經進入瞭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它不像那種生硬的學術解讀,反而更像一位飽學之士在你耳邊娓娓道來,引人入勝,讓人對接下來閱讀的每一篇文章都充滿瞭期待和敬畏。尤其是一些哲學思辨色彩濃厚的篇章,在導讀的引導下,那些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概念,似乎都變得觸手可及,為接下來的深度閱讀打下瞭堅實的基礎。我期待著,在這些精妙的篇章中,能找到一些對抗喧囂人世的寜靜力量。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這套書,主要還是衝著其中收錄的幾篇在文學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散文詩和實驗性文本去的。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先鋒文學,絕不是故作高深,而是對既有錶達範式的勇敢突破。這套選集在這方麵的收錄,眼光獨到且極具魄力。比如有一篇,全篇似乎都沒有明確的主語和連貫的情節,完全由一係列破碎的、高度凝練的意象堆砌而成,初讀之下令人摸不著頭腦,但當我嘗試將其視為一幅流動的、非綫性的意識圖景時,那種強大的衝擊力纔顯現齣來——它撕開瞭我們日常語言的邏輯外衣,直抵潛意識的洪流。這樣的文本,放在一起閱讀,對我來說就像進行瞭一場高強度的智力體操。它逼迫我跳齣舒適區,去重新學習如何“看”和“聽”文字。這套書的編選者顯然深諳此道,他們沒有一味求“美”,而是追求一種更接近“真”的文學麵貌,哪怕這種“真”帶著刺、帶著荒謬感。
評分最近我沉迷於一種名為“慢讀”的體驗,不再追求閱讀速度,而是力求與文字進行深層次的對話。這本選集恰好提供瞭絕佳的材料。它的內容跨度極大,從早期的神話寓言,到近代的社會批判,再到對人性本質的探究,每一篇都像是一顆精心打磨的寶石,需要你靜下心來,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它的光芒。我特彆喜歡其中幾篇關於時間流逝和記憶本質的短篇小說,作者的敘事節奏舒緩而剋製,沒有過多的情緒渲染,卻能將那種揮之不去的失落感和宿命感,通過精準的意象和場景描寫,深深地刻入讀者的腦海。讀完一篇,我常常需要閤上書本,走到窗邊,讓思緒在現實與文本之間遊蕩一會兒,去消化那些潛藏在字裏行間的潛颱詞。這種閱讀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專注力和感受力。而且,譯文的處理非常到位,既保持瞭原文的異域風情和曆史厚度,又在現代漢語的錶達上做到瞭流暢自然,沒有那種生硬的“翻譯腔”,這本身就是一種極高的文學成就。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非常注重書籍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的“視覺係”讀者。這套書在齣版上的用心程度,從頭到尾都讓我感到驚喜。首先,紙張的選擇非常考究,不是那種過於光滑的反光紙,而是帶有細膩紋理的啞光紙,拿在手裏有種踏實的摩擦感,非常適閤長時間閱讀。墨色濃鬱,排版疏密有緻,大段的文字閱讀起來毫不費神。更值得稱贊的是,選集中收錄的一些古老文獻的引文部分,他們采用瞭不同的字體樣式來進行區分,這種細微的排版變化,在視覺上形成瞭節奏感,幫助讀者區分文本的層次,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舒適度。在如今這個很多齣版物都在追求快速、廉價的時代,能看到這樣一套如此尊重閱讀體驗的作品,實屬難得。它不隻是一堆文字的堆砌,而是一件完整的、值得收藏的文化藝術品,讓我願意把它放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時常去把玩和翻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