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对精准扶贫制度进行了梳理,通过借鉴相关精准扶贫经验,分析了精准扶贫的“和田实践”,从基本理念、政策导向、对口支援、异地搬迁、退出机制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王灵桂,男,山东诸城人,法学博士,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曾任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新疆问题、伊斯兰问题、中东问题、国家安全战略问题。出版了《中国伊斯兰教史》《一脉相传阿拉伯人》《一脉相传犹太人》以及阿拉伯文版的《伊斯兰教在中国》等专著,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主要译著有埃及作家伊哈桑·阿卜杜·古督斯的代表作《黑色的眼镜》和《处女与白发》。,曾任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调查研究室副主任。2014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工作。 先后参与撰写《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2年)》等*作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第一章 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精准扶贫的提出与内涵 (1)
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理论基础 (16)
第三节 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30)
第四节 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 (39)
本章小结 (47)
第二章 精准扶贫的制度梳理 (49)
第一节 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制度 (49)
第二节 国家有关部委的相关制度 (58)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制度 (66)
第四节 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契约制度 (74)
本章小结 (91)
第三章 精准扶贫的经验借鉴 (92)
第四章 精准扶贫的和田思考 (134)
第五章 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164)
参考文献 (190)
后记 (192)
专家推荐 (194)
阅读这本书,我最为期待的部分是作者对于“和田思考”的阐述。和田,一个地理位置特殊、民族文化多元的地方,其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必然充满了独特性和复杂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和田地区在扶贫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经验和智慧,而不仅仅是套用通用的扶贫模式。例如,当地的产业发展与扶贫如何深度融合?如何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如何处理好民族团结与脱贫攻坚的关系?我特别关注作者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基层干部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创新举措,以及当地居民在扶贫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如果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感人的故事,或者一些发人深省的案例,那就更好了。我相信,通过对和田经验的深入解读,我们能够获得更多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推进中国的扶贫事业。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的内容所吸引,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前言来看,它似乎提供了一个非常宏观且深入的视角来审视“精准扶贫”这一议题。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关于“路径”的阐述。在实际操作中,扶贫的路径并非一成不变,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介绍当前精准扶贫的多种实现路径,例如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等,并且对每一种路径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深入分析。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作者能够探讨不同路径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特定地区和群体的扶贫路径组合。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评估扶贫成效,以及如何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路径的分析,那就更具指导意义了,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将宏观的理论转化为实际有效的行动。
评分我一直对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问题抱有浓厚的兴趣,而“精准扶贫”这个概念近些年无疑是讨论的焦点。这本书从书名来看,就点出了其研究的重点和区域,这让我尤其感到好奇。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更清晰地了解“精准扶贫”到底是如何实践的,它背后有哪些理论支撑,以及在像和田这样具有独特历史文化背景的地区,又是如何展开具体的实施和探索的。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而不仅仅是宏观的理论阐述。比如,不同类型的贫困家庭是如何被识别和分类的?针对不同情况,又会采取哪些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特殊的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我希望作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这些实践层面的细节,让我能够真正理解“精准”二字的分量,以及它所带来的实际改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封面的配色大胆而沉稳,既有理论研究的厚重感,又不失地域特色的柔和。触感方面,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翻阅时没有廉价的漂浮感,是一种扎实可靠的触感。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细节处理,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此外,书中偶尔穿插的图片和图表,虽然不至于眼花缭乱,但却精准地传达了复杂的数据和信息,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变得更加生动易懂。例如,在介绍某个扶贫模式时,一张简洁的流程图就能让人一目了然,这比纯文字的描述要高效得多。封面上的书名设计也很用心,字体的选择和布局都透露出一种学术的严谨和思考的深度,让人在拿起这本书之前,就已经对其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期待。总而言之,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它就给我了一种专业、认真的学术著作的印象,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其中的内容,感受作者在内容之外所传递的匠心。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阵容和出版背景,让我对其内容的可信度和深度抱有很高的期望。考虑到“精准扶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一本深入探讨其理论、路径和区域实践的著作,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我希望作者能够基于扎实的理论研究,同时结合丰富的实地调研,为我们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精准扶贫”图景。特别是在“理论”部分,我期待作者能够梳理清楚“精准扶贫”的理论演进过程,分析其核心概念和方法论,并与其他扶贫理论进行比较。在“路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详细的政策分析、实施机制的探讨,以及不同区域、不同行业扶贫模式的比较。而“和田思考”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亮点,我期待作者能够在此部分深入剖析和田地区在扶贫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其独特的解决之道,从而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