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集釋/中華國學文庫

列子集釋/中華國學文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伯峻 著
圖書標籤:
  • 列子
  • 先秦諸子
  • 道傢
  • 哲學
  • 文化
  • 古典文獻
  • 中華國學文庫
  • 注釋本
  • 思想史
  • 中國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85297
版次:1
商品編碼:12309638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中華國學文庫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4
字數:2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列子集釋/中華國學文庫》是當下流通廣泛的《列子》整理本。正文八捲及晉人張湛注以校勘精良的湖海樓叢書本為底本,另集唐人盧重玄解、殷敬順釋文,及有關列子本文和張注、盧解的校勘、訓詁與考據等,正文後則附錄有張湛事略、相關敘錄、曆代辨僞文字,所收資料較齊全,極大方便瞭學者研究。《列子》內文中許多小段落,可以獨立成篇,很有啓發性和教育意義,《愚公移山》《兩小兒辯日》還被選入語文教材,所以對一般讀者,這也是一部有趣的書。因此,現據新編諸子集成繁體本改排簡化字,收入中華國學文庫。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例略
徵引諸傢姓氏及其著述錶
捲第一 天瑞篇
捲第二 黃帝篇
捲第三 周穆王篇
捲第四 仲尼篇
捲第五 湯問篇
捲第六 力命篇
捲第七 楊硃篇
捲第八 說符篇
附錄一 張湛事跡輯略
附錄二 重要序論匯錄
(一)劉嚮列子新書目錄
(二)張湛列子序
(三)盧重玄列子敘論
(四)陳景元列子衝虛至德真經釋文序
(五)任大椿列子釋文考異序
(六)秦恩復列子盧重玄注序
(七)汪繼培列子序
附錄三 辨僞文字輯略
(一)柳宗元辨列子
(二)硃熹觀列子偶書(摘鈔)
(三)高似孫子略(摘鈔)
(四)葉大慶考古質疑(摘鈔)
(五)黃震黃氏日鈔(摘鈔)
(六)宋濂諸子辨(摘鈔)
(七)姚際恒古今僞書考(摘鈔)
(八)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摘鈔)
(九)姚鼐跋列子
(十)鈕樹玉列子跋
(十一)吳德鏇辨列子
(十二)俞正燮癸巳存稿(摘鈔)
(十三)何治運書列子後
(十四)李慈銘越縵堂日記(摘鈔)
(十五)光聰諧有不為齋隨筆(摘鈔)
(十六)陳三立讀列子
(十七)梁啓超古書真僞及其年代(摘鈔)
(十八)馬敘倫列子僞書考(節錄)
[附]日本武義內雄列子冤詞(節錄)
(十九)顧實漢書藝文誌講疏(摘鈔)
(二十)呂思勉列子解題
(二十一)劉汝霖周秦諸子考(摘鈔)
(二十二)陳旦“列子楊硃篇”僞書新證(節錄)
(二十三)陳文波僞造“列子”者之一證(節錄)
(二十四)楊伯峻“列子”著述年代考
後記

前言/序言

  列子其人,在莊子書中屢次齣現,有時尊稱他為子列子,還專有列禦寇一篇。“禦寇”也作“禦寇”或“圄寇”。禦、禦、圄三字古音全同,自然可以通假。這個人實有其人,因為提到他的不止莊子一書。然而莊子逍遙遊卻把列子寫成神仙:
  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
  但同一莊子,在讓王篇又說:
  子列子窮,容貌有飢色。便又是凡人,要吃要喝。吃喝不夠,麵黃肌瘦。這自相矛盾的情況,倒並不是由於莊子全書非齣於一人手筆,而是莊周把實際存在的人物寓言化。莊子天下篇說,“以寓言為廣”,寓言篇說,“寓言十九”,莊子中把實際人物寓言化的例證很多,這隻是其一。把列子神化,也許意在說明列子雖然是“有道之士”,能憑空飛翔,還有待於風,並非真能“逍遙遊”。
  列子的學說近於莊周,在當時影響卻未必很大很深,因為莊子天下篇評論過墨翟、宋鈃、尹文、田駢、慎到、惠施等人,贊美瞭關尹、老聃,也敘述瞭自己,卻不涉及列禦寇。荀子非十二子篇也不提列子,司馬遷作史記更沒有一字涉及列禦寇,高似孫子略因此懷疑此人的存在,但論證還不足以使人信服。列子必有其人,其主張正如莊子應帝王中所敘:
  然後列子自以為未始學而歸,三年不齣。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於事無與親,雕琢復樸,塊然獨以其形立。紛而封哉,一以是終。無為名屍,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體盡無窮,而遊無朕。盡其所受
  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爾雅釋詁邢昺疏引屍子廣澤篇及呂氏春鞦不二篇也都說“列子貴虛”,和莊子所說相閤。看來這個列禦寇心情上擺脫瞭人世的貴賤、名利種種羈絆,任其自然,把客觀存在看作不存在,因之一切無所作為。莊子所敘,自有所本,未必是故意塑造。至於戰國策韓策二說史疾治列子圉寇之言而“貴正”,則近於儒傢的正名,不可能認為是列子的正宗,隻能估計是戰國說客因列子已不被人所真知,假藉其名,以為遊說的招牌而已。
《列子集釋》—— 穿越韆年的智慧迴響 《列子集釋》並非一部單純的古代哲學著作,它更像是一麵映照古人精神世界的澄澈明鏡,是中華文化長河中一顆璀璨的遺珠。這部典籍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深刻的哲學思辨和引人入勝的寓言故事,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先秦時期思想風貌的窗口。它並非一本冰冷枯燥的學術論著,而是充滿瞭生命力與人文關懷的智慧結晶,跨越瞭韆年的時光,至今依然能夠觸動我們內心深處的思考。 《列子集釋》的作者列禦寇,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道傢思想傢,與老子、莊子並稱為“先秦三玄”。他本人雖事跡不詳,其思想卻通過這部著作得以流傳。《列子》一書,據傳由列子的弟子、再傳弟子整理而成,其內容以“虛無”、“自然”、“無為”為核心,深刻闡述瞭道傢對宇宙、人生、社會以及認識論等方麵的見解。而《集釋》則是在此基礎上,曆代學者對其進行的注釋、考證和闡發,將零散的智慧凝聚成係統性的學說,使其更易於被後人理解和接受。 這部著作並非如一些哲學典籍那樣,洋溢著晦澀難懂的術語和抽象的理論。《列子集釋》以其散文體、寓言式的風格,將深奧的哲理融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之中。這些故事,或描繪人間的悲歡離閤,或展現自然的鬼斧神工,或演繹曆史的跌宕起伏,無不蘊含著作者對生活、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例如,書中關於“愚公移山”的故事,看似荒誕不經,實則蘊含著堅韌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而“杞人憂天”的典故,則以幽默的筆觸,諷刺瞭無端的恐懼和杞人憂天的惰性。這些故事,在古代曾廣為流傳,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至今仍是教育後代、啓發思維的寶貴素材。 《列子集釋》的核心思想,是其對“道”的理解。這裏的“道”,並非僅僅是抽象的本體論概念,更是指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是自然而然的法則,是“無為而無不為”的至高境界。列子認為,人應當順應自然,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不強求,不妄為,纔能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和諧。這種思想,對於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尋求安寜與智慧的現代人而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富足的同時,不要忘記迴歸本心,體察自然的脈搏,與世界和諧共處。 書中關於“知”的論述也十分精闢。列子認為,真正的智慧並非來自於後天的學習和積纍,而是源於內心的體悟和洞察。他強調“不以智辯”,反對過度依賴理性分析和口舌之爭,而主張通過實踐和體驗來獲得真知。這種認識論觀點,與現代教育強調的“做中學”、“體驗式學習”不謀而閤,揭示瞭實踐在認識世界過程中的重要性。書中關於“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論斷,更是將這種智慧推嚮瞭極緻,暗示著真正的理解往往超越瞭語言的界限,是一種心靈的契閤。 《列子集釋》的另一大特色,是對“人生”的深刻思考。作者並非迴避人生的苦難與不如意,而是以一種豁達超然的態度來麵對。他認為,生命的本質是無常的,人應當認識到自身的渺小與有限,放下執念,泰然處之。書中對“死生”的討論,以及對“知命”的闡述,都展現瞭作者超脫世俗的智慧。他倡導“安時而處順”,強調在順境中不驕傲,在逆境中不氣餒,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去接納生命的起伏。這種對人生的豁達態度,對於我們在麵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失落時,提供瞭一種精神上的支撐和慰藉。 此外,《列子集釋》中還包含瞭許多關於“社會”和“政治”的論述。列子並非完全脫離現實,他對當時的社會現象和政治製度也提齣瞭自己的看法。他主張“不役於物,不役於人”,反對對物質的過度追求和對權力的盲目崇拜。他所倡導的“無為而治”,並非是消極的無所作為,而是指統治者應遵循自然的規律,不人為乾預,讓社會自行發展,從而實現和諧有序。這種思想,在古代乃至現代都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 《列子集釋》之所以能夠穿越時空,至今仍被人們所傳頌和研究,離不開其所蘊含的普適性價值。它並非僅僅屬於某個時代或某個學派,而是對人類普遍生存狀態的深刻反思。書中關於“順應自然”、“知足常樂”、“坦蕩人生”等思想,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之中,成為我們為人處世的重要指導原則。 在現代社會,我們麵臨著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和物質誘惑。在這個背景下,《列子集釋》所倡導的“寜靜緻遠”、“返璞歸真”的理念,顯得尤為珍貴。它鼓勵我們慢下腳步,審視內心,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它教導我們,真正的富足並非來自於外物的占有,而是源於內心的平和與滿足。 《列子集釋》的語言風格樸實而不失文采,寓言故事引人入勝,哲學思辨深刻而富有啓發。它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中華民族數韆年來積澱的智慧和哲學思想,潛移默化地傳遞給讀者。閱讀《列子集釋》,就如同與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者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和啓迪。 總而言之,《列子集釋》是一部集哲學、文學、人生智慧於一體的經典著作。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去探尋其深邃的思想內涵。它是一份寶貴的精神遺産,也是一麵永恒的智慧明鏡,值得我們反復品讀,深入思考,並將其精神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它所傳遞的並非枯燥的理論,而是關於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更深刻地理解世界,以及如何與自然、與他人和諧共處的生命智慧。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認為,閱讀一本好書,就如同結識一位智者。這套《中華國學文庫》裏的《列子集釋》便是這樣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它的語言風格和敘事方式,在古代典籍中顯得尤為特彆。有時會覺得它充滿著一種超脫的智慧,很多觀點和看法,即使放在今天看來,也依然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書中關於“物我兩忘”、“順應自然”的論調,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被各種欲望和焦慮所裹挾,被各種目標和壓力所驅趕,心神不寜。而《列子集釋》仿佛在提醒我們,放慢腳步,審視內心,去感受生命本身的節奏。它不是讓你消極避世,而是教你一種更加通透、更加智慧的生活態度。每次翻開它,都能從中汲取一份平靜和力量,讓我能夠以更加從容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

評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緻力於搜尋那些能夠代錶中華智慧的經典著作。偶然間,我入手瞭這套《中華國學文庫》,其中《列子集釋》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閱讀體驗。書中的文字,雖然古老,但經過注釋和解讀,讀起來並不晦澀。它所講述的故事,常常帶有某種奇特的想象力,有時候甚至會讓人覺得有些“荒誕不經”,但仔細琢磨,卻能在這些看似不閤常理的情節中,發現作者想要傳達的深刻哲理。它不是那種一本正經地告訴你“應該怎麼樣”,而是通過一些生動的案例,讓你自己去思考,去體會。這種“寓教於樂”的錶達方式,非常符閤我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與列子本人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感受他那份對人生、對宇宙的獨特洞察。

評分

我一直對哲學思考充滿好奇,尤其喜歡那些能夠引發深刻反思的文字。這套《中華國學文庫》裏的《列子集釋》,給我帶來瞭不少驚喜。書中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它不像我們現代的白話文那樣直白,而是充滿瞭古典的意境和含蓄的智慧。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關於“心”的論述,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思考欲望、情緒以及它們對我們行為的影響。列子在這裏所展現的,是一種超然物外、洞察世事的智慧,它並非鼓勵我們逃避現實,而是教導我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獨立。讀這本書,就像是在給自己的心靈做一次SPA,洗滌掉浮躁,讓心靈重歸寜靜。它讓我更加理解瞭“道”的含義,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種哲學思想。

評分

最近一直在尋找一些能夠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讀物,而這套《中華國學文庫》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其中《列子集釋》這本書,初讀之下,感覺它的文字風格頗為獨特。相較於一些直白的哲理闡述,列子在這裏似乎更喜歡用一些奇幻的比喻和生動的故事來“說事”。有時候讀著讀著,會覺得仿佛置身於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人、物、甚至是天地間的變化,都被描繪得如夢似幻。但正是這種“不真實”的描繪,反而讓我更能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去審視那些習以為常的觀念。書中很多段落,看似在講寓言故事,細細品味,卻能從中挖掘齣極深的哲學意味。它不像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倒更像是一位老者,坐在你麵前,用他豐富的閱曆和獨到的眼光,給你講一些關於人生百態的道理,讓你在笑談中若有所悟。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對我來說比直接的道理灌輸更有效。

評分

一直以來,我對古典哲學都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鍾情於那些能夠觸及心靈深處、啓迪人生智慧的篇章。偶然間翻開這套《中華國學文庫》,其中一本《列子集釋》的裝幀設計就深深吸引瞭我。它古樸典雅,字裏行間透著一股沉靜的氣息,仿佛在邀請讀者一同走進那個遙遠的時代,探尋先賢們的思想軌跡。我並非曆史或哲學領域的專業人士,更多的是以一個普通讀書人的視角去感受。讀《列子》對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洗滌和滋養。書中那些關於人、關於物、關於道的故事,雖然篇幅不長,卻充滿瞭寓意。常常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一個詞語,一個比喻,就能夠擊中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引發我對於生活、對於得失、對於人生的重新思考。它不像是說教,更像是一種循循善誘,讓你在看似平常的敘述中,體悟到不尋常的道理。這種閱讀體驗是非常美妙的,它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瞭一處寜靜的港灣,得以沉澱思緒,反觀內心。

評分

這次收到的書有好幾本品相不太好,還有開綫的,是庫存的吧。

評分

收到該書時沒有塑封,但書皮嶄新,內裏乾淨,好評吧。

評分

裝幀常好,有塑封,價格也還可以,值得收藏,內容還沒看,不好評價。

評分

很棒的書,一直在京東買書,物流快,服務好,優惠力度大!

評分

書很好,值得收藏閱讀

評分

收到該書時沒有塑封,但書皮嶄新,內裏乾淨,好評吧。

評分

商品看起來比圖片中的要好得多,很滿意的一次網上購物。

評分

看起來比圖片中的要好得多,很滿意的一次網上購物。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